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化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

2022-11-23 09:37骆小青
山西青年 2022年8期
关键词:工作效率辅导员信息化

骆小青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湖北 襄阳 441025

我国的教育投入在不断地提升,各大高校规模也在扩张,学生的数量因此而不断的上升。我国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大多需要依靠辅导员的力量,但和学生群体的数量比起来,辅导员的数量很少,现阶段大学生的思维活跃、个性比较复杂,辅导员们都需要忙于繁杂的日常事务,很难抽出时间提升专业素养。因此有关工作人员需要对学生的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重视起来,提供参考意见,让高校的学生管理人员能够获得更多的帮助,更好地进行育人教育。

一、学生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目前,高校管理网络化和信息平台的建设都在推进,信息化的平台可以服务于教学、学生管理、宿舍管理等各个领域。可是目前系统开发的大多是针对着高校教学管理以及图书馆建设等,对学生管理系统的开发工作明显较为不足。辅导员工作不仅包括日常教学,另外一项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学生工作,涉及学生基本信息收集、学生活动发布与统计、学生请销假办理、户口迁移统计、奖助学金评选、助学贷款办理、学生谈心谈话开展、深入学生宿舍管理等多个方面。利用网络化信息平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不仅能减轻辅导员工作量,还能顺应学生网络化管理的需求,让师生都能获得更好的服务。而信息化平台也可以让工作过程当中的问题得以解决。

(一)提高工作效率与管理水平

国家在进行教育的过程当中,高等院校是非常重要的,和我国的经济发展或是社会进步都有一定的关系。高校主要的目标是为了培养人才,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而辅导员也是在培养高校人才过程当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对于培养学生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日常事务当中,学生的管理信息化可以获得网络技术的帮助,而网络化管理工作也是学生管理工作非常有效的方式之一[1]。

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是非常核心的工作以及基础的任务,也是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可以顺利展开、最重要的前提。利用信息技术或者网络技术,可以使高校的学生管理更加个性化。利用综合性的信息处理系统,将原本成块分隔在各个部门的信息整合在一起,统一规范全面起来。避免了信息各自为用,不能让信息实现共享的弊端。通过整合,最后把处理的结果放在网上,可以让学生管理工作人员或者学校各部门工作人员按照自己的权限来查阅相关的数据,并且根据实时数据及时对信息进行更新。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做到学校不同的职能部门以及二级学院,甚至是学生之间能够获得数据共享。共享的数据可以让学校各项工作效率有所提升,也可以使学生管理工作人员能够从复杂繁琐的日常事务当中解脱出来,让学生管理工作变得轻松、顺畅,也让各项数据更加准确,避免了人工重复统计数据的失误或者数据更新不及时的情况。工作效率的提升,可以让工作错误的情况得到缓解。使得各部门都能够应付一些具体的事物,同时也可以协调以及把控学生工作,用更加先进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让教学工作相互递进,环环相扣,让高校的管理部门提升管理水平,使工作群体能够形成合作精神。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人员也能够更好地开展科研或者特色活动,以便更好地服务教育学生。

(二)优化学生工作事务管理流程

在高校的学生事务管理当中,有很多事情都是非常复杂却长期反复开展的。比如国家奖助学金评选、校内评优评先、学生各项基本数据统计、学生活动发布以及完成情况统计、推优推先信息收集、学生谈心谈话开展、寒暑假以及周末放假安全教育、学生请销假办理、家校共育等。而这些纷繁复杂的事物,在传统的工作当中,大多都是由传统的各种流程来布置,人工开展数据统计,面对面开展班会或者班级群里发布信息,花费几天甚至一周的时间完成各项基本数据整理收集,但是还存在数据不准确、不全面的情况。在相关部门费力完成了工作之后,再通过院系传达和反馈给学生,这项工作的线性形态非常明显,信息化管理可以让学校管理的各项职能更加优化,同时相关职能部门可以相互关注,并且发送信息方便。各部门均能够更快捷地开展各项工作。有关工作人员以及个人根据职能的要求来完成相关事务。以网站模式为基础,超越时间和空间所带来的限制。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高校原本“管理与被管理”的传统管理模式逐渐走向对等、管理和服务并存的关系。成为一种能适应“00后”大学生个性突出、主张自我的特点。对等关系的管理能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管理也更加灵活,并拥有一定的自主权。对于目前我国的高校多学区的基础特点,信息化的技术将在协调学生管理以及各部门工作的基础之上,使其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三)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核心

现如今的大学之门大开,接纳的不再仅限于精英学子了,越来越多的人迈进了大学之门,人数日益增加,学生管理负担可想而知地大大加重了。更何况,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给学生带来便利也带来很大的弊端。频繁上网浏览信息让学生耳濡目染一些不好的消息和风气。甚至让一些国际敌对势力有机可乘将一些反传统道德思想传播过来,给大学生灌输一些他们的民主方面的思想,这相当于和平演变。有的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彻夜不眠,荒废学业,甚至以各种理由旷课,让老师和家长都为之焦心和痛心。学校如果不紧跟时代步伐,依旧采取传统的管理模式,就不能应对大学生人数剧增带来的困扰,因此工作效率也会低下。所以学生管理工作人员要统筹兼顾,多方面多维度考虑,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管理模式,采用新的技术设备硬件来提高工作效率,以更新、更有效的管理模式来进行学生管理。高校对于信息化的管理应该有更大的改进和突破。

二、目前信息化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管理信息化程度偏低

我国高校的信息化管理正在起步的阶段,有很多高校使用较为传统的管理模式。虽然能够发挥一定的价值,可是并没有把学生的需求放在最为主要的位置,认识度也有待提升。很多人都认为管理部门装配电脑,并且进行无纸化办公,就是一种信息化管理。但是这只是将信息化系统局限在办公自动化等层面上,并没有把信息交流的知识创新工作推动出来,在信息化管理的过程当中,可以有效地简化流程。建立行政部门的有效联系,可以共享信息资源。高校的学生管理为社会信息化发展水平等会造成直接影响,因此必须要尽快对其进行普及以及推广,让学校的办学质量获得提升[2]。

(二)缺乏统一规划,学生管理信息化水平低

我国的高校目前在建立信息化的平台的道路上任重道远,虽然有很多高校都已经建立起了规模比较大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可是没有统一的组织结构统筹协调,所有的数据是零散的,处理信息以及应用信息的能力仍然有待提升。如何真正将信息化网络平台当中的价值发挥出来,值得深思和研究。信息化管理大部分都在数字报表或是其他方面有所体现,有很多工作仍然使用较为传统的方式进行处理,没有将网络智能化管理的价值发挥出来。原因还是在于高校在信息化发展策略方面还是处于探索的阶段,在各个高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没有总体规划好的信息化建设方案,缺乏总体目标和统一思考,这不利于信息化建设的开展和推进。

另外一个方面,在进行信息系统建设的过程当中,对于硬件非常重视,可是对软件的选择以及管理却相对较为忽视。而在建设信息化平台的时候,工作人员的配置和培训工作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有很多机构比较倾向于选择目前已有的管理软件。但是,并没有根据实际的工作来进行开发,很多学校工作的管理系统,职能部门都是根据部门的实际要求来进行开发和设置的,管理系统相互之间比较独立,甚至各自为政,导致大多数可共享的数据由于入口和界面不统一而无法实行共享。设计上的重复问题也比较严重。事实上大部分的信息都没有进行传递以及共享,并没有简化工作流程,重复性的工作相对比较多,会让管理工作变得更加低效,这也使学校的资源被大量浪费。

(三)高校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

目前,仍然有很多学校引入学生管理人员的过程当中,对专业背景和管理经验非常重视,而计算机水平要求有所不足,只需要工作人员掌握最基本的办公软件的使用,因此无法适应现在信息化管理对信息化人才需求的要求。如果想要让学生能够获取信息化管理,就需要一线人员学会怎样才能够利用计算机专业知识对信息和网络进行操作,从而迅速获得信息化的平台操作,并且准确的收集信息,进行传递以及共享。有很多高校都是因为岗位名额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所以并没有配置数量足够的人员进行管理,这也让管理的工作有所增加。一旦管理者在进行操作的过程当中,出现了任何失误,或者是出现了问题,就很有可能会暂停工作流程,让工作效率变得更低,甚至会使得学生的信息管理系统受到了影响。

此外,还有很多教师还无法适应信息化的新要求,导致大量的优质资源不能成功转化为教学和科研成果,对学科的发展和学生的学习都造成了限制。主要是由于传统思想禁锢了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导致教师无法接受新的关系和方法。与此同时,由于资源没有得到良好普及,大多教师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问题,无法掌握新信息资源的使用方法,最终导致信息化利用低下的问题。

三、信息化平台的构建

(一)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原则

学生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要学校的各个部门相互协调运行,并且和其他的部门信息系统共同建设,统一安排。教师需要整合学校工作的网络信息化系统,并且删除功能较为重复的系统。让学生管理的信息化效率获得提升。学生信息管理系统首先需要给教学提供服务。适用于教学当中的每一个环节,让学生在选课的时候更加方便,查询课程、查询成绩以及选定教材的时候也更加便捷。其次就是管理信息系统需要满足日常管理的工作,主要包括交学费、教材费、住宿费等各类费用。最后就是管理系统,需要操作更加便捷,也具有人性化的特征,可以根据需求随时进行模块的修改,并且可以设置成多人管理的模式,以便学校各部门在需要数据时能够及时顺利进行数据的查询和导出。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管理人员能够便于收取信息和数据,了解学生的情况,让学生的管理工作能够更加科学合理[3]。

信息化管理平台可以让管理者充分的提升工作效率,同时利用数据库的资源,使数据的采集等,都能够落到实处。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辅导员的工作效率获得提升。不仅如此,系统的设计也必须要让模块得到拓展,使之后的升级获取更多空间。同时,学生管理系统也必须要结合其他的部门,比如财务处等相互连接起来,共享数据。与学生贷款相应的模块也必须要进行共同考虑,同时要和银行等相关部门协作,建立起还款系统,使学生能够按照规定要求还款,防止毕业之后出现不还款的行为,这对学生和国家以及学校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

数据库系统:Oracle是使用比较广泛的系统,这种系统也是通用性的,其中的数据管理功能机器完善。而目前使用的后台系统apch也是一种非常高端的服务器软件,在计算机上的运行效率极高,也非常自由,通过不断的开发可以使其功能更加完善。后台系统最主要的特点之一就是简单,而且非常稳定。目前使用的编程语言是java编程语言。网页也可以利用一些比较先进的系统,访问服务器的终端资源。目前网页上的逻辑以及设计相互之间分离,可以进行组件设计。以网络为基础,应用程序的开发也变得更加容易。交后台,数据库系统以及代码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开发其管理系统,开发学生信息化管理系统,其中包括了一些基础的工作。不仅如此,也需要把管理系统进行细化,给学生的基础信息等几个模块进行维护。同时,系统管理员也可以让密码得到初始化管理,学生的信息维护以及修改,还有删除等各项操作[4]。

综上所述,学生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可以帮助辅导员提升其工作效率。同时也可以让事务性工作数量减少,促使辅导员能够获得更多时间关心学生,并解决生活上的问题。目前的系统人性化程度有所不足,操作也比较复杂。这也正是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过程当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所以建立较为完善的工作管理信息化系统,对于顺利地展开学校学生的工作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其重视起来,使其发挥更大的价值。

猜你喜欢
工作效率辅导员信息化
提高少先队员“四史教育”有效性 辅导员可以怎么做
效率提高了,还是降低了?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哈佛大学《Harvard gazette》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10种方法助你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