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发展背景下的国际货币结算体系新构建

2022-12-26 01:08李佳芯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区块货币体系

李佳芯

(南开大学金融学院 天津 300350)

现行国际货币结算体系面临改革,美国国内面临的制造业衰退、贫富差距拉大等问题和全球去美元化浪潮,都表明美元本位体系正日益变得不可维系。现今,人民币国际化正如火如荼地推进,按照传统发展路径,如何避免日元、马克国际化后遇到的问题,又如何避免美国现在的困境,值得我们思考。区块链技术在数字货币以及跨境支付上的成功运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构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新国际货币结算体系。该体系由一组主权国家中央银行依据某种约定建立,运转又不受任一主权国家影响。从国家层面上看,新体系解决了中心货币对应的主权国家必然面临的经济空心化等问题;从世界层面来看,为落实与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构想提供了一种技术可能。

一、现行国际货币结算体系的不稳定性

(一)美元环流模式的内在不稳定性

现行国际货币结算体系实际上是美元本位制,即在全球经济领域中把美元当成国际储备和交易媒介的一种制度。在这种制度下,美国用美元购买其他国家的商品和服务,其他国家用美元投资美国资产,形成美元环流的闭环,美元供给脱离了实体经济的约束。理论上,只要其他国家对美元保持信心,美国就能通过低成本的印钞进行贸易结算,并通过美元资产维持其储蓄赤字和财政赤字。增发的美元除了流向美国国内市场,还会通过贸易渠道流向其他国家,一部分被重新投资于美国金融市场,致使美元流动性过剩;一部分被兑换为这些国家的本币或外汇储备。稳定汇率的需求迫使这些国家增发本币,导致本币流动性过剩,最后造成全球流动性过剩,动摇人们对美元(币值稳定)的信心,而这恰是美元环流的基础。因此,现行美元环流下的美元本位制存在着内在不稳定性。

(二)世界各国从现有体系获得的收益,相对于付出的代价正逐渐变得难以接受

1.制造业衰退、收入分配的持续恶化等问题,影响美国国内政治经济稳定

对美国而言,美元本位给美国带来了铸币税等发行货币带来的收益,美国掌握的货币发行权让其能以极低的成本购买其他国家的商品和服务,提高美国国内消费者的福利水平。美国由此获得了消费带来的经济繁荣。1970—2019年,美国个人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超过60%,是长期支撑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美国可以通过美元发行,将国内的经济周期外部化,例如利用美元环流让全球承受通货膨胀带来的损失。此外,美元地位也使得美国对其他国家的人才、资金等产生吸引力,从而加速美国的科技创新,带来美国整体实力的上升,这反过来又加强了美国对人才和资金的吸引力。

美元地位为美国政治经济埋下了隐患,突出表现为居高不下的国债违约风险、制造业衰退和收入分配的持续恶化问题。截至2019年12月,美国政府债务率高达119%,远超国际通用债务率60%的预警线。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11%,不到20世纪70年代的1/2。而制造业提供的就业机会持续减少:从1970年的30%到2019年的9.95%,下降了2/3,同时服务业这一比例从60%上升到84%,说明原本处于中产阶级的蓝领工人被迫失业,转入薪资更低的服务业。基尼系数高达0.45,并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即超过0.4的国际“警戒线”。财富不断向“少数人”集中,最终引发了利益受损阶级的不满。这从占领华尔街运动的爆发和特朗普的上台中可见一斑。虽然短期来看美国利用美元获得的利益大于损失,但是所获利益并未合理分配到各个阶级,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多数人”,利己的本性使其有足够动机呼吁传统工业的复兴和海外制造业的回流,以获得更多的工作机会,改善目前的生活状况。美国政党制定政策是为了赢得选举,政党有理由为了赢得“多数人”的支持改变美元政策方向,主动削弱美元地位。特朗普执政期间呼吁制造业回流,不惜发动贸易战损害美元信用并发表“美元过强”的言论,就是民意推动的结果。

2.经济上行约束、金融制裁威胁促使非美国家开启“去美元化”浪潮

对非美国家而言,维持美元本位的利益主要是与美国结盟获得的军事保护和市场准入机会,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繁荣,但这种繁荣笼罩在美国的阴影之下。

一是国家经济水平存在以美元计价的经济体量的上限。对于需要依靠制造业但体量小于美国的国家,如日本、德国,从本质上来说,他们是美国的超级工厂,为美国生产产品,供给美国消费,逻辑上不可能超过作为“总公司”的美国的体量,即任何集合的真子集永远小于集合本身。发达国家间科技水平差距永远也无法达到“代差”的程度,这一点是可信的。当这些国家的经济总量不断上升时,将会面临本币升值的压力,以美元计价的经济总量则会相对下降。以日本为例,以美元计价的日本GDP占美国GDP的比重与美元兑日元汇率呈反向关系,当日本GDP增长时,美元趋于贬值。在日本经济腾飞的20世纪80年代,美国通过多方施压与日本签订了广场协议,迫使美元迅速贬值,日元急速升值,成为日本十几年长期经济衰退的导火索。在现有体系下,这类国家都已经达到了自身以美元计价的经济体量的上限。若改变现有体系,他们有可能获得更好的发展。需要依靠制造业但体量大于美国的国家,目前这样的国家只有中国,在总量的意义上,如果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保持不变,则中国经济也将存在相对美国总量的一个上限——以美元计价的增长率向美国的年化增长率的长期均值3%收敛。若美元计价增长率大于3%,在不存在科技方面追赶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会存在贬值压力。和日德一样,如果继续在这个框架下成长,中国未来也可能沦为众多美国工厂中的一个,这对于人口体量远超美日德总和的中国是难以接受的。

二是美国金融制裁的威胁。美元的国际地位让美国可以利用被其实际控制的SWIFT,随时对其他国家实施金融制裁。因此,对于被制裁国,只有寻找新的出路才能摆脱美国制裁对其经济的影响。实际上,这些国家也在积极推进本国的“去美元化”,包括减持美元资产,用非美元货币结算,发行石油币等。美国金融制裁权也是一把悬在其他国家头上的利剑,为了避免成为“鱼肉”或受金融制裁波及,欧盟、日本等美国传统盟友都先后开始了“去美元化”进程。

二、国际货币结算体系可能的演变路径

我们提出以下几种未来演进的可能:一是继续以美元为中心。这意味着现有体系带来的问题仍然存在,矛盾无法解决,实际上是为未来更大规模的危机积蓄能量。二是以人民币为中心。人民币取代美元,短期内中国将取得一定利益,但长期看中国也可能经历美国遇到的问题,例如制造业衰退、收入分配恶化等,与共同富裕的目标相背离,这并不利于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三是多货币结算体系。在多方博弈下,全球形成多个货币圈,如人民币圈、欧元圈、美元圈。但这本质上是全球化的退步,各国经济都会损失全球化带来的红利,包括规模经济和分工细化的收益,降低了全社会的福利。同时,在相对小的规模上,货币圈内的中心国家仍然会面临收入分配恶化和制造业衰退方面的问题。

在系统完全自然演进的情况下,无论出现哪种结果,都无法避免现有货币结算体系所遇到的问题,这是信用货币固有的缺陷。若能建立一个不依赖任何主权国家货币的新的贸易体系,在新的体系下,所有的国家展开相对平等的竞争和贸易,各自按符合自身利益的路径长期发展。而各国内部的包括收入分配在内的问题,仅受到内部因素影响,解决程度和方案将只是各国内部问题。新金融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以区块链技术为代表,以先进的通讯、计算技术为硬件基础的加密数字货币的实践,为这个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可行性。

三、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新国际货币结算体系的构建

基于新科技构建的新国际货币结算体系,通过应用数字货币,能够在保留黄金本位制优点的情况下克服其缺点。该体系不仅能避免任一主权国家陷入去工业化的陷阱,也能避免任何国家利用货币结算地位侵害他国利益。本节从构建基础和可能模式两方面讨论了这种设想,为国际货币结算体系重构指明了新的方向。

(一)新结算体系的构建基础

目前,私人领域和各国央行都在数字货币领域做了不少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为新结算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技术基础和实施基础。

Facebook的加密货币项目Libra白皮书(现更名为Diem)展示了超主权数字货币的一套构建模板,由区块链、资产储备、Libra协会三部分组成。区块链作为底层技术保证链上资金、金融数据的安全和用户的匿名性;分散全球各地的真实资产储备保障用户能随时将数字货币兑换为当地货币;Libra协会负责发布政策,协调各方利益及管理储备资产。但Libra的私人创造属性,使其安全性、隐私性以及监管问题遭到了多数国家监管当局的质疑,因而迟迟没有发行。Libra说明由私人公司主导的超主权货币很难获得主权国家的认可,超主权货币的建立应由政府或国际组织主导。

区块链技术的跨境支付技术在银行间结算和个人支付场景等小范围领域得到了实践。瑞波(Ripple)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为银行类金融机构提供跨境支付服务,功能类似于SWIFT,不仅操作简单快捷,在几秒内就可确认一笔交易,且几乎不需交易费用,大大降低了传统跨境支付的成本。2018年6月,蚂蚁金服上线了支付宝与菲律宾电子钱包GCash合作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跨境汇款服务,用户仅需3—6秒就可以实现跨境汇款。

多国央行都紧锣密鼓地开展了央行数字货币的研究与实验。中国在数字货币领域的研究已占领了一定先机。据IPRdaiy报告,截至2019年,中国人民银行共申请了区块链相关专利127个;全球区块链申请专利量前100家企业中,中国企业占60%。但央行数字货币更多是聚焦于本国,作用范围有限。若需要实现国际货币结算的跨境支付、投资等功能,则需要一个联合机制——一个由多国央行参与的联盟链体系。基于新科技构建的新国际货币结算体系,通过应用数字货币,能够在保留黄金本位制优点的情况下克服其缺点,不仅能避免任一主权国家陷入去工业化的陷阱,也能避免任何国家利用货币结算地位侵害他国利益。

(二)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新国际货币结算体系的可能模式

1.技术框架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新国际货币结算系统是由参与国央行、各国商业银行、代理节点三部分组成的一个联盟链。央行是联盟链中的核心节点,拥有交易记账权。“世界币”是由所有核心节点按照规则发行并分享带来的铸币税,央行再将“世界币”分配给本国的商业银行。各国商业银行构成体系中的外围节点,可以与不同国家的央行或商业银行进行“世界币”的交易。有结算需求的企业或个人通过外围节点与商业银行产生联系。“世界币”的初始量依据国际贸易需要确定,以参与国报备的资产抵押量占比进行分配。为了满足全球经济增长的需求,新的“世界币”将以一个相对固定的比例进行增长。增发数字币的收入分配可按各国央行的事先约定进行。区块链作为系统的底层架构,具有去中心化的特点,没有唯一的央行可以单独发行“世界币”,营造了一个类似金本位制的系统。利用分布式账本、共识机制、非对称加密、智能合约等技术,区块链还可以解决不同国家央行间的信任建立和监督问题。

2.发展路线

我们建议由中国领头,搭建新结算体系。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19年,中国已与138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份政府间合作协议;2019年,中国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总额达1.9万亿美元,占中国货物贸易总额的41.5%。具体发展路线如下。

第一步,在“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以及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框架下,联合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由参与国央行建立国际数字货币协定,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联合发起和缔结关于国际数字货币的协调机制,并基于区块链技术建立采用“世界币”的国际贸易结算体系。系统对所有参与方公开软件源码和硬件实现细节,以取得参与者的信任。系统开发和维护由所有核心节点(央行)共同分担和完成。

第二步,依托以中国为代表的国家不断增长的经济实力,特别是在大宗商品领域越来越大的话语权,逐渐用“世界币”替换基于美元的SWIFT结算系统。

第三步,进一步释放新技术带来的红利,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和产业,例如基于数字货币的信用体系、数字货币监管便利、交易查询快速、保密交易等。

3.可能存在的技术困难

从国际结算的角度,区块链技术目前面临的最大难题在于“吞吐量”的限制和延时。“吞吐量”表示在固定时间内能处理的交易数量,延时是对交易的响应和处理时间。全球每天进行的国际交易和结算的数量庞大,如果“吞吐量”不够,会严重阻碍交易的正常进行,造成大量交易排队;如果每笔交易需要长时间响应,会降低交易效率,影响用户体验。目前,无论是私人领域,还是国家领域的尝试,其交易量和交易额都远低于真实国际贸易的体量,无法保障规模扩大后能否取得相同的使用效果。

四、结语

信用货币体系固有的缺陷,让当前的国际货币结算体系发展终将落入“制于己”或“制于人”的困境,建立基于区块链的新的国际货币结算体系,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种技术可能。

猜你喜欢
区块货币体系
TODGA-TBP-OK体系对Sr、Ba、Eu的萃取/反萃行为研究
一国货币上的面孔能告诉我们什么?
“三个体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战
《红楼梦》的数字化述评——兼及区块链的启示
区块链助跑财资管理
古代的货币
一场区块链引发的全民狂欢
区块链助力企业创新
古代的货币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