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MPA“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教学模式的优化

2022-12-31 09:15李丹阳朱艺文
科教导刊 2022年31期
关键词:公共政策案例政策

李丹阳,朱艺文

(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32)

1 传统MPA“公共政策分析”教学模式的弊端及其影响

1.1 理论与实际脱节

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普遍存在于MPA课程教学中。以“公共政策分析”课程为例,在教材编写方面,教材多以西方的公共政策相关理论为主导、本土化的政策理论篇幅少;在教材内容上也存在重复,而且部分教材的政策案例陈旧、时效性差,与MPA学员工作性质、实践经历等并不相容;在课程讲授方面,教师往往注重概念定义、理论模型等基本知识的讲解,学员仅能了解政策知识的皮毛和整体情况。这或许能达到普通教育的要求,但离培养MPA学员分析解决政策问题的实际能力还相差甚远。贺克斌、李锋亮等[2]基于全国范围的问卷调查结果,对MPA培养模式和学员工作满意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将近40%的MPA毕业生的工作满意度不高,MPA教学培养模式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

1.2 教学方法单一化

在理论教学环节,教师习惯通过全程讲解PPT将大量的政策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则要理解掌握这些内容,被动成为知识的接收者。长期处于这种外输式教学方式下的学生,除了有较差的课堂体验感、产生厌倦心理外,更会逐渐培养“接受-记忆”的思维模式,对各类政策现象形成相似的认知,丧失发现问题的敏锐度与反思批判的能力。在案例教学环节,教师仅把案例文本当作解释理论的材料,或直接展示出案例分析的完整过程,没有给予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空间,就很难融入案例情境去体会和分析案例故事。

1.3 实践类教学匮乏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密苏里大学等多所院校的公共政策分析课程大纲中,政策项目调研、政策实验和仿真练习等实践课会被分成独立的模块,占比达到了30%左右。学员们可以充分发挥自主性,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技能在该模块中进行应用实践。相比之下,我国现有的MPA“公共政策分析”课程理论部分较多且均是必修类内容,挤压了实践部分的课程时间;部分院校的教学辅助设施陈旧,限制了实践类课程的种类设置和平台搭建,使其流于形式化,难以达到模拟真实政策场景的教学效果。实践类教学的缺乏,意味着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凸显。

1.4 缺少整体与可持续性

在整体性上,学员在“公共政策分析”课程中的学习需求是多方位的,既有政策知识层面,也有操作技能层面,还有实践经验层面,但是传统教学只注重基础理论传授,缺少对于政策领域前沿方法、分析政策过程技能经验的增进、融通,导致MPA学生与本科生掌握的公共政策分析知识没有太大分别。在可持续性上,学生获取课程内容止步于授课和考试,缺乏对知识的进一步挖掘与分享;传统教学模式没有建立长期学习、信息反馈与知识更新的相关机制,以使参与课程的学员能够源源不断从课程教师团队及不同年级同学之间获得全新的政策知识,并在工作实践中发散思维、积累经验,然后创造新的知识,为课程延伸与课程更新等方面做出贡献。

2 导致传统MPA“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教学模式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

2.1 对于MPA教育的认知偏差

传统MPA“公共政策分析”教学模式存在问题的根源在于各责任主体对MPA专业性质与培养目标的理解不到位。MPA和科学型硕士绝不能混为一谈。2013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对MPA学位的培养目标有明确定义,即“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2.2 师资队伍的建设不够完善

作为MPA专业教育的关键一环,师资队伍的建设程度直接关系到MPA的培养质量,也关系到公共政策课程教学。目前,MPA师资队伍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师队伍风格偏学院派、实践经验缺乏,也就是说教师的素质结构与MPA专业培养学员的需求难以匹配。这与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对融汇多学科知识的现代化管理人才的现实需求并不符合。

2.3 相关管理部门的责任缺失

学校作为MPA教育的直接管理主体,其管理政策与发展规划对MPA公共政策教学效果有重要影响。然而在现实中,学校的管理责任缺位明显。与此同时,政府管理失职也造成了MPA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例如,政府对MPA教育的指导和规划并没有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与就业相关的优惠措施和配套政策尚不完善。虽然在职公务员能够通过MPA教育提升学历、培育专业素质与工作技能,但MPA毕业生很难凭借MPA学历获得公共部门的任职资格,并在薪资福利、职位晋升、个人成就等方面获得相应收益,职业化应用前景黯淡。

3 优化传统MPA“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教学模式的路径

3.1 突出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的特色

每位教师在“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教学时可以有自己的风格,但需要达成一点共识,即打造以公共管理职业为导向、突出专业素养培育特色的教学模式。在教材设计上,简化基础政策理论的编写,删去冗杂、不合时宜的部分,加强对于政策前沿方法和近几年优秀政策案例的介绍;避免教材内容过于西方化,注重本土化政策视野的开拓,引入国内学界最新的政策研究成果和各级政府创新的政策实践。在授课内容上,改变传统的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课的模式设置,可借鉴国外一些大学MPA公共政策课程的经验,对学员职业所需的相关政策技巧进行调研和汇总,然后以这些公共政策分析技能提升为核心进行专题授课,不再单独设置理论讲授的课程,而是将基础理论知识融入案例分析、政策调研、小组汇报和课堂研讨等课程模块。

3.2 加强高校MPA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教学作为MPA专业教学的一部分,能够从整体的师资队伍改进中受益。从当前教师队伍缺少政府部门实践经验与多学科教育背景的问题出发,可取的改进策略是引进与培训相结合。首先,聘请在公共部门从事管理工作并取得相应成就,具有理论素养与实践经验的“学者型官员”作为兼职教师,以研讨课或讲座等形式使其在MPA学员培养中发挥作用。同时,与校内其他院系共享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开设辅助政策分析、公共管理等的相关学科课程,让学员可以凭借个人兴趣自行选修。在开设MPA课程时,可以与其他学院共享资源,让学生可以选修如文学院、法学院、商学院、教育学院等的相关课程。其次,定期派遣教师到政府公共部门进行锻炼,以辅助决策、参与调研、撰写报告等形式提高实践经验;鼓励教师多承接政府部门的课题项目,丰富与政府合作的经历。最后,推动这种引进与培训模式成为一种常态化、规范化的完整机制,尤其是需要加大各类资源的投入,并对教师群体形成充分的激励机制,提高绩效工资待遇,将参与挂职培训、政府项目经历与职称评价相挂钩等。

3.3 开发全新的案例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是公共政策分析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从案例获取与案例讲授两方面来推动案例教学模式改革。一方面是案例获取,目前大多是任课教师从期刊论文中筛选可用的案例资源,这种单一途径获得的案例数量不多、学理化程度高,不适用MPA教学,难以保障案例的质量与数量。因此,所在院系应当依靠政策研究方向的教师资源组建案例开发团队,教师们能够根据MPA教学的特点,对之前适用性差的案例进行改造、调整,结合团队智慧从更多的渠道寻找案例资源。此外,案例开发过程中可以借助MPA学员力量,允许学员将工作中所见所闻的、有代表性的地方政策以文字形式投稿,并设置奖金激励,以此拓宽政策案例来源。再者,有条件的MPA培养单位可以与同地区的高校形成案例开发联盟,整合各MPA培养单位与教师的研究专长,建设具有地区特色的公共政策案例资源库。另一方面是案例讲授,教师应注意保持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熟悉案例、形成认知、交流观点并有所启发。

3.4 增加实践型教学的运用

对于学员实际工作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是MPA教育的最终目标,因此,实践类教学必须提上日程,具体在公共政策分析课程中,教师应当设置单独的课程模块来讲政策实验类教学。第一,借助互联网科技成果,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模拟公共政策过程,在仿真情境中清晰直观地理解公共政策从制定到落实的各项要素。不过,这一课程环节的实现对于基础设备有相应的要求,需要所在院校给予资金投入支持。第二,教师应注意收集近期的社会热点问题,以模拟民主听证会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到政策决策环节中,学生可以通过代表不同立场的社会群体陈述观点、展开辩论,就政治理念、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等内容进行思想碰撞,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公共政策展开多样化思考。第三,在课外实践中,MPA培养单位可以举办公共政策案例比赛,以MPA学员为主要参赛对象,锻炼他们实地调研和分析案例的能力,或者以校内选拔赛对接国内比较有权威性的比赛(如:清华大学主办的中国公共政策案例分析大赛),提升学员参与国家级赛事的积极性。

3.5 做好相关的政府政策保障

政府作为间接管理的责任主体,对MPA项目的相关激励政策对于教师和学生的获得感具有重要影响,这关系到MPA课程教学的质量,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应当对于MPA硕士学位和科学硕士学位给予同等的重视与关注。教师在MPA教学与研究付出的时间与心血,应当与激励政策中的薪资待遇、职称评价和科研费用等部分相挂钩;MPA学员在学位进修投入的精力与资源,政府理应在就业制度上保障毕业生获得报名资格、考试录用与职位晋升的权利,保证MPA学位的社会认可度和学历优势,让MPA教育不局限于在职公务员的学历提升,也能使非编制学员在职业选择中成为受益者。

4 结语

总而言之,MPA教育事业的深化发展以及政府部门对于高素质、专业化公共政策人才队伍的庞大需求,使得MPA公共政策分析教学面临着全新的机遇与未知的挑战。公共政策分析课程应当逐渐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跟随时代的步伐进行调整与改革,在学习、开拓与创新中走向高质量的发展轨道。

猜你喜欢
公共政策案例政策
论中国法院执行公共政策的价值逻辑
政策
政策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TWO VILLAS IN ONE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Bespoke Art Deco Media Room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助企政策
政策
公共政策不能如此势利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