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师生互动策略研究

2022-11-20 02:26
读与写 2022年6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师生体育

陈 娜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仰化中心小学 江苏 宿迁 223800)

在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实施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这个模式就要求老师和学生之间要有情感的交流以及课堂的互动等,从而能够平衡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消除老师和学生之间所存在的间隙。在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实施师生互动教学能够改变以往老师对于学生进行的灌溉式教学,老师能够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们进行讨论和研究,这样较为自由式的模式能够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并且促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勇敢的提出自己的疑问,这样一来就锻炼了学生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以及为人处世的能力,在学生今后的生活中非常受益。开展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能够从性格和习惯上去影响学生的成长,使学生们变得独立,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根基。

1.小学体育师生互动的基本形式

1.1 在互动中注重合作性。教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想要与学生展开有效的沟通互动,互动过程的设计就必须要注重合作性教学,让学生可以和教师站在统一水平线上进行合作互动这样教师与学生就成为了好朋友,学生将会更加虚心接受教师的教学内容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态度,接受合作提升合作意识。例如在体育篮球运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篮球水平较好的学生在篮球场上对打两名篮球水平并不高的学生,随着比赛的进行水平较好的学生很快会体力不支无法完成防守和进攻运动,此时教师就需要将“避免个人英雄主义”的思维灌输给学生,让学生可以人事到篮球运动是一项团队合作性活动,只有队友之间相互良好的配合才能够获得比赛的胜利。教师也可以参与到学生的合作活动中,拉进师生距离的同时了解没一名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这样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展开进一步的针对性教学,给予学生一个相对放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可以按照个人学习兴趣展开有效学习主动与他人配合练习篮球技能,实现学生之间相互成长相互帮助的教学作用。

1.2 重视合作教学中的团队对抗互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互动提升体育教学效果往往教师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参加到学生的小组合作中,但是如果小组合作缺乏刺激感将会导致个小组合作,变得十分枯燥乏味,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将无法体现出个人要学习积极性。此时为了体育高学生主动学习,主动进行体育训练的刺激感,教师就可以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多组织团队之间的对抗互动,让学生在团体互动过程中,学会与他人进行互动,教师有机的参与到学生互动竞争过程中,为学生在互动竞争中所出现的肢体矛盾,心里矛盾和适应力不足的情况进行判断分析,帮助每一名学生加强思维认识,重新定位自我,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

1.3 竞争合作教学相统一。体育教学中很少教学活动能够单纯的体现出合作和对抗互动,一般来说二者交叉融合的情况相对较多,在这一教学引导下,教师可以将合作与竞争进行统一设置,统一的教学目标,让学生的合作与竞争中相互转换,实现二者相互循环,从而为学生的师生互动活动,提供良好的刺激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构建和谐有效,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

在小学体育的教学过程中开展师生互动的教学策略,就必须具备良好的师生关系作为基础。在以往的教学模式当中,作为小学体育老师忽视了师生之间良好关系的构建,从而造成让生硬死板的师生关系成为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鸿沟,造成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变得有声无实。而在新型的教学模式之下,作为小学体育老师应该重新审视学生和自己之间的关系,这是能够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有效前提。在进行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们应该做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要将学生的实际需求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这有这样才能够打破学生的心理防线,使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体育学习当中,只有这样才能够将有效的互动落实到实处,从而充分的体现出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另外,在进行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当中,老师们要秉持着从学生们的兴趣爱好作为出发点的原则,让学生们能够真正的喜欢上老师制定的教学方案和措施。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还都是好奇心比较重,并且探究欲望比较强烈的时期,因此老师在进行课程安排的过程中,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对学生做出特别硬性的要求,有些学生喜欢在体育课上“嬉戏打闹”,老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出具体的分析,而不是不问缘由的就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批评。除此之外,老师还应该就学生们的打闹行为做出详细的了解和调查,从而能够针对具体问题做出具体的措施,实现将“打闹”转变为“握手言和”。这样一来才能够有助于良好的师生互动的开展,老师只有对学生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教学,才能够走进学生的内心,学生才会坦然的接受老师。

3.师生之间互相合作,有效完成教学任务

在开展小学体育的教学活动时,老师们应该对学生进行鼓励,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老师和学生之间应该相互配合相互合作的进行各项教学任务活动的开展和实施。在日常的教学活动当中,其实有不少的教学内容是需要两两合作进行完成的,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们不善于“利用”学生,而是将所有的教学任务都一并的包揽过来,而在新型的教学模式之下,老师应该有效的“利用”起学生,邀请学生们一起进行合作完成一些示范动作等。在进行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挑选一些体育基础比较良好的学生和自己一起相互配合进行教学活动的示范,学生们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一次性的就学会每个动作的要点,这个时候作为老师就不能够焦躁,而是应该心平气和的对学生进行指导,在进行多次尝试之后从而将教学互动完整的呈现出来。比如,老师在指导学生进行“仰卧起坐”活动的练习当中,老师就可以找一名学生按住自己的腿,随后为学生们展示“仰卧起坐”的动作,随后再与该同学互换位置让学生进行动作的完成,随后老师在配合着动作进行一系列的讲解,使其他学生在观看完老师的示范之后再进行动作的模仿和学习,由此来达成教学目标。

4.师生之间角色互换,实现创新教学策略

小学体育老师在进行师生互动策略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身份进行互换,从而可以转变教学方式,创新出全新的教学模式。作为小学体育老师应该在进行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进行一次角色转换,可以结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情况做出更具有针对性的互动教学。老师在于学生进行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其中“角色互换”的教学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在进行“角色互换”的教学时,老师们能够体会到学生在进行学习中的“艰险磨难”,而学生们也能够体会到老师的不容易,虽然这样的角色互换看起来没什么意义,但是却能够给互动教学带来一样不到的效果。比如,老师进行踢足球的教学内容时就可以和学生们来一个彻底的角色互换,老师可以和学生们组成一组球队,将老师的身份抛开和学生们进行一场酣畅淋漓的足球赛,在进行比赛的过程中就能够和学生建立起深厚的友谊,与学生之间形成真正的良师益友。

5.教学活动中加强师生协商

在小学教学中,体育教育更加看重学生和个人身体素养,而每一名学生由于其身体体质和成长环境的不同,就会生成不同的身体承受能力,小学生的身体承受能力与教师有着极大的差异,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从个人出发,为学生设计教学内容部分,教学活动成为了学生难以突破的学习任务,这就造成了学生与教学目标存在一定的差距,教学任务和训练方式都难以让学生达到教师的教学目标,因此在这一特殊情况下,教师需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互动,能够了解每一名学生的身体状况,从而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协作关系,所有课堂教学能够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成为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契机。与之同时,加强师生互动协商,还能够逐步加强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和特质性,让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够融入到教师的教育环节中,从而保证教学风格符合学生年龄阶段。能够进一步推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学生与教师进行良好的沟通互动,还能够成为维护课堂秩序的有效手段。学生将会更为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愿意主动参与体育训练。

例如,在跑步训练教学中,传统教学教师每节上课就会让学生进行跑步训练,短时间高强度的跑步训练成为了学生在体育教育活动中的噩梦,任何学生在跑步训练中都会消耗大量的身体体能,从而无法在全面投入到课堂训练中。此时教师就可以改变教学策略,在每节上课之前与学生进行沟通互动,让学生自由选择热身或者训练方式,或者将跑步训练与其他训练进行统一融合,让跑步训练变得更加丰富有趣。这样全新的教学形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让学生从自己喜欢并且适合自己的训练方式来加以训练,还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地位,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发挥学生主人公意识。

6.按照学生学习兴趣来进行教学分组促进学生互动性的有效提高

每一名小学生在体育训练中对于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将会产生不同的学习兴趣。在当前教学改革背景下,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也是小学体育教学的核心改革内容,所以教师可以在互动式教学中,将学生按照学习兴趣划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而学习小组则可以选择属于自己兴趣的训练内容,这样可以大大加强学生活动的主动性,而对于一个小组整体来说,所有学生的兴趣相同,在体育运动中可以以兴趣为主导,相互配合完成体育训练,从而获得更加愉悦的体育运动体验,让学生在体育训练中表现的更好。此外,学生之间也会相互配合,逐渐学会团队合作,避免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出现一些不必要的摩擦,增进班级学生友谊。学生全面发展角度来看合理的学习小组划分,还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教师也需要主动与每一个学习小组进行有效的信息互动,让学生自由选择小组长和训练方式,教师在结合小组的训练现状对学习小组加以评价,教师虽然是小组的引导者,但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却是平等合作关系,这样学生就会放下对于教师的防备心理与教师共同体育训练任务。

在球类运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划分为篮球组、足球组、排球组、羽毛球组等。让学生按照个人兴趣来选择小组展开训练。学生之间是合作关系,并且拥有统一的学习兴趣,能够为学生之间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并且每一个小组中学生的体育技能有极大的差异,教师可以让体育技能较好的学生带动体育技能相对较弱的学生来进行学习,这样就能够以优等生带动后进生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解放教师减少教学压力,还能够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在合适的教学引导下完成体育训练,增强学生身体体能。按照学习兴趣来划分学习小组,教师如果遇到运动项目天赋极强的学生,教师还可以在征的学生家长同意之后,对学生进行专项训练,甚至可以培养学生成为一名专业化的体育运动员为学生未来发展寻找全新的发展方向和出路。

7.强化教学反馈指导

在小学师生互动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质量不会很高,教师要按照每一名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反馈,让学生可以了解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所出现的问题和缺点。例如,在篮球训练中,部分学生篮球技巧掌握不完善是由于自身身体素养不足的问题,所以教师在针对性评价中可以分析学生目前身体素养和肌肉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可以按照教师的反馈内容来强化训练。如学生投篮姿势不对是由于手腕肌肉发展不良,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手腕拉伸和适当的负重训练,提升学生训练针对性,真正让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全面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的教学过程中就是要将学生变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发挥出自己的主导位置,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促使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的融洽与和谐,师生之间更加的具有默契,从而达成高质量的教学效果。但是这种教学方式还处于初级阶段,还需要老师们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进行探索和学习,不断的进行反思和总结,从而创建出更加高效的师生互动学习的方式。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师生体育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以书画教育引领师生成长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思政课,师生如何“动起来——因为扣准“问题链”
我们的“体育梦”
麻辣师生
曹隽平师生书法展作品选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