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公立医院医用耗材成本管控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022-12-18 11:04王佳乐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2年15期
关键词:耗材医用科室

王佳乐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7)

医用耗材是指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使用次数有限的消耗性医疗器械,包括一次性及可重复使用医用耗材。与药品一样,医用耗材是医院医疗服务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用耗材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在医疗活动中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导致医疗费用中的医用耗材比重逐年增大[1]。目前国内公立医院全面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医保支付方式以及全面取消耗材加成等综合改革举措,医院面临的耗材成本管控压力越来越大。在这种形势下,公立医院要生存、要发展,就要加强成本管理[2],在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提升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效率,实现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对于医院财务管理而言,如何合理把控医用耗材的成本,做到既能降低医疗费用中医用耗材成本占比,减轻患者医疗费用负担,又能保障医疗活动中医用耗材使用质量,避免出现因医用耗材质量问题导致的医疗纠纷[3],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医用耗材成本管理现状

医用耗材属于医疗技术服务的组成部分,在现代医疗行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临床对高技术含量医用耗材使用需求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医用耗材应用到临床诊疗和治疗工作当中,部分医用耗材由于其技术复杂性致使价格昂贵,临床的使用成本较高,这些耗材大量引进和应用后,就会导致医院医用耗材费用成本大幅增加。同时随着我国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医用耗材的改革措施也在不断地出台,例如医院耗材零加成政策、医保耗材带量采购政策等,导致医院成本管控难度增大,如何有效地降低医院耗材费用成本,成为医院管理者关注的焦点问题。

2 医用耗材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部门不明确

医院医用耗材的成本管理不仅涉及财务管控,也涉及临床的使用管理。医用耗材费用由财务或运营部门管理,库存与物流由医工部门管理,涉及医保的耗材由医保部门管理,临床使用由科室管理,不同的部门分工不同,对耗材管理的侧重点也不同。医用耗材的成本管控涉及耗材管理的各个环节,在实施耗材成本管控措施时如果不能在各管理部门间进行有效的协调,就会导致管理效率不高,管理措施执行力差等问题,影响到降耗措施的执行效果。

2.2 缺乏有效的管理方法

医用耗材由于其技术复杂,专业性强,导致管理难度大,尤其是进入临床使用环节后,使用情况往往难以得到有效的监测和控制。对于医院管理者而言,降低医用耗材成本最有效的方法是降低耗材的价格成本,使用价格相对较低的产品;对于临床医务工作者而言,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医疗安全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耗材成本,这就会导致管理者与临床使用者之间出现矛盾,医院的管理措施往往难以有效开展。所以对于医院管理者而言,需要找到一种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在降耗的同时保证临床的使用质量要求,避免因为过度降耗出现医疗纠纷。

2.3 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

绩效考核可以极大地调动人员的积极性,推动医院管理政策的有效执行[4]。由于我国公立医院都是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国营医院发展而来,医院内部的绩效考核体制不完善,导致医用耗材成本管控部门无法有效地开展管控工作。在医药卫生体制不断深化和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下,从政府主管部门层面到医院管理层面都在大力推进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如何将医用耗材成本管控纳入医院绩效考核的框架中,是目前医院耗材成本管控工作的重要内容。

3 加强医用耗材成本管理的措施

3.1 成立医院运营管理委员会

医院医用耗材的成本管理需要有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医院层面建议成立医院运营管理委员会,统筹管理医院的成本管控工作,包括医用耗材的成本管理。委员会主任由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担任,主管财务、运营的副院长任副主任委员,财务、运营、医务、护理、医保、耗材和临床科室与医技科室负责人为委员会成员。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运营部门,负责统筹、协调各有关部门开展医用耗材成本管控工作,制定院级医用耗材成本管控措施并监督执行。科室层面可以成立临床科室医用耗材成本管理小组,科室主要负责人任组长,成员由科室副主任、护士长、科秘书等组成,负责科室医用耗材成本管理工作。各成员科室分工协作,各司其职,严格执行院级管控措施,并及时反馈执行效果。通过医院管理委员会—职能部门—临床科室的三级联动机制,使医院制定的耗材成本管控措施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切实提升管理效果。

3.2 实施医用耗材全流程成本管控

医院耗材由于种类繁多、技术含量高、使用覆盖面广,导致其管理的专业性强。医用耗材在医院内部的流程包括准入、采购、库存、临床使用、停用和淘汰,各个环节都涉及医用耗材的成本管理。同时医用耗材又具有医疗技术的属性,其费用管控要兼顾到对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建议结合工作实际,采用卫生经济学的方法,分析测算医用耗材各管理环节的成本、效果、效用和效益等,可选择卫生经济学分析方法中成本-效果分析(CEA)、成本-效用分析(CUA)、成本-效益分析(CBA)、最小成本分析(CMA)中的一种进行分析。具体评价策略上,在准入阶段,建议采用循证医学方法从文献资料中获取数据进行评价;在临床使用阶段,可以从医院信息系统中获取数据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可作为医院内部医用耗材成本管控措施的制定依据,从而提升管控政策的合理性和临床认同度。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医院耗材种类较多,全部耗材均实施卫生经济学评价不符合目前医院管理的实际情况,医院管理者可以按照耗材的技术特点和使用情况进行分类评价管理,例如可以将单价昂贵、使用风险度高、临床用量大的医用耗材作为重点医用耗材进行管理,对这些重点管理耗材实施卫生经济学评价,其余耗材采取普通的控费管理措施即可,这样既可以降低管理者的工作负担,同时又能提升耗材成本管控的效率和效果。

3.3 加强库存管理,精细化物流管理及控制

依托医院信息化建设,加强对医院高值耗材的精细化管理。①加强高值耗材二级库管理。通过对单价较高的普通耗材或植入、介入类材料实行“一物一码”院内码信息化管理,实现高值耗材实时核销、实时计费、实时监测、可追溯管理,有效阻塞伪造和虚开发票等管理漏洞,提升高值耗材二级库的精细化管理水平。②定期开展高值耗材使用情况监测和分析。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国家政策和医院耗材费用管控要求设置院内耗材使用监测指标,指标要尽量体现耗材控费与患者、临床使用者的关系,例如患者人均耗材费用、医生人均耗材费用等。管理部门通过对指标数据进行监测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临床耗材异常使用情况,并与科室管理组进行沟通与改进,避免耗材的浪费和过度使用情况,实现耗材使用过程的控费管理。③规范医生的使用行为。医生的耗材使用行为不仅涉及耗材费用的控制,更与患者的医疗安全密切相关,通过对医生的耗材使用行为进行评价,例如评价医生使用耗材是否符合耗材说明书要求、是否符合临床诊疗规范等,促进临床合理使用医用耗材,在保证医用耗材使用质量安全前提下实现合理降耗。

3.4 把医院耗材管控融入对科室的绩效考核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中对百元医疗收入(不含药品收入)中消耗的卫生材料费用占比的要求,医院可以设立院内耗占比考核指标,并纳入医院的核心考核指标体系中。为便于耗占比数据的统计与指标的管控,按照医用耗材的分类特点可以将耗占比指标分解为普通耗材占比、高值耗材占比、体外诊断试剂占比,高值耗材包括植入类耗材和单价较高的普通耗材。采用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法,对医院各临床医技科室的医用耗材使用数据进行统计,对照医院的耗材成本管控目标,将医院的整体耗占比指标进行分解形成各科室的耗占比管控目标值。医院运营管理委员会与各科室签订耗占比指标管理责任状,科主任为科室耗占比指标管控的第一责任人,每月对科室医用耗材用量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计算耗占比值控制情况,对超标科室进行考核兑现,并将考核结果反馈给科室管理组。运营部门管理人员要建立与科室运营管理组的沟通协调机制,及时解决考核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必要时对考核指标可以进行动态调整,进而调动科室及科室内部耗材使用人员的降耗积极性。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医院由于其业务特点,使用耗材的种类不同,制定医用耗材耗占比指标时应当充分考虑医院实际情况,例如专科医院与综合性医院相比其耗占比指标设置就需要充分考虑专科耗材的使用情况,设置耗占比指标时切忌不可以“一刀切”式的或者平均化的设置指标,不能为了成本控制而控制,指标的设置要立足于医院管理需求和科室的业务发展,要做到在降低科室耗材成本费用的同时不影响科室的业务发展。

4 产生的效果及展望

通过实施以上的成本管控措施,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提升了医务人员控耗降耗的积极性和效率,减少了耗材物流系统成本浪费,降低了医院可变成本,提高了有效产出,减轻了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需要注意的是,绩效考核是落实医院管理措施的重要工具和抓手[4],未来公立医院在医用耗材成本管控方面应当加强绩效考核的应用,只有将成本核算融入绩效考核中,才能有效地优化医疗收入结构,提高临床医务人员的收入水平和满意度。只有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服务意识提升了,才能保证临床的医疗服务水平,提升 患者的就医满意度和舒适感,进而实现社会满意度的提升,为医院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和品牌知名度,推动医院的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耗材医用科室
我国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对策研究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贝昂 无耗材空气净化器
贝昂 无耗材空气净化器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贝昂 无耗材空气净化器
贝昂 无耗材空气净化器
75%医用酒精
75%医用酒精
浅析公立医院内部绩效审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