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园林类专业毕业生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

2022-12-27 04:03方应财曹仁勇刘玉华章广明
科教导刊 2022年31期
关键词:园林毕业生指标

方应财,曹仁勇,刘玉华,章广明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镇江 212400)

随着职业教育从规模发展向内涵建设的转化,人才培养质量已经成为职业教育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构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职业院校的重要工作。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园林技术专业是中国特色高水平园林技术专业群(A类)群内专业,为提升专业内涵建设,2019年园林技术专业启动工程教育认证工作,从教育目标、学生、教学成效及评量、课程组成、领域认证规范、持续改善成效等方面[1]对标悉尼协议进行持续诊断改进,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成效。

1 构建“双链双循环”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1.1 打造目标链、标准链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园林技术专业以“对接世界标杆确立高水平目标体系、对接国际范式打造高质量标准体系、对接国家战略培育高素质乡村振兴人才”三大导向,开发高质量的目标链和标准链。

借鉴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确立“培养目标一级指标点-培养目标二级指标点(能力指标)-单元教学目标”的目标链;对标《悉尼协议》专业认证标准,构建“内外部需求-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技能标准”的标准链。

1.2 校内、校外双循环评价

双循环评价运行过程如图1所示(p28),校内循环评价由课堂、课程、专业三个评价环节组成,以技能标准、课程标准、专业教学标准构成的标准链为依据,通过四主体评价,采用一单元评课堂、一学期评课程、三学年评专业的评价方法,保障了单元教学目标、课程目标、培养目标二级指标点(能力指标)组成的目标链的达成。校外循环评价以内外部需求作为评价标准,以6年为一个评价周期,对校友及用人单位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的人才培养目标一级指标点达成度,定期修订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图1 “双链双循环”质量评价体系

2 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

2.1 园林类专业学生毕业要求目标值及权重设置

对标悉尼协议工程教育认证规范,园林技术专业共设置3个培养目标一级指标点,12条二级指标点(能力指标点)。培养目标一级指标点是指毕业5年左右的校友具备的能力,二级指标点(能力指标点)是毕业生毕业时具备的能力,这里我们讨论二级指标点的达成度问题,假设第i个能力指标点达成度为Qi,i=1、2、3......12。能力指标点的达成度评价结果源于教学环节或活动评价、岗位实习单位综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三个维度[2],分别赋予这3个维度权重为按三个维度进行达成度计算,见公式(1)。

Ci表示第i个能力指标点教学环节达成度评价值,Pi表示第i个能力指标点岗位实习单位评价值,Si表示第i个能力指标点毕业生自评达成度值。

表1 园林技术专业毕业生核心能力达成度目标值及权重

2.2 毕业要求达成度的计算方法

2.2.1 教学环节达成度评价值计算建立毕业生能力指标与课程体系映射关系,每个能力指标由多门课程支撑,第i个能力指标点达成度评价值为对该能力指标点有支撑的课程贡献度的加权总和,见公式(2)。课程权重的赋值以课程学分、课时占比作为依据,每个能力指标点的支撑权重之和为1。

Cik表示第K门课对能力指标Ci的贡献度,k表示第K门课程的权重。

2.2.2 用人单位评价、毕业生自评值计算

Pi和Si的计算主要采用定性评价、定量计算的方法[3],见公式(3)。针对12个能力指标点,设计问卷,要求实习单位、学生根据高(5分)、中上(4分)、中(3分)、中下(2分)、低(1分)明确给出能力指标达到的程度。

以问卷(或其他评估方式)有效样本N为例,若能力指标1得分5、4、3、2、1之人数各为n1、n2、n3、n4、n5,则相应比率(除以N)各为n1/N、n2/N、n3/N、n4/N、n5/N。

换算成百分制的平均分数:

2.3 评价反馈机制

毕业生能力指标的达成以3年为评价周期,将毕业要求达成度实际与预期目标值进行比较,分析偏差较大的指标点,分析结果作为重要资料,用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课程体系的调整等[4]。对毕业能力指标达成度偏差较大的课程,专业负责人要反馈给课程负责人,讨论修订课程标准、授课计划及教案,并且报督导处督促整改。

3 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实例

下面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园林技术专业为例,进一步说明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的全过程。

以表1中的能力指标2.2“具备运用园林技术专业技能,熟用园林生产、设计、施工、管理等全过程的园林技术操作能力”为例,对应该能力指标点评价维度有课程教学环节或教学活动(包括课程4门及毕业论文)、学生自评、实习单位评价(见表2)。

表2 指标点2.2对应的评价维度

3.1 课程目标对能力指标贡献度计算

以“园林工程施工”课程为例,本课程目标支撑的毕业生能力指标及课程目标对应的考核方式(见表3)。该课程的课程目标M3“根据施工方案,正确、合理完成场地整理、施工放样”、M4“能够沟通、协作完成植物、园路、建筑、水景等项目施工”支撑能力指标2.2。

表3 “园林工程施工”课程目标与能力指标权重表

以李同学为例,根据“园林工程施工”课程学生成绩单,计算该课程对能力指标点的贡献值。

指标1.1的成绩=笔试成绩(76)20% 0.5=7.6

指标2.1的成绩=笔试成绩(76)30% 0.5+实践成绩(86)20% 0.5=20

指标2.2的成绩=笔试成绩(76)20% 0.5+实践成绩(86)60% 0.5=33.4

指标3.3的成绩=笔试成绩(76)30% 0.5+实践成绩(86)20% 0.5=11.4+8.6=20

3.2 能力指标达成度实际值计算

首先将能力指标点2.2的课程教学环节或教学活动中的各门课程成绩折算成百制,根据权重计算出课程教学环节或教学活动(C)得分,再根据表1分配的权重计算出实际达成值,最后与目标值进行比较(见表4)。

表4 毕业生毕业能力指标达成度统计表

以李同学为例:

“园林工程施工”课程成绩=33.4 40 100=83.5;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成绩=42.6 50 100=85.2;

“项目管理”课程成绩=40 45 100=88.9;

“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课程成绩=32 35 100=91.4;

“毕业论文”成绩=34 35 100=97.1

能力指标2.2达成度:

由表3可以看出,对于培养目标的能力指标点2.2,以上学生均达到了预期目标值。据此,可以得出所有学生表1中12个能力指标点的达成度,通过雷达图绘制出每一位毕业生能力指标画像,可以非常清晰地了解学生核心能力的不足,为本专业在后续课堂教学、课程标准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等方面的持续改进提供直接参考。

4 结语

本文以高职专业工程认证为指引,结合我院的实际做法,提出了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链、标准链,构建了校内、校外双循环的评价路径,践行了“评价-反馈-改进”的课程建设理念[5],结合案例介绍了园林技术专业毕业生毕业要求达成度的评价方法,为园林类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借鉴,为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园林毕业生指标
伤心的毕业生
清代园林初探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最新引用指标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