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国家情怀的培养途径

2022-11-20 02:26
读与写 2022年6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高中历史

章 晔

[广东省深圳市新安中学(集团)高中部 广东 深圳 518000]

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教师在历史教学中不仅要为学生传授相应的理论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促进其全面发展。家国情怀是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之一,是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学生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学生学习历史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1.家国情怀的含义

家国情怀的含义主要包含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家庭成员之间要和谐友爱,家庭和睦,与朋友之间应讲求诚信;二是家国情怀不只是停留在小家的层面上,而应该具有家庭国家是一体的大国情怀,将疆域限制打破,实现民族融合,互通经济,在思想上应相互交流,兼容并蓄,具有胸怀天下的格局与意识;三是作为中华儿女,应该勇挑重担,关心自己的家庭、社会与国家,具体来说,就是建立认同家庭的理念,对社会负起责任,具有对民族的自信心与自豪感。

2.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意义

在高中历史五大学科核心素养中,家国情怀素养不仅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还是历史学科课程目标中的最高层级,在五大学科核心素养中居核心地位,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是历史教育的根本旨归。

2.1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历史观的基础上,还要通过家国情怀的培养,让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国情,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和正确的国家观,能够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正确的民族观,具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2 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树立学生正确的“三观”。高中历史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内容包括让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了解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英雄人物。这些教学内容可让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3 有利于加强高中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德育是教育各阶段教学的重点教育内容,而历史教学是学校德育教育的核心部分。德育是精神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源泉,一个人的道德发展影响着一个人的整体发展。在课堂教学和家国情怀等方面,德育教育具有的优势明显。第一,在德育内容上,家国情怀教育是鼓励学生承担责任,以国家和家乡为荣,那么就有有两个方面:家庭和国家:其重点是在家庭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家庭依恋感,另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家庭伦理观念的发展,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情感,尤其是孝道在家庭中的重要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德之本也,孝之所由生也”。顾炎武道:“有人伦才有有风俗,有风俗才有有政治,有政治才有国。”家庭是人际关系的主要组织,家庭伦理是维持家庭稳定的重要因素。从道德教育的角度来看,家国情怀教育占有优势。在国家的背景下,从家庭与国家的关系来考虑,学生对国家的依恋是基于对家庭与国家关系的理解,因爱家而爱国,因为国家的稳定保证了家人的安全。其次,从德育教育目标来看,家国主义和德育教育的目标是一样重要的。大学阶段德育的目标是使学生发展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并具有优良的道德和心理素质,家国情怀的目标是对家和国有积极的认识,使学生对国和家有责任感和自豪感,责任感和自豪感是高素质高中生的基本要素,这为学生提供培养良好价值观所需的资源和基础。

3.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国家情怀的培养途径

3.1 结合教材内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教师要想弘扬家国情怀,就要结合教材内容,理清教学思路,明确教学目标。高中生正处于心智发展的关键阶段,教师要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和帮助,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明白家国情怀在成长道路当中的重要性。有国才有家,国是千万家,在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国家永远摆在第一位。高中历史教师要让学生树立爱国意识,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家国情怀。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系统化的学习历史教材了解以家国情怀为核心的历史文化知识,并且明白家国情怀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元素之一,要引导高中生将家国情怀理念融入自己的血液中。例如,在讲解“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这一单元的时候,教师要融入家国情怀,让学生深切感悟前辈抛头颅洒热血,为祖国的统一而做出的牺牲,要让学生明白当前的生活来之不易,要珍惜眼前的生活,要为祖国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3.2 运用多媒体技术,展开家国情怀教育。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高中历史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构建高效的高中历史课堂。通过多媒体技术来开展家国情怀教育,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了解自己所学习的历史内容,了解家国情怀,从而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被动的教学形式转化为主动的教学形式。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技术的时候,要紧紧贴合教学主题,不能偏离教学主题,要结合学生的发展规律制订教学计划。例如,在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这一单元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的过渡这一历史进程利用更加形象、直观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可以寻找与其相关的视频或者是数据等历史资料,让学生通过观看资料,了解到祖国的快速发展,认识到祖国的伟大,明白新中国的发展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明白身为祖国这个大家庭的成员,要为这个大家庭的发展贡献力量。

3.3 通过自主化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高中历史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将自主化学习融入高中历史课堂,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索问题和发现问题,从而让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家国情怀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例如,在讲解“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设置相关的问题,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与发展,让学生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指引着我们不断向前,改革开放为我国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推动着我国的不断发展。这种教学形式可以增强学生对祖国的自豪感,让学生感到祖国的强大。身为新时代青年,要认真学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学习英雄前辈的精神。由此可见,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展开高中历史课堂,可以弘扬爱国情怀,加强学生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3.4 培养学生认同国家与中华文化。文化作为民族灵魂,对于民族意义重大。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这为教师传授家国情怀给学生,提供了丰富而具体的素材。例如,教师教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里面有“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这一章节,教师可以向学生们展示古代中国手工业取得的成就,如纺织、冶铁、丝绸、瓷器等,也可以介绍汉代丝绸之路的建立,西汉汉武帝派出使者张骞从甘肃、新疆等地到中亚、西亚,与这些国家交易丝绸等物品,使中国与国外的经济文化交流得到增强。通过讲授相关内容,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同时,在授课时将授课内容与国家现在提出和实践的“一带一路”倡议相联系,不仅能够引起学生产生探寻古代历史的兴趣,而且能够使学生理性思维得到锻炼,思考与解决当前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再例如《辉煌灿烂的文学》一课,使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了解加深,增强了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同时,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引入现代学者研究古代文化的成果,评价古代文人的措辞,比如余秋雨、王国维等名师大作,能够使学生对于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深入了解,对于历史名人功过是非能够正确认识,从而培养学生具备真善美的思想观念,建立正确的三观,树立应有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

3.5 培养学生对家庭、社会和国家具有责任意识。家国情怀是爱自己的国家与人民,以追求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为目标。家国情怀体现了高度认同自己国家的归属感,对自己国家有强烈的责任心与使命感,是深层次的文化认同。中国古代的许多先进人士都不断地探索和追求着。

3.6 加强实践教学,不断升华家国情怀。

3.6.1 参观考察。通过组织学生走入历史博物馆对中国历史进行最直观的感受,对于学生家国理念的增强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将参观历史博物馆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例如讲解《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等课程时,安排学生去相关博物馆去参观。除了与课程相关的博物馆外,也可以参观其他类型的博物馆或历史遗迹,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扩大,学习兴趣得到提升。

3.6.2 在课堂上展示文物、遗迹相关视频。由于历史遗迹和博物馆非常多,学生无法都去参观,但是不能忽视博物馆在历史教学方面的重要性,因此,可以在课堂上建立“数字博物馆”,通过网络视频、图片等方式对文物内涵进行了解。图片、视频可以是教师自己拍摄的,也可以是网络上搜寻得到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结合书本理论教学,图文并茂,绘声绘色的讲解,能够增加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探索问题的能力。

3.7 创设情境,感悟家国情怀。为了创设情境,教师需结合教科书为学生创造独特的学习环境。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事件的脉络和历史进程,同时更多地了解掌握历史知识,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同时增加他们对历史研究的兴趣。在课程设置中,历史教师必须整合和适应不同的教学资源,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来实现创设情景规划。例如,在教授“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时,老师就引导学深刻体验了以“人”字铁路的形成。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在线资源收集相关材料和数据,并利用图像和数据为学生构建情景。例如,教师使用多媒体展示京张铁路系统,并问学生:“你觉得京张城际铁路怎么样?建设中比较难修的路为什么要修?京张城际铁路的价值是什么?”当时,中国铁路建设的内外环境十分恶劣,我们将捍卫国家的尊严和荣誉,让学生感受到詹天佑的情怀,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

3.8 丰富资源,探寻家国情怀。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还应在课程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资源,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家国情感的发展。乡土故事具有很强的情感力量和精神价值,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很好的联系,高中历史教师应注重将本土资源纳入课程,并使用本土资源进行教学,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例如,在“现代中国教育发展”课程中,许多学生表现出对教育的抗拒,如果只对教科书内容进行再复述,学生会觉得学习枯燥,学习无用。反过来,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展示从开学到现在学校变化的图片,并将这些图像作为教材,这使学生能够从这些材料中总结学校的建设,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变得更容易理解,并更好地理解现代中国教育发展的复杂性。教师为学生提供学校发展的图文资料,可以更加清晰明了地培养学生在教育中对祖国的感情,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教育是相通的”。此外,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上有很多关于家国情怀教育的照片、视频和资料。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访问相关的在线资源,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通过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使学生的家国情怀得到提升。

4.结束语

总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在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现实意义,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英雄人物,通过教学情境、实践教学活动等,让学生产生感悟,提升家国情怀素养。教师还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工具的应用优势,丰富历史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提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进而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高中历史
章太炎诗中的忧国忧民情怀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诗人心底的家国情怀
筑梦家国的最美姿态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立足“小我” 彰显“大我”——家国情怀类作文如何避免同质化表达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少女情怀总是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