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思维视角下的解题思路与备考对策
——以2022年地理高考试题为例

2022-11-30 13:25湖北史彦雍石方兴
教学考试(高考地理) 2022年6期
关键词:试题要素思维

湖北 史彦雍 石方兴

“综合思维是指人们运用综合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和能力……‘综合思维’素养有助于人们从整体的角度,全面、系统、动态地分析和认识地理环境,以及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在地理高考复习备考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强化学生的综合思维训练,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地理高考复习备考,变得轻松起来。

一、综合思维是解题的钥匙

综合思维的重要性不只是抽象地体现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之中,还具体地表现在国家为选拔高层次人才而进行的高考地理试题里,要想获得比较理想的成绩,就必须具有比较高的综合思维素养,从某种意义上说,综合思维是打开地理高考试题的金钥匙,尤其是对于一些相对难度比较大的地理高考试题更是如此。

运用综合思维进行解题的一般过程是这样的:首先是信息综合,即根据试题提供的情境材料,综合情境信息,概括出试题考查的主题,这是确定解题的前提或起点;然后围绕主题,运用发散性思维,把平时所学的地理知识以及情境材料中所提供的信息进行筛选,将所能想到的与主题所涉及的全部地理事物(地理现象)挑选出来,作为整体放到一起进行综合分析;再结合试题要求,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综合比较、归纳,找出那些与试题要求密切联系的地理要素,并且将这些地理要素与地理试题进行整合;最后根据内在的逻辑关系或因果顺序,完成答题,其解题过程见图1。

图1

二、综合思维分类解题举例

综合思维一般可分解为地理要素综合、地理时空综合、地域(方)综合三大类,本文以2022年高考试题为例,分析利用综合思维进行解题的一般思路。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检测评价水平的不同,导致试题有难有易,根据试题中出现综合类型的多少,可以从侧面看出难度的大小,为叙述方便,试题中出现多种综合类型时,本文只选择其中一种进行分析。

1.地理要素综合

地理要素是构成地理事物的必要因素,可以分为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两大类。自然地理要素主要包括:气候、地貌、水文、生物、土壤等;人文地理要素主要包括:人口、聚落、产业、政治、经济、军事、社会行为等,这些要素还可以继续细分,例如,自然地理要素中的气候,就可以细分为气压、气温、湿度、风、降水、日照等,气温可以继续分为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气温年变化与日变化、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等;人文地理中的产业,就可以分农业、工业、交通、商贸等,这些部门产业还可以进一步细分,限于篇幅,不再赘述。不同层次、不同数量的要素综合,可以检测应试者的不同水平。

【例1】(2022年全国甲卷,9~11题)蒙古族将靠近山林的优质草原称为杭盖草原。杭盖草原地形和缓,多由缓丘和河谷组成。缓丘上牧草葱郁,河谷中的牧草更加繁茂。通常鼠类打洞、啃食等对草原多有破坏,而杭盖草原的河谷中鼠害却很轻。杭盖草原是古时游牧民族最喜爱的牧场。据此完成9~11题。

9.杭盖草原附近山地对古时游牧民族越冬的重要性在于

( )

A.提供水源 B.挡风保暖

C.食物丰富 D.围猎场所大

10.相对于周边坡度较大的草原,杭盖草原的缓丘牧草生长更好,是因为缓丘上

( )

A.降水较多 B.蒸发较弱

C.温度较高 D.径流较少

11.杭盖草原的河谷鼠害很轻,是因为河谷

( )

A.缺乏鼠类食物 B.冷空气易集聚

C.地下水位高 D.鼠类天敌多

【答案】9.B 10.B 11.C

【分析】本组试题考查地形对气候要素和水文要素的影响。第9题,从内蒙古高原的高纬度和冬季临近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源地两个位置特征突破,推断当地冬季严寒、风力强劲,山地对冷空气有阻挡作用,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本题考查了地形与气候两个要素的相互影响。第10题,从内蒙古高原深居内陆的位置特征出发,推断当地水分条件是制约牧草生长的主导因素,微观尺度下,地形差异影响光照差异,进而影响到蒸发差异,本题考查了地形、气候、水文要素的相互影响。第11题,同样是微观尺度下地形差异导致的水文差异,进而影响到动物活动,考查了地形、水文、生物等要素的相互影响。

2.地理时空综合

时空综合分析是地理科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它将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分布现状、空间与发展演化过程和时间结合起来,用动态的、变化的视角来研究地理事物(现象),根据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研究不同空间尺度的地理事物和现象随时间变化的特征,推测其发展规律。

【例2】(2022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14~16题)位于中亚的某内陆咸水湖,拥有较丰富的湿地和动植物资源,该湖泊近60年水量变化显著。湖滨地下水与湖泊互为补给,但补给量较少。图2示意该湖泊1961—2020年各时期入湖地表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的变化。据此完成14~16题。

图2

14.引起该湖泊近60年水量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

A.气温 B.降水量

C.蒸发量 D.地表径流量

15.推测湖滨地下水补给该湖泊较多的时期是

( )

A.1961—1979年 B.1970—1989年

C.1980—1999年 D.2000—2020年

16.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2000年以来该湖泊湖岸地区

( )

A.沙尘天气增多 B.灌溉面积扩大

C.湖岸线较稳定 D.绿洲面积增加

【答案】14.B 15.B 16.D

【分析】本组试题以中亚的某内陆咸水湖湖水动态变化统计为素材创设情境,考查干旱地区湖水水文过程及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完成本题首先综合分析影响湖水水量的要素,然后根据地理事物(现象)发展、演变规律,通过综合思考绘制出该题的思考过程,见图3,然后根据试题要求,回答试题中提出的关于湖水水量变化的主导因素、湖水和湖滨地下水水文补给关系、湖水水位变化对自然环境影响等问题。

图3

3.地理区域(地方)综合

区域(地方)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元,每个空间单元都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不同地理位置区域内的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通过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形成特定的地理环境,并且影响到当地的人类生产活动,形成不同的发展方式。

【例3】(2022年全国甲卷,36题)瑞士矿产资源贫乏,经济发达。年降水量1 000毫米以上,河湖众多,工业、金融业、旅游业为经济的三大支柱,工业以低原料消耗的机械制造、精细化工、医药、钟表等为主,技术先进。有完整的金融法律和监管体系,提供广泛、专业、高度国际化的金融服务。在能源消费构成中,水电占30%以上。图4示意瑞士的地形。

图4

(1)说明瑞士利用优势自然资源发展的非农产业。

(2)分析瑞士主要发展低原料消耗的工业部门的原因。

(3)指出瑞士发展金融业的自身优势因素。

(4)简述瑞士经济发展特点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启示。

【答案】(1)降水丰富,河湖众多,地势起伏大,可发展电力工业;河湖众多,风景优美,经济发达,可发展旅游产业。

(2)资源贫乏,适合发展低原料消耗的工业部门;山地多,土地资源不足,适合发展低原料消耗的工业部门;瑞士技术先进,适合发展低原料消耗的工业部门;瑞士钟表等精细工业在世界知名度高,市场广阔。

(3)位于欧洲中部,地理位置优越,且经济发达;作为中立国,政局稳定;金融法律和监管体系完整,管理水平高。

(4)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建立完善的法律和监管体系,为产业发展提供稳定的环境。

本组试题以瑞士自然地理环境和产业发展为情境材料,考查瑞士非农产业、低原料消耗工业部门、金融业发展的影响因素,通过对情景材料的综合分析和归纳,可以绘出图5的思路图,然后根据试题要求进行综合思考,得出相关答案。

图5

三、综合思维应试备考对策

地理综合思维作为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需要我们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慢慢地养成,下面针对综合思维的几种分类,谈谈应试备考的训练方法。

1.地理要素综合——依据教材,系统识记

要素综合是综合思维中最常用的一种思维方式,通过对地理事物逐条分类地分析来达到对地理事物(地理事象)整体的把握,这要求我们对地理教材有完整、系统的了解,利用思维导图将中学地理知识分层归类,建立地理学科的整体观念,这是解决要素综合类试题的基础。以自然地理中的河流水文特征为例,其层次依次有:水文—陆地水—地表水—河流水—水文特征等,水文特征还可以继续分为水位、水量、含沙量等。将教材中所有知识按系统绘出思维导图,将会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是进行综合思维的前提。

2.地理时空综合——抓住过程,侧重变化

时空综合思维研究的是不同尺度空间的地理事物和现象随时间变化的特征,关注某种地理事物(现象)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地理教材中关于地理过程的内容比较丰富,例如,地球公转运动中就有太阳回归运动过程,由此带来的有昼夜长短、太阳高度、日出日落方位、日影长度等变化过程;又例如,大气部分的大气受热过程、大气环流形成的过程、锋面天气的变化过程、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过程等。根据这些变化过程,推测某一时段之前或之后的变化状况,或者根据过程之前的变化,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地理事物(现象)进行预测或模拟,顺利地解决有关时空综合方面的问题。

3.地理区域(地方)综合——抓住位置,兼顾其他

每个区域(地方)都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地理位置确定后,通过综合思维就可以大致推断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特征。例如,试题材料中提及了“我国西北某地”,就可以根据地理位置,推测出这里远离海洋、降水少,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河流稀疏、植被稀少,以灌溉农业为主;经济水平低、交通不便、聚落分散、科技落后等,综合思考这些推测,即可做出相应的判断。

猜你喜欢
试题要素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