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尿管拔除的对比研究

2022-12-03 23:30肖芬芬黄杰霞杨健媚郭翠梅汤文英
智慧健康 2022年25期
关键词:尿管住院费用尿潴留

肖芬芬,黄杰霞,杨健媚,郭翠梅,汤文英

江门市五邑中医院 外一科,广东 江门 529000

0 引言

留置导尿是目前临床上广泛用于外科手术患者的干预手段之一,特别是腹部手术以及盆腔手术,应用留置导尿可避免术后排尿以及活动过程中对伤口造成不利影响,同时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以及护理难度[1]。相关研究报道显示,尿管留置时间越长,泌尿系统感染风险越高,且长时间留置导尿可能会对尿道黏膜造成不同程度的刺激,继而导致炎症反应以及水肿的发生,亦会引起膀胱充盈感的异常改变,促使膀胱逼尿肌张力消失,最终引发尿潴留[2]。另有研究报道显示,临床上约有20%的留置导尿患者需再次导尿,从而可能导致患者痛苦以及泌尿系感染风险的增加[3]。迄今为止,临床各种护理操作规范以及指南尚未对留置尿管拔除方式进行权威性规定,因此临床操作方式较多,且直径无法形成统一方式[4]。因此,寻求一种积极有效的留置尿管拔除方式显得尤为重要。艾灸是中医外治法之一,将其用于留置尿管患者可能有利于减少尿路刺激以及排尿困难等症状,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5]。本文通过对患者拔除尿管后,首次排尿前开展艾灸干预,目的在于防治排尿困难以及尿潴留等并发症的发生,和中医治未病的理念不谋而合,现作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从2018年10月-2020年10月于医院接受腹部手术治疗的100例留置尿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等分作艾灸组及对照组,每组各50例。艾灸组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21~74岁,平均(40.18±7.29)岁;文化程度:文盲6例、小学11例、中学14例、大专及以上19例;手术类型:剖腹探查术10例、肠切除吻合术8例;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1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1例、肠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7例、其他2例;体质量指数19~32kg/m²,平均(23.17±2.06)kg/m²;合并基础疾病:糖尿病8例、高血压9例、冠心病3例、高脂血症4例;不良生活习惯:吸烟23例、饮酒18例。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22~76岁,平均(40.25±7.33)岁;文化程度:文盲5例、小学13例、中学15例、大专及以上17例;手术类型:剖腹探查术9例、肠切除吻合术9例;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1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1例、肠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7例、其他4例;体质量指数19~32kg/m²,平均(23.25±2.08)kg/m²;合并基础疾病:糖尿病8例、高血压10例、冠心病4例、高脂血症3例;不良生活习惯:吸烟25例、饮酒19例。各组上述资料差异较小(P>0.05)。

纳入标准:①所有受试者均拟行择期腹部手术治疗;②均为成年人,男女不限;③均可正常交流沟通。排除标准:①手术前经尿动力学检查,明确存在神经系统疾病和尿道损伤者;②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严重不全者;③研究期间因故退出或失访者;④合并严重感染性疾病、全身免疫系统疾病、恶性肿瘤者。入组人员均于同意书上具名,医院伦理委员会获悉并核准。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术后第1d开始定时夹闭及开放尿管,拔管前夹闭尿管,待膀胱充盈时拔除尿管。艾灸组术后第1d开始定时夹闭及开放尿管,拔管前开放尿管,促使膀胱空虚时拔除尿管,拔管之后予以艾灸,即取艾条点燃之后施灸于关元以及气海,每个穴位施灸15min,治疗过程中避免艾灰的脱落,烧伤皮肤,待艾灸结束之后告知患者自行排尿。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尿失禁持续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其中临床疗效的评价主要是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进行:①显效:治疗完毕后30min内患者可顺利排尿,且无尿急、尿痛以及腹胀等症状;②好转:治疗完毕后30~60min,患者有排尿或尿液呈点滴状排出,片刻后可顺利排尿;③无效:未达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好转)/总人数×100%。术后并发症涵盖尿道狭窄、尿潴留以及尿道感染。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评价

艾灸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4.00%(P<0.05),见表1。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艾灸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00%,低于对照组的14.00%(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2.3 两组尿失禁持续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对比

艾灸组尿失禁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12±0.15)d、(7.35±1.34)d,均短于对照组的(3.87±0.20)d、(10.82±1.75)d,而住院费用为(5123.48±311.74)元,少于对照组的(5912.83±405.94)元(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尿失禁持续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对比()

表3 两组尿失禁持续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对比()

3 讨论

留置尿管作为腹部手术,特别是下腹部手术常见的护理操作手段,对术中及术后血容量的评估以及减少术中膀胱损伤均有积极意义[7-8]。而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发现,部分患者在拔除尿管之后存在不同程度的尿潴留,少数患者甚至需重新插入尿管,这不仅对患者的术后康复造成了负面的影响,而且会增加患者的痛苦以及经济负担,同时增加了医务工作者的工作量[9-10]。由此可见,如何帮助患者改善拔除尿管后的尿潴留,避免感染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国内外相关护理教材以及操作指南均无关于拔除尿管的标准方式,日常工作中往往为放空膀胱内尿液后拔管,或不论患者旁观是否充盈,在医师下达医嘱之后立即拔管[11-12]。然而,常规拔管方式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部分患者在拔管后可能出现尿道黏膜损伤、出血以及排尿困难等不适[13]。而中医艾灸在拔除尿管中的应用具有神奇的效果,可能有助于患者的自行排尿,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可接触患者焦虑以及痛苦,促进术后的早日康复,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14-15]。

本文结果发现,艾灸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这在既往相关研究报道中得以佐证,说明了艾灸应用于术后尿管拔除的效果显著。分析原因,艾条中的有效成分为胆碱,其属于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合成原料,具有刺激神经功能的恢复;而对关元以及气海穴进行艾灸可通过循经感传作用,发挥兴奋膀胱括约肌,刺激旁观高收缩的作用,继而促进顺利排尿[16]。中医记载:尿潴留当属“癃闭”范畴,病位主要在膀胱,且和三焦、肺、肾等关联,站在中医的角度看,术后尿潴留的发生属于手术致使精血亏耗,人之元气受损乃致气血两虚,肾气不足,膀胱气化无权而致癃闭。艾灸刺激穴位可温通经络、调理气血、同样利尿,增强膀胱气化功能,有助于治疗癃闭。此外,艾灸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这反映了艾灸应用于术后尿管拔除中,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究其原因,关元穴与气海穴属于任脉强壮、保健之穴,具有理三焦、通尿闭的功效。而艾灸疗法主要是借助艾火的纯阳热力以及药力对人体进行温热性刺激,从而使得温热之气有肌表透达经络,而经络与脏腑存在紧密联系,可通过经络腧穴传导调节脏腑气化,促使温热之气通达五脏六腑以及十二经脉,继而有效改善膀胱逼尿肌功能,减轻尿道外括约肌痉挛表现,为膀胱神经功能的恢复创造了有利条件,最终实现了自主排尿。另外,艾灸组尿失禁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而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这反映了艾灸应用于术后尿管拔除中,有利于缩短尿失禁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分析原因,可能是艾灸的应用可促进患者排尿功能的恢复,从而避免了再次导尿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以及经济负担,为其早日康复创造了重要基础。然而,本研究尚且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如本研究纳入样本量较少以及纳入对象的年龄跨度较大等,从而可能导致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无法真实反映艾灸应用于术后尿管拔除中的作用价值。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尽量增大样本量、开展多中心对照试验,以获取更为准确、可靠的数据。

综上所述,艾灸运用于术后尿管拔除中的效果较佳,可在一定程度上缩短尿失禁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同时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猜你喜欢
尿管住院费用尿潴留
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诊疗特点分析
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研究进展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骨科患者术后早期拔除尿管对其排尿功能及舒适度的影响
无菌贴膜在女性病人留置尿管外固定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北京市医保局:部分住院费用 4月1日起“无纸化”报销
小小尿管学问大
国家卫计委:2017年实现住院费用异地结算
安徽省某三甲医院白内障患者住院费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