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策略探析①

2022-11-26 09:59
关键词:体育院校体育精神理论课

杨 蓉

(南京体育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4)

一、体育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时代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关键课程,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2019年3月18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1〕。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唯有经过实践检验的知识和认知,才能为学生所信服,具有持久性〔2〕。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节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体育院校学生文化素养相对薄弱,存在“重训练轻知识”“重课内轻课外实践”的现象,对实践教学的价值和意义缺乏足够认知,实践教学的融入缺乏有效抓手,实践教学的设计和评价缺乏创新〔3〕。

体育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通过开展主题鲜明、紧扣主旋律、形式多样、生动有效的实践活动,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内涵,增强体育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感。如课堂教学中案例式、讨论式、辩论式、主题演讲等教学形式;校园文化活动中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体育节、体育竞赛月(周)、健美操比赛、田径运动会、冰上运动会等;校外实践活动如体育赛事志愿者服务、公益活动、社会调查、参观烈士陵园、革命历史纪念馆等〔4〕。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能将中华体育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引导大学生形成爱国爱民、锤炼品德、勇于创新、实学实干的精神品质。在实践中厚植爱国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二、体育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随着高校对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知度提升,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也逐渐进入有序化,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仍存在问题和不足,降低了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一)实践教学内容形式单调,缺乏价值引领力

实践教学涉及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法治观念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心理安全教育等丰富的内容。但是一些高校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时,大多只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心理安全教育开展较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游离于“体育”之外,与体育院校实际、与体育精神的联系不足。开展的形式单一化、模式化,多为参观红色基地、纪念馆等,缺乏多样性与灵活性,缺失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不利于实践教学环节的创造性和研究性的开展,也影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整体的教学效果。

(二)实践教学缺乏有效规划,缺少持续吸引力

目前,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缺乏顶层设计,不能紧密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来探索体育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规律。在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上缺乏有效规划。教学的形式没有发展创新,局限于传统的格局和模式之中。部分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仅仅只是疲于应付,没有沉下心来研究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改革。而课程多放任自流,以完成规定项目后拿到学分作为结课条件,没有针对不同类别大学生的特点去改革创新。实践教学开始时缺乏动员和指导、活动过程中缺乏监督和引导、活动结束后缺乏总结和升华,降低了实践教学的价值〔5〕。

(三)实践教学覆盖面有限,缺少现实渗透力

目前部分高校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硬件设施无法满足所有学生开展实践教学。一些体育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由于自身理论基础和认识水平的局限,课堂教学没有主动融入体育精神,难以把握体育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性,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能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实践教学活动浮光掠影、不够深入,难以彰显体育精神和弘扬体育人文内涵,缺少现实渗透力,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受到影响。

三、体育院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效策略

体育院校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体育专业学生的特点。学生的成长背景、知识构成、文化素质及性格特质等方面都与非体育类院校大学生有着明显的区别,需要根据他们的特点因材施教。

(一)发挥榜样引领作用,拓宽实践教学广度

建好建强教师队伍,将“六要”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课堂教学常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誓词宣誓,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与贯彻落实“六要”结合起来,引导教师在实践教学环节中集思广益,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学校在竞技体育上的资源优势,邀请校领导、奥运冠军、优秀教练员、优秀运动员、二级学院书记、辅导员,以及校外的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社科理论界专家、各行业先进模范、名师大家走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堂,面对面地与学生交流,使学生能够“听得进”“走得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同时将体育精神、奥运精神、人文精神融入其中。整合八支力量开展实践教学,推动学生自觉地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之中。

(二)创新教学方法,挖掘实践教学深度

体育学院的生源存在较大差异,应结合学生不同特点和专业背景,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进行分层教学;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综合运用讲授法、现场教学法、案例分析法、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合作式学习、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根据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重要时间节点,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国家公祭日”和“奥运会”等开展专题模块教育;运用“大众话语”“生活话语”“时代话语”和“体育话语”,以体育生和运动员喜闻乐见的话语风格开展教学,用“接地气”的语言讲出“高大上”的理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体育精神,增加“体育新闻播报”等内容,让“有意义”的内容变得“有意思”;举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比赛和大学生讲思想政治理论课比赛,提升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增加学生的获得感〔6〕。

(三)融入体育元素,增加实践教学厚度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落实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耕教材、把准教材、讲清理论,既执行“规定动作”,又设计“自选动作”。结合体育学院学生特点,聚焦教学重点、理论难点和学生疑点,在教学中融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和教育的重要论述。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引入辅助教材,如《奥运冠军成长录》《体育精神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融合运用》等。坚持把思想理论讲透彻,把人生道理讲明白,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故事、红色故事、体育故事等,着眼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注重合作、竞争、拼搏精神的渗透,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互动相长。

(四)推进数字化建设,加大实践教学力度

在实践教学环节要与时俱进,大力推进数字化建设,强化蓝墨云班课、超星、学习通等数字化平台教学,并对此进行规范化整合,打造有体育院校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库。探索通过“理论库+案例库+课件库+试题库”的“四合一”架构,优质资源共享,为实践教学提供资源支持。并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教育活动,线下不断完善资源库内容,夯实教学基础,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自主性。以智慧教室为抓手,通过VR实景式教学,带领学生进行“情景式”体验。进一步增强思政教学的时代性、针对性,打造数字化马克思主义学院。

(五)整合体育资源,拓展实践教学宽度

培育富有体育院校特色的实践教学资源,充实完善实践教学形式,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运行板块和实践教学体系,探索高效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依托校内外丰富的实践资源,如民国中央体育场、冠军大道、冠军成长之路、世界冠军园、各类运动场馆,及奥运冠军、世界冠军的励志事迹等精神资源等,进行“我与奥运冠军零距离”“重走世界冠军成长之路”“弘扬体育志愿服务精神”“嵌入德育生活的体育元素”“体育实践中的法律意识培养等”专题学习,把体育精神、优秀传统文化等融入实践教学,走“思政”与体育相结合之路,融“体”、强“体”、服务“体”,用体育精神、优秀传统文化来武装专业素质强但文化基础较弱的体育大学生,增强大学生的民族价值认同和民族自豪感。

(六)强化三全育人,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温度

拓展课堂内外教学对学生学业发展、思想启迪、品德养成等方面的积极影响,努力构建各育人要素高度整合、育人力量高度协同、育人实效显著提升的实践教学体系。提升校园文化软实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研习社建设,引导大学生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组织社团学生开展党史知识竞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成果展示活动等,以点带面在全校范围内形成良好的实践教学氛围,提升实践教学温度。积极通过“两微一端”平台和每个课程班级的qq群、微信群等线上线下互动进行党的大政方针、理论热点和马院动态宣传,抢占意识形态话语权,打造“线上和线下混合学习”的立体化教学模式,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用,形成共同育人合力。

四、结语

体育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有利于深化体育强国建设、完善体育育人、优化体育课程体系,实现我国从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跨越。各院校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显性”与“隐性”元素加强育人,整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使学生能把所学知识学以致用、落地生根,为国家培养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人格健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体育院校体育精神理论课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拼搏热血的灵动之美
真正的体育精神
某体育院校大学生急救知识认知调查与培训效果分析
The true sportsmanship 真正的体育精神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智慧教学的困境与路径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
辩证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两个关键”
体育院校场馆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真正的体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