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改革背景下新形态教材建设的价值、问题与路径①

2022-11-26 09:59
关键词:活页新形态教材内容

傅 平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122)

一、引言

“三教”改革是关于教师、教材、教法的改革,是《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的任务,是解决“谁来教、教什么、如何教”这个教学基本问题的系统工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融媒体教材等也是“提质培优”行动计划提出的新形态教材,是职业院校教材改革的方向。基于“三教”改革推进新形态教材建设,有利于充分认识新形态教材建设的价值,有利于厘清新形态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有利于系统提出解决问题的路径,使教材能够充分发挥育人作用。

二、“三教”改革背景下新形态教材建设的价值

(一)体现类型教育特征,彰显职教特色

职业教育因其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而成为区别于普通教育的类型教育,职业院校的教材建设必须遵循这一理念。职业教育实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除要满足学习者自我发展的需求外,还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因此,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必须与生产和服务紧密结合,把生产和服务一线的岗位知识技能纳入教学过程,纳入教材。

我国职业教育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教材开发模式亦是如此,没有体现出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的特征。新型活页式教材是“依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的一些模块化的学习任务的综合体”,方便依据产业升级和技术发展情况对教材进行单独更新和优化组合,解决了传统教材修订更新不及时、不能快速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新岗位的问题。工作手册式教材编写充分借鉴企业工作手册的编写方式,将岗位工作任务作为教材内容。工作手册式教材体现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理念,“实现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学习标准与工作标准、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统一”。融媒体教材是充分利用不同媒体的优势展示教材内容,优势是能够打破时空限制,依据产业发展情况和技术进步情况及时对教材内容进行更新。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突破了传统的教材开发模式,彰显了职教特色,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类型教育特征。

(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打造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三教”改革是新时期职业院校实现高质量办学的基本保障。其中,优质教材是打造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关键,因为教材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依据,是教学内容的呈现。但是,当前职业教育教材开发仍未摆脱普通教育教材开发模式,基于学科化知识体系,重视专业理论体系的完整性,与企业实际工作岗位的工作过程及岗位活动并不紧密,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知识的掌握仍然是主要的,而不是企业生产实际所需要的职业能力。这种教材内容与企业实际岗位需求相脱节的情况,是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的原因之一。

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要校企合作开发,新型活页式教材以企业典型工作任务为编写单元;工作手册式教材以职业岗位活动为编写单元。开发方法上,都打破了学科体系模式,实质上改变了教材内容与实际工作岗位需求相脱节的状况。新型活页式教材、融媒体教材还以其便于教材内容更新、优化的特点解决了传统职业教育教材修订周期长、不能及时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的问题,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服务产业发展,适应产业快速转型升级

职业教育传统教材在适应信息技术发展和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方面稍显滞后,是职业教育适应性不足的一个方面。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就是要增强职业教育服务产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加强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建设,使教材能够快速反映产业及技术发展进程,避免传统教材产业跟随度低的问题,满足产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的新要求,适应产业转型升级,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有效举措。

三、“三教”改革背景下新形态教材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职业教育教材理论的研究还比较薄弱

2019年1月,国务院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建设校企“双元”合作开发的国家规划教材,倡导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2019年12月,《职业教育教材管理办法》再次“倡导开发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新形态教材”。2020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提出“推行科学严谨、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形式多样的活页式、工作手册式、融媒体教材”。

当前,职业教育教材编写的研究还比较薄弱。例如,对于新型活页式教材,很多人的理解停留在教材的外在形态上,认为活页式教材与传统教材的区别仅仅在于教材装订的形态改变上。至于什么是活页式教材,什么样的课程适合编写活页式教材等还比较模糊;工作手册式教材的特征是什么,编写要求有哪些;融媒体教材如何定义,如何开发等等问题都在探索阶段,也没有成熟的理论可以遵循。由于对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的理解不同,对教材理念、开发模式等处于探索阶段,尚无权威的定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形态教材的开发,目前,市场上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尚未形成规模。

(二)教材建设未能与教师、教法改革同向同行

“三教”改革应系统推进,新形态教材建设应与教师、教法改革同向同行。职业教育教材形态的改变,不仅是教材媒介、装订形式等外在形态的改变,重要的是教材的内在形态由学科知识逻辑结构向“工作任务——职业能力”的组织结构转变。活页式、工作手册式、融媒体教材是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的标志之一,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以学生为中心、任务驱动、理实一体化、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的集中体现,也承载着教材建设者的教学价值观,可以说,新形态教材从“教什么”的角度对“谁来教、教什么”提出了要求。

因此,教材建设时,一方面,要将教师改革、教法改革等最新成果引入教材,使教材能够充分发挥育人作用,满足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另一方面,协调好教师、学生和教法与新形态教材的适应性问题,使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同向同行,逐渐深入。

(三)校企“双元”合作开发教材长效机制尚未形成

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职业教育教材开发过程中有越来越多的行业企业参与,但是由于教材开发沿用普通教育学科课程的开发模式,开发出来的教材仍然严重滞后于企业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究其原因是尚未建立起校企“双元”合作开发教材的长效机制,行业企业难以真正深入参与职业教育教材开发。以职业院校为主体开发的教材,教材内容与实际工作岗位知识需求和呈现形态存在着现实的冲突,难以满足产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活页式、工作手册式、融媒体教材对教材开发、教材内容选取组织、教材外在形态呈现方式等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教材开发模式上必须校企双元主体,教材内容必须满足职业岗位需要,反映产业和技术的新变化,教材形态必须符合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适应“三教”改革的要求。

四、“三教”改革背景下新形态教材建设路径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把握正确政治方向

《职业教育教材管理办法》明确规定,职业教育教材必须体现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职业教育教材必须注重加强政治建设。对于专业课教师,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首先必须牢固树立“全员育人”的理念,与思政课教师协同开展全员育人。其次,在编写教材内容时不仅要注重体现知识和技能,还要充分挖掘课程内容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教材内容实现知识、技能和思政元素的融合,这样就使培养的学生在具备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职业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从而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

(二)以国家标准为导向,保障教材的规范性

《全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2019—2022)》明确提出,职业院校教材的编修要以标准为导向,这是职业院校教材建设的基本方向。职业院校教材建设的标准,既包括教材内容的标准导向,也包括教材形态的标准导向。教材内容的标准导向,是指职业院校教材内容要以教育部发布的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覆盖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教材核心内容不受区域、校际和教师个人等因素的影响,以此来保障教学效果和标准之间的一致性,确保教学质量。教材形态的标准导向,是指教材的设计、制作要符合出版规范要求,符合职业教育特点。

(三)以内容开发为核心,彰显类型教育特征

职业院校的教材开发,必须以反映“类型教育特征”作为第一要义。类型教育特征的首要含义就是“职业性”,教材内容要体现类型教育属性,必须突出“职业性”。这就要求职业院校教材开发,彻底摒弃学科知识体系,转向职业能力本位体系。要强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及时反映产业发展的最新进展,吸收比较成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形成以职业岗位真实情境或工作过程知识为逻辑的教材建设思路。

(四)以校企双元为主体,有效融入产业元素

职业院校教材内容来源于企业岗位的真实工作情境,因此,需要建立完善校企合作的教材建设机制,充分发挥行业企业专家的作用,这样才能有效地将产业发展的最新进展吸收进教材,从而提高职业院校教材对职业岗位需求的适应度。校企双主体合作编写教材能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和企业专家各自的专长,教师通过对企业岗位需求和实践技能的了解,开发教材的方向性更加明确;企业专家通过合作开发教材,既能提供产业发展的新工艺、新技术,也解决了不擅长编写教材的问题。

(五)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实现资源立体呈现

坚持信息技术深化教材改革,是信息技术发展的时代要求,是职业院校教材改革的迫切要求。职业院校教材的信息化,首先是教材开发要注重课程、教材、配套资源的一体化设计,开发多种形式的立体化教学资源和典型案例,形成立体化、数字化的教材和教学资源体系,解决传统教材的单调乏味问题;其次,职业院校的数字化教材可以依托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虚拟仿真资源、资源库等平台同步开发和建设,以此拓展教材的功能领域,提高教与学的效果;最后是教材的数字化资源建设。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不断融合,单纯的纸质教材已不能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与教材内容建设同步的数字化资源,如教学课件、动画以及试题库等十分普遍,教材的数字资源建设十分必要。因此,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实现职业院校教材的数字化、信息化是职业院校教材建设的必经之路。

猜你喜欢
活页新形态教材内容
生成逻辑、内涵特征、重大意义:人类文明新形态研究的多维视角
基于“1+X”证书的活页式教材开发设计——以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为例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黑格尔:活页摘录法
用“世界尺度”规划航线——大学之大,重在探索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形态
新形态西装
承德市总探索建立机关“党建活页制度”
运用创新理念整合与运用历史教材
学案教学的几种有效方法
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转换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