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

2022-11-23 07:32袁敏
教育界·A 2022年27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道德与法治渗透

【摘要】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持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小学阶段是打基础的阶段,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在素质教育实施的背景下,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优化教学方式,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课堂中,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文章围绕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问题及策略展开论述,以期增强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爱国主义教育;渗透

作者简介:袁敏(1975—),女,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教师发展中心。

小学是学生成长的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既要学习文化知识,又要提升道德素养,从而实现身心健康成长。道德与法治是小学阶段的基础课程,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道德知识和法治知识涉及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促使学生更好地成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之一。爱国是个体应该具备的公德之一,具体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学生应该培养爱国的基本素养,了解我们国家的发展史,意识到我们国家的伟大,同时感受到作为中华儿女的骄傲。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学生领会爱国主义精神的内涵,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从而丰富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内涵。

一、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

在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治素养,让学生能够树立起正确的三观,从而成长为有礼貌、有道德、有纪律的公民。可见,这是一门注重修身养性的课程。在这门课程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能让学生意识到爱国主义精神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从而更加主动培养自己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教师在课程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能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国家,了解社会,知道爱国的具体表现,从而能够知道如何爱国,而不是只知道空喊爱国的口号。

(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新课标强调的人才培养要求,每一个学科都有其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新课标指出道德与法治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責任意识。其中,政治认同是指具备热爱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情感,以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能够自觉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此可见,爱国是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素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为基础,再培养学生的其他素养,可以促进学生各项素养的全面发展[1]。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抵制不良思想的能力

当今是一个网络时代,各种信息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很多学生已经学会使用网络进行学习、社交、娱乐等,并在此过程中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有的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比较弱,如果不加以引导,可能会被一些负面信息所影响。比如有的学生出现了崇洋媚外的心理,过于崇尚西方国家的节日和习俗,而不了解我们国家节日的文化内涵,很明显这并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在这样的社会发展背景下,教师必须要保护好学生,从小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和情怀,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抵制不良思想的能力。

(四)有利于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质量

教师要想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就要对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教学前,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在其中融入爱国主义元素,从而设计出新颖的教学内容;教学时,采用情境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探讨中。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还能够提高传统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

道德与法治是小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承载着育人的重要职责,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是非常合适的,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一些

问题。

(一)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够

有的教师对爱国主义教育不够重视,他们还是更侧重给学生传授知识而非培养学生的思想。而且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他们将重点放在了法治知识的教学上,对道德的知识讲授得不多,更别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了。此外,有的教师虽然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讲授一些与爱国主义精神相关的内容,但只是讲完就完了,不对学生提出践行的要求,学生对这方面的学习自然只是浅尝辄止,不会深入领悟。

(二)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实际教学环节中想要落实这一点却尤为困难。学生对于爱国的概念并不清晰,往往也不知道如何爱国,教师必须要采用多种方式对爱国主义精神的内容进行透彻的分析,才能让学生理解爱国的含义,采用多种方式才能让学生知道如何爱国。而当前,有的教师教学时仅采用口述的方式,给学生讲述一些爱国名人的故事,要求学生了解这些人为国家做出了什么贡献,最后呼吁学生做一个爱国的人。这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无法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有切身感受。如此一来,学生便无法理解爱国主义精神的真正含义。

三、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一)遵循教学的趣味性原则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不是直接将爱国主义精神灌输到学生的脑海中,而是要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选择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内容,通过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华儿女的爱国事迹,使学生逐渐增强爱国的意识。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遵循趣味性的原则,积极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增强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2]。

(二)遵循学生本位的原则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开展教学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心理特点和学习能力出发,设置、选择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互动中。在让学生思考以及探究的过程中,教师适时渗透爱国主义精神,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这样学生更易于接受。

(三)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不管是开展哪一门课程的教学,教师都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一步一步给学生传授知识,由浅入深,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更应该从学生身边的小事或学生熟悉的社会现象入手,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与国家的联系,进而让学生感受爱国思想,最后再引导学生通过自身实际行动去爱国。教师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能让学生自己感悟,从而加深对祖国的理解,逐渐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四、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

策略

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渗透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教师要想更好地将爱国主义精神融入课堂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需要创新教学方式,比如借助信息技术、问题引导、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充分互动,真正地理解何为爱国,如何才能够做到爱国。

(一)基于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多教师都结合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并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小學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课堂中借助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可以对传统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让课堂内容更加丰富有趣。基于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将一些较为枯燥的文字转变为生动形象的图片或者视频,从而激发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富起来到强起来”这一节课的教学为例,这节课需要学生对比过去和现在的生活,意识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了解祖国如今的繁荣富强,逐渐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那么开展教学之前,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情境导入,先让学生观看国庆大阅兵,再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从而激起学生对强大祖国的自豪感。接着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播放几组展示祖孙三代的衣食住行的图片,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看到不同年代的人的生活情况,意识到祖国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意识到我们能有现在这样的生活是和祖国的繁荣富强密不可分的,从而更加热爱祖国[3]。

(二)问题引导激发讨论,加深学生对祖国的

认识

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在课堂中能够集中注意力听讲的时间并不多,这就需要教师合理地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展开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比如教师可以针对爱国主义题材,引入一些切合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加深学生对祖国的了解。以“中华民族一家亲”这一节课的教学为例,教师讲解了一些体现民族平等的生活事例之后,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例或现象体现了民族平等?”然后让学生自由讨论,自由发言。学生可能会说“不管哪个民族的小朋友都可以上学”“各民族的风俗都得到了尊重”等,教师可以再据此进一步讲解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措施,从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教师在学生思考交流后要进行总结,让学生意识到我们要通过行动促进民族团结,为民族团结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开展小组合作活动,增强学生对祖国的责任感

小组合作活动是以小组为单位,对学习内容进行分析和探讨的过程,这个方法可以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参与对教学内容的思考和探究,从而有利于教师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以“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需要让学生在课前自行了解侵略者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并进行信息的搜集和整理,然后在课中进行探讨,了解中国遭受侵略的原因,深刻领悟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感受民族英雄顽强抗争的精神,从而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对祖国的责任感。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些教学任务,教师可以根据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将学生分为4人一小组,提出探究主题,让各小组进行讨论。如教师可提出这些主题:一、探究中国受到的侵略有哪些;二、探究在祖国饱受侵略的过程中,有哪些爱国人士奋勇保护祖国;三、探究中国遭受侵略的原因。教师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在小组内部进行思考和讨论,然后派小组代表回答。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中,学生学会了合作,也充分了解了中国遭受侵略的历史,心中的爱国之情被激发出来,增强了责

任感[4]。

(四)巧借绘本讲故事,厚植学生的爱国主义

情怀

为了厚植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教师可以借助绘本将一些与爱国相关的故事讲给学生听,让学生通过对这些故事进行分析和探讨,培养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怀。教师可以通过对相关绘本进行研究,选择一些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绘本,比如《我爸爸是军人》。这是一本军旅题材的儿童绘本,作者根据自己的真实童年经历创作,讲述自己小时候和妈妈一起去探亲的经历,从儿童的视角展示了保家卫国的军人形象。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阅读,了解绘本内容。然后教师再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交流阅读的感受。在此过程中,教师适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让学生在深度交流的过程中,激起自身的爱国情感。

结语

道德与法治是小学阶段较为重要的一门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三观,引导学生健康成长。道德与法治教师应注重将爱国主义精神融入教学中,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积极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激起学生的爱国情感,将爱国主义精神厚植于学生心中,增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小贤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爱国主义教育的着力点分析[J].考试周刊,2020(90):121-122.

[2]金钊 .试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价值观教育[J].新课程研究,2020(22):19-21.

[3]张书迁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如何厚植爱国主义教育[J].家长,2019(35):50,52.

[4]王帅帅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质量[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5):191-192.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教育道德与法治渗透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浅谈如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