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例婴幼儿误服纽扣电池致继发性气管食管瘘行鼻空肠置管的护理

2023-01-02 09:44沈倩倩陈晓飞陈朔晖李荷君
护理研究 2022年5期
关键词:肠管胃镜气管

沈倩倩,章 毅,陈晓飞,陈朔晖,林 楠,李荷君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浙江 310052

继发性气管食管瘘是指在气道与食管间存在异常通道,导致腔道内气体、液体相互流通,表现为不能正常进食、咳嗽剧烈、常常存在难以控制的肺部感染,临床处理较为棘手[1-2]。若不积极治疗,病人多在数天至数月内死亡,其中90%以上病人死于肺部感染[1],是急诊科、呼吸科、消化科、营养科、麻醉科等多个学科共同关注的一种危重疾病。纽扣电池是导致小儿气管食管瘘最常见的异物类型[3],它的危害在于异物取出之后仍可继续侵蚀周围组织,可能造成声带麻痹、食管狭窄,腐蚀到主动脉可导致大出血[4-5]。近年来,各种支气管镜、胃镜下封闭瘘口技术成功开展,在改善此类病人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积极的作用,但介入治疗费用高,潜在并发症多,可供婴幼儿选择的替代性材料少[6]。充分的营养支持对组织再生和愈合至关重要,早期使用鼻管进行肠内营养,促进瘘管自动闭合的保守治疗是值得考虑的,但病人有并发严重的纵隔炎或(和)吸入性肺炎的危险[7]。2020 年9 月—2020 年11 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3 例由误服纽扣电池继发性气道食管瘘的患儿,经精心护理,2 例成功拔除鼻空肠管恢复经口喂养,1 例继续鼻空肠管肠内营养。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例1] 患儿,女,1岁7个月,因呕吐2 d,发热1 d,发现食管异物5 h 于2020 年9 月20 日入院。急诊胃镜下取出1 枚纽扣电池,并置入鼻胃管。内镜下见食管上段深溃疡及大片污秽苔,管腔略狭窄。该患儿入院时呼吸平稳,呼吸音粗,可闻及痰鸣音,痰液不能自行咳出,声嘶,超敏C 反应蛋白为43.23 mg/L。CT 提示食管异物取出术后,纵隔积气较前增多,考虑食管穿孔。

[例2] 患儿,男,1 岁8 个月,因误服纽扣电池出现呛咳、声嘶1 d 余于2020 年10 月31 日入院。我院颈胸部CT 提示上端食管周围脂肪间隙模糊伴气体影,提示食管穿孔。给予急诊胃镜检查+硬式食道镜下异物取出术+内镜下鼻胃管置入术。术后转入重症监护室呼吸机辅助呼吸,第2 天改面罩吸氧,4 d 后转入我科,入科时患儿面罩吸氧下呼吸费力,声嘶,三凹征阳性,呼吸音粗,可闻及痰鸣音和吸气性喉鸣,口腔分泌物多,超敏C 反应蛋白为28.88 mg/L,术后X 片提示右上肺不张,两肺渗出性改变。

[例3] 患儿,男,1 岁,因发热、咳嗽10 d,食管内纽扣电池取出术后4 d 于2020 年11 月12 日入院,入院时两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大量痰鸣音,咳嗽不多,有痰不易咳出,查颈胸部CT 提示食管上段异物伴受压改变;两肺炎性改变。超敏C 反应蛋白为76.5 mg/L,外院胃镜提示食管上段巨大溃疡。行全身麻醉下胃镜+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气管中上段右侧后壁管壁不完整,伴溃疡,食管气管瘘,瘘口0.8 cm,予内镜辅助下鼻空肠管置入术。

1.2 治疗经过 3 例患儿入科后均为病危,禁食、胃肠减压,给予抗感染、抑酸、雾化、吸氧、吸痰,择期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例1 住院第1 天体温正常予鼻胃管泵入母乳,住院第4 天体温反复,咳嗽加重,咳出少量血丝,复查痰培养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阳性,CT 提示气管食管瘘可能,考虑纵隔感染、吸入性肺炎,再次予以禁食、补液,加强抗感染、抑酸等处理。入院第14 天停吸氧,第30 天行胃镜检查+支气管镜检查+胃镜下鼻空肠管置入术,提示左侧声带麻痹、气管食管瘘(瘘口长约1 cm)、支气管炎性变。术后2 d 实施鼻空肠肠内营养。例2 住院第3 天予鼻胃管泵入配方奶,期间间断发热,出现呛咳、流涎多,鼻饲配方奶出现潴留,多次痰培养提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副流感病毒等感染,考虑吸入性肺炎,予以禁食、吸氧、吸痰、抗感染等处理。入院第16 天行支气管镜检查+胃镜检查+胃镜下鼻空肠管置入术,术中见气管上段右侧后壁气管食管瘘,液体间歇性涌出,喉返神经腐蚀伤。术后第4 天开始给予鼻肠管肠内营养,间断吸氧20 d,住院37 d 出院,进入家庭肠内营养治疗。例3 术后经过积极的气道管理、抗感染治疗,术后第2 天停止吸氧,术后6 d 开始鼻空肠管肠内营养支持。3 例患儿管饲顺利,分别住院40 d、37 d、25 d 出院,进入家庭肠内营养治疗。

1.3 患儿转归 随访至2021 年4 月,2 例成功拔管,1 例继续管饲治疗中。例1 于外院置入食管内引流管,鼻空肠置管110 d 成功拔管,因食管狭窄已行4 次食管扩张术,目前治疗性消化内镜门诊随访中。例3 于2021 年1 月底移除鼻空肠管,气管食管瘘自动关闭。2 例患儿均正常饮食,生长发育良好,无吞咽困难等不适。例2 继续肠内营养治疗中,无发热、咳嗽、呕吐、误吸等不适,定期复查血常规、电解质等未见异常。

2 护理

2.1 密切关注呼吸系统的症状和体征,及早识别迟发性气管食管瘘 气管食管瘘常以呼吸道症状为主要表现,在食管异物取出后数日患儿出现进食呛咳、痰鸣、咳嗽、发热、声音嘶哑等呼吸道症状[8]。早期为化学性炎症,后期常合并有细菌、真菌等感染性炎症。瘘口较大时,由于吸入大量的气体流入胃腔,病人出现烦躁、呼吸功能下降、呼吸窘迫甚至呼吸衰竭等,如不及时处理,容易导致病人死亡。3 例患儿入院时存在不同程度的发热、呛咳、流涎、痰鸣、吞咽困难和大量的白黏痰,即使禁食,也出现剧烈的刺激性咳嗽,肺部炎症较严重。入院后给予禁食、胃肠减压、抗生素治疗。予半卧位,及时吸引清理咽部及口鼻腔分泌物,防止唾液反流和误吸。一旦出现呼吸困难及时持续鼻导管或面罩吸氧,以改善低氧血症,并通知医生处理,根据医嘱进行颈胸部CT、胃镜或纤维支气管镜的检查。本组3 例患儿除例3 入院时就发现气管食管瘘外,其余2 例均为住院后发生的瘘管。与文献显示的纽扣电池即使成功移除,炎症可在食道和周围组织中持续存在,取出后24 h 仍可能发生瘘管,潜伏期最长可达14 d[9]一致。由此可见,患儿如果吞咽或进食后反复发生咳嗽、咳痰、发热等呼吸系统的症状和体征,出现呕吐、潴留、血性痰液等情况,需警惕吸入性肺炎、气管食管瘘等并发症的发生,假如患儿已开始肠内营养,应减量喂养,甚至再次禁食、采用抗感染等处理。本组3 例患儿经严密的呼吸道症状和体征管理,2 例后期成瘘的患儿因发生吸入性肺炎,予再次禁食、抗感染,纤维支气管镜清理呼吸道后改置鼻空肠管。3 例患儿分别吸氧14 d、20 d、2 d 后顺利脱氧,进入肠内营养治疗。

2.2 妥善固定鼻管,协同家长守护鼻管 纽扣电池造成气管和食管损伤的机制有5 个方面:直接压迫、碱性电解质从电池泄露、从外部电流重新产生碱、电流直流电引起低压烧伤以及重金属毒性[10],即使异物取出,仍可能存在周围组织侵蚀而让患儿产生疼痛等不适,加上幼儿认知能力低,呛咳、流涕、流涎等呼吸道症状产生的不适感,可能导致非计划性拔管事件发生。本组鼻管均作支撑、引流用途,为高危导管,一旦意外拔管,需全身麻醉胃镜辅助下重新置管,因此,家长参与鼻管守护行动十分重要。入院后评估家长的照护能力,正确介绍鼻管的作用、意外拔管的风险、后续的治疗方案,取得家长配合。初次置管后48 h,为意外拔管高峰期,告知家长需对患儿进行间歇性约束处理,以取得理解。入院时、病情变化时,采用FLACC 疼痛评估量表进行疼痛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及时给予干预,以防止意外拔管[11]。采取半卧位,以减少消化液的反流、“卧位烧灼样呛咳综合征”甚至误吸的风险。每班查看鼻管的固定、外露情况,在使用3M 胶布常规“工”字形固定于鼻翼、脸颊、耳翼的基础上,加用3M 透明敷贴于鼻翼、沿脸颊至耳前导管裸露部分二次固定,防止患儿因手指勾扯或牵拉鼻管而造成非计划拔管。发现鼻管固定不佳、潮湿、卷边等情况及时更换。本组3 例均为年轻父母照护,宣教知识接受能力强。3 例患儿住院期间疼痛评分最高4~6 分,偶尔影响睡眠,经呼吸道症状管理、体征管理、保持半卧位或怀抱体位、遵医嘱给予奥美拉唑静滴抑酸抗反流、家长暖心陪伴等处理,患儿均被有效安抚,2 d 后解除约束,家长管道维护意识强烈,未发生意外拔管。

2.3 给予营养支持,促进瘘口自行闭合或择期手术 食管气管瘘患儿因吞咽困难、食道蠕动功能障碍、声音麻痹等原因,面临感染、瘘、营养等一系列问题,病情复杂,治疗时间长[2-3]。3 例患儿入院时虽不存在营养不良,经STRONGKID 营养风险筛查,均存在高风险的营养不良,需要营养支持。早期全静脉营养致力于改善呼吸道感染症状,以减小误吸的风险,待患儿无发热、呕吐、频繁呛咳等情况,进入管饲肠内营养支持,以促进组织的再生和黏膜的愈合。管饲期间抬高床头,选择一种肠内营养液持续泵注喂养,观察患儿有无呛咳、呕吐、腹胀、腹泻、潴留等情况。一旦出现以上喂养不耐受的情况,及时报告医生,给予血气、粪便、胸部CT 等实验室、影像学检查,区分有无吸入性肺炎、纵隔感染、食管气管瘘口、感染性腹泻等并发症发生。本组2 例置入胃管的患儿出现呼吸道症状反复,发生迟发性的食管气管瘘,最终内镜下改置鼻空肠管,重新禁食、胃肠减压后开始肠内营养,从少到多,最后顺利进入家庭肠内营养。

2.4 制定随访清单,给予多元化的家庭肠内营养宣教 食管气管瘘患儿呼吸道和胃肠道并发症频频发生,旷置食管4~10 周有愈合的机会,预计管饲时间较长[12]。即使成功拔除导管,患儿可能存在胃食管反流、吻合口狭窄和喂养困难等问题,家庭营养须谨慎。如果患儿全身情况允许,一般提倡保守治疗,如果观察到有愈合迹象,建议持续治疗不少于1 个月[7]。由于匆忙喂养可能有害并容易导致气管食管瘘复发,因此,旷置食道让其休息、充分肠内营养和仔细的随访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住院期间通过“317”护士宣教平台、科室公众号、家长课堂和板报墙等多元宣教形式,引导家长着重关注患儿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和管饲功能状态等事项。出院前采用工作坊形式让家长参与到鼻空肠管固定、管饲喂养、吸痰护理的行动中,经考核合格方可出院。告知家长严格遵医嘱进行随访,评估肠内营养的效果、瘘口有无自行闭合的希望等,出院前协同家长一起填写肠内营养随访清单,随身携带并妥善保管。随访清单根据2019 年《ESPEN 家庭肠内营养指南》出院前需要指导的项目[13]制定,记录了患儿的诊断、置管时间、随访时间、用药情况、管饲期间出现堵管、意外拔管等应急处理方法,以期实现连续、个性化的随访。出院前组建肠内营养患儿家庭随访微信群,给予家长社会支持和战胜疾病的信心。本组随访至2021 年4 月底,2 例拔管,恢复经口喂养。1 例继续管饲喂养中,呼吸道症状控制尚可,无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

3 小结

随着电子产品应用的增加,纽扣电池应用广泛,儿童好奇心强,纽扣电池误食情况屡见不鲜,严重威胁着儿童的健康,因此做好社会的科普宣教,预防此类现象发生是关键。临床工作中,一旦发生纽扣电池嵌顿食管,须及时取出,避免气管食管瘘的发生。术后护理遵循早期胃肠减压,关注以呼吸系统为主要表现的症状和体征,尽早识别迟发性气管食管瘘,避免出现危及生命的情况。妥善固定鼻管,早期间歇约束患儿,协同家长共同守护鼻空肠管,避免二次置管。早期给予营养支持,加强机体营养摄入,促进瘘口自行闭合或择期手术。出院前制定详细的随访清单,给予多元化的肠内营养健康宣教,有助于提高患儿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肠管胃镜气管
马属动物腹股沟阴囊疝的辨证施治
气管切开术后不同类型气管套管的并发症及处理策略
超声引导下床旁鼻空肠管置入术在危重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研究
早期气管切开对于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体会
基于塞丁格技术的套管法在更换鼻肠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气管狭窄病人导管插管二例
做胃镜 普通、无痛如何选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
我也做了胃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