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情绪智力干预及培养策略研究进展

2022-11-26 23:22邸春梅董丽霞
循证护理 2022年4期
关键词:职业倦怠智力护士

邸春梅,董丽霞

内蒙古民族大学,内蒙古028000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临床护理模式的转变,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慢性病人口数量的增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流行,这些都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对护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使护理工作面临巨大的挑战。在这些复杂、多变的医疗环境下,良好的沟通能力、情绪调控能力,都是护士必备的素质,这就要求护士有较高的情绪智力。护理专业的学生在校教育中情绪劳动技能的准备不足[1],护士在情感能力和沟通技巧方面培训也不足,护士的情绪智力水平,不能满足护理工作的需要。由于护理工作是长时间的情感劳动,在面对外界环境干扰及情感震撼等情况下,如何做好情绪管理,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培养护士的情绪智力可以有效地应对工作中的压力、情绪衰竭及职业倦怠[2-3],减少护理工作中的冷漠[4-5],促进护士的身心健康,改善病人的疾病转归,培养护士的情绪智力将成为促进护理质量提高的一种突破性方法。

1 情绪智力的内涵、概念及理论模式的发展

1990年美国新罕布什尔和耶鲁大学心理学家,Salovey等[6]正式提出了情绪智力的概念,将情绪智力定义为个体监控、管理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情感,以及运用这些情绪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1995年Goleman出版了《情绪智力》一书,使“情绪智力”一词被大众熟知及促进了情绪智力理论的传播;并于1998年重新将情绪智力定义为识别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能力、自我激励能力、管理自身情绪及人际关系中情绪的能力[7]。Bar-On[8]于2000年主编了《情绪智力手册》使情绪智力进入了一个繁荣发展的阶段,并将情绪智力定义为影响员工,应付环境需要和压力的一系列情绪、人格和人际能力的总和。2000年以后,我国学者徐小燕等[9-11]对情绪智力给出了不同的概念,到目前为止,但情绪智力尚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主要是对护理人员情绪智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情绪智力对护理质量的影响,但关于情绪智力培养的干预研究还较少。

2 情绪智力干预研究现状

2.1 国内护士情绪智力干预研究现状

目前,有研究证实我国护士情绪智力水平处于中等水平[12-13],在护士情绪智力培养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护士情绪智力培养是促进护理质量提高的重要影响因素。随着整体护理的提出,情绪智力在护理领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提出提高情绪智力的培养方式是通过自我反思和长期的行为训练来实现的[14]。随着人文、心理学方面的发展,护士情绪智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人文关怀、同理心等概念出现在护士情绪智力的干预研究中,促进了护士同理心及沟通能力的提高,并根据情绪智力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干预措施[15]。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使护理管理者逐渐开始关注护士的职业倦怠问题,并将提升情绪智力作为减少职业倦怠的干预策略,增加了护士面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16]。护理科研能力的提高,进一步促进了护士情绪智力的发展,以护士为研究对象的试验研究逐渐出现,并通过试验,研究护士的情绪智力提高方法,将护士的情绪智力培养纳入整体护理培训内容,提高了服务质量,提升了病人满意度,促进了新上岗护士的成长[17]。情绪智力理论在护理领域发展较为迅速,但对护士情绪智力培养上的干预研究还较少。

2.2 国外护士情绪智力干预研究现状

国外护士情绪智力的干预研究,是随着情绪智力理论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重视临床护理工作对情绪智力的需求,认识到改善护理学院课程设置,是提高护士情绪智力的有效方法[18];研究发现情绪智力是决定一个人的能力、发展与专业技能的一种独立的能力,用来培养护士及选拔护理管理者[19]。护理工作的长时间情绪劳动、工作紧张有耗尽护士情感的风险,重视护理工作中情绪劳动能力的培养[20],提高护士的情绪智力能力可以降低护士的职业倦怠[21],改善病人疾病转归[22],提高护士对社会支持的感知力[23],增加护理团队的绩效[24],改善护士的心理调节能力[25]。将提高情绪智力应用于临终护理,在临终关怀中提出护士应对高压力及特殊情感需求的应对方式可提高护士的情绪智力水平[26]。逐渐开始以模拟为基础的,仿真模拟培训(SBLE)用以改善医疗专业人员的情绪智力[27]。以情绪智力作为干预因素抵抗工作压力,提高护士的幸福感[28]、工作满意度及共情能力[29]。情绪智力理论的发展促进了自我同情能力的发展[30],护理工作主要是管理痛苦、脆弱病人的负面健康问题[31],以护士情绪智力的提高,作为护士心理弹性培养的方法[32]。研究护士情绪智力培养时间的长短,对护士应对能力的影响[33],提高护士适应能力。将情绪智力考核应用于护理入学申请考试中,以情绪智力能力作为选拔护士的一项指标[34]。研究在不断变化的护理环境中,护理领导风格对护士情绪智力水平的影响[35],以影响因素为干预手段,促进护士情绪智力的发展。以心理剧为干预方式,通过情感意识和情感沟通来提高护士情绪智力水平[36]。

3 情绪智力干预策略

通过研究情绪智力的能力模型和混合模型,以Salovey等[6]为代表的能力模型偏向于智力,并且进行了具体的量化研究,以Goleman等[7-8]为代表的混合模型是以预测成功为导向,研究所有的预测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情绪智力混合模型更适合预测护士职业成长,通过干预培养促进护士的职业成功,同时能够很好地解决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因此采用Goleman[7]结合Richard Boyatzis的理论构建了情绪智力结构模型[37],构建护士情绪智力培养策略。该模型分4个维度:自我意识维度包括情绪的自我知觉、准确的自我评估、自信3种能力;自我管理维度包括自我管理、自控能力、信用度、责任心、适应能力、成就动机、主动性7种能力;社会意识维度包括移情、对团体情绪的知觉、服务倾向性3种能力,社会技能维度包括帮助他人发展、影响他人、领导能力、沟通能力、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协调能力7种能力。

3.1 自我意识的干预培养

自我意识在护理工作中是提高护士自身情绪的感知能力和自信。自我意识是我们理解自己的情绪时,会根据我们的知识做出行动和反应,指导我们的行为[38],即提高护士知识有利于护士做出正确的行为和反应,在护士情绪培养中要重视提高护士的知识水平。在护患关系中,自我意识是一个客观审视自己的过程,自我意识是护士个人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服务工具[39],能够帮助护士提高对他人的情绪感知能力及对他人关怀能力[40]。护士自我意识的价值是在护理实践中认识工作压力和预防职业倦怠[41],在护患关系中变得有同理心[42],提高沟通技巧[43],变得更有弹性[44],自我意识培养最常见的个人策略是反思日志[45]。自信在护理领域通过自我效能可以很好地反映出来,护士自我效能的培养方式,通过远程教育培训可提高护士的自我效能[46]、通过集中培训可提高护士的自我效能[47]。

3.2 自我管理的干预培养

自我管理从护理的角度出发是护士利用职业成长的环境,提高自己的各种知识及技能,减少工作中的职业压力、职业倦怠等不良影响因素,增加职业嵌入程度,与复杂繁重的临床护理工作相契合,随着契合加深促进自我激励能力的发展。自我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可以通过培养护士的情绪调控能力、心理弹性及成就动机来实现。护士的情绪管理,在组织层面上通过干预改变挫折不容忍信念来减少护士的职业压力和倦怠[48];在个人层面上护士自身对情绪的管理,可分为对积极的情绪管理和对消极的情绪管理,由于护理工作是高压力及持续情绪暴露的工作性质,因此做好负面情绪的管理,是护士情绪管理的主要内容,可以通过压力干预方式减少护士的负面情绪[49]。护士心理弹性是在压力环境下的心理调节与适应能力,通过特异性心理辅导的方式来提高护士的心理弹性能力[50]。研究护士成就动机的影响因素,通过影响因素培养促进护士的成就动机的提高[51]。

3.3 社会意识的干预培养

社会意识在护理工作中培养的重点是移情能力的培养。移情也叫共情或同理心,是一种深入他人主观世界,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52],随着人文关怀的发展,护士移情能力的培养是护士社会意识培养的重心。移情能力对护患沟通的有效性有重要的影响,护士和病人之间缺乏适当的沟通,导致对病人的心理和社会需求的识别不准确,增加护士工作的心理压力,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既而影响护理质量[53]。沟通能力的培养可使一个人获得、理解和调节他人情绪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心理剧在护士沟通能力培养上的应用[36]。如何提高护士的移情能力是护理管理者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如对烧伤病人的护理,通过观察烧伤前的面部照片及烧伤病人的皮肤损害,唤起护士对烧伤病人的同情心,通过提高护士的移情能力,改善护理服务质量,改变病人的疾病转归[54]。而标准化病人模拟[55]适合用于护生及新入职护士进行情境化情感融入,可提高被培训者的移情能力。

3.4 社会技能的干预培养

在护理工作中社会技能主要是护士对病人自理能力的影响、护士的决策能力、护士对病人情绪调控掌握能力。基于Orem自我护理理论的支持,指导护士在临床护理中帮助病人发展自我护理能力,满足病人自我护理需求[56]。护士的批判性思维是帮助护士做出正确临床决策的思想武器,同时也促进护士决策能力提高[57],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由于时间限制、持续的干扰、护士的技能水平和较少的组织学习支持等因素,限制了护士的决策能力[58],在医疗环境这个特殊的环境下,通过研究影响决策能力的因素,促进决策能力的提高[59]。护士对病人情绪的调控能力是在情绪识别和有效护患的沟通基础上做出的情绪劳动,是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的后续发展阶段,只有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得到提高,护士对病人的情绪调控能力才能提高。

4 小结

我国在护理领域已经普遍认识到情绪智力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以提高护士情绪智力水平来促使护理事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60],减缓护理工作压力及职业倦怠,促进护理事业发展。当前对情绪智力的认识还相当局限,很多基层医院只是一味地要求护理服务质量和优质护理,并没有认识到在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护士的情感暴露及情绪衰竭的问题,对护士心理健康的关心较少,不但不能真正地解决优质护理的问题,还增加了护士的工作压力及职业倦怠。今后发展的重点是管理者要更加关注护士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的问题。通过学习教育和组织支持,提高护士应对情感暴露的能力,关注医疗环境对护士身心健康的影响。高情绪智力可以提高护理团队绩效,提高护士的幸福感,改变临床病人的疾病转归。以护士的情绪智力为切入点,研究情绪智力对护士个人职业发展的影响,促进护士的职业嵌入,稳定护理队伍的建设,一个稳定的护理队伍是高质量护理的保障。

猜你喜欢
职业倦怠智力护士
住院医师的知觉压力和职业倦怠特征分析及对策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职场人职业倦怠扰
教师职业倦怠何时休?
援鄂护士林燕华的元宵节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
在美国当护士的酸甜苦辣
欢乐智力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