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自主合作学习的运用与探究

2022-11-20 02:26张静静
读与写 2022年6期
关键词:成员美术课堂

张静静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朱湖实验学校 江苏 宿迁 223900)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落实自主合作学习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样对于美术这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教学科目来说具有诸多教学优势。与之同时自主合作学习,能够为学生提供自主创新展现个人审美和艺术素养的全新平台。学生可以在合作教学中学会自主思考,提升个人时间动手能力,对于学生的综合性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将对小学美术教学中自主合作学习的运用和教学措施展开探讨,结合小学生美术教学内容以及学生成长发展阶段,提出合理的教学措施,希望可为广大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1.小学美术自主合作学习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当前教学改革背景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全面落实自主合作学习,已成为教学发展的主要方向与教学应用的主要趋势,但是在当前教学活动中,大部分教师却并未合理应用自主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仍然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不佳。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方面。

1.1 教学分组不够合理。在传统小学美术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并未根据学生的个人喜好和所持特长来对学生的合作学习小组加以区分。学习小组的划分相对随意,无法帮助每一个学生在小组内部进行通力合作,学生无法发挥个人主观学习能力。一般来说教师的教学分组主要是按照位置顺序排列这样的分组学生学习小组成员都较为熟悉,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无法实现分组合作学习目标。还有的教师会将学生按照学习成绩和学习热情来进行划分,每一个学习小组内部学生对美术知识的学习兴趣都大体相同,这样将导致学习优等生小组学习效果越来越好,而学习后进生学习小组学习效果越来越差,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部相互带动相互影响。

1.2 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积极性不高。美术在小学教学中是一门特殊的教学科目,其特殊的教学性质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经常也会出现学生不喜欢美术教学的情况,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无法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师所给出的教学任务中,任何教学内容都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以及审美艺术的提升,将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即便在小组合作教学,中学生会认为教师所给出的学习任务并不是自己的个人任务,所以在团队合作中会产生混水摸鱼的负面情绪导致学生无法充分融入到小组合作中去。因此教师还需要有效落实小组学习任务具体到每一个学生个人,让所有学生都可以成为监督者和参与者,尽可能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效率,避免为学生的合作带来不便影响。

1.3 在小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课堂评价未得到有效的落实。课堂评价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学生能够根据教师的评价来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以及如何更好的展开学习学习正确的学习方法,特别是可以了解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错误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针对性。但目前教师并未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对每一个学习小组进行深入的评价,教师只会评价学习效果好或者差的小组,并没有对每一个学习小组成员所存在的问题加以及时的评价引导学生进行修正,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有效性,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2.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落实自主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2.1 将学生合理分配组合。为了达到不同的教学目的,有不同的分配学生方案,为了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需要选择最合适的分配学生方案。分配学生分组时人数过多或者过少会导致学生无所事事,左顾右看或者是讨论范围小,得不到自主合作学习的效果,因此自主合作学习的第一步是分组合作,共同学习。美术教学人员需要对小学生的美术功底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分配。

小学生即将需要参加赛事时,可以将课堂分组学习分为两种:一种是美术功底较好即美术成绩处于中上层的学生为一组,另一种是美术功底较差即美术成绩下游的学生为一组,教学人员可以对美术功底好的学生授课完毕后可以进行相关的美术赛事技巧传授,他们也可以分享自己的绘画过程中的方法技巧更好的进步,而美术功底差的学生可以进行辅导和传授美术课业,这样既不会耽误课堂授课进程,也不会让美术成绩差的学生拉下队伍。若在平时课堂上,可以将美术功底好的学生与美术功底差的学生相互成组,美术功底好的学生与美术功底差的学生的交流过程是相互帮助、共同进步,遇到都不会的问题时进行研究讨论后发表还是未解决问题可以再向教师请教。

总而言之,教师在进行小组分组是为了保证小组内部拥有不同的意见和审美情感,教师需要尽可能将不同特点的学生划分在同一个学习小组内,让不同的学习思维进行互助影响,帮助学生从其他同学的学习情感中去获取全新的审美情趣理念。这样学生的小组互动才会变得更加丰富有趣,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

2.2 明确小组分工,下达明确任务。要保证所有学习小组成员都能够参与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要为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合作机会,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合作机会,保证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其他同学的学习优势。首先设立学习小组后,为了保证组内学员的学习氛围和学习质量,因此需要对小组内部进行明确分工,组内需要设立组长和副组长来监督组内成员的学习氛围并及时向教学人员反应学生的学习状态;防止学生对教师下达的学习任务理解不到位,或者是学习任务过重,学生完不成,学习任务过轻,完成课堂任务之后开始闲聊玩耍的现象发生,因此教学人员也需要下达明确的学习任务。可以委派小组组长收取统计组内学生成员的作业完成情况,以及相关的问题统计。其次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学习小组成员的优秀美术作品,并且要求同小组的成员相互介绍自己的学习经验,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采取相互尊重的想法,对艺术作品进行观赏和分析。学生不能因为不喜欢某一个同学而特意对他的美术作品差评。要帮助学生认识到艺术,欣赏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要秉承公平认真的态度,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小组分工合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某一个特殊学生的想法,无法被其他小组成员所认可或者遭到否定。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所提出的见解和思维进行耐心的指导,让学生可以发现不同想法中的优点,鼓励肯定他人在学习过程中奠定良好的合作氛围。最后在小组分工中,教师需要让学生充分发挥个人想象力与创造力,能够在分工合作中提高个人审美能力。这就要求每一个分工任务必须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保证每一名学生都可以充分展示自我情感和审美内涵。

2.3 设立探究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探究欲望。美术教师在讲述美术理论方面的知识时,可以适当的触发一些情景来引起学生学习探究的好奇心。学习情境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重要的辅助记忆工具,如果学生可以融入到某一情境中,那么将会激发学生的生活化情感,让学生从生活角度去对美术作品加以解读,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于艺术作品的认识,还让学生可以从多元化认知层次解读艺术作品的独特内涵。

例如,在讲理论知识时辅以多媒体课堂,多媒体课件中随带的精美图片、短视频可以帮助学生更形象、更具体的学习和理解那些美术中的理论知识。以儿歌变画这一节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首先带领儿童进行儿歌演唱,在演唱的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对儿歌中所包含的景物和故事进行分析与总结归纳。随后教师再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自己在儿歌中所想象到的事物和景物,这样就为学生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基本原型,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生活情感,让学生将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真实事物运用于美术创作中。再例如,教师在讲述达芬奇作品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放映达芬奇的代表作品、电影等,还可以邀请不同组的学生讲述达芬奇的人物信息和人物关系、描述生活时代背景、列举代表作品等等形式来激发学生对达芬奇的好奇,这样学生将会脱离个人真实生活情境,融入至多媒体所讲解的时代背景中,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达芬奇,理解达芬奇内心的所思所想,从而再次去解读艺术作品,提高学生的艺术解读水平,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达芬奇的画作。

2.4 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教师适应由课堂的主导者到课堂的旁听者的身份的转变。通过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时间后,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来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例如,美术教学人员可以建立加分体制并设立奖品,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的评分进行记录和综合上课的表现来确定最终的分值,并依次颁发奖品;也可以设立以班级为单位的画展,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之间相互浏览学习,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帮助学生开拓眼界和散发思维,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一幅画作,给小组内成员进行交流的机会和时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同的思维的碰撞出美丽的火花。教学人员可以在课余选择优秀的画品代表作给学生看,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眼界;给学生一个题目,让学生以不同的思考角度来绘画出这个题目的画,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展开组间分享与学习比赛,让小组成员通过总结归纳本组学生的作品进行演讲分享,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所掌握的技能和经验方式,并且用具体的画作来加以讲解,这样就能够让全班同学都能够在小组互动中获得全新的知识与经验。而其他小组需要对该小组的演讲内容进行打分,最后比一比哪一个学习小组所提出的思维见解更加丰富有效帮助全体成员拓展学习思维,开拓学习视野,还可以利用小组之间的竞争性激发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这样学生将会毫无保留的将自己内心的所思所感全部表达出来,班级学生可以在不断的分享练习中,提高学习水平发展思路。

2.5 美术教学人员应重视对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中的评价。教学评价可以让学生对个人学习拥有充分的了解,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可以起到帮扶和指导作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难免会有组内成员对知识理解不到位而产生了错误的言论,课堂期间教师需要加强小组之间的巡逻,对小组成员进行讲述组内成员对知识的理解时加倍注意,保证美术教学的课堂的质量。可以采纳同学对小学美术教学采用自主合作学习模式的意见,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解决小学美术教学自主合作模式课堂中的问题。教学人员对小组的学习成果评价应做到公正、客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尊重,会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例如,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对学生讲述完学生自己对这一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后,教学人员对于学生知识理解程度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可以采用委婉的评价方式,指出并建议学生学习中还仍需要改进的地方,帮助学生改正。一味的批评后进学生或者是夸奖先进学生,是不恰当的行为,要给予学生更加中肯的评价,让学习中后进的学生不沮丧,保持一颗仍然热爱学习的心;让学习中先进的学生不骄傲,及时发现自己学习的漏点盲点并加以改正,让每个学生都意识到,学生之间的关系既是合作伙伴又是竞争对手,与同学合作学习中的过程中发现并采用组内其他成员学习过程中的优点,改正自己自身学习过程的缺点,可以提高自身学习能力,积累学习经验。

结束语

小学美术教学中运用自主合作学习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将教师是讲述者与学生是聆听者的身份互换,学生通过对美术知识的学习和理解,然后和组内的成员交流所学,轻松的学习氛围,会更容易触发学生对美术知识的多方位的理解,最后让小组派组内成员代表讲述自己组内对知识的理解,讲述的过程也是与其他组进行的交流的过程,教学人员要注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引导,下达明确的任务指令,对于小组内部遇到知识上的问题时不要急于给出答案,可以让学生讨论之后在对学生加以合适的提示引导解决问题,还更要及时解决小组的内部团结问题,给学习小组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具备合作能力、学习能力和开拓的思维角度,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学习效率。

猜你喜欢
成员美术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欢乐的课堂
两只挂钟
美术篇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我家的新成员
课题组成员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