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微信公众号思政育人现状及对策
——以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为例

2022-11-21 04:28程慧莲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安徽公众微信

程慧莲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1)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讲话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近年来,官方微信公众号凭借其信息的权威性和用户覆盖的广泛性,成为高校传递时事政策、发布校园新闻、创建校园文化、共享信息资源、提供生活服务等方面最重要的新媒体平台,其运营模式日趋成熟,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融合度也越来越高。相较于传统课堂,利用微信公众号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便捷性和吸引力,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自2016年2月3日开通官方微信公众号“安徽警院”以来,始终积极发挥高职院校主流媒体对学生的思想引领作用,为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建设贡献了力量。本文以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平台“安徽警院”为例,分析运用微信公众号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对策,以期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一、“安徽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

截至2022年3月15日,“安徽警院”关注人数达27952人,累积推送图文信息1490条,其中610条为思想政治教育类(占比41%),该类推文的阅读量累积达479227人次,点赞数累积达3993次,平均单条阅读量为786次。内容上,主要聚焦思想、政治、道德、法纪、心理健康等,形式上,大部分推文以图文形式呈现,少量推文引入音视频、动画、短视频链接等。

2017年2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强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建设,加强学生互动社区、主题教育网站、专业学术网站和“两微一端”建设,运用大学生喜欢的表达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安徽警官职业学院根据文件精神,将思想政治教育各因素融入官方微信公众号这个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中,常态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目前,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利用官方微信公众号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呈现以下特点:第一,选题内容与时事政策关系密切,转载内容居多。据统计,近三年(2019年至2021年)“安徽警院”共发布推文1089篇,其中思想政治教育类推文共496篇,而在这类推文中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内容为转载,原创性推文相对较少,与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直接关联度不高。第二,发布数量连年增多,实效性显著增强。相较初创时期,“安徽警院”非常明显的变化是在增加发文数量的同时更加注重推文的实效性。如近三年发文分别是2019年137篇、2020年270篇、2021年682篇,数量上的变化清晰可见。日益增多的推文中,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内容占比也随之增大,平台承担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也越来越重要。第三,表现形式兼顾图文,编辑排版风格较为固定。长期稳定的编辑团队,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排版风格,小到字体字号、图文搭配,大到主题内涵、思想意蕴,都比较稳定。

二、“安徽警院”运行现状分析

在“互联网+”的浪潮下,不少高职院校已经意识到运用微信公众号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相对保守,引导力和引导效果不明显,更多时候是把官微当做信息发布的平台,而不是一个可以充分利用的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性平台。综合来看,“安徽警院”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内容与形式融合创新不足,互动性体验差

大学生群体作为接受新鲜事物的主力军,平台形式对他们而言已不再新鲜,他们更加关注内容本身及平台的服务性与互动性体验。而“安徽警院”的编辑团队,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关内容的编辑排版时,仍然秉持着传统理念,常靠经验为之,内容缺乏原创性和趣味性,加上技能技巧较为守旧,所制作的推文内容和形式无法满足新一代大学生的需求。

此外,不注重全面发挥微信公众号的“平台”功能。编辑团队更多地看中其在传递信息、思政教育等方面所承担的“送达”作用,“育人”效果则关注不够。微信公众号平台的本质是一座“桥梁”,在这里,既需要一方(主要是编辑团队)发挥“意见领袖”和“议程设置”功能,发布相关内容,也需要“守门人”维护下的“观点的自由市场”,在“观点的自由市场”里,用户的需求、意见、反馈都需要被重视。而现实情况,在涉及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推文中,积极留言的粉丝极少,且留言也很少收到回复。由于缺乏专门的评论区管理、对留言及后台消息的关注度不高等原因,影响了内容的“接收与转化”,导致用户粉丝互动性体验不佳。

(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力不足,实效性有限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指育人目标与个人实际行为的契合度,归根到底是看个体“怎么想”和“如何做”。[2]当前,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多为“00后”的青少年,他们个性鲜明,想法多样,自我意识强烈。而长期以来,很多高校利用微信公众号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千篇一律”“千人一法”,很难着眼大学生的个体特点。再加上长期以来很多人都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枯燥乏味,甚至是灌输式的,此观念也导致部分推文不易被接受。因此,一些原本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意义的推文,阅读量很低,转发、点赞、评论量更是寥寥无几。还有一些推文转载自主流媒体,部分学生读者已在其他平台上了解过,于是“善意的转发”会被看作是“没有感情的机械式灌溉”,自然引起不了大学生的青睐和关注,教育的实效性大打折扣。

综观“安徽警官”近几年思想政治教育类的推文,知识性、政策性教育特点突出,相对而言,缺乏对价值观养成和信仰教育的引导与启发,这不利于学生日常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公众号推文的制作者和发布者的初衷,难以真正意义上得以实现。

(三)思想政治教育类内容推送不及时,缺乏长期规划

新媒体时代,平台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接受内容,他们的思维和价值观也不同程度受到影响。在信息的洪流中,很多高校也越来越注重通过新媒体平台开展思政教育。“安徽警院”也曾在不同阶段发挥过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但效果参差不齐。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思想政治教育类内容推送不及时,缺乏长期规划。主要表现在缺乏固定规律的推送时间、持续稳定的节奏以及经典的品牌栏目。

据调查,“安徽警院”的推送时间一般集中在下午,少数情况下,会延迟至晚上八九点。对思想政治教育类内容的发布缺乏长期规划,通常是配合时政热点、校园动态不定期推出,存在较大变动性。一些很好的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意义的推文栏目,比如“优秀校友展播”“身边的榜样”“普法在线”等,推送时间不固定,没有形成稳定的节奏和周期,难以形成属于警院的经典品牌栏目。又比如,在建党100周年之际创立的“党史上的今天”专栏,全年共发布333期,累积阅读量19331人次,平均阅读量仅58人次,几乎是淹没在海量的同类型推文中。究其原因,在于未能结合实际做好长期规划,没能打造成具有警院特色的党史学习教育品牌栏目。以上均不利于营造持久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也不利于运用微信公众号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这项工作的持久稳定发展。

三、运用官方微信公众号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建议

针对“安徽警院”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建议运用以下三个策略加以改进,使之更好地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融合,服务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增强互动,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类信息的内容和形式

微信公众号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形式,虚拟的线上平台,更有利于沟通与交流的实现。通过互动实现编发者和阅读者之间有效化、合理化、平等化的交流。就“优秀校友展播”这一专栏而言,学院希望借助平台的宣教,给在校生树立集道德品质、精神特质、个人成就于一身的精神榜样。榜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如何真正实现?增强互动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平台可以通过引用后台留言、征集粉丝来信、发布问卷调查、开展投票评比、组织话题讨论等各种形式的互动,扩大粉丝团队。这样,思想政治教育便可以转化为“粉丝”和“偶像”的交流,于粉丝而言,教育也成了享受,他们在参与交流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思想政治教育。此外,就编辑手段而言,可在教育性文字之外,辅之以灵动活泼的音视频,既便于学生理解与接受,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入生机和活力。

注重创新形式的同时,还应该花大力气推动内容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内容永远是根本,融合发展必须坚持内容为王,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3]好的内容既可以吸引原有粉丝关注,还可以“不掉粉”甚至“增粉”,因此,“安徽警院”在转载的同时,应更多引入校内师生原创作品,使思想政治教育更鲜活真实、更贴近实际,这势必会提高大学生的关注度,让很多原本较为遥远的教育性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可知可感。内容创新还需要在标题上下功夫。“标题党”曾经一度起到“引流”的作用,但长期使用,则会造成审美疲劳。在海量的信息中,如何打造新颖且有吸引力的标题,应成为编辑团队矢志不渝的追求。以同样是关于榜样人物报告会的推文为例,标题一《安徽警官职业学院举办英模先进事迹报告会》,阅读量为1776人次,转赞评累积103人次,送达转化率(阅读人数/粉丝人数)为5.46%;标题二《张文博回母校,警院描边追星现场,这才是真正的偶像》阅读量则达到8330人次,是前者的4.7倍,转赞评396人次,是前者的3.8倍,送达转化率(阅读人数/粉丝人数)为16.68%,是前者的3倍,标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编辑应努力打造高质量的标题,吸引学生阅读,从而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提升运营团队的专业化水平,发挥协同育人作用

专业化的运营团队是官方微信公众号长期稳定、健康、可持续运行的动力源泉。官方微信公众号由于其权威性,更需要在人员组织架构和人员选择上严格把关。就“安徽警院”而言,目前的团队成员大都具有新闻学和艺术学的学科背景,设置较为合理。但想要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助力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则需要在更大范围与专业人士开展合作,比如引入专业的思政教师、思政专家学者做内容顾问等,让思想政治教育团队的力量更强大,内容更专业。

(三)努力打造品牌栏目,做好长期规划

近年来,不少主流媒体品牌栏目的传播力表现突出,栏目辨识度和品牌认可度高,积累了庞大的固定阅读群体。依靠品牌栏目开拓影响力的成功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基于高职院校官方微信公众号以青年大学生群体为对象的特点,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内容切忌过于宽泛和宏观,要密切关注学生,说学生身边事、写学生身边人。比如,“安徽警院”曾推出的“战疫有我”栏目,就以疫情爆发期间学生参与疫情防控的经历为题材,一经推出,好评如潮,后台的留言和投稿数量激增,营造了传播热潮和积极反响,恰到好处地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而在对“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等内容的宣传上则过于宽泛,没有具体深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欠佳。

综上所述,微信公众号平台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形式,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想要牢牢抓住这一阵地,就需要不断创新激发活力,结合院校实际做好策划与规划,打造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品牌栏目,最大限度地发挥官方微信公众号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猜你喜欢
安徽公众微信
袁方:让公众更早地用得起好药
《安徽医学》稿约
古代诗人玩转公众号
追踪潮流前线,一定不能错过这几个公众号
微信
魔镜告诉我,你缺少时髦的APP公众号
微信
微信
2012年高考安徽压轴题的困惑与探索
看中国·在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