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打造无障碍环境

2023-01-03 04:32张静
瞭望东方周刊 2022年25期
关键词:中国残联残疾人设施

张静

丽江无声餐厅,帮助聋哑人的手牌(李梦馨/ 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快速发展,无障碍设施和服务不断融入日常生活。进入新发展阶段,无障碍环境建设应如何进一步实现高质量发展?

近日,《瞭望东方周刊》采访了住建部城市建设司一级巡视员邢海峰、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维权部副主任张东旺,总结盘点十年来,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并展望未来,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新任务与挑战。

邢海峰

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会同中国残联等机构和部门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通过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顶层设计,结合城市更新行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居住社区建设补短板行动等重点工作统筹推进、一体落实,取得积极成效。

加快构建标准体系。构建以《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及有关工程项目规范等全文强制性工程规范为核心,推荐性标准和团体标准相配合的无障碍设施新型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大到特教学校、养老院、图书馆等各种建筑和各种场所无障碍设施建设的推荐性行业标准,小到扶手、抓杆等产品标准,全部有章可循。

沈阳某超市为残障人士使用的卫生间(姚剑锋/ 摄)

加大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力度。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将改造或建设小区及周边无障碍设施、有条件的楼栋加装电梯作为改造内容。2019年以来,全国累计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6.6万个,惠及居民超过2900万户,各地结合改造加装电梯6.2万部,增设养老、助餐等各类社区服务设施3.6万多个。

开展无障碍建设示范创建。累计命名469个无障碍建设城市(县、镇、村),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22年7月,住建部会同中国残联印发《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示范城市(县)管理办法》及《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示范城市(县)考评标准》,围绕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的目标,指导各地高标准创建无障碍建设示范市(县)。

张东旺

十年来,各级残联充分发挥“代表、服务、管理”职能,发挥党和政府与残疾人的桥梁纽带作用,把反映残疾人需求、增进残疾人福祉融入到无障碍环境建设全过程,积极协调和配合政府职能部门全面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与管理工作。

开展残疾人无障碍需求调查,掌握无障碍环境建设实情。从2015年开始,中国残联开展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的实名制专项调查,“十四五”时期改为全国持证残疾人基本状况调查。调查中关于无障碍环境建设有两方面内容: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和需求情况;村(社区)中与残疾人等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设施无障碍建设情况。这些数据为国家制定规划和相关部门出台政策提供了决策依据。

配合推进完善无障碍环境建设顶层设计。积极促进在《民法典》《法律援助法》等法律法规制修订中强化无障碍内容,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立法。推进将无障碍环境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老龄事业、信息化、基本公共服务、交通、乡村振兴等专项规划政策,制定實施无障碍环境建设五年实施方案。

开展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和残疾人服务设施无障碍建设改造工作。“十三五”期间对65万建档立卡重度残疾人家庭进行了无障碍改造。“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补贴110万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为推进该工作,中国残联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5部门出台了指导意见。从2021年至2022年9月30日,全国共完成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39.4万户。

配合政府部门、有关行业、有关方面共同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配合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认证、公益诉讼、信息、交通无障碍建设等工作。

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宣传。中国残联连续4年分别在上海、杭州、哈尔滨、南京举办信息无障碍论坛暨全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成果展示应用推广活动,参与人群广泛,社会效益显著。充分发挥残疾人在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中的作用,近四年仅中国残联就线上线下培训省级残疾人无障碍体验促进督导员2500余人次,共同推动提升城乡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标准化、人性化和便利化水平。

无障碍建设示范创建活动有力促进了无障碍环境建设质量提升。各地在创建示范活动中,形成了一批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

各地普遍将无障碍环境建设纳入当地相关发展规划或政府重点工作任务,成立无障碍工作领导小组或协调机制,建立相关部门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比如,北京市成立以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的无障碍环境建设专项行动工作组,相关部门和各区政府协同联动,分阶段有序推进工作。雄安新区建立了无障碍环境建设和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将无障碍环境建设及其工作经费分别纳入城市规划建设和财政预算。

各地将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危房改造等工作整体谋划,统筹推进。比如,天津市滨海新区将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与新区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有机融合,建立了系统化、规范化的无障碍制度体系和建设方式。浙江省杭州市将无障碍改造与老旧小区改造一体化推进,加快补齐社区无障碍短板,精心打造“有爱无碍”的社区生活环境。

各地在新建、改建和扩建房屋和市政工程中,严格落实配套建设无障碍设施建设要求,同时聚焦重点人群需求,全面排查已建无障碍设施短板,建改并重。比如,湖南省张家界市在景区建设、城市道路、公园绿地、广场、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等工程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和施工图审查时,严把设计审查关,近几年新建房屋与市政工程项目无障碍设计达标率100%。福建省漳州市引入专业技术团队,摸排形成无障碍设施问题清单,针对普遍、共性问题整改,制定统一的设计、施工、验收标准,系统化提升无障碍设施建设品质。

各地在抓好各类无障碍设施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无障碍环境的系统性、整体性、包容性,多方参与,共同打造全龄友好的无障碍环境。比如,河北省张家口市组建了130余人的无障碍环境建设监督员队伍,在社会生活的不同场景中,做无障碍建设的体验员、监督员、宣传员,有效推动了全社会认知水平的提升。福建省福州市邀请残疾人志愿者“全过程、陪伴式”参与体验测评,不断完善无障碍方案设计,实施系统化精细化改造。

2021年4月14日,27岁的成骨不全症患者刘大铭坐着gH0dVSO0VrPqaPvB3mJHuqrwGobz9Xz/qqD/N4Fdf3A=轮椅在北京市东城区一家以无障碍标准建设的书店——善缘书社内选取书籍(鞠焕宗/ 摄)

无障碍通道增设后的广州街头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基本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但仍存在无障碍设施总量不足、建设品质不高等问题,需要持续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解决 “好不好”的问题。

下一步,我们要持续加快推动城市道路、居住社区、公共设施等无障碍建设和适老化改造,深入开展全国无障碍建设示范市(县)创建活动,强化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标准实施,加强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活动监督管理,积极引入残疾人、老年人等社会成员和社会组织参与体验评价,进一步推动无障碍环境高质量、高品质建设,打造安全便捷、健康舒适、多元包容的无障碍环境。

下一阶段,中国残联将协同有关部门和行业,积极贯彻落实好《无障碍环境建设“十四五”实施方案》和相关法规政策的要求,加快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立法,落实无障碍环境建设推进工作机制,完善无障碍环境建设政策和標准体系,推进提升城乡基础设施无障碍建设水平,为110万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大力发展信息无障碍建设,进一步提高全社会无障碍意识,加快建设形成设施齐备、功能完善、信息通畅、体验舒适的无障碍环境,方便包括残疾人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生产、生活,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

猜你喜欢
中国残联残疾人设施
中国残联助残疾应届生就业
民生设施非“摆设”
警惕环保设施安全隐患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擅自启用已查封的设施设备该如何处罚?
我骄傲
方便残疾人用的橱柜Chopchop
为残疾人筑一个“中国梦”
特殊教育的新篇章
中国残联主席团部分副主席到信访办调研接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