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TBL混合教学模式在教育学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2-11-23 09:37喻欣瑶
山西青年 2022年8期
关键词:教育学混合案例

喻欣瑶 胡 喆

景德镇学院,江西 景德镇 333000

教育作为我国高度重视的国计民生的事业,教学工作将会直接影响到未来教育人才的具体专业素质和能力水平,尤其是教育学课程。想要进一步提高教育学课程方面的专业教学质量,则需要从教学方式层面进行有效变革。PBL+TBL混合教学模式作为一种现代化教育理念影响下出现的全新教学模式,能够从某种程度上激活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并培养其竞争和团队合作意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本文以教育学基础这项课程的教学工作为例,探讨了PBL+TBL混合教学模式在其教学工作中应用的具体策略,以便为今后这一混合教学模式在教育学以及其他专业方面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一、PBL+TBL混合教学模式的优势所在

PBL是一种以问题作为出发点的学习和研究,学生需要通过对问题的主动探究,组织相应的学习内容,更加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TBL是一种以团队作为出发点的集体学习,这种教学模式是以团队与学生合作作为基础,重视学生学习间的沟通和交流[1]。PBL+TBL混合教学模式的出现,有效改变了之前教师和学生之间教、学分工明确的现象,同时先教后学的逻辑顺序也得以改变,最终形成了以学习问题作为导向,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通过团队合作学习,掌握技术知识的全新教学理念。PBL+TBL混合教学模式可以在综合应用案例教学、团队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的前提下,全面克服单纯理论知识灌输方法带来的学生学习兴趣逐渐丧失等弊端,做到在全面激活学生知识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下,为学生参与知识学习以及表现自己提供更多的机会。以学生合作学习小组作为基础开展的团队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在解决学习问题探究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PBL+TBL混合教学模式,因为是以学习问题作为导向,建立学生合作学习小组,在明确学习任务的前提下,通过收集整理分析资料解决问题,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教育学课程中引入PBL+TBL混合教学模式的价值分析

(一)强化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PBL+TBL混合教学模式集成了PBL和TBL二者的优势,强调在组成学生合作学习团队的前提下,主动发现并通过合作探究解决问题。PBL+TBL混合学习模式下的理论知识传授,本质上是学生主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全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观性。教师在使用PBL+TBL混合教学模式的过程中,需要从学生学习小组的划分、问题的设计、学习任务的分工等各个环节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引导,并由学生自主作出决定,全面落实这一混合学习模式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原则[2]。在学生进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教师只需要负责回答学生的疑问以及进行点评,帮助学生在吸取他人经验的同时取长补短,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理论基础知识学习效果。

(二)学生综合能力的强化

在PBL+TBL混合教学模式实施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优先为学生提出内容学习的主题,并在组建人员知识水平构成合理的学生合作学习小组之后,以问题的解决作为核心,针对各项学习任务进行明确分工,分别由学生在进行资料的搜集、分析、整理和思维交流碰撞,最后形成完善的问题解决方案,获取与学习主题对应的基础理论知识。学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全面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整理、分析与问题解决相关的各种资料,这对于学生信息的接收和处理能力的提高,有着显著的帮助。PBL+TBL混合教学模式是以学生的团队合作学习作为出发点,能够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学生在问题探讨的过程中,彼此之间的思维交流和碰撞,对于学生发散思维、创新思维以及沟通交流表达能力的提高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

(三)提高教学工作的质量

在PBL+TBL混合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准备教材以及教学方法,这对教师的教育学理论知识、经验提出了相对较高的要求,在PBL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选择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在设计出具有代表性问题的前提下,进入到TBL的教学模式中,在组建合理的学生学习小组的同时,进行学习任务的合理分工,通过积极的讨论解决提出的中心问题。学生在进行课堂讨论环节的时候,教师只需要学生提供对应的知识讲解以及引导,在全面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进一步强化教育学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四)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在之前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学生只能够被动地跟随教师的思路进行教育学基础方面的知识学习。教师为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将全部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通常会忽略了教育学基础知识方面的实践,这种教学方式不但割裂了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之间的关系,同时师生之间沟通交流的频率相对较低,也会对良好师生关系建立产生负面影响。通过这种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教师可以在学生解决学习项目的过程中,针对其遇到的问题给予指导,并在项目完成之后针对学生的各种表现给出客观公正的评价,通过强化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频率,能够改变之前的师生关系,从而建立一个良好的课堂互动氛围。

三、PBL+TBL混合教学在教育学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学习小组问题的合理设计

教师在教育学基础这门课程中,使用PBL+TBL混合教学模式的时候,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便是将现行的教学大纲作为出发点设计小组问题。从时间层面来看,教师需要在上课之前至少一周的时间提出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核心问题,从而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下,帮助学生自主在课下查阅媒体资料。在形成对于所学知识初步认知的同时,携带自己形成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听课、讨论,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3]。比如,教师在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学习有关班级管理这部分知识的过程中,可以优先将与所学知识相关的案例以及内容,在上课之前一周的时间通过微信平台方式发放给学生,并规定时间让学生在学习微信群中全面讨论教学案例反映出的具体问题,以及这些问题与教育学基础中哪个模块的知识相对应之类的问题。在问题基本讨论完毕之后,学习小组需要在明确划分学习任务之后,分别完成进行资料搜索以及PPT制作等学习任务。虽然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只需要针对这一班级管理的具体工作案例进行分析,但通过针对这些课件问题的思考以及查阅相应的资料,能够在获取基础知识点的同时,形成问题解决的思路,发挥学生在知识学习和问题解决中的主观能动性。

(二)重视教学案例的合理挑选

为了保障学生所提出的核心问题能够与所学的基础知识产生紧密关联,教师需要针对搜集而来的素材需要进行适当加工、调整,并将其中的重点内容进行突出,但仍旧需要遵循实际的生活经历以及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编排。教师在进行案例选择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案例所蕴含的理论知识与常见的知识点完美结合。案例因为也带有较为明显的时效性,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近5年之内最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供学生进行讨论,进一步激活学生对于案例中问题解决的关注度以及兴趣。

这就为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案例作为PBL+TBL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帮助学生有效提出核心问题的重要基础条件,需要教师根据课程的知识点进行针对性的搜集以及加工整理。

(三)教学评价的合理改进

教学评价作为学生获得学习成就感,并根据教师的点评明确自己知识学习缺陷进行针对性弥补的有效环节。教师需要摆脱之前单一化的教师评价方式,转而逐步形成包括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以及教师评价在内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做到努力发掘学生的闪光点给予鼓励,强化学生在知识学习中的自信心。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共同学习有关班级管理方法这部分知识的过程中。在学生完成核心问题解决以及对应理论知识学习任务之后,需要由学生优先针对自己学习过程中的成就以及不足进行点评,小组的成员则需要针对除自己之外的其余学习成员在知识学习以及问题解决过程中的任务完成程度、行为态度等方面给出点评。教师需要在整合学生自评和互评结果的同时,根据自己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实时观察结果,针对学生班级管理基础知识掌握程度、案例解决问题的完美程度、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等方面给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帮助学生在了解自己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同时,认识到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不足,通过积极向教师寻求帮助,进行能力方面的针对性弥补。

四、PBL+TBL混合教学在教育学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注意事项

(一)教学组织设计和教学规划的妥善落实

教学组织设计以及教学规划的完善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到教育学基础课程教学工作的最终质量,教师在使用PBL+TBL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需要优先针对教学班级已经学习过的课程进行梳理,在全面掌握学生知识背景以及目前理论知识架构的前提下,根据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结合本校所用的课程教材,细致的设计课程的知识点以及各个章节的内容,突出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进入课堂教学环节之后,教师需要对其中的重难知识点进行课堂讲授,并由学生针对教师所给出的案例进行结果讨论。

学生学习小组需要通过视频、课堂模拟表演、PPT展示等多种形式,对于教师所给定的各种学习任务进行表演。在汇报完成之后,学习小组的代表需要回答来自其他组同学的质疑和疑问,通过这种小组之间彼此询问和回复的思维碰撞,进一步强化对于知识点的掌握。在最终进入教师对于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价环节的时候,需要针对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学生的课上参与以及课下的表现以及课程的最终考试成绩等方面给出综合性的评价。这种较为完善的教学组织设计以及教学规划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学习和探讨,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提高其人际交流问题、思考问题等多方面的能力。

(二)课堂管理工作力度的强化

为了保障PBL+TBL混合教学模式,能够在教育学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取得应有的效果,教师需要强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管理力度。教师所应用的各种案例要具备一定的时效性,多引用近期发生的热点问题,用以激活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其更加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学生在小组合作讨论学习的过程中,需要鼓励学生全员进行参与,通过管理模式的过程强化,可以引导学生强化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不但能够有效延伸课堂教学环节,同时也能够多方位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训练。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以及日常的表现,对教学策略及时进行调整,同时补充与本堂课教学相关的资源,用以激活学生在课后进行知识探索的欲望,进一步培养其创造性思维[4]。

五、总结

PBL+TBL混合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教学问题为导向,以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出发点,自主进行知识探究的新型教学模式,能够在全面发挥学生知识学习主观性的前提下,推动学生综合能力水平的提升。教师在使用PBL+TBL混合教学模式进行教育学基础这门课程教学工作的时候,需要重视教学案例的科学合理选择,帮助学生从中提炼出核心的理论知识问题,配合学科核心问题的合理设计以及提出,针对课堂教学评价工作进行多元化的转变,帮助学生在激活知识学习兴趣的同时,深化对于基础知识的理解并同步提高综合能力。

猜你喜欢
教育学混合案例
混合宅
实践—反思教育学文丛
样板案例
TWO VILLAS IN ONE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Bespoke Art Deco Media Room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浅析我国当代教育学改革的策略
混合运算大篷车
寻找教育学的历史逻辑
Analysis of the activation strategy of high school students’English language potential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