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评价管理机制的优化

2022-11-29 13:03时君友
关键词:评价教师

时君友

高校科研评价管理机制是高校科研事业发展的指挥棒,是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资源的重要途径,亦是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事关教育管理水平。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改进高校教师科研评价,突出科研评价的质量导向,重点评价学术贡献、社会贡献以及支撑人才培养情况;要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推进践行教书育人使命。2021年3月,新华社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要推进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和高等学校综合改革,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建立健全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这些改革理念和举措直指“五唯”顽疾,顺应了当前我国科研评价破立并举的时代要求,为高校科研评价机制创新指明了方向。

目前我国高校对于科研评价中破“五唯”的改革与尝试正在积极探索中,针对科研评价破“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变革,如何准确分析主要矛盾,处理好“破”与“立”之间的关系,即“破什么、怎么破、为什么”与“立什么、怎么立、为什么”,以及二者如何转化等问题,是每一所高校都要深入研究与实践的。

一、高校科研评价理论研究背景

科研评价是高校教育管理评价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对教师科学研究的评价,我国高校科研评价受国外教育评价理论的影响深远。国外教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快速发展,有影响力的评价模式有行为目标模式、CIPP模式、目标游离模式、对手模式、应答模式等。[1]目标模式是由“美国教育评价之父”泰勒提出并创立的,又称为“泰勒模式(Tyler mode)”,他认为开展评价的依据是把所要评价的内容分成具体可见的、可操作的行为目标,在评价过程中围绕这些目标进行观察与测定,同时强调要对教育结果进行测量统计;CIPP(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模式是美国评价学家斯塔弗尔比姆(D.L.Stufflebeam)1966年提出的,强调评价不应当限于确定目标的达到程度,而是为决策提供有用信息的过程;目标游离模式是1967年斯克里文(Scriven)在对目标导向模式的批判基础上提出的,强调评价并不是围绕目标进行,而是围绕结果展开的,并首次提出了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及业余评价、专业评价和需要评价的概念,其优势是突破了目标的限制,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重视评价结果的再评价。

从西方主要教育评价模式发展来看,经历了从以目标为评价活动核心和依据的模式向目标游离模式转变的历程,并注意到评价过程的复杂性,因为更加关注形成性的评价,科研量化绩效的结果性评价不再是唯一标准,关注了科研过程中所产生的效率对高校教学的转化与人才培养的促进。高校科研评价目的之准确定位决定了高校研究评价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直接影响教育评价过程中的内容、方法、机制制度等。对我国教育评价影响最大的是泰勒模式,尤其是在高校科研评价和教师职称评聘中,以论文、项目等可量化目标导向的评价为主,不足是往往忽略过程性评价,如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心理情绪问题、科研转化为人才培养资源等内容。

近年来,我国高校倡导发展性教育评价模式,其机制基本涵义是教师、学生和学校共同发展,本质要求是设计“均衡”的激励机制。构建发展性评价机制,设计激励均衡评价机制是核心,建立全过程分类评价体系是基础,搭建全员全程职业发展平台是重点。[2]发展性评价机制重视导向性、尊重性、激励性原则,定位于立德树人的落脚点。高校在实践中,如何正确认识现状,分析主要矛盾,突破“五唯”,并建立长效的科研评价管理机制,需要在改革实践中不断探索。

二、高校科研评价管理机制的现状分析

高校科研评价管理机制包括评价理念、评价目标、评价主体及客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等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以及评价过程运行的原理,是各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和运行方式。即谁来评、评什么、怎么评、评价结果怎么反馈、相互之间的关系等议题及其要遵循的学术研究和知识创新的内在规律。科研评价是静态结果和动态过程紧密结合的,其机制的变革实质上是教师、高校和政府等不同主体的复杂博弈过程,[3]引导和规范着高校教师个体的学术行为,而且深刻影响着高校学科专业的发展。准确定位现行高校科研评价的主要矛盾,正确面对当前教育评价问题中“五唯”问题的集中体现,破除“唯论文”的科研评价难题,对优化科研评价机制,并提出可行性对策是至关重要的。

(一)重视绩效评价的结果,忽略形成性评价的过程目标

科研评价中的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是对立统一的。绩效评价是终结性评价,偏向结果,是可以量化的数据,便于科研评价、教师职称评聘与相关量化需求;形成性评价是在科研过程中,为便于及时对科研各环节活动进行调整的过程性评价,具有诊断性和过程性,包括科研的目的、教师专业发展、反哺教学、服务立德树人、服务社会等方面。二者是可以相辅相成、相互补充和促进的,正确认识和处理二者的关系对于科研评价改革至关重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倾向于量化目标为杠杆的新管理主义盛行,我国高校的科研评价深受影响。为了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亦强调绩效的量化管理。由于量化指标的客观性和易操作性,使得高校对“唯论文”现象,如对发表数量、期刊等级、引用率等指标过度依赖,最终导致形成唯数量、唯期刊等级而轻质量的形式评价,易造成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功利心态,忽略了形成性评价中的过程目标,导致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的矛盾日益突出。

(二)评价目的偏离人才培养,制约科研成果向教学转化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高校教师科研评价是以突出科研评价的质量为导向,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以教书育人为使命,明确了科研评价的目的,不单单是通过绩效量化数据对教师或科研进行鉴定,而是更加关注评价对科研本身的诊断性和改进性。科研活动是以教书育人为使命的,不能脱离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过程,即科研评价的目的是促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推动高校稳定和谐发展,并对社会具有贡献。

科研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学校或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将科研量化指标与绩效工资和奖励等挂钩在特定环境中是有积极促进作用的,但是过于重视结果性评价,则会导致忽略对学术贡献、社会贡献以及支撑人才培养情况的形成性评价及诊断性反馈。

(三)评价标准更新相对滞后,导致教师专业发展不稳定

评价标准是科研评价的依据,由评价的理念、目的、内容、方法等决定的,它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可靠性。高校科研评价中的被评价对象因学校实际情况、学科专业特征等差异而不同,评价标准应该是分类设计的,不同类别有不同的标准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可信度。

现行高校评价标准仍是以结果性的绩效量化数据为主要测评依据,针对不同学科专业的评价标准并没有充分体现学科差异性,分类不够细致,导致经常以统一标准一刀切,或分类模糊不清,忽略学科专业特点等问题,对教师心理发展不利,并且唯论文的评价标准已经在高校根深蒂固,与教师专业发展之间的矛盾加深,分类科研评价机制的探索与分类评价标准的重构已迫在眉睫。

(四)文化繁荣与新技术崛起,评价平台的管理服务落后

新时代的文化复兴与新技术崛起,为高校繁荣发展带来巨大机遇与挑战,高校教育管理亦进入了变革时代。教育教学内容与手段的数据化,教育时空壁垒已被突破,各种网络开放课程已全面进入校园课堂,并成为重要教学手段。新媒体如短视频等手段的出现,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正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变革着教育管理数据系统,科研管理平台也面临着全面更新与资源共享,面临着文化多元化的冲突。

目前高校科研评价管理中,多是对科研结果性数据的管理与评价,评价过程的监控与反馈因其复杂性和动态性而难以监控管理,同时存在评价结果反馈不及时、难以转化为教学成果等矛盾。科研评价是政府、组织和个人逻辑相互嵌套的复杂活动,“五唯”的形成和难以破解源于多重制度逻辑冲突下的不同主体行为选择,破解之道,需弥合多重制度逻辑的矛盾点,强化各主体共同价值导向。[4]此外,如何加强人文关怀,提升对教师心理与情绪的关注,亦是迫切需要探索的。

三、高校科研评价管理机制创新对策

在重构破“五唯”的评价机制创新中,需紧密结合学校实际,深入调研,准确定位高校科研评价现存的主要矛盾,以评促建,以破“五唯”为切入点,以立“和谐发展”为理想,改变以往过于重视论文、帽子、职称、学历、奖项等评价标准的状况。通过分级分类评价内容与标准的构建,提升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强调评价体系的动态可调整性与机制的灵活性,由以“五唯”为目标向多元化发展性评价转变,探索一条从破“五唯”到符合校情的多维立体化评价机制优化的中庸之道。

(一)建立激励与反馈管理机制,调动教师科研内驱力

高校科研评价机制改革的关键是解决教师开展科研活动的内驱动力问题。教师在高校科研过程中起着承担科研活动的主体作用,其对科研评价管理的认同度直接决定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动力。调查研究表明,教师普遍对科研评价的政策内容认同度较高,反而是对政策执行认同度较低,政策的合理性与稳定性、具体执行情况、教师在学术发展方面的获益、政策制度参与的程度是影响认同程度的主要因素。[5]科研管理机制尤其要加强激励机制,通过对教师的科研过程和成果进行鼓励,加强教师的认同感,并完善与优化反馈机制,提升对教师的人文关怀,激发教师进行科研的内驱力。

(二)以提高评价质量为导向,兼顾终结性与过程性评价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出不得将科研量化指标与绩效工资和奖励等挂钩的现实问题,实际是对过于重视终结性评价的“五唯”现象的破冰之举。研究表明:形成性评价目的和评价程序民主对教师主动性科研创新行为会产生积极影响,终结性评价通过补偿性创新动机的间接作用对大学教师被动性科研创新行为会产生积极影响,[6]处理好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的关系,在肯定“五唯”的积极意义的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学院分级,对不同学科专业分类,增补评价内容,探索变“五唯”向“多元化”的人才培养和科研的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标准,是提高评价质量的关键。

(三)构建科研成果转化机制,贯穿立德树人的培养过程

创新科研成果转化教学的机制,关键是如何落实,探索有效解决科研评价目的偏离人才培养的矛盾的办法。破“五唯”改革中,要把立德树人作为科研与评价的根本任务,正确处理好各要素的关系,建立科研成果与教育教学转化机制,加强过程性指标的设计与保障措施,积极推进科研成果转化为教育教学,如建立科研育人评价制度,重点考核科研活动中本硕学生参与情况与创新贡献、师德师风建设、建立教师心理反馈与干预机制等。

(四)完善分类科研评价制度,兼顾学科与岗位实际需求

分类科研评价制度的完善要涵盖不同学科、不同岗位教师科研评价的标准问题,提高评价质量和效率,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科专业平衡发展,坚持评价的公平公正性原则。分级评价包括学校评价和学院评价,分类评价按科研成果、研究平台、绩效、活动、人员等不同类别评价。有学者根据科研项目的性质和类别不同,将其分为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类项目、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类项目、应用示范类项目三类,并提有每类的评价重点,如应用示范类项目重点评价集成性、先进性、经济适用性、辐射带动作用及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7]在有效分级评价基础上,对于评价内容,要注重“分类”评价和“贡献”引领,如关注论文的创新水平和科学价值,对于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评价重点是对解决生产实践中关键技术问题的实际贡献等。[8]对于不同高校,具体怎么分类,分类的标准与内容是什么,采取什么评价形式,需要加强基础性调研,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五)利用大数据信息化手段,搭建智能科研评价云平台

文化繁荣与科学兴盛是相辅相成、互为其根的辩证统一体。大数据的强大决策力、洞察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强烈冲击着高等教育管理的变革;文化建设也已渗透到高校管理中,使用量化绩效考核的同时,重点研究如何提升人性化、弹性的管理与服务,利用大数据技术为科研评价提供动态的决策辅助分析、科研人员评价、智能科技信息推送服务等,探索智能化科研评价云平台,进而处理好科研评价的主体、客体、第三方同行评价、监督部分的反馈等的关系,提高科研评价的质量。

四、北华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评价管理机制的改革与创发

“十三五”期间,学校加大对科研成果的奖励力度,注重科研评价管理制度的建设,创新政产学研协同的机制,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学术贡献、社会贡献以及支撑人才培养。对科研成果加大奖励力度,重视在科研管理过程中的服务与评价反馈,进行了系列改革与实践。

(一)加强对科研过程性的评价,兼顾结果性评价

学校重视调研,加强制度建设,通过多种措施激发科研潜力和活力,提升人文关怀,重视在科研管理过程中的服务与评价反馈。注重内涵建设,加强专项经费支持,加强同行专家评价与项目申报指导,拓宽项目申报渠道,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的有机结合,取得了良好效果。一是科研绩效成果及经费总量的持续增长,推动了学校科研积极服务于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二是从制度和机制上,积极促进科研成果展示、转化为服务于教育教学,力争贯穿立德树人的培养过程。

(二)创新政产学研协同机制,促进成果的转化

积极与相关管理部门或企业联系,建设科研平台和研究基地,为其提供政策、经费等支持,积极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采取各种措施,促进科研成果展示、转化为教育教学服务,力争贯穿立德树人的培养过程。《北华大学“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指出要激励教师发展,建立教师分类评价体系,推进科研分类评价制度改革,建立校、院两级科研业绩考评机制,实施学院科研目标管理,完善科研奖励办法,创新政产学研协同机制,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学术贡献、社会贡献以及支撑人才培养。

(三)加强科研管理制度的建设,推动机制的优化

学校加强对相关政策的研究,不断优化科研评价机制。2017年制定了《北华大学科研项目、成果认定暂行办法》,明确了认定范围、各类项目与成果的分类标准与评价指标。学校相继出台多个关于国家基金项目配套以及学术特期、科研平台建设、青年培育基金、决策咨询类成果认定等方面的文件,有效完善了科研评价体系建设。目前科研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指标涵盖了国内高校普遍使用的标准,但从学科专业分级方面,还要研究更细致化的分级分类评价标准、评价方法、结果反馈等内容。

(四)针对破除“五唯”采取的措施

根据2018年教育部办公厅出台的《关于开展清理“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的通知》、2020年科技部《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等文件精神,学校做出了系列改革与积极探索。破除职称评聘“四唯”倾向,实行“代表作”制度,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影响等,畅通激励性政策绿色通道,强化职称评聘导向激励作用;强化教师岗位分级管理和博士考核,着力激发教师积极性和博士群体的引领作用;推进学校分类评价改革的进程,淡化论文收录数、引用率、奖项等数量指标,积极改革科研评价体制与机制,明确责任,不断完善科研评价体系,积极推进人才回归学术性和荣誉性,取得良好改革效果。

(五)不断完善相关制度文件

学校积极完善科研管理相关制度。为充分调动和发挥学校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019年相继出台系列文件,包括《北华大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办法(试行)》《北华大学决策咨询类成果管理办法(试行)》,规范了决策咨询类成果的管理;根据学校“学科引领、科研先行”的发展目标,制定了相关文件,鼓励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产出标志性大成果;出台《北华大学学术特期管理暂行办法》,努力打造良好科研生态;印发《北华大学国家基金项目配套科研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积极促进学校科研水平的提升,并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出台《北华大学社会科学横向科研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激发了科研人员创新活力,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2020年继续完善相关制度文件。制定相关管理办法,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和创造性;出台《北华大学加强科研合作的暂行规定》,鼓励各教学科研单位与国内外大学、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政府成果转移转化机构等开展合作与交流。

2021年是“十四五”的新征程。学校先后制定了《北华大学2021年工作要点》,扎实推进综合改革;制定了《北华大学关于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工作方案》,优化整合涉及教育领域各类人才计划;制定了《北华大学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管理办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开展科研项目;制定《北华大学教学实验高级专业技术岗位考核聘任管理办法(修订)》,修订了《北华大学博士业绩考核管理办法(修订)》,制定了《北华大学“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切实做好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的落实工作。

学校按“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内涵发展为基础,以人才队伍为核心,以体制机制为保障,重视制度建设与反馈管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的工作思路,注重内涵建设,加强学院科研责任与专项经费支持,加强同行专家评价与申报全程指导,拓宽项目申报渠道,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的有机结合,不断加强管理与服务,在科研绩效多项突破的同时,有效带动了教师投入科研的积极性,为其他高校科研评价管理机制优化提供了参考案例。

新时代,高校科研评价管理机制改革正在全面推进,如何把握改革中“破”与“立”的辩证统一关系,直接影响改革的效果。破“五唯”,并不是要全部舍弃结果性评价标准,“五唯”结果性评价标准的价值和意义是客观存在的。所谓的“破”是要突破长期以来过度重视量化指标,而忽略了科研过程评价的现状,要扭转其带来的误导和失衡的局面,通过创新性综合变革,把握主要矛盾,并把矛盾转化为教师科研的内驱力与学校科研持续发展的动力,进而“立”一种相对稳定和谐的、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可持续性改进的良好发展局面。

猜你喜欢
评价教师
最美教师
大山里的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师赞
美育教师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