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现状及培育研究

2022-12-01 10:50
城市学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理工科人文素养

王 琦

(湖南城市学院 管理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增强学习紧迫感,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学习,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努力提高人文素养”。他强调要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生活情趣,提高审美和人文素养,促进人格完善、全面发展。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学校教育各学段”。

青年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价值取向不仅关乎其个体的职业发展和生命质量,也是影响经济社会稳定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更是推动社会进步、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客观要求。随着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对于复合型人才需求与日俱增,以往理工科高校“重专业、轻人文”的培养方式无法适应新时代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人文素养偏低的缺陷日益暴露,如何培育理工科高校大学生成为具有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的创新型科技人才、不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是新时代理工科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重要命题。加强理工科高校的人文素养教育,促进理工科高校大学生全面发展,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和趋势,也成为贯彻“立德树人”总体目标和落实“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环节。

一、人文素养的内涵与结构

(一)人文素养的内涵界定

明晰人文素养的内涵和内在结构是开展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梳理现有文献发现,学界对于人文素养内涵的认识与理解经历了由单一到多维、由平面到立体的过程。在人文素养概念提出的初期,学者们主要关注人文素养的内容,如杨叔子等人认为人文素质的关键是情感,情感的核心是社会责任感。[1]林坚等人认为人文素养的核心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人文素养的灵魂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追求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界。[2]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学者们逐渐认为个体的人文素养并不是简单的“有”或“无”,而是应按水平层次,从不同方面由低到高发展而来。张岂之认为人文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人文知识的积累与内化的结果。[3]滕小艳等人认为人文素养主要是指人文科学的知识水平和研究能力以及其中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和中心的精神品质,其核心意义依旧指向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4]虽然学者们对人文素养的内涵界定并不完全一致,但仔细梳理仍有一定的共识,即都认为人文素养是在所拥有的人文知识基础上形成的先进的价值观及行为规范,是社会个体在以“人”为中心的各种文化方面所表现出的素质与修养。

(二)人文素养的主要结构

从前述分析可以看出人文素养的内涵较为丰富,结合前人研究,本文将人文素养的主要结构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人文知识,是指涵盖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美学、宗教、人类学和科学史等广泛的文化知识;二是人文精神,是人文知识更深层次的“内在”,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一种处世哲学,包括健全的人文思想,正确的人文主义价值观,热爱生命,尊重自然以及追求真、善、美的审美情趣;[5]三是人文行为,是人文素养在个体日常生活、行为举止中的“外在”体现,强调具有道德情操并能勇于实现自我和奉献社会的行为规范。其中,人文知识是人文素养的基础和前提,人文精神是人文知识的内化,是人文素养的核心和灵魂,也是形成正确的人文行为的关键,而人文行为是人文素养的外显载体和终极表现,可以衡量个体人文素养的高低。

二、理工科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水平现状

(一)研究方法与调研对象

为客观了解理工科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及其培育现状,在问卷设计方面,在借鉴相关文献和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6-9]为确保问卷的科学性、合理性、全面性,本研究与在高等学校从事高等教育研究的学者、领导以及一线优秀教师等进行了深度访谈与专家咨询,并通过小样本测试对问卷进行优化调整。最终共发放问卷9 000份,回收有效问卷8 895份,问卷有效率为88.95%。其中,男性为5 277名,占59.33%,女性为3 618名,占 40.67%;大一学生占 39.25%,大二学生占28.02%,大三学生占22.69%,大四学生占10.05%(见表1)。

表1 调研对象基本概况

(二)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调研发现,理工科高校大学生的人文知识掌握程度总体良好,普遍对自身在文学、历史、艺术、哲学、法律等人文知识方面的掌握较为满意。从内在的人文精神方面来看,大部分学生热爱祖国、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公德,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热爱生活,尊重自然。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大部分学生具有较好的人文行为,能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并表现出文明的行为举止和较高的道德修养。总体而言,他们对自己的人文素养较为满意。

1.理工科高校大学生的人文知识掌握并不全面

人文知识是人文素养的基础,也是形成健全人格和正确价值观的基石,人文素养的培育首先应该重视人文知识的积累。根据调研数据来看,大部分调研对象对自己的人文知识表示“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认为自己在文学知识、历史知识、艺术知识、哲学知识、法律知识方面的掌握程度为“非常满意”的占26.75%、28.47%、22.38%、22.87%和 21.15%,“比较满意”的占32.22%、37.09%、24.55%、30.26%和 30.46%。值得关注的是,在人文知识的几大门类中,大学生对自身掌握的历史知识掌握程度为“满意”(非常满意、比较满意)的比例是最高的,为65.56%。相较而言,大学生对自身掌握的艺术知识掌握程度为“不满意”(比较不满意、很不满意)的比例是这几个门类中最高的,为 11.1%,其次是法律知识,选择“不满意”(比较不满意、很不满意)的比例是7.05%。

2.理工科高校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整体积极向上

首先,大部分调研对象都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较高的社会责任感,总体向善向上。93.66%的大学生对“我忠诚和热爱自己的祖国,愿意为之奉献”表示“非常同意”和“比较同意”,93.91%的大学生认为自己“遵守社会公德,自觉维护公共秩序,具有社会责任感”,91.4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具备诚信的优良品质,热爱集体,帮助同学,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91.4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民主意识,能充分、平等地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和集体活动”。其次,从树立积极健康的价值观、生命观和人生观的方面来看,93.14%的大学生“能明确人存在及生活的意义,尊重生命,热爱生活,善待大自然”,92.42%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能正确处理同他人、同社会之间的关系”。

3.理工科高校大学生的人文行为仍然有待培养

人文行为是指个体在日常生活、行为举止中对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外在”体现,强调行为规范。“学习能力”对于理工科高校大学生的人文知识积累至关重要,“表达能力”和“亲社会行为”是理工科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的行为指向,所以本研究从“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和“亲社会行为”等方面来考察理工科高校大学生的人文行为。

从“学习能力”看,大部分大学生认为自己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端正(91.08%),想象力、观察力和理解力较强(87.78%),并具有较高分析能力(87.89%)和创新能力(86.41%),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87.86%)。从“表达能力”来看,仅七成(72.24%)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口头表达能力强,能做到口齿清晰、语言生动,重点突出”,71.08%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写作能力强,能做到书写规范、语句通顺、条理清晰、逻辑性强”,由此可见,理工科大学生对自身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并不十分自信,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从“亲社会行为”来看,超过90%的大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公共规范“遵循度”以及助人的“利他行为”等亲社会行为,会为了集体和他人利益而做出自我调整来促进社会和谐和良性发展。

虽然大学生对自身人文素养的满意度普遍较高,但实际阅读行为较为缺乏,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仍亟待提高。就调研数据看,从日均阅读时长方面看,有21.27%的学生基本不进行人文素养类的课外阅读,50.23%的学生每天用于人文类阅读的实践少于30分钟,每日阅读时间为1小时以上的比例不到9%。从年均阅读量来看,有92.16%的学生在一年中阅读的人文类课外书籍少于 10本,59.89%的学生在一年中阅读的人文类课外书籍少于5本,年阅读量在10本以上的仅为7.84%,20.45%的学生基本不读。这些数据反映理工院校学生对有关人文素养的阅读行为存在重视不够、主动性极度缺乏的问题,阅读时长和阅读书籍量都普遍偏少,阅读热情和阅读投入都不够,学生更加注重专业内容的学习,而较少注重人文素养的提升,不愿意花时间去进行看上去对专业成绩没有直接帮助的人文素养阅读。

三、理工科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

第一,理工科高校的校园人文氛围较为淡薄,文化活动比较缺乏。浓厚的人文氛围和丰富的人文活动对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极为重要,此外人文活动的创新设计也十分重要,如果不能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就无法做到润物细无声,若活动形式流于表面则无法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从调研结果来看,相较于”开展人文类讲座”“组织人文知识主题班会”等传统的活动形式,86.14%的学生更乐于接受“观看人文类电影”“欣赏音乐、舞台剧”等体验式活动形式。

第二,理工科高校人文素养培育的理念缺失。由于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设置等原因,以理工为主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普遍面临高等教育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在人才培养理念中存在专业教育的速成性与人文素养培养的长期性的显著区别,由此产生了不可避免的矛盾。大部分应用型理工科院校为了提升就业率和专业办学的社会影响力,通常更加专注于专业化的技能教育,而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是通识教育,无法在短期内给学生带来明显获益,因此较容易被学校忽视,影响了理工科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

第三,理工科高校人文素养教育体系和课程内容供给有待完善。调研数据显示,理工科学生主要通过学校设置的人文类通识必修课程,如《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等来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仅36.64%的学生对学校设置的人文类课程感觉“满意”,38%的学生认为无法在学校公选课中选修到自己感兴趣的人文类课程,总体来说,理工科院校针对人文素养方面开设课程的力度仍然不够,存在课程设置不够丰富、教学效果有待提高、学生满意度不高等问题。

第四,理工科高校人文素养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通过调研发现,多数理工科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学时占总学时比例偏低,开设较为随意,课堂授课主要以灌输式为主,教学方式传统单一,缺乏整体性、系统性,没有将与专业相关的人文素养教育类课程纳入整体培养体系中,无法使人文素养教育在专业教育课程教学中做到融通、渗透,育人效果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理工科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路径优化

从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角度看,理工科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往往忽略了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在注重专业知识学习、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提升的同时,缺乏对提升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之间的必然联系和应然结果的关注,需要在育人目标、课程体系、课堂教学、文化环境等方面进行路径优化,回归立德树人的育人本质。

(一)丰富校园文化活动载体,营造良好人文环境与氛围

从校园的人文环境和氛围营造角度看,一些理工科高校尤其是办学历史不长、文化积淀不深的新建本科高校,由于建设发展速度快,尚未形成基于校本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体系和品牌,导致文化育人功能发展滞后。因此要注重文化育人,实现人文素养教育全方位、立体化。可以通过开展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人文素养主题系列校园文化活动,如诗文朗诵会、读书分享会、说书比赛等,激发大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潜在的能动性和创造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和德育、美育元素注入其中,让学生在特色活动中感受人文魅力,丰富内心世界,涵养人文风气和提升文化品位。大力培育人文类学生社团,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人文特色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传递志愿精神,展现人文关怀,提升人文素养与社会责任感。

(二)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科学与人文兼备的创新型人才

现有的理工科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侧重点普遍在工程技术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数字素养等方面,而在家国情怀、跨学科交叉融合、沟通与协商、领导力等方面的重视程度和建设力度不足,缺乏人文精神的培育。人文素养培育的意义不限于知识传授,而在于思想价值引领,激发学生厚植家国情怀,自觉担负起改变未来、应对变化的时代重任。在数字经济时代,最需要的是人文素养与科技思维兼具、具有面向未来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教育部自2017年推进“新工科”建设以来,明确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建设理念,强调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创新创业、跨学科交叉融合、批判性思维、全球视野、自主终身学习、沟通与协商、工程领导力、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和数字素养等核心素养,这些核心素养是综合能力的聚集,需要专业知识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交融,科技与人文的互动整合。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立德树人,重视“新工科人”政治与道德素质的培养,把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和提升放在工作中心环节,把强化理工科高校大学生的政治红线、法律底线、道德底线作为人才培养的立足点和关键点。

(三)完善课程体系建设,优化教学资源内容供给

人文课程体系建设是人文素养培育与提升的基础。目前,不少理工科高校人文类课程除开设必修的思政课外,有关人文素养、艺术素养等方面的课程开设较少且学时不足,甚至部分高校取消“大学语文”等课程或者以创新创业类课程学分置换人文素养公选课学分。“新工科”要求下理工科高校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理工科高校对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人文素养教育和科学素养教育,理工科院校应主动适应社会需求进行人才培养改革,针对现有人文素养培育的薄弱环节,改变理工科高校人才培养人文关怀缺失的现状,从顶层设计上健全人文素养课程体系。要增加人文素养类课程学分及课时,提高人文类选修课程的设置比例,丰富可选择性人文类课程种类,拓展人文素养课程的选修门类,多渠道开设人文素养课程,广泛开设文学、艺术、音乐、美术、哲学等人文类课程,把能够对学生长远发展有积极影响的人文课程纳入培养方案中,规定相应学时和学分,立体化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水平。

(四)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提升人文素养教育效果

目前大部分理工科高校人文素养类课程的课堂教学仍然以较为传统的“灌输式”“讲授式”为主,学生的抬头率、点头率不高,对学生人文情怀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创新性不足,授课教师的课堂感染力、吸引力有待提升,课程开设的随意性较大,讲授内容并没有结合不同专业进行针对性的课堂设计。此外,课程思政改革亟待进一步深入,大部分人文素养课程并未将“中国理念”“中国智慧”等人文情怀注入“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高等工程教育模式的中国特色没有很好地显现出来,应在现有理工类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充分挖掘课程思政资源和人文元素,将专业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有机融合,避免“重教育、轻素质”问题的出现。

猜你喜欢
理工科人文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理工科优等生WEY VV6
人文绍兴
理工科大学生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