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视角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措施探讨

2022-12-28 14:13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2年3期
关键词:商务英语校企人才

万 鹏

(广西外国语学院,广西 南宁 530222)

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使社会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要求逐渐提高,专业人才的能力素养对经济发展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这两者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在英语人才的培养工作中,学院的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目标制定需要做到以企业需求作为导向,以推动企业发展为目标,这样才能保证为企业提供更多的高水平商务英语人才,为企业的快速、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校企合作视角下传统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企业对人才培养工作参与度不高

从当前的校企合作现状可以发现,校企合作主要是按照各自的短期收益需求从而达成的一种合作关系,这导致在合作中不管是企业,还是学校都缺乏主动承担义务的意识。大部分校企合作都属于短期合作项目,合作形式比较灵活,很难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部分学校由于缺乏与企业进行合作的平台,对其商务应英语人才的培养工作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另外,学生通常会选择私营企业或者规模较小的外资企业进行实习,但实际中这两类企业对商务英语人才需求较少,同时对商务英语人才的要求较低,通常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也可以完成这些岗位的工作。而在教学工作中,部分学校通常选择发动教师去寻找企业资源,从而保证校企合作能顺利开展。但是,这也会给校企合作造成很多的不利影响,包括企业容易对校企合作产生消极情绪,导致企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工作缺乏积极性。长此以往,导致英语人才的核心竞争力严重不足,学生的实践经验很难得到快速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难以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

2.校企合作形式单一,缺乏深度

当前,校企合作形式过于单一,从而导致整体的合作缺乏深度,难以满足社会对学生发展的最新需求。主要表现为,部分学校的合作项目依然保持着传统的单一项目的合作模式,经对比可以发现,这些合作项目会表现出显著的基础性特点,对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这些较为基础的校企合作包括让学生在展会上接待外商,对相关证件进行办理以及对外商的信息进行收集等工作,这些都属于校企合作比较浅显的项目,这种合作方式很难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导致合作流于形式。而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包括在进行校企合作时,合作企业的规模较小,而大多数校企合作的企业为私企,企业难以让学生到关键岗位实习,这导致学生能力很难在实习过程中快速地提升。单一的校企合作除了显著的基础性特点以外,也具有明显的定向性特点,相关研究表明,只有26.09%的高校能提供由学生自由选择实习单位的机会,有47.73%的高校能为学生提供选择部分实习单位的机会,而剩余26.18%的高校学生几乎很难自由选择实习单位。这种形式化的校企合作模式,无论在内涵还是深度上都难以符合我国当今社会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最新要求,进而对我国商务人才的培养工作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

3.专业设置和人才需求存在矛盾

学校在进行校企合作的过程中,由于学校对合作企业的选择以及定位存在一定的偏差,未能准确地把握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飞速进步的实际需要,导致在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校企合作形式存在短期化、松散化倾向,绝大部分的校企合作通常仅局限于企业为高校学生提供实习场所、兼职教师等岗位,导致学校的商务英语人才难以满足企业的实际要求。校企合作很难保证学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用性以及针对性能得到有效提高,而这也对学生的专业素养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造成了严重影响。高校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中的专业设置与市场的实际用人要求存在矛盾,从而影响了学生将来的职业发展[1]。

二、校企合作背景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措施

1.研发可支持企业深度学习的理论课程

在校企合作背景下进行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工作过程中,为了满足社会需求,教师需要对商务英语专业的对接岗位以及相关行业进行深入了解,做到从岗位要求出发,对学生的知识储备以及基本专业技能培养工作正确地认识,保证教学工作既有效满足企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具体需求,同时还需要保证满足学生当前阶段的成长势能。教师需要对多方面信息进行充分考虑,从而实现对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构建。教师需要加强对可支持企业深度学习的理论课程研发工作,从而保证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能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学生的商务英语表达能力的快速提高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教学开发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要做到从企业的岗位需求出发,开发出更多的特色实习课程,保证课程更加具有针对性以及实践性。例如,商务英语这门学科,由于其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应保证从英语语法、商务英语交际规则以及跨交际文化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学,而基于广西在中国-东盟贸易区中的特殊地位,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的有关内容进行融入,有效地提升学生对这部分专业词汇以及商务英语表达方式的熟练程度,通过制定符合双边贸易的商务英语教学目标,保证学生外贸能力能得到快速地提升。在学生实习课程的设计中,需要对课程进行优化,保证课程更加全面,课程中不但需要包括统一的校本理论课程,同时还需要融入企业文化和商务英语谈判的相关课程内容,保证实习课程的全面性以及实用性[2]。

2.加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项目化设计

在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工作中,统一的教材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同时在进行人才培养工作中,在学生拥有系统化的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学生的岗位胜任力以及创新能力进行强化。所以,英语院校需要加强项目化的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设计工作,例如,与东盟外贸企业进行商务英语专业的互动交流,借助教学资源的优化以及教师资源的共享,有效地进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教学工作。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也可以有效结合东盟国家外贸企业的情况,设置相关知识的应用场景,保证学生在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后,能有效地实践和应用,在确保学生商务英语口语以及业务能力快速提升的同时也保证了学生对东盟政治、经济、贸易发展情况的了解。在实习中,实习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鼓励,保证学生在实习中出现问题以及遇到挫折中,能对自身的心理进行及时调整,保证学生对自身的缺陷能进行不断完善。学校可以选择在传统交易会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拓展,通过不断优化设计,从而提出更多能用于锻炼学生职业能力的实践项目。在进行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工作中,学校要保证学生实践能力以及理论知识并举的根本原则,保证设计出具有区域更多的特色的人才培养项目,从市场需求出发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工作,在工作中要注重对新理念以及新方法的不断应用,保证学生能熟练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有效推动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4]。

3.加强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中的实训化设计工作

当下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流程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大多被限制在进行英语理论知识的讲解工作,对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及英语交际属性缺乏有效的锻炼。教师的教学过程以及学生的学习过程存在着单向性现象。主要表现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动地进行英语单词、语法的记忆,导致学生对整个学习过程缺乏主动性,教师的教学材料与实际的交际语境存在剥离现象,这就会对学生良好的商务应变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形成造成严重阻碍。所以,英语教育工作人员必须树立与时俱进的人才培养理念,充分地利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发挥教学效果的重要作用。通过校企合作保证商务英语的教学工作能与工作场景进行有效连接,以全真模拟情境作为依托,保证对学生的商务英语技巧以及沟通能力的科学培养。教师在进行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工作中,需要对培养过程进行实训化设计,在学生的工作岗位上,有效实现教育、学习、实践的一体化设计。学生在进行岗位实习中,教师就需要从学生的具体工作问题出发,做到对理论课程进行针对性安排,以学生的实际问题作为参照,从而实现构建一个具有灵活性以及现实适应性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保证所有学生都能逐渐成为符合岗位要求的高端商务英语人才[3]。

4.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过程是一个不断进取、修正、变革以及完善的人才培养过程,要求有关教育人员根据实际的教学问题,立足于当前的就业形势以及学生职业目标定位,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不断优化升级,保证人才培养模式的先进性,这样,才能保证人才培养工作与社会发展保持一致。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教师通过从考核的结果对自身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从而有效优化自身的教学模式。想要有效提高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工作的效果,这要在各个教学环节以及不同阶段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动态化、多维度的评价工作。构建一个完善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保证在评价中以过程性评价作为主体,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及时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实现对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不断优化的目标。在进行整个教学工作中,英语教师需要以学生的英语知识应用能力为参考,组织学生进入到不同的英语实践情境中进行英语应用,保证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能够得到逐渐培养。教师要以校企合作作为依托,在评价体系中加入岗位胜任力、工作态度、情绪控制、语言表达、职业化沟通等评价指标,对学生的学习表现以及人才培养质量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工作,保证评价工作的准确性以及全面性。通过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可以帮助教师及时了解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不足,同时还能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职业能力强化情况,这样就能保证在进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改革工作中,保证改革工作能更加具有针对性以及指向性。在进行人才培养质量的动态评价过程中,为了有效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教师可以引入学生自评以及学生互评的评价机制,保证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能得到不断完善,有效加强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效果[5]。

5.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人才培养模式

学生对自身岗位的适应程度可以有效地反映学生在英语能力方面的不足,同时也能有效地反映英语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中需要为学生设计或者推荐相应的视频课程以及音频课程,保证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能得到有效提升。通过以互联网技术作为依托,以校企合作作为背景,保证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能够得到有效衔接,保证学生的职业精神以及竞争优势都能得到快速提升,实现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目标[6]。在校企合作背景下进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工作中,学校要积极引进当下社会中最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及先进技术。其中包括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教学理念,从而做到从学生本身出发,保证教学模式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这对人才培养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在互联网时代的浪潮下,教育人员需要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优势,搭建线上和线下混合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实现网络学习与企业实习双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保证学生的商务英语技能水平能得到快速提升。在进行线上平台的建设工作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在线精品课程学习,让学生获得除教材之外的英语知识内容以及文化内容,保证学生的英语视野以及英语思维能够得到有效拓展。同时学生在进入企业实习后,教师也可以通过公共在线学习平台保证与学生进行密切的沟通交流,这对于帮助学生解决实习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有着重要作用,也能有效提升人才培养效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的社会背景下,社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要求逐渐提升,不但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以及英语交际能力。学校需要通过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对英语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扩充,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有效融合,保证学生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练习有效衔接,这样才能保证人才培养模式能符合时代需求以及市场需求,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

猜你喜欢
商务英语校企人才
论商务英语学的研究内容
人才云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商务英语通用语研究:现状与反思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The Enlightenment of UK Modern Apprenticeship on Training Courses for Business English Major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