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创融合的“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设计

2022-11-20 21:57李真西王佳
计算机应用文摘·触控 2022年19期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教学设计

李真西 王佳

摘要:专业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有力支撑,创新创业教育是专业教育的有效补充。文章以酒店管理专业中公共基础课程——“大学计算机”课程为例,阐述该课程实行专创融合中“任务场景+创新场景+创业场景”模式进行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索研究。

关键词:双创融合;大学计算机;教学设计

中图法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

Teaching design of "university computer" course based onintegration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Taking hotel management as an example

LI Zhenxi, WANG Jia

(Hu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Electronic and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00, China)

Abstract: Professional education is a strong support f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an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s an effective supplement to professional education.This article takes the public basic course of hotel management major-"university computer" courseas an example, and expounds that the course implements the "task scene + innovation scene +entrepreneurial scene" mode in the integration of specialization and innovation to carry out teachingdesign and practice exploration research.

Key words: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integration, university computer, teaching design

“大学计算机”是大学本科一年级第一学期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一门通识教育必修课程。通识教育是一种通过“共同内容”来培养“完整的人”的教育。事实上,通识教育可以结合专业的独特性来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以及总结能力,在一个完整的专业培养计划结束时,学生应该具备这样的基础能力。“大学计算机”是一门应用性和技能性突出的公共基础课程,能为各专业知识学习奠定信息技术基础。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还要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对知识点的综合应用能力。

“大学计算机”课程包含计算机基础知识、 Windows 7/Windows 10的基本操作及使用、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Office 2016等知识点,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所需信息技术的应用知识,力求以有效知识为主体,构建支持学生终身学习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该课程在非计算机专业学习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在教学中发现,该课程基础知识枯燥、操作知识点零散,利用传统教学方法常会出现的问题是:针对课堂内教师授课的每个知识点,学生基本上都掌握得较好,但在实际生活与工作应用中总是问题不断。

1 必要性分析

酒店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现代酒店管理基础理论、信息化管理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人文素质、国际视野、信息化管理能力、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熟悉现代星级酒店经营管理方法和手段,能够满足星级酒店发展需要,在高星级酒店、住宿业机构、餐饮业机构、邮轮、教育科研机构等从事酒店业运营、信息化管理、接待服务、策划、规划、咨询、培训及教育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从专业培养目标中发现,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必须掌握酒店管理电子系统的使用方法,能用“大学计算机”课程中的基础知识解决管理、服务中的一些问题。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高校教育教学必须结合市场需求探索基于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以适应科技、创业及经济的发展,培养出更多有用的人才[1]。

“大学计算机是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涵盖的内容多而零散,教学中需要结合专业特色进行内容优化,并结合市场需求进行课程教学设计,只有从实际应用出发进行教学,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让学生在每一堂课都能学有所得,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中结合与专业相关的具体案例,采用“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的知识管理与实践应用策略进行教学。先让学习者接受知识后模仿操作,然后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实际情况,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思维和技能进行操作,最后是学习者本人将思维和技能应用到实际场景中进行综合应用,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与应用能力。

2 教学模式与场景分析

场景是指在特定时间、空间内发生的動作或行为,也可以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成的具体情景和画面。它是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产生的一种具有很强“代入感的情景。在“大学计算机课程实践教学中采用“场景化”“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模式与“因材施教紧密相联,凸显学生的主导地位,让学生主动解决场景中的任务和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育的核心难题是教师如何坚守教育初心、全情付出、认真对待每一堂课程的教学[2]。学校的核心难题是教师如何保证教学中的安全、稳定、不出教学事故。很多教师一门课程教授很多遍,每年都是采用一样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效果越来越差,“主要问题在哪里”值得教师深思。比如,“大学计算机”课程中的表格制作是一项实用性强的内容,在该章节讲授中,教师采用“讲表格制作知识点后让学生照表格样本制作一个相同的表格”的教学方式,看似学生掌握了表格制作知识点,实际上在真实场景中做一个表格时却无从下手。从这种教学方法中可以发现,学生缺乏自己的思维,只是在被动地接受教学,没有真正结合实际需要进行表格设计。据调查,酒店管理中需要用到各种数据表格,很多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入职后对酒店管理需要做什么样的表格、需要哪些数据都不是很清楚,只会对照别人的模板进行制作,既没有创新也没有根据酒店的实际需要来考虑相关字段的设计,其应用能力较差。结合调研情况与学生学习能力的实际,需要在讲授该内容时,采用“任务场景+创新场景+创业场景的模式进行知识讲解与实践操作引导,从而突出学生的主导地位。

2.1 任务场景

设置任务场景是指让学生置身于一个真实的环境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可以有效地促进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是教师的重要责任,也是考验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的重要一环。教育场景的营造可称为教育场景的创设,指将教育情境、环境和任务引入人才培养中的过程、方式。教育场景创设要遵循真实性、科学性和一致性的原则。创设该场景是为了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创新场景

创新场景是指“创新类教育场景,是创设一种以创新为手段,以创新研究、创新实践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教育场景[3]。该场景是以创新研究、创新实践进行创造与设计。为了更好地讲授表格设计与制作知识点,提前通知学生在假期去当地或自己熟悉的酒店开展信息调查,结合调查的实际情况对任务场景中的表格设计稿进行修改与完善。

2.3 创业场景

项目任务与课程教学目标匹配创设,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经营目标的互通,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把学生按五人一个小组分成多个学习小组,采用自创酒店项目,把酒店管理中常用的表格设计出来,各小组进行比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他们的部分表格案例如表1、表2、表3所列。

从以上三个表格案例可以看出,学生与相关酒店的工作人员有过实际沟通,结合酒店需求设计的表格符合实际需要。表格中已涵盖复杂表格制作中单元格拆分、合并、行高列宽改变、样式等知识点,每个小组分工明确,快速完成了表格制作实训,掌握了表格制作中的核心知识点,并对该知识点的应用有了清晰的理解。

3 结合市场需求

“大学计算机”课程的知识点在实际酒店管理中实用性很强,可以解决管理与服务中遇到的很多问题,如策划方案编写、数据处理、表格制作、流程图的绘制等。高校学生人数众多,且学习能力差异较大,如果按照同一模式进行教学,无法满足市场对人才的个性化需求。为了更好地因材施教,开展“专创融合”多层次人才培养的实践,是高校人才培养值得探索的课改之一。比如,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本专业其他专业核心课程时经常会用到文案设计与撰写、项目汇报 PPT 制作、项目技术流程图的汇制等知识,这需要把“大学计算机”课程中的图文混排、自选图形的插入设置、PPT 创建等知识应用其中。目前,很多教师仅是以教授知识点进行教学,并没有结合专业的实际需要进行启发性、创新性教学,也没有在课中与课后设置相关练习案例。因此,整个课程学习完毕后,学生虽然掌握了相关知识点的基本内容,但根本不知道如何把知识点应用于实际工作中,该教学现象目前普遍存在,亟须进一步整改。总之,教师进行课程教学时必须调研市场需求,而后设置教学目标,结合市场需求进行教学才能提升教学效果。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创新创业已成为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的重要抓手。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一个发展趋势,酒店在各个城市是不可缺少的一类服务企业,人才需求量很大,高校应以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符合人力资本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出发点,落实专业特色与市场接轨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一批能力较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专业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有力支撑,创新创业教育是专业教育的有效补充。创新创业人才的应用技术学习、实践能力培养不能脱离市场需求,要结合专业培养目标,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强化以创新创业能力成长为主线的素质教育,要全面做好顶层设计,整合校内外实践教育教学平台;形成“校企合作、多维互动、分段递进”式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从酒店管理专业的视角开设创新创业指导课程,各课程围绕专业需求进行課程设计并实施课堂教学;树立“以学生为本、人人都能创新、人人皆有潜力”的教育理念。

4 结束语

在课程教学中,要因时、因地、因专业不同而创设教育场景。因此,如何将创新创业教育与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真正有效地在酒店管理专业中推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长足发展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赵志红.专创融合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J].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20( Z1):60?64.

[2] 叶洋滈.基于专创融合理念的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37.

[3] 张泉,李美玉.“双创”背景下高校“创新学”通识课程优化设计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9,10(3):141?145.

作者简介:

李真西(1992—),本科,研究方向:思政教育、信息化管理。

猜你喜欢
大学计算机教学设计
大班教学环境下基于SPOC的混合教学设计与效果分析
以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大学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学习风格对大学计算机课程MOOC学习的影响
独立学院“大学计算机”实验课程教学改革
民办高校以NCRE为指导的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研究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