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高职院校学生生涯管理体系的实践研究

2022-11-23 09:37
山西青年 2022年8期
关键词:辅导员院校职业

徐 燕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0

一、生涯管理规划教育实施意义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生涯管理规划教育能够学生加强对自身的了解,引导学生逐步认清个人价值,并找到自己未来适合的发展方向。开展生涯管理规划教育还可以让学生了解自身存在的闪光点与不足之处,从而针对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行改正。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生涯管理规划教育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呈现飞速发展趋势,就业岗位也很多,高职学生未来的就业前景还是比较可观的。但是高职学生依然应该具备忧患意识,提前做好准备,以更好的面貌去应对未来在职场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面对这一情况,高职院校毕业生需要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有效的规划,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获得充分的准备,让自己有就业竞争的勇气和实力。但是就部分学生来看,他们并没有认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认为这种事情不存在任何价值。实际上,这种观念是非常错误的。因为学生们只有明确了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才能够获得对自身的清楚认知,促使学生们朝着自己拟定的方向不断努力和前进。除此之外,对学生们进行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仅能够保障学生们个人能力与素质的发展,还能让学生们获得明确的发展方向。

二、高职学生的特征分析

(一)高职学生的优点

总的来说,高职院校的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足,在学术方面没有过多的造诣,但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比较强,他们一般都掌握一门技术,而且高职院校的学生更具个性,社会适应能力较强,在就业时比较容易获得就业机会。

(二)高职学生的缺点

第一,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水平不是很高,对于文化课知识的掌握程度较低。与高等院校相比,我国多数高职院校对于学生高考成绩的要求都不是很高,这也导致很多高职院校的生源素质参差不齐,甚至很多高职学校为了招收更多学生,把录取分数线降到最低,虽然这样给很多学生都提供了学习的机会,但容易导致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较差,对于文化课的学习能力较弱。

第二,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时无法保持精神集中,对于学习文化课知识有抵触情绪。很多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学生在高中时的学习成绩就比较差,他们不擅长学习,甚至对于学习产生了厌恶心理,这些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后,由于缺乏教师的管教和约束,导致他们在学习文化知识时呈现更加抵触的状态[1]。

第三,高职院校的部分学生缺乏对自我的正确认识,不够自信,甚至存在自卑心理。高职院校中的部分生源来自农村,有些学生在高考中发挥失常才进入高职学习,这些学生在进入高职学习后的心理压力会比较大,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第四,高职院校学生对于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没有清晰的定位,不知道自己在毕业后要进入哪个行业工作。近几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越来越多,大学生之间的就业竞争力越来越大,很多高职学生在学校内过着十分安逸的生活,却没有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考虑,没有提前给自己制定一个清晰的职业规划,这样便很容易导致学生在就业时难以找到合适自己的岗位,对于自身的定位不清晰,内心感到十分迷茫。

三、高职学生生涯规划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学生不懂什么是生涯规划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都还没有引起重视,再加上很多高职院校学生平时接触这方面内容的机会也不多,所以导致很多高职学生认为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体系是没有必要的,学生在校内学习的过程中也没有做好准备,他们完全依赖于参加学校和社会组织的招聘会来完成就业[2]。然而现实是比较残酷的,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很容易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如果学生没有提前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和管理,那么学生在就业时就很难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导致学生内心对未来职业的期待值降低。

(二)学生自身认识存在局限性

总的来讲,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比较差,很多进入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自身学习能力不强,对于学习也很难产生兴趣,这些学生进入高职学校学习后,也会产生不端正的学习态度,对于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更是很难引起重视。很多高职学生对于自己未来职业的发展都没有基本的认识,更不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和核心能力有哪些,这些都是学生在就业中的弱势。

(三)学生的价值取向偏颇

目前许多的高职学生都没有对当今的就业市场有一个准确而又清晰的认识,他们在选择工作时更多的是看重工资、地位等因素,企业的薪资福利待遇是最吸引学生的条件,可见大部分的高职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更加看重经济利益,对于选择的职业是否适合自己、未来是否有较大的发展前景等却没有过多的考虑。然而职业规划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必然会不断地更换工作岗位,直到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单位,但很多高职学生在选择工作机会的过程中却只看重一些外在的条件,盲目选择表面上看起来“光鲜亮丽”的职业,这样也会导致学生错失很多合适自己的就业机会。

四、建立高职院校学生生涯管理体系的实践策略

(一)培养学生职业意识和就业竞争力

第一,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的职业生涯管理应引起重视,通过采取多种有效途径来提升学生的职业生涯策划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竞争力。高职院校可以通过组织一些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形成职业管理意识,比如高职院校可以组织学生到企业内进行参观,了解真实的职场人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并为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让学生进入适合自己的企业进行实习,提前体验工作生活,从而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判断自己适合哪些岗位,为未来真正进入社会工作打好基础[3]。

第二,高职院校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考取一些职业技能证书,职业技能证书在就业中是能够发挥一定作用的,这是对学生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度的一项证明。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方面学习积极性不强,高职院校教师应鼓励学生努力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学生在校期间多考取一个职业资格证书,就是为未来就业多了一份保障,这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第三,高职院校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自学考试,提高自己的文凭。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期间可以报考自学考试辅导班,利用课余时间去听课,然后参加不同的考试,最后取得自学考试文凭,获得学士学位,这样学生不仅能够享受到更佳的教育资源,而且也能够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更有竞争力,学生可选择的就业岗位变多,就业前景更佳。

(二)鼓励学生创业,引导学生做好创业发展职业规划

高职院校学生在毕业时需要选择就业岗位,学生除了可以选择介入企业工作以外,进行自主创业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然而实际上只有少数学生会选择自主创业,学生进行自主创业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资金,而且还要承担较大的风险,所以很多学生都不会选择创业。但实际上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能够了解更多方面的知识,个人能力也会迅速地得到提升,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应鼓励学生创业,并为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提供创业指导,帮助学生做好创业规划,让学生提前做好创业的准备。高职院校教师可以在学校内组织一些创业大赛活动,鼓励有创业意识的学生参与这些竞赛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形成创业能力,让学生了解更多有关创业的知识。学校可以在校内利用几间空教室当作学生的创业基地,给予学生免租金的福利,参加创业大赛的学生可以在学校的空教室内进行创业,比如学生可以开超市、办二手集市等创业项目[4],学生还可以寻找自己的创业伙伴,请更多有相同意愿的同学共同参加创业项目,这样学生们在参加创业项目的过程中不仅会学会怎样经营自己的商铺,而且也会掌握与合作伙伴沟通的能力,形成一定的创业经验,赚取一定的生活费,在不断的失败中获取宝贵的经验。另外高职院校还可以定期组织一些创业指导大会,在大会上向学生介绍更多有关创业方面的政策,并提供给学生寻找创业项目的方向,为学生成功创业保驾护航。

(三)学生需要建立生涯规划和管理意识

建立高职院校学生生涯管理体系中除了需要学校教师的努力,更需要学生自身形成建立生涯规划的意识,为了提升自身的职业竞争力,学生需要对自身的性格、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加强对自我的了解。首先,学生需要对自己的性格进行探索,每个人的性格特性都是存在差异的,不同的性格适合的职业也是存在差异的,比如性格过于内向的学生就不太适合做销售行业,学生可以通过运用生涯规划中的MBTI理论与测评工具来对自己的性格有更加全面地了解,然后根据自己的性格特性来分析适合哪些行业,并对测评结果做好记录,然后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着重提升相关能力[5];其次,学生需要充分探索自己的能力。学生需要对自己潜在能力进行挖掘,清楚自己到底具备哪些关键能力,以及自己心仪的工作对工作能力有哪些要求,然后根据职位要求来对比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努力加以改正,从而提升自己的能力与素质。很多学生对于自身都缺乏正确的认识,他们不知道自己到底拥有哪些能力,高职学生可以采用“撰写成就故事”的方式来了解自己身上有哪些能力,比如在学习和生活中自己都做过哪些成功的事情,然后再分析自己在做这些事情时使用了哪些能力,这样学生就很容易了解自己身上有哪些关键能力了,这些关键能力便是学生在就业时的优势。高职院校教师还应帮助学生制定良好的生涯规划体系,引导学生加强对自身的认识与探索,并且科学制定大致的职业生涯方向,并设计一套长短期结合的计划安排,用以实现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

(四)发挥辅导员的生涯规划指导与服务作用

高职院校的辅导员日常工作内容就是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且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辅导员是高职学生日常接触最为密切的人员之一,辅导员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也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在建立高职学生生涯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辅导员的重要作用。辅导员应该对班级内的学生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根据学生的个人能力及对职业的期许来帮助学生选择就业岗位,并且辅导员还可主动联系一些就业单位,将学生们的求职信息发送给各企业,从而帮助高职学生更好地进行就业。同时辅导员自身具有一定的求职经验,因此辅导员可以充当学生们的求职导师,帮助学生们解答与求职相关的问题,辅导员在回答学生问题的过程中会对学生的职业理想有更多的了解,进而为学生们指明求职方向,并让学生为自己的职业理想而奋斗,给学生们提供更好的生涯规划指导服务。

总之,高职院校建立完善的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有助于为企业培养高质量合格人才。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生涯规划与管理教育存在薄弱环节,高职院校学生的生涯管理意识薄弱,为了改善这一问题,高职院校应以人才储备为引导,完善和延伸生涯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就业竞争力,鼓励学生创业,引导学生做好创业发展职业规划,发挥辅导员的生涯规划指导与服务作用,为学生们提供就业指导与咨询服务,引导学生建立生涯规划和管理意识,从而完善高职院校学生生涯规划体系。

猜你喜欢
辅导员院校职业
提高少先队员“四史教育”有效性 辅导员可以怎么做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职业写作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我爱的职业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