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畜牧养殖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2022-11-28 14:53
畜禽业 2022年1期
关键词:粪污畜牧粪便

(安徽省怀宁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安徽 怀宁 246100)

0 引言

在我国,畜牧产品正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中,这也促进了畜牧养殖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例如在畜牧养殖过程中随意处理牲畜粪便,日常养殖污水、污物,造成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困扰周边居民生活,且污染程度正呈现持续上升趋势。为确保食品安全、人们健康,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大量推广应用势在必行,建立绿色科学的养殖机制,可确保我国畜牧养殖产业实现绿色长期可持续发展。

1 我国畜牧产业绿色发展现状

2020年7月1日起我国全面禁止使用促生长药物饲料添加剂(农业农村部发布第194号公告)。这一公告无疑给国内畜牧业的发展带来深刻影响,如何迅速应对变化的畜禽市场及畜禽行业格局成为畜牧养殖企业的当务之急。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广畜牧产业绿色发展技术,就目前来看,各地绿色生态养殖产业技术已初具雏形,诸多牛羊养殖园区均按照绿色生态环保新标准建设养殖场,同时配套建设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甚至某些地区开展“云养殖”技术活动,结合大数据技术分析生态环保要求,建设标准化养殖区域,同时配套建设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引领我国绿色生态养殖产业快速向前发展[1]。以绿色养殖为依托,不断延伸绿色产业链,形成以绿色为主的生产养殖链、以及绿色加工产品,从而助推绿色产业融合发展。

2 我国绿色畜牧养殖技术

2.1 无公害绿色畜牧养殖模式

1)自然放牧与种养结合模式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稻田养鸭、果园养鸡、果树养猪等方面,主要是通过林木、果树、作物等带动畜牧养殖。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利用到牲畜粪便,最大限度减少化肥农药用量,减少化学物质对环境产生的污染,同时减少农药药物残留,始终保持相对良好的畜牧养殖生态环境。

2)立体养殖模式可有效促进畜牧产业的绿色生态化发展。在实现挖潜降耗、降低污染过程中有效促进生态环境发展建设。例如采用鸡粪喂猪、猪粪养殖蚯蚓等来生产蛋白饲料粉,其中的粗蛋白含量可高达60%以上,饲喂营养价值高于豆饼,更为重要的是蚯蚓等昆虫体内的甲壳素与抗菌肽含量极高,可以大幅度提高家畜的抵抗力。该模式大量节省了饲料与药物投入,使粪便得到循环有效利用,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相当明显。

3)以沼气为纽带的畜牧种养模式非常常见,主要在沼气池厌氧环境中结合微生物转化产生沼气、沼液、沼渣等,形成再生资源,生成有机肥,配合低等生物生产优质蛋白饲料,提供传统抗生素替代品,主要用于生产绿色无公害食品,最终形成“畜牧养殖—果、蔬、草、花卉、蛋白饲料”综合开发,同时利用抗生素替代品形成绿色畜牧养殖综合利用生态链[2]。

2.2 粪污治理绿色畜牧养殖模式

1)粪污源头控制首先要从调整饲料配方方面出发,严格执行国家标准,生产绿色饲料,提高畜牧消化吸收率,降低牲畜粪便中的氮、磷以及各种药物残留,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其次,在养殖过程中科学运用养殖管理技术模式,建立相对独立且完整的粪便清洗与粪污处理系统,采用节水技术控制污水的整体排放总量。

2)在末端治理方面必须做好堆肥工作,充分利用堆肥技术处理粪污,将已粉碎的秸秆作物以及牲畜粪便混合后再进行发酵处理,转化形成有机肥,二次利用废物资源。在堆肥过程中,杀死杂草种子与虫卵病菌,彻底消除粪污气味,确保大量粪便循环利用技术应用到位,各种科学方法将建立粪便无害化处理机制,优化农业生产过程。有效解决粪污对土壤、水体以及大气的污染问题,建立科学末端处理机制。如可以将桑蚕养殖与牛羊养殖合为一体,利用桑蚕粪制作饲料,实现桑、蚕、畜牧三者循环利用。另外,考虑到国内畜牧养殖业大多为个体户,畜牧养殖规模相对较小、资金投入较少、所以利用大型粪污处理设备处理粪污应该采用自然方法。一般来说,养殖场选择地势开阔场地,保证养殖过程中粪污消毒处理到位。建立养殖场内部循环利用机制,还可配合人工湿地从事种植工作,通过挖池种植莲藕,排入养殖产生的粪便污水,利用莲藕养殖技术吸收沉淀于水体内沉淀物,实现自然净化,为畜牧养殖提供净水资源。此技术非常适用于小型养殖场,可避免地下水污染隐患问题,可结合自然气候因素展开污水治理工作。对于大型养殖场,可采用专业设备处理粪污,建立粪污处理物理反应与生化反应机制,主要利用专业设备对粪污中的大分子活性物质进行截流分离处理,同时保留农作物中的大量微生物与化学元素,积极科学建设良好的畜牧养殖防污治污绿色环境[3]。

3 我国畜牧产业绿色养殖技术推广对策

3.1 全面普及畜牧养殖绿色科学意识与技术

我国畜牧产业绿色养殖发展不全面,其中存在诸多问题。如反映出地方单位对畜牧养殖技术与畜牧产品之间的安全关系不够重视,没有重视对消费者带来的影响。地方单位应该首先培养正确的绿色科学畜牧养殖意识与价值观,引导工作人员及养殖户学习绿色养殖技术与相关知识,工作人员要对养殖户的畜牧养殖信息进行归纳总结分类,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宜的绿色畜牧养殖技术,并将其推广。另外,养殖场户还应该做到自主学习新技术、新理念,提高自身养殖水平和绿色养殖技术,可加速对地方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宣传与推广[4]。

3.2 深入建立绿色畜牧共育机制

建立绿色生态化畜牧养殖体系应该成为地方畜牧养殖产业发展的关键。地方单位应该考虑建立一套具有生态化与规范化的特色绿色畜牧养殖体系。结合畜牧生长发育过程对温湿度与光照进行有效调控等,走“保护利用好生态环境、稳量增效、持续发展”的路子,实现粮饲统筹、农牧结合、种养一体的绿色畜牧业发展模式,推动种养业效益实现“双提升”。提高粪便资源化利用空间,如利用堆沤等方式制作的农家肥,对于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促进农作物增产增收具有重要作用,也是促进种养结合,实现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手段。鼓励发展环保性畜牧业社会化服务群体,满足共育机制的需要。探索多方治理共育机制,打造绿色畜产品生产基地,实现牲畜稳、产业绿、农民富的最终目标[5]。

4 结语

大规模畜牧养殖需要配合绿色养殖技术,建立相对良好的畜牧养殖生态环境,解决畜牧养殖生产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为养殖户提高经济效益,为人们提供更加健康、优质的饮食生活环境[6]。全面促进我国畜牧产业健康蓬勃发展。

猜你喜欢
粪污畜牧粪便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咽拭子与粪便排毒规律及临床表现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现状 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大型畜禽规模养殖场全部配套粪污处理设施装备
“黑科技”打造畜牧健康管理专家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A new pet obsession of Silkie chicken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规模猪场不同粪污处理模式和利用效果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