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应链视角的企业采购成本控制优化策略研究

2022-12-28 14:13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2年3期
关键词:供应商供应链成本

张 宓

(宁波水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宁波 315000)

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一般情况下采购成本是企业的主要成本,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利润,而采购成本管理的强弱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前,传统的采购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企业追求更大发展的需求,必须力求改进。在现代社会分工模式下,供应链管理成为趋势,使得传统采购管理模式迎来了新的转机,给企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一、企业加强供应链采购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供应链管理是现代企业广泛应用的一种新兴的管理模式,企业各个管理环节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生产,再到销售、运输,都是相互作用、紧密合作的。采购成本控制是指对采购来的原材料、物流成本、采购人员工资以及库存维持成本等成本进行控制。高效的采购成本管理不仅可以为企业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浪费,同时还能帮助企业获得战略性竞争优势,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采购已经不仅是企业内部生产经营的初始环节,而且是企业供应链中最重要的环节,企业加强采购成本管理有利于企业更好的发展,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加强供应链管理对企业成本控制的重大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助于降低采购费用

通过加强对上游企业的采购成本管理,有助于结合上游企业的实际情况和本企业生产用料数量,合理制定采购数量、采购周期计划,加强与上游企业的议价能力,从而可以控制原材料价格,控制库存,降低成本,减少资金的占用,减少库存风险。

2.有助于减少物流成本

通过加强对物流企业的成本管理,有助于合理安排运输路线和运输时间,科学安排物流计划,根据物流公司的实际情况和分配运力需求,从而可以减少流通费用,通过供应链上企业的通力合作,优化一条网络上的资源,可以做到有效控制运输成本。

3.有助于提高产业链的黏性

供应链管理将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都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这个合作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成本都得到最优化,相关节点都能实现利润最大化,加快了产品从生产到消费者手上的过程,大大增加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供应链视角下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1.采购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目前,很多公司采购方式比较单一老化,特别是规模不太大,管理松散的企业,采购人员不太花精力去做市场调研,只是在现有稳定的供应商那里去拿货,觉得省事,而不愿意去接触或者了解新的供应商;采购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到采购工作效率,一些企业的采购人员经常任用自己的亲戚朋友,认为这样可靠,其实这样的采购人员可能缺乏系统的采购知识储备和采购经验,会造成对供应商以及产品质量把握不到位;采购人员对采购成本敏感性不太高,对采购成本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这样导致成本居高不下,企业利润始终得不到提升。此外,在采购这个岗位长期不轮换的情况下,有些人经不住诱惑,就会滥用职权,往往跟一些给他好处的供应商相互勾结,建立不正当合作关系,中饱私囊,从而使得整个采购水平下降,给公司后期正常的采购、生产以及产品质量带来不利影响。

2.供应商管理不到位

(1)不重视供应商的选择和评价

采购成本的控制是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一项重大工程,但有些企业只是一味地强调价格最低就是最好的,其他方面不太重视。其实,除了价格之外,对于供应商的要求还应当做多方面的考量。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产品质量问题。供应商的来料合格率要达到公司的要求,出现产品质量问题时的处理方式有哪些,出现问题后是否及时,提供的样品和后面大量的供货质量上存在较大差异时的处置方案,这些问题应当跟供应商有充分的协商,并签订合同。但是,有些企业工作不充分,不到位,导致采购商品出现问题后,相互扯皮,难以有效解决。

其次,技术问题。供应商是否有过硬的好产品,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要选择技术好,同时价格合理的供应商,这样对自己的产品才能有所保障。但往往很多企业有关系较好的供应商,碍于情面,虽然某家供应商的技术不太过硬,提供的产品可能存在不确定因素,但是,因为价格低于技术过硬产品,所以还是使用低价的原材料,这样可能短时间是控制了采购成本,其实从长远来看,存在一定的隐患,甚至影响企业品牌声誉和产品质量,影响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最后,交货能力问题。交货期也是采购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交货期能否把控好,特别是遇到重大订单的时候,一旦出现延误交货期,势必造成企业损失。尤其是一些中小民营企业,一般库存量有限,大部分情况下是按订单来采购,但是接到客户的销售订单再去下采购订单,供应商的交货也要有时间。如果是交货能力强的供应商,那么采购企业中间等待的时间缩短,企业现有的少量存货还能维持几天,不至于造成工人休息在家等原材料;如果供应商交货能力欠缺,那么会直接导致企业停工,工人回家休息,直到等来原材料,耽误了供货期,增加了企业成本。此外,有些原材料供应商不能及时提供样品,致使企业损失新的合作机会。这些事情的发生,都会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及声誉的影响。

(2)不重视对供应商市场的调研分析

有些企业不能及时跟进某一种产品的市场行情,无法预测市场走势,价格是会下降还是会大幅上升,这导致企业长时间无法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和更好的价格优势。而且不去研究,不去实地考察是否有可以使成本降低、质量更好的替代产品,这样使得企业失去竞争力,进而可能会延伸至丢失市场份额,严重影响到企业利润。

3.采购机制不完善

很多中小型民营企业,采购制度缺失或者相当不完善。采购的时间,选择什么供应商,采购的数量、价格、到货时间都没有明确的可行性计划,甚至有些采用的就是最传统的电话联系,直接让供应商供货就行,中间的环节全部没有,后续发生不及时交货,甚至交错货都无从追溯。还有些小额度的采购随意性较强,需求部门提出需求后,采购员没有经过严格的程序,就立即采购,导致采购的商品缺乏质量和价格的比较,而且还会加大了很多工作量。

4.对采购成本的控制管理不到位

供应链管理下加强采购成本管理很重要,但往往企业在这方面的管理存在很多问题。采购成本的规划,采购成本的核算,采购成本的控制以及货物送到后的相关后续工作都是紧密联系的。同时,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也应该相互协作,信息共享。采购部门及时下单订货、催货,供应商将货物送达后,仓库部门及时将验收合格的产品登记入库,生产部门及时安排生产,最终生产出合格的产成品,销售部门完整无缺安全地送达客户手中。整个流程不仅需要内部部门的沟通,同时也是与外部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沟通。但实务中,很多企业内部沟通未做好,外部企业之间也没有做到沟通顺畅,这样的工作效率,工作方式势必造成供应链需求与制定采购计划的相脱节,从而导致采购决策失误。

5.供应链职责分配不清晰且配合效率低下

供应链管理工作分配不合理,责任不明确。供应链管理涉及的四个主要领域是:供应、生产计划、物流、需求。其实,不同的环节应该是相互合作,各自承担自己的责任,但往往事情到最后,从最开始的下销售订单,到最后环节的发货,却全成了销售部门的事情,包括订单数量,物流等各个环节的确认,这无疑加大了销售部门的工作任务,同时也增加了发生错误的概率。这是由于企业内部每个部门没有尽到自己的职责,协同合作效果不好,并没有将供应链概念深入人心认真去执行,最终导致供应链整体效率低下。

三、供应链视角下加强企业采购成本管理的对策建议

1.培养高素质的采购管理人员

采购人员的综合素质是采购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所以要加大对采购人员业务能力和思想觉悟的培训。企业要想提高采购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企业管理层要从观念上重视采购成本管理,重视对采购管理人才的培养,应该学习先进的采购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避免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出现唯亲是用的现象;同时加强对已有采购人员的培训,可以引进高素质采购管理人才,尽快提升采购管理水平。其次,加强采购业务的培训,提高议价能力,掌握跟供应商的沟通技巧,熟悉采购成本控制等专业技能。再次,开展加强思想觉悟和职业道德的培训,防止企业内部人员与供应商勾结,以次充好,中饱私囊。最后,健全完善采购人员考核制度。让有突出贡献、思想觉悟高的采购人员得到相应的奖励,使得员工的人身价值与企业的价值高度统一,最终达到共赢的局面。

2.建立健全供应商管理体系

(1)加强对供应商的分级管理。优质供应商和一般供应商,可以按价格、按质量分级建档收集。整理和归档,由采购部门专人负责保存,确保在采购时能快速准确地找到相应供应商的档案。同时可定期对供应商的资质进行重新考量,及时淘汰不合格供应商,优化供应商管理体系。

(2)加强采购合同管理。与供应商达成的采购意向,千万不能只是通过电话去协商解决问题,一定要签订书面合同,落实采购交易整个环节的细节问题,包括材料的价格、型号、交货时间、方式以及违约责任处理等内容。签订合同是对双方行为的一种监督和保护,一旦出现各种问题可以在友好协商情况下按合同办事,这样更能实现良好的合作。

(3)加强对供应商的审核。首先,在选择什么样的供应商问题上,企业要有明确的考量。客户需要怎样的产品,企业需要生产怎样的产品,选择什么样的原材料等,这都需要企业对原材料的价格、质量、交货时间等考虑清楚。有时候需要采购人员,技术人员实地考察供应商,对供应商的资质、生产场地、产品质量、采购价格等都要逐一落实。如果是同一种产品,最好挑选2-3家供应商作为备选,在对产品质量和价格等方面进行考量后,确定最终供应商。当然还应当有应急方案,在出现紧急状况下不至于让企业蒙受损失。

其次,现代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不再是高人一等,而应该是通力合作,但同时又会有矛盾,因为在价格方面是双方博弈,要达到一种均衡,更多是双赢的局面。供应商提供技术好、质量过硬的产品,则企业生产的最终产品才能赢得客户的赏识,企业也会有越来越好的市场,同时带给供应商好的局面。在这种良好的合作关系中,能促进双方成本降低和利益共同增长。

3.建立健全基于供应链管理的采购成本控制管理办法

企业要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就一定要有规章制度。良好的规章制度可以帮助在采购过程中降低材料的采购成本,节约人力成本,同时也起到监督采购人员行为的作用。因此,企业领导一定要重视采购制度的制定与实施,通过认真贯彻,最终给企业带来最大利益。

(1)要规范流程。制定一套可实施、效率高的流程,严格执行,灵活变通,不能冗长,阻碍工作的有序进行。采购工作不只是采购部门的工作,而是企业内部管理的一个整体推进,销售部门下销售订单,生产部门下生产订单,然后下采购申请单,采购部门根据生产部门下的采购申请单,再向部门领导申请审批需要采购物料及成本预算,制定出合理的采购计划。部门领导一定要及时审核批准,采购人员再去寻找合适的供应商,对供应商的价格、质量、交货期等进行综合评价后,及时签订采购合同,完成最终交易。

(2)加强监督机制。首先,采购岗位是一个容易被利益干扰的岗位,一定要由道德思想觉悟较高的人来担任;其次公司须建立监督机制,防止采购人员与供应商勾结,防止采购人员贪污,供应商产品以次充好,要监督采购工作是否按照合同严格执行,对物料一定要严格检验;再次,可以通过内部绩效考核,提高采购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归属感,荣誉感,让其认识到一定要将公司的利益放在最高位;最后,对于采购管理领导,可以实行轮岗制度,这样对领导岗位的人员也是一种有效规范,加强制度约束,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4.树立供应链管理理念并提高执行力

企业领导层要树立正确的供应链管理理念,着眼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有意识、有毅力地去做好供应链管理;每个部门要自觉、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通力合作,在供应链上内部和外部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导向,高品质、高效率地完成整个供应链工作,实现每个需求方的利益最大化,达到共赢局面。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供应链视角下的企业采购成本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进步,企业对于采购成本管理的意识也在不断提高,认识到采购成本是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是决定企业利润的关键因素,但在实务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企业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供应链管理下的采购成本管理体系,优化管理办法,培养高素质管理人员,强化执行力,帮助企业实现降低成本,实现利润增长的目标,使企业未来的发展更加辉煌。

猜你喜欢
供应商供应链成本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供应商和客户是否可以抑制企业在职消费?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解锁西贝供应链的成功密码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汽车备件供应商选择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
2016年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榜
推荐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