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我国大学生灾难知识的创新培训模式探讨

2023-01-04 13:05颜龙萍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医学知识参与者灾难

颜龙萍,胡 海

灾难频发,严重影响了人类生活。为了减少灾难所带来的影响,世界卫生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强调,尽管紧急情况下救援物资十分重要,但预防措施和准备工作同样重要,甚至可能更为重要[1]。其中,灾难知识培训作为预防准备工作中的必要环节,应引起高度重视。灾难知识培训大力推广,普及全民灾难意识十分重要。作为守护人民健康的医护人员们,更应具备相应知识与技能。了解灾难相关专业知识、掌握防灾必备技能、熟悉灾后救助工作,是每位医护人员的必修课,也形成了“灾难医学”。1955年,“灾难医学”的概念首次被提出,经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现已逐渐形成一门专门研究和解决灾难中的医学技术实施及其管理等问题的学科[2]。

大学生的灾难医学知识培训水平代表国民较高水平,因此了解其灾难医学知识水平具有现实意义[3]。提高大学生灾难应对水平,从而为未来灾难救援提供帮助。本文分别从国内高校的灾难知识培训现状入手,探索创新的培训模式在灾难医学方面的使用情况及效果分析,提高灾难医学知识培训水平,有效地减少灾难对人类带来的危害。

本综述属于普通性综述,以“灾难培训”(Disaster training)、“灾难医学”(Disaster medicine/medical和“培训模式”(Training mode)为主要关键词,在CNKI中国知网、Wanfang Data万方数据、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等数据库中检索中英文文献,检索引用参考文献共47篇,进行分析参考。

1 国内高校灾难培训及培训模式现状

普通高校的灾难知识培训尚未普及,我国目前灾难医学知识培训机制尚不完善。谌丽[4]等人以北京高校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发现大学生基础灾难知识掌握较少,减灾行为有待提高;同时,高校缺乏灾难知识相关培训课程,并未开展灾难知识培训,学生灾难意识十分薄弱。有调查[5]显示,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更多来自于媒体,这说明部分高校的灾难知识培训还是未让学生真正学到有用知识。此外,大部分高校无系统的灾难培训,灾难培训体系不够完善;不仅是普通高校,医学院校的灾难知识培训程度也不高,通过研究者在近30所医学院校中的调查,发现医学院校的灾难知识培训情况堪忧,效果最佳的培训制度是将灾难医学作为独立学科开展培训活动,但是在研究范围内各医学院校的灾难医学培训体系还有待改革。此外,江淑聘[3]等人对广州中医药大学在读的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灾难培训尚未完善,无系统培训体系。大学生们的防灾意识仍然很薄弱,但对于开展灾难医学知识培训的需求强烈,积极性颇高。因此,形成完整体系的灾难医学培训十分有必要;据调查可知,也有少部分高校开展了系统的灾难医学课程进行灾难知识培训,例如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已有相关的灾难医学系统培训,为未来的医学人才有效进行灾难救援方面奠定了基础。

综上,我国大学灾难知识培训状况不佳,仍有较大进步空间,特别是对于各大高校,形成一套完整的灾难知识培训体系十分有必要。

在目前已有灾难知识培训的高校中,传统知识培训模式占主导地位,其中,举办知识讲座和办宣传栏最多[6]。传统培训方式相对古板单一,缺乏趣味性,学生们易感枯燥,参与意愿不够强烈,培训效果也不佳。随着国内学者编写的灾难医学相关教材逐年发布,传统教学模式的知识内核在渐渐丰富,但仍然不够完整[7]。此外较为重要的一点是,传统知识培训模式注重理论知识,但是灾难医学知识培训要求被培训者们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要具备实践技能,以在灾难来临时有效地展开救援工作,所以传统知识培训模式应用于灾难医学远远不够,创新式培训模式便逐渐出现。

2 创新式灾难医学培训模式

对于学习灾难医学的学生来说,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结合十分重要,应当运用创新式培训模式,培训者作为引导者[8],让学生作为主体,必要时应当走出理论教学,以情景模拟、灾难演习等动态培训的方法进行灾难医学知识的传授[9]。已有研究[10]运用创新急救培训的模式,开展灾难医学大学培训试点,有学者认为在大学开设以灾难医学为主的急救培训和创办急救协会培训模式具有可行性,且可以达到健康知识培训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实施技能考核制度,可明显提高大学生灾难意识,在灾难来临时更快做出反应,并建议在全国高校推广。

目前提出的创新培训模式相对较多的是情景模拟式、游戏式、翻转课堂式、问题驱动教学法(Project-Based Learning,PBL)、整合法及多科融合式培训等。创新式培训模式的出现,为灾难医学知识的普及展开了新篇章。本文着重探索情景模拟培训法、PBL模式及游戏式培训三种创新式培训模式。

2.1 情景模拟培训法情景模拟培训法是指培训者通过对事件发生与发展的情景、环境、过程的模拟或虚拟再现,让参与者在接近现实情况下扮演某种角色或进入某种心理状态,并和其中的人或事产生互动, 以加深感受、深化认知,使其心理机能得到开发,达到自觉接受培训内容,并在短时间内提高素质与能力的一种培训方法[11]。情境模拟培训法能够有效地测评参与者的整体水平,检验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情况[12]。

未来合格的医学人才必须接受灾难医学的系统培训,从而提高对各种灾难的应急能力和救援水平。灾难医学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传统的理论讲座结束后,需要安排实践内容,多为情景模拟式培训,主要是模拟某一具体灾难现场,让医学生们熟悉灾难救援的基本流程,切实体验到救援工作,加深对理论的理解[13],提高自身面对灾难的能力。采用情景模拟方法进行培训,既可以加深医学人员对基础理论的认识,同时也可以提升其操作能力[14];古长维[8]等人将情景模拟法应用于大学生灾难医学知识培训中,取得了一定效果。他们认为此法优于传统的常规培训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可用于医学培训;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医院开展了以高仿真医学模拟训练为主题的医学生危重症救治技能选修课,以提高其学习效率,成效甚好[15];在灾难医学培训中,孙贵新[16]等人认为,除了通用技能与基本医疗技能培训外,还需提供灾难医学救援演练,进行对实际灾难应急救援过程的模拟,包括常规应急处置流程和设定的关键事件等[17]。2013年在武汉,由国内外几所医院联合承办的“灾难医学救援暑期学习班”,包含了50名来自中国各地的学员,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16];谢新武[18]等人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研发出了创伤现场急救模拟训练系统,对灾难现场常见情况进行模拟并提供交互式训练,可用于对医护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加深了其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应急反应能力,对灾难医学救援培训的帮助极大,现已将产品投入市场,具有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采用模拟培训模拟现实灾难环境,能使受训者获得感性认识,切实体验到灾难救援场景,有助于其批判思维的建立[19],增强他们在灾难来临时的应急反应与处理能力。此外,情景模拟培训法还具有立体、“真实”、可重复、安全的优势[20],可以调动参与培训者学习的积极性,能够使其身临其境,巧妙结合场景模拟、角色扮演、灾难演习等方式进行培训,增强主观体验性,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极大地提升了灾难医学培训质量。

情景模拟培训法目前存在一定局限性,与其发展尚未完全成熟,耗费人力物力大等因素有关。其中,情景模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开发虚拟培训成本高,这是限制情景模拟式培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21];培训设施存在不足,情景仿真程度可能不够,情景模拟时间不充分,暴露问题较多[22];在实际运行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何合理发挥培训者作用、科学评价培训模拟效果等[23],都是情景模拟培训法面临的挑战。

2.2 PBL模式PBL模式是一种通过让人们展开一段时期的调研、探究,致力于解决一个复杂的问题,从而在这些真实的体验中习得新知识与新技能的培训方法。组织者根据培训目标提供案例及提出问题,将人们分成若干组进行讨论,分析整理出最终结果并由一名人员汇报。

传统的临床医学培训模式以“培训者讲,被培训者听”的“填鸭式”培训为主,过分强调培训者的影响,却忽略了参与培训人员本身的重要作用[24]。而PBL模式是以参与者为主体,在培训上极大的发挥了参与者自身的作用。有学者[25]认为,PBL模式的特点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能够充分发挥其参与培训的主动性,有利于调动其积极性,在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的过程中有传统培训法无可比拟的优点,值得在国内医学知识培训领域推广。目前,PBL模式在国内医学院校已较成熟,有院校实行PBL模式,在课堂上设定灾难情景,引出灾难应对问题,现场模拟救援,制定救援计划,在多年探索中逐渐成形应用[26]。有研究发现,PBL模式不但可以改善医学知识培训的环境,有利于增加师生交流、活跃学习气氛,更能利于知识掌握和提高受训者学习能动性与团队协作的能力[27-28]。有研究[29]尝试将PBL培训模式运用于灾难医学知识培训中以提高参与者实践能力,效果十分显著。应用以问题为中心的培训使整个过程气氛活跃、融洽,受训者踊跃参与,培训目标得到很好的实现。通过运用此培训模式,其自我学习能力、创造力和独立性都得以增强[30],在灾难来临时应对能力与协助救援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PBL模式效果显著,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分组人数难以确定,若是人数过少,所对应分配的培训人员资源不足[31];若是人数过多,则参与者的观点太多容易产生分歧或有人无法发表自己的观点,难以得出最终结果,无法起到培训的效果。PBL模式主要强调参与者的自我学习能力,也容易忽视灾难的系统性与多样性[27]。此外,PBL模式要求培训人员准备适合的案例[24],工作量加大,需要重新编写大纲、培训计划[32]等,这些需要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寻找合适的教室工具设施等。对于参与者,在短暂的讨论时间里,了解知识面广,但是了解程度可能不深。受传统讲座的影响,参与者的受训主动性可能较差[33]。所以,合理将PBL模式与传统培训法或其他创新式培训模式法结合[28,34]并运用于灾难医学培训中对培训质量提升的帮助极大,值得在灾难救援普及工作中推广[35]。

2.3 游戏式培训游戏式培训可理解为以参与者为主体参与的快乐培训活动[36],可以提升其参与培训的兴趣,加快培训进程,也符合“以参与者为主体,培训人员为主导”的学习理念[37]。游戏作为一种知识培训策略用于医疗中被称为引导游戏或严肃游戏[38]。有学者认为,严肃游戏旨在将游戏的娱乐性融入严肃的培训中,以寓教于乐的形式来提高培训质量[39]。

游戏化培训模式在国内医学上使用培训效果颇佳。江苏一所卫生院校[40]将游戏化模式融入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探索此类创新式培训模式使学生对该课程兴趣提升的可行性,结果发现,大部分学生十分接受游戏化培训模式,同时学习效果提升显著。

高校作为知识传授的主要阵地,应重视灾难知识培训,强化相关知识的传授,优化相关培训设置,为灾难医学人才提供平台,为全民灾难知识普及提供模板。书本化、课件化的灌输式培训已不能满足当代医学生掌握知识的需求[41],为提高其学习积极性,高校可以灵活设置培训模式,如可以利用其喜欢的网络游戏进行灾难仿真练习,进行灾难医学知识传授[6];杨挺[41]也认为,医学院校可以通过开发专门的灾难知识培训游戏及其他方式对学生进行灾难知识培训,助于从学习阶段培养学生危机意识,提升自身能力;胡海[42-43]等人选取四川某高校选修灾难医学培训班的学生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基于游戏化模式的灾难医学知识培训质量较传统讲座组高,证明了游戏式培训的有效性;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知识的培训中,运用游戏式培训的一组参与者也比传统讲座形式参与者的知识保留度高[4],其学习积极性强,培训目标得以实现;在灾难医学培训中,有调查显示,学生们对游戏化培训模式欣然接受,并且大部分人认为游戏式培训比传统讲座式培训好,能够提升自身学习兴趣,学习过程更加轻松有趣[43]。

游戏式培训对于参与者们的自主实践能力与培训效果起到明显提升的作用,对于灾难医学培训目标的有效实现具有重要意义。该类培训模式尚有不足,其多用于小学[44],在灾难医学方面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还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与探索。

3 小 结

国内灾难知识水平堪忧,必须引起重视,首先应建构医学院校及医护人员的系统灾难医学培训体系,从而推广至全国各高校,再至全民普及,整个过程对于灾难医学的发展与灾难救援水平的提升至关重要。创新式培训模式为灾难医学知识培训的开展掀开了新篇章,传统培训与多种创新式培训模式灵活结合与运用[33,46-47],可以有效提高培训质量,对灾难医学的发展起到极大地推进作用,能够拓展灾难知识培训的形式,引起全民对灾难知识培训的重视,提升灾难救援水平,增强灾难救援效果,最小化灾难所带来的损失。

猜你喜欢
医学知识参与者灾难
雷击灾难
休闲跑步参与者心理和行为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门限秘密分享中高效添加新参与者方案
思维导图在医学中的应用
基于代理的多方公平交换签名方案
加强班级凝聚力建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海外侨领愿做“金丝带”“参与者”和“连心桥”
新环境下《解剖学》教学资源开发探讨分析
卫校化学教学中渗透医学知识的实践
话说“灾难和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