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建筑企业财务管理转型路径研究

2022-12-28 14:13王立华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2年3期
关键词:管控转型资金

王立华

(中铁十八局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天津 300452)

一、信息化背景下建筑企业财务管理转型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建筑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且周期较长,影响因素较多。再加上各工程项目较为分散,管理形式多样,且经营风险较高,利润效益低下,因此给财务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挑战。在信息化背景下,需要加快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转型优化,这对于实现信息化财务管理,降低经营风险,增加利润效益。其必要性主要表现在:第一,提高工作效率。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工作方法的便捷性,都能够提高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因此,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财务管理中,可以结合建筑企业的特征,搭建信息化的财务管理平台,进行各项业务的密切跟踪、动态管控,既实现了数据信息的共享,又保障了财务信息的真实性。此外,数据信息的共享使财务工作人员能够与其他部门人员保持密切的沟通交流,将各项业务数据快速、精准上传与分析,在带来便利的同时又提高了工作效率[1]。第二,增加利润效益。经营风险的精准预测与合理规避,各项资金的优化配置与充分利用,能够为建筑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在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中,财务工作人员可以借助各种软件平台,进行企业各项业务的分析、管控,进行经营风险的预测与评估,将风险评估结果及时汇报管理人员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此外,还可以对人工费、材料费、设备费、管理费等进行精准录入、分析,然后生成财务报表,进行资金的利用监督与管控,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效益。

二、信息化背景下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现存的问题

1.各项投入较少

信息化背景下的建筑企业财务管理转型,必须加大各项投入力度,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求。然而现阶段,却存在着各项投入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认识上存在局限性。很多建筑企业的领导层,对于信息化财务管理平台的认知不全,重视不足,重基础设备、轻信息化建设,导致内部财务管理工作,仍旧沿用着传统的模式与经验,与时代发展严重脱节,增加了财务工作人员的任务量,不利于信息、资金的充分利用[2]。第二,缺乏长远战略规划。虽然部分建筑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应用了信息化技术,但是只局限在某些环节与流程,无法实现全面与高效。主要是因为建筑企业缺乏相应激励、扶持政策的制定,缺乏内部的宣传引导,导致基层财务人员的重视不足,在实际工作中投入的精力较少,导致工作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

2.财务人才缺失

财务人才缺失,也是信息化背景下建筑企业财务管理转型存在的问题之一,主要表现在:第一,转型难。现阶段,很多建筑企业内部的财务工作人员,思想陈旧,财务价值观固化,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力偏低。即使企业实现了财务工作的信息化,也无法实现广泛、高效应用,增加了财务管理的工作难度[3]。第二,引入难。建筑企业的各项福利、补贴较少,无法吸引大批优秀的、专业的信息化财务工作人员,导致整个财务人员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不利于财务管理的转型。第三,提高难。建筑企业为财务人员提供的培训深造途径较少,内容片面,无法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尤其是信息化财务工作的理念、技能培训,还是一片空白,或者存在着很多漏洞,导致信息化财务工作人员缺失[3]。

3.管理制度缺失

管理制度缺失,是指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与合理,影响着信息化建设步伐。主要表现在:第一,建筑企业的领导层与管理层,对于信息化背景下的财务管理转型认知不足,在经济效益的追求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忽视财务管理转型工作的开展。既没有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也没有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仍旧沿用着传统的制度体系,与时代发展严重脱节。第二,建筑企业虽然制定了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但是缺乏信息化转型的监管机制、预警机制,导致财务管理转型效率低下。第三,在人员的管理制度建立中,也相对陈旧与落后,无法及时更新与完善,导致人才流失严重,影响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工作[4]。

4.应用效率低下

信息化的应用效率低下也是现存问题之一。主要表现在:第一,核算方法不统一。由于建筑企业的项目较为分散,且子公司较多,因此就需要进行独立核算。然而不同子公司的财务核算软件不统一,且各项目相互独立,导致财务信息不够及时、真实、全面,因此应用效率低下[4]。第二,工作方法繁杂多样。建筑企业的财务工作,需要从人工费、材料费、设备费、管理费等多个角度出发,且需要做到账务分离。再加上报表制作与财务预算,其工作方法不同,因此容易出现相互独立与分离,导致工作重复,效率低下。第三,信息收集有风险。财务管理工作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信息,然后进行财务核算、报表制作等。然而,建筑企业的项目比较分散,就需要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多个环节的数据信息收集,且数据信息繁多复杂,因此就会出现丢失、错误等问题,导致应用效率低下。第四,财务人员综合素养不高。由于企业部分财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仍旧使用着传统的记账方式,导致工作任务繁重,效率低下。此外,各部门之间的数据信息,无法实现对接与共享,极易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导致资源浪费严重,严重阻碍了建筑企业的稳健发展。

5.忽视资金管控

信息化背景下的建筑企业财务管理转型,需要对系统进行不断调整与优化,往往会将工作重心放在系统研发、调整等环节中,而忽视资金的管控,导致资金利用效率低下。主要表现在:第一,很多建筑企业仍旧采用纸质报表或口头汇报方式进行内部资金的管控。不仅尚未实行统一的资金核算方法,而且尚未建立信息化、电子化资金管理系统,导致数据信息在传递中出现纰漏,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而多数财务管理人员,缺乏良好的资金管控意识,忽视对财务数据信息的核实与监管,导致大量资金被浪费。第二,建筑企业的管理人员,忽视内部资金运作的管控。管理人员未能从长远与全局的角度出发,进行资金的管控,再加上信息化运用水平较低,导致资金流向与使用出现不明现象,最终为建筑企业带来巨大的亏损[5]。

三、信息化背景下优化建筑企业财务管理转型的路径

1.加大投入力度

在信息化背景下,建筑企业只有加大各项投入力度,才能加快财务管理的转型,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利润。首先,建筑企业领导层,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加大资金与设施的投入力度,实现企业内部各项工作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价值与优势[5]。其次,借助多种平台与途径,如企业网、会议、宣传栏、社交群等,进行内部的宣传引导,提升广大财务工作人员的重视程度,实现信息化财务平台的高效利用。要主动利用大数据技术、互联网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替代原来的工作方式,提高财务工作效率。最后,建筑企业应购置先进的办公设备与财务软件,并且与软件开发公司建立合作关系,进行信息化财务软件的研发与创新,加快财务管理的转型步伐[6]。

2.重视人才培养

重视信息化财务工作人才培养与建设,也是建筑企业财务管理转型的有效举措之一。首先,建筑企业要建立相应的制度,积极利用政策留人。建立健全多元化人才发展投入机制,通过各种补贴、福利、激励、扶持政策的制定,吸引更多优秀的财务工作人才,为整个队伍注入更多的生机与活力。同时,根据人员的需求、能力、资质等,进行岗位分配,提供教育培训,不断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6]。其次,建筑企业要为内部财务工作人员,提供多元的培训深造方式,提升财会人员素质。从财务工作的理论知识、工作技能,到信息化操作技能与经验,要实现全面涵盖,并做到科学、灵活,促使财务工作人员根据自身需求,主动踊跃参与,实现信息化财务平台与软件的高效利用。最后,财务管理部门还要加强与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互动,进行业务数据的精准、及时、全面收集,保障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进而展开财务核算,风险评估,资金管控,提高建筑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

3.完善管理制度

完善的管理制度能够保障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首先,建筑企业需要基于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要求及企业自身管理特点,进行财务机制的完善优化。要从财务运行机制、动力机制、约束机制三个角度出发,保障财务管理活动的高效有序。在财务运行机制建立过程中,需要从筹资机制、投资机制、分配机制三个角度出发,对企业资产进行动态跟踪与科学管控,提高资金利用效率,降低经营风险。在动力机制建立中,需要通过各种激励制度的建立,将财务目标、工作能力等,与财务工作人员的薪资报酬挂钩,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此外,还需要根据人员的需求、资质,进行岗位分配,提高内部竞争。在约束机制建立中,需要从内外两个角度出发,进行法律制度、经济、道德、责任、风险等约束与管控,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利润。其次,进行信息化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并且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搭建,实现数据信息的快速、精准收集与分析,然后展开财务核算与报表制作,实现财务信息的共享,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效率[7]。

4.提升应用效率

要想做好财务数据信息的安全管理,就需要信息化管理部门联合财务管理部门,共同参与到实际工作中。首先,信息化管理部门要携手财务管理部门,根据企业内部的实际情况,主动研发或选择适合企业的系统、软件、平台。搭建一体化、数字化、信息化的管理平台,实现财务数据的及时、精准收集,然后结合财务管理制度进行优化调整,确保财务数据信息的全面、可靠,促进数据融通。其次,在财务软件投入运行之前,需要进行反复测评,确保没有任何问题后才能投入运行。最后,建筑企业需要对财务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使其熟悉各类信息化平台及软件的操作流程,提升信息化技术在财务部门中的应用效率,打造一支信息化程度较高的财务人才队伍[8]。

5.重视资金管控

建筑企业的生产运营,对于资金需求较大,因此就需要重视资金管控,从而加快财务管理的转型。首先,财务工作人员要充分利用信息化财务软件与平台,做好合同管控、成本管控、工程验收结算的管控。做到工程项目的密切跟踪,保障数据信息收集的精准与全面,从而及时了解工程项目的运营情况,进行资金的科学分配、充分利用,做好结算款的控制,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其次,财务工作人员需要做好人工费、材料费、设备费、管理费等管控,实现线上财务报表编制、数据分析、财务分析、资金管理、运营监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金周转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充分利用[9]。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背景下建筑企业要积极把握发展机遇,积极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财务管理中,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提升综合竞争力。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可以通过加大各项投入、重视人才培养、完善管理制度、提升应用效率、重视资金管控等五个方面的措施,加快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转型步伐,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猜你喜欢
管控转型资金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BIM技术在土建工程管控中的运用
EPC总承包项目的设计管控探讨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浅析现代项目管理中的违规行为管控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