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战略视角的企业标准化管理基础作用研究

2022-12-28 14:13何胜国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2年3期
关键词:技术标准标准化标准

何胜国

(浙江浙能中煤舟山煤电有限责任公司,浙江 舟山 316131)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企业对创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若想在市场上有立足之地,关键因素则是质量,而衡量质量是否上乘的重要因素是标准。展现企业技术的好坏是由产品质量来决定的。企业实施标准化管理越有效,产品的质量则越好,企业的地位也就越高。所以,实施标准化管理是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

在提升企业管理能力的过程中,实施标准化已经成为能力建设的重要支撑和有效手段。企业创新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效果,也是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一、企业标准化的内容及种类

1.企业标准化的内容

企业标准化管理就是根据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需求对重复性工作制定和实施标准的过程。企业标准体系的构成主要包括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2.企业标准化的种类

按照性质可以将标准划分为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的标准工作主要是围绕着质量目标,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各项活动,提高生产效率,促使所有生产技术和经营活动管理达到制度化、程序化及科学化。因此,对技术实施标准化是企业标准化工作的核心和关键,同时也是企业建立正常生产秩序,有效组织生产经营活动不可或缺的手段和方法。

工作标准要求企业各部门内的每一位员工都能明确工作职责、依照公司规章制度落实工作要求,主要包括工作任务、工作质量以及考核标准等。工作标准是开展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据,也是衡量员工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准则,因此需要严格贯彻和落实工作标准。技术标准包括技术规范、产品标准、工艺标准、环保标准、安全标准等等,它是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标准体系,也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保证。

管理标准按职能分包括生产管理标准、技术管理标准、财务管理标准、人力资源管理标准等等,按层次分包括管理决策标准、管理组织标准、管理基础标准等等。管理标准是管理制度化、程序化和科学化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上述三种标准相互关联、相互制约,构成了企业完整的标准体系,是企业实现标准化和科学化基本条件。

二、企业实施标准化管理的必要性

1.企业是创建和实施标准化管理的主体

在我国制定的许多经济政策和准则中,都明确了企业可以通过自主创新技术创建新的企业标准,这些行业主要有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在深化改革工作的具体措施中,国家要求建立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将企业的标准公开进行评比,通过优秀企业来做出典范,树立行业标杆。企业的“领跑者”制度是一种鼓励性质的政策,该政策是由高水平的企业来引领的。在开展标准化管理活动中,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指导意见,明确企业是制定和实施的主体。

2.企业是国家标准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国家标准化的工作中,企业标准化工作占据着重要地位。企业标准化管理体制是恪守国家法律法规的详细举措和保障,将法律相关内容详细地规划到管理实务中,贯彻到工作人员的岗位上,确保法律和规章制度在企业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企业在实施标准化管理时,都把技术作为核心,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此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标准化管理是创新的重要保障

企业在组织设计生产过程中最基础的工作,就是标准化工作,标准化工作也是国家与国家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竞争的高端手段。企业若想提高产品的品质,首先是要创造出先进且科学的标准,并将此标准作为产品生产、产品创新的重要依据;其次,客户心中对产品有着怎样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品的标准,而标准化管理可以促进企业的不断创新,提升企业的产品获利能力。

4.有助于变以“人”治企为以“法”治企

在企业管理中,人员素质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素质,而企业员工素质的核心便是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有效提高企业整体素质。现阶段不少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一点,他们选择花重金聘请专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或者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尽管这只是提高员工素养的一个方面和一种途径,但是,只要企业为提高整体素质付出努力,便会取得成效。企业标准化管理需要法规和规章制度加以规范,企业的工作方法和工作程序也需要依法依规行事,而不是依据企业领导的指令行事,这样才能确保企业的技术标准、工作标准和管理标准朝着规范化、科学化的方面发展。

三、企业实施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

1.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系统规划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是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重要保障。对原材料和资源的损耗进行分析和比对,优化标准,实施标准化管理,在同类型企业中始终保持技术、管理上的先进性,最大限度地减少物品、能源和劳动力的消耗,从而取得比竞争对手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企业实施标准化管理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提升产品的标准,让自身立足于先进水平的行列之中,提升和美化企业形象,从而更快地占领市场;而且还可以建立和产品要求相关的技术标准,提升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科学化、程序化、规范化水平,并将管理的触角伸向与质量相关的各个岗位和各个工序,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效率,确保产品的质量,促进企业的发展。

3.提升企业的行业竞争力

俗话说,得标准者得市场。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标准的制定者就是市场的主宰者,这也是企业实行标准化管理的战略深意。市场经济实际上就是一种竞争经济,要求买卖双方和供求双方在进行市场交易之前首先考虑自己的经济利益,只有这样,双方才有更多的选择余地,也才有更多的选择方案。由此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经济竞争是激烈的、残酷的。竞争的实质是产品质量的竞争,企业只有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企业要想在这一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取得胜利,必须重视标准化管理工作。只有做好企业的标准化管理工作,才能确保产品质量,才能降低产品成本,促进产品创新,提高企业信誉。实行标准化管理,对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作用。

4.增强企业的技术能力

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是创新水平。企业若想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占据先机和优势,最主要的因素是企业是否具有很高的自主创新水平。技术创新与企业的技术能力、人才实力、标准化水平等息息相关,标准化管理是实现科技创新的基石。当前,世界各国均面临着一场新的技术革命,为了在这场革命中处于不败之地,我国特别我国企业必须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提高技术标准、技术水平和技术能力。实践证明,标准化是促进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的重要推动力和重要途径。先进的技术标准是先进技术水平的结晶,企业贯彻执行各项技术标准的过程,也就是应用和推广新技术的过程。对此,企业应积极贯彻和落实新技术标准,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5.创造企业后发优势

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带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目前国外高端产品进入我国市场的势头不减,在这种情况下,面对高端竞争对手的挑战,我国企业的对策之一就是采取先进的技术标准尽快扭转颓势,逐步掌握制定标准这一主动权,为企业创造后发优势,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四、企业实施标准化管理的基础作用

在企业日常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中,企业标准化管理起着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其构成了企业现代化管理体系的基础架构。

1.标准化管理渗透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各个环节

标准化管理的基础作用在于通过组织有限的资源,生产出符合用户需求的标准化产品,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为国家创造财富。所以,企业要充分运用好标准化管理,合理地利用资源,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增加效益。在企业各项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中,标准化是基础工作之一,它为企业提供价值准则、行动准则和使用准则,并且标准的建立和科学的管理都可以帮助企业形成良好的秩序。

2.标准化工作需要标准化管理做基础保障

国家标准建立的依据之一是企业标准,因为企业是社会的细胞,很多基层资料和信息都来自企业,若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缺乏标准化,那么国家的标准也难以建立。而且,企业是贯彻国家标准的主体,国家标准贯彻执行的好坏取决于企业标准化水平的高低。如果企业不能很好地进行贯彻和执行国家标准,那么国家标准也就不会真正落到实处。因此,企业标准化是标准化管理工作的基础保障。

3.标准化管理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标准化管理是企业基础管理工作之一。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例如:产品的质量问题、经营的销售问题、管理的效率问题等。若想解决这些问题,实施标准化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不同的产品品种、不同的经营风格和不同的管理人员都必须按照一定的技术标准、工作标准和管理标准行事,只有全体员工都按照标准化管理的要求去做,才能够快速提升企业的整体素养,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从而从整体上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实现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管理模式的转变。

4.标准化管理是企业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石

产品质量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质量标准问题,很多劣质产品流入市场与质检管理缺失有密切关系,正是由于缺乏先进的质量标准,缺乏严格的标准化管理,才会导致这种现象的发生。标准是衡量产品质量高低的依据。部门、人员、过程管理是全面质量管理的三个重要方面,而这三大方面都是以标准化作为基础,技术准则、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是全面质量管理的依据。若缺乏先进的、严格的标准,质量则无从保证,若想生产出高质量产品更是难上加难。

5.标准化管理是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强有力保证

企业获取最大化的经济效益是标准化管理的最终目标,标准化管理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能够简化流程,使很多复杂化、多样化、动态化的流程得到简化和固化,从而大大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比如,按照先进的技术标准、操作规程去简化和重组不必要或繁复的工序,可以有效提升产品的产量,为企业减少不必要的工序成本和人工成本,这样就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减少了作业成本,最终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另外,标准化管理还可以规范工序步骤或流程,使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井然有序,避免了工序杂乱无章的现象,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损耗,降低运营成本,增加企业效益。

6.标准化管理是保持企业持久竞争力的有力武器

企业在不断的发展中逐渐形成并积累了属于自身特色的经验和做法,这些经验和做法逐渐形成了企业标准,将这些企业标准应用于日常的工作中并纳入制度体系,这一过程就是企业的标准化过程。在该过程中,企业也将出现问题时的解决方法纳入标准体系中,从而形成以问题为导向的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这种标准化管理体系具有开放性和动态性,具有自完善功能。因此,这种标准化管理体系对提升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具有可持续性,更适合与企业长期战略相配合,从而成为保持企业持久竞争力的有力武器。

7.标准化管理有助于企业从经验式管理向文化式管理迈进

企业实施标准化管理的过程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企业把从生产经营管理实践中总结的宝贵经验凝结成技术标准、工作标准和管理标准,通过问题导向机制不断筛选、不断自我完善,最终植入全体员工的意识之中,形成企业的标准价值体系,进而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逐渐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标准文化。

五、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实施标准化管理是一项难度极大的工作,若想完成这一任务,企业必须首先统一思想,坚定信心,设立专门的职能机构加以实施。该机构必须具有牵头组织协调资源的能力,具有检查和指导标准化管理相关工作的权力,否则实施标准化管理将会落入职能壁垒的陷阱。同时,企业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如果不具备开放性、动态性和自我完善功能,就不会形成稳定性强、可持续且与企业长期战略相匹配的标准化管理体系。此外,企业在实施标准化管理的过程中,要加强市场经济体制与标准化管理体系的融合,提高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学习能力,这样才能有效应对市场环境的快速变化,形成快速反应能力。因此,市场才是标准的风向标,盯住市场才能盯住未来。

猜你喜欢
技术标准标准化标准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标准化简述
浅谈《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的走廊排烟
谁“捆住”基层的手脚?——泛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深海采矿船技术标准的研究与制订
党支部基本组织制度标准化“三字诀”工作法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消防法》对消防技术标准及危险品管理适用规范探讨
网络文学IP化的“技术标准”——以《琅琊榜》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