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洞察与学术想象:我国出版学研究热点和趋势*

2022-12-12 09:24彭丽霞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2年22期
关键词:出版学出版业转型

□文│彭丽霞

出版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既传播着社会文明和科学知识,又储存着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出版学作为一门研究出版活动运行规律的学科,以出版物、出版业、出版工作等为研究对象,探讨出版工作的运行、出版与社会的联系等方面的问题。[1]出版学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其研究方向体现着出版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及时掌握出版学的研究热点、把握学科趋势,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共词分析法对我国近五年(2017年1月—2021年12月)出版学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求揭示当前出版学的热门研究主题,呈现出版实践中的新现象,并展望出版学研究的未来趋势。

一、探析:出版学研究方法发现

共词分析法常用于内容分析和文献计量研究,该方法建立在关键词提取的基础上。当两个能够体现研究主题的关键词在某篇文献中同时出现时,说明两者具有一定联系,共现次数越多说明它们之间的联系越密切。[2]根据布拉德福文献分散规律,少数核心期刊上发表着大部分关键性论文。[3]因此本研究选择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广泛影响力的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目录中出版学相关的五本刊物作为数据来源,分别是《出版发行研究》《出版科学》《科技与出版》《现代出版》《中国出版》(按音序排列)。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下载这五本期刊自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刊载的所有文献目录,包含标题、关键词、摘要等题录信息共8367条。为保证研究资料的有效、准确,对题录信息进行人工清洗,剔除活动纪要、人物访谈、图书推荐、作品赏析、卷首语等不符合研究标准的信息1976条,最终选定6391条有效信息作为研究样本。

关键词是作者对论文研究主题的提炼,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所代表的研究主题被认为是该领域的热点,[4]因此对关键词展开分析可以理清该领域的研究方向。考虑到作者给出的关键词并未受到严格控制,因此本研究对词频排在前200的关键词进行人工干预,最终选取频次大于等于34的关键词共60个(见表1)。

表1 高频词统计列表

对高频词进行聚类分析后,将出版学的研究热点分别命名为:出版社转型升级、新技术改变出版业的形态、学术期刊的发展、编辑工作与编辑素质、网络时代的版权管理、中国出版走出去、图书营销模式探寻。同时,本研究将ROST语义网络和社会网络功能生成的高频词共现网络关系导入可视化软件,最终可视化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高频词共现网络图

二、洞察:出版学研究热点分析

经过共词分析,近五年的出版学研究热点聚焦于七个主题,这七个主题与出版业发展紧密相关。结合每个主题中的高频词可以洞察热门主题中的主要研究内容,理清当前出版学研究热点现状。

1.出版社转型升级

出版社转型升级的核心关键词为“数字出版”,与之密切相关的议题主要有三个:一是,出版社需要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和读者习惯的改变,由此会带来数字化转型和融合发展的问题。如有学者提出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传统出版单位的数字化转型有三个方向,分别是提高出版内容的重要性、与新技术的深度融合、创新传播思维,并指出智能媒体是这一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点。[5]二是,各种类型的出版单位如何探寻其出版领域转型融合的思路和方式,许多学者采用案例分析法来探索这些出版领域的转型升级方式。三是,出版融合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知识服务模式的构建问题。出版业转型升级的最终方向是满足用户在生活、生产和学术等不同场景下的知识需求,即构建以用户需求和体验为突破口的知识服务模式。[6]消费者习惯了免费使用互联网资源,这使得如何形成成熟的知识付费模式成为目前知识服务转型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7]

2.新技术改变出版业形态

人工智能、大数据、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区块链等新技术支撑出版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如大数据技术通过获取和挖掘读者数据,分析读者的阅读动机和行为数据,不仅为出版社在选题策划上提供依据,而且针对读者实现精准营销,帮助出版业解决供需两侧信息不对称的问题;[8]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技术对出版内容进行再创作,融合全息投影、语音阅读等技术打造多元化的出版物,能够满足读者的个性化体验需求。[9]另外,区块链的可追溯性、安全性等特点为出版业的数字资产管理、信息溯源核验、用户价值回馈等工作的革新提供了技术支持。[10]这些新技术改变了出版业的形态,出版产品经历了积累、量变到质变后,目前呈现出由传统到升级、由多样到系统、深耕特定领域三种发展模式。[11]

3.学术期刊发展

学术期刊是知识创造者和消费者的核心交流空间,在传播知识、引领思潮和推动学术进步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学者们对这一热点的研究方向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期刊移动出版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学术出版、服务于期刊开放获取功能的实现,如新媒体强大的信息扩散能力和互动功能能够加强学术期刊与作者及读者之间的联系,且能够为读者营造一个轻松的科研信息接受状态,使读者快速获得目标信息。[12]二是学者们为提升我国期刊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建言献策,如通过与国际出版企业合作,引进和学习国际上通用的同行评议制度、国际化的组稿编排方式等,改进当前我国期刊的出版工作;而且需鼓励创办国际期刊以促进我国期刊走出去,增进相关学科的国际化交流和发展。[13]

4.编辑工作与编辑素质

编辑工作与编辑素质反映出新时代对编辑职业的新要求,这些要求一方面体现在对编辑工作能力如选题策划等的更高要求,另一方面是倡导对编辑精神的培养和传承。另外,数字出版时代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是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正如周蔚华在《新时代优秀编辑的变与不变》一文中所述,随着出版方式、出版范围和盈利模式的变化,编辑原有的知识、技能和理念都需要适应科学技术带来的变化,编辑在选题策划和书籍设计等方面需要充分了解和满足新时代读者的需求。[14]因此,适应新环境、增强能力、提升素质,进而从传统编辑转变为全能编辑,是数字出版时代编辑需要努力的方向。[15]而在数字出版人才培养方面,应转变培养的理念,完善课程体系和知识内容等,并构建产学研合作的多元培养模式。[16]

5.网络时代的版权管理

数字出版的发展给出版业造成许多方面的结构性冲突,如网络出版物的版权侵权和保护问题,以及由此延伸的诸如二次创作作品、人工智能作品、网络图片传播等问题。为促进产业有序发展,学者们对网络时代的版权保护提出诸多建议,总结起来主要分为政府、市场、平台和公众四方面。第一,政府有关部门完善版权保护法律,使相关案件有法可依、有法可治,不仅能够对侵权案件进行清晰界定,而且能够对侵权行为进行严厉的教育和惩罚。第二,出版市场为版权作品提供便利高效的购买渠道,使公众能够合法地以合适的价格购买作品,促进互联网知识传播盈利模式的形成。[17]第三,互联网企业建立平台内部的版权纠纷快速制裁机制,以帮助著作权人维护版权,提高纠纷处理效率。[18]第四,媒体向公众普及版权知识,宣传侵权惩罚政策法规,从而增强公众版权意识,形成全民保护版权的社会基础。[19]

6.中国出版走出去

中国出版走出去是向世界传播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工作,必须保持清晰的政治意识、跨文化交际意识和文化资本输出意识,从而保证输出正确的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出版机构应认真调研输入国的出版市场和读者阅读需求,从而以输入国读者更易接受的出版方式指导翻译工作。[21]另外,“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使中国出版走出去的研究聚焦到“一带一路”参与国之间的出版合作问题上。在出版合作上,“一带一路”参与国丰富的内容、创意、人力等资源将在合作中被整合和激活,为出版生产提供更多的素材和题材;“一带一路”参与国将在出版合作中相互学习与促进,调整和创新原有的出版框架和结构,从而创造更多的价值;“一带一路”参与国的阅读人群将会随着经济发展而提升购买力,进而成为有潜力的市场,为各国出版业的发展创造基础和条件。[22]

7.图书营销模式探寻

图书营销模式探寻中的关键词位置相对平衡,较为重要的关键词为“全民阅读”和“图书营销”,分别属于出版业的需求侧和供给侧。而其他相关的4个关键词中,“实体书店”“销售渠道”与图书的销售渠道有关,“社交媒体”“阅读推广”则与媒体和传播有关。通过媒体、传播、渠道等各种方式将供需两侧连接起来,有助于使供给与需求相互适应从而达到供需平衡。如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精准营销不仅能够降低营销成本、提升营销传播效果,而且能够帮助公众逐渐培育阅读习惯从而助力全民阅读。[23]数字出版时代的到来、电商渠道的崛起及电子书的普及对实体书店造成巨大的冲击,这也使学者们就如何重振实体书店展开讨论。如有学者对新型书店所采用的“图书+服务”型复合经营模式展开研究,即除销售图书外,新型书店还增设咖啡休闲区、亲子阅读区等,开展新书发布会、读者交流会等阅读服务活动,以充分、多元的阅读体验延长读者的在店时间。[24]服务活动的加入使得新型书店不仅是图书销售场所,更是以书为媒打造的阅读和休闲空间,新型书店成为提升公众阅读兴趣、促进知识传播和再创造的重要基地。

三、展望:出版学研究趋势分析

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文化强国建设建设目标,出版转型升级是推动文化强国建设的必由之路。结合上文分析的研究热点和《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提出的出版业高质量发展主题,今后出版学研究将继续服务于出版业转型升级,在内容建设、技术赋能、人才队伍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深耕。

1.基于用户需求的内容建设

内容建设是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如何基于用户需求提升出版业的内容建设是今后出版学的研究趋势之一,重点在于内容供给和内容呈现传播方式。一方面,出版单位如何发挥其在知识的厚重性、权威性与准确度等方面的优势,打造受用户欢迎和喜爱的优质知识产品,优化出版内容的供给,例如是否可以探索版权合作、项目共建等方式与新兴的互联网内容提供机构进行深度合作以完善内容资源。另一方面,出版单位如何适应网络传播的分众化和差异化现状,借助数字化和智能化,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地丰富内容的呈现和传播方式,从而满足用户的个性化知识需求。基于用户需求打造垂直化、专业化、系统化的出版内容资源,回归内容本位是出版单位从传统的内容提供商转型为知识服务提供商的关键所在。

2.技术赋能出版业供给侧改革

技术赋能是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助力,如何借助新兴数字技术助力出版业供给侧改革是今后出版学的研究趋势之一,重点在于内容生产和精准营销。第一,新技术对于出版内容的生产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以学术出版为例,可以探讨如何将新技术应用于重置投稿审稿流程、识别学术不端、建立去中心化的学术评价体系等方面。第二,技术赋能的营销策略从选题策划阶段便可以比传统出版时期获得更精准的用户需求信息而制定选题方案,基于大数据技术制定的营销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也更高。加强前沿技术在出版业产业链中的应用探索、促进成熟的出版技术的应用推广、健全新兴技术的应用体系是出版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

3.适应出版业发展的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队伍建设是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抓手,探索适应新时代出版产业发展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路径是今后出版学的研究趋势之一。出版业在产品策划、内容编辑、技术开发、传播运营等方面需要大量的骨干人才,只有形成稳定的人才支持体系与人才储备结构,才能保障出版业的各项经营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以编辑为例,处于出版核心位置的编辑应具备怎样的工作能力和素质,编辑的知识、技能和理念等各方面需如何改变以应对新时代的出版工作,即这一领域的研究重点。另外,如何发挥高校、行业协会、出版单位等各类机构的作用夯实人才培养作用,如何制定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激励政策等是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需要解决的问题。

4.产业结构调整重构盈利模式

产业结构调整是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保障,如何完成产业结构模式转型,构建完善的数字化转型产业链是今后出版学的研究趋势之一。出版业的产业结构调整重点需要考虑的是当前的市场趋势,一方面,全程化、全景化发展趋势下的全民阅读习惯正在养成,出版业如何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数字阅读消费需求,如何整合需求、内容、技术、运营等产业链环节是该领域的一个研究重点。另一方面,出版业转型升级正逐步向市场化运作与产业化发展方向迈进,各类出版单位如何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中获得认可,脱颖而出并持续做大做强,也是需要探讨的问题。产业的主要目标是盈利,通过市场化行为重构出版业的盈利模式,是各类出版单位转型升级走向阶段性成功的关键步骤。

除以上四个主要的出版学研究趋势外,中国出版高质量走出去、强化主题出版和精品出版、互联网出版平台开发、新媒体时代的版权管理等也是今后出版学研究持续关注的焦点问题。

四、结语

本研究对五本出版类CSSCI刊物近五年所刊论文进行共词分析,发现出版学研究聚焦七个热点主题,并在热点分析的基础上展望了今后出版学研究的主要趋势。在数字中国建设背景下,出版业的改革已深入到方方面面,综合上述针对出版学热点和趋势的研究可知,创新是与每个研究问题紧密联系的关键思维:出版业借助新技术创新内容生产、传播和消费方式;出版社通过转型融合来创新盈利模式;学术期刊创新移动出版方式,提升影响力;新时代编辑创新工作方法以提升出版能力;版权管理工作需通过创新来适应网络时代;出版走出去战略需创新国际传播方式;图书营销需探索线上线下全方位融合的新方法。出版业的发展创新,出版工作的转型呼唤创新,而在未来出版学研究上的探索也需要学者们发挥学术想象力进行创新。不断进行创新,出版行业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从而促进我国从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转变,助力中华优秀文化传播,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猜你喜欢
出版学出版业转型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从学科评估指标看出版学学科建设
以按需出版为抓手,推动出版业数字化转型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加强出版学科建设应提上议事日程
高度重视出版学的基本理论研究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
AR与VR技术在儿童出版业中的应用
出版学的学科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