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属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思考

2023-01-04 13:05胡云衢任海波刘冠磊徐彬彬张本林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公共卫生传染病应急

胡云衢,任海波,刘冠磊,徐彬彬,张本林

军队队属医院是担负基层部队平时卫生防病、疾病预防控制、医疗保健与战时应急卫勤保障的一支重要力量,与基层官兵“贴”的最紧,与备战打赢靠的最实,其能力素质是影响部队战斗力生成的重要因素[1]。近年来,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频发,已严重威胁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3]。目前国际上之所以对疫情防控的反应较为迅速,是因为建立了长期对特定传染病的监测和报告机制[4]。我国在传染病预警监测方面也下了一定的功夫,尤其是在疫情上报系统的管理和要求上尤为严格,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我国在积极应对处置新冠肺炎疫情处置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成为世界各国抗“疫”的重要借鉴。部队人员高度聚居,传染病的杀伤力对战斗力影响很大,一旦出现很难控制,危害不亚于战场伤病减员,抓好部队疫情防控工作,进一步转化固化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成果对于部队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尤其重要。部队医务工作者要秉持保健康就是保战斗力的信仰,加强队属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持续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实现重大疫情“不输入、不扩散、不亡人”目标,切实维护好部队官兵健康安全。笔者结合近年来参与处置多起公共卫生事件的实践,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设,谈几点认识。

1 加强各项能力建设

1.1 领导能力建设队属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领导小组,应领导、指挥、督查和协调本单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要从加大检查密度和督导力度,及时发现问题、查找短板、堵塞漏洞方面加大力度。领导小组要把机关力量与基层科室捆绑在一起,采取各种形式、多种方式,实施捆绑式帮带,充分发挥医务人员主观能动性,确保防控措施落实时时有人抓、处处有人管,努力构建起群策群力、群防群控的防控体系。

1.2 防控方案建设依据队属医院的特性,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控预案,特别是针对呼吸道、消化道、虫媒等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等突发共公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预案,部队遂行大项任务、组织重要演训活动等专项卫勤保障计划,根据方案预案进行针对性训练。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对于队属医院急诊学科建设具有很急迫的要求,加强急诊医学科的学科建设,提高医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能力,重视技能及自身防护的学习是当务之急,同时还要定期开展专项技术培训和研讨班,加强与驻地军队医院和地方疾控部门之间的联动,以期更好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3 抽组力量建设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往往需要防疫、呼吸(消化)、急诊医学、重症、检验等卫生专业人员通力合作,同时加强采样、运输、封控、消杀、饮食等建制保障力量的建设,并做到定人定位定责。当前,队属医院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训练中还存在场地简易化、组训碎片化、程序套路化等问题,部队时效救治能力与实战化要求还有不小差距,急需把卫勤训练编入大纲规范抓训、纳入后勤训练一体推进、进入演训活动同步验证,以提升卫勤力量对战斗力建设体系贡献率。

1.4 技术储备建设基层部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加强专业技术军官管理等政策制度,以及即将出台的部队基层卫生人员统管共用派出保障规定,都是为了加强队属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设人才储备。对于队属医院加强技术人才的储备是利好政策,在加大人才梯次储备的同时,还要加大选派技术人员外出进修,拓宽视野,建强专业力量,培育防控指导、检测筛查、流调管控三类专业人才,切实加强专业人员对新发、多发传染病和常见食物中毒事件的个人防护、采样流调、实验室检测、消毒技术与规范、诊疗方案等经常性培训,定期组织专项应急演练。

1.5 物资器材准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公共性、危害严重性使得物资储备具有了不确定性、不可替代性及滞后性等特点[5]。目前大多数队属医院卫生装备器材基础弱,现场搜救、一线急救和救治后送装备器材数量少,技术含量低,以十四五后勤力量建设为契机,将其融入卫勤力量建设体系,落实“医疗机构基本医疗设备配备”“部队卫生器材更新轮换”规划项目,同时加强战伤自救互救、战场急救等模块器材配备,满足部队遂行任务需求,最大化发挥装备器材保障支撑作用。新冠肺炎常态化疫情防控时期,队属医院还需按照不少于3个月标准储备个人防护物资、流调采样耗材、检测试剂耗材、消杀药品器材,以及常见多发传染病的特效治疗药物。

2 强化各级疫情防控机制

2.1 制定监测预警机制信息技术在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效率和效果方面有着极其关键的作用[6]。医院卫生防疫部门要常态监测驻地社会人员和部队人员的发热、腹泻等常见传染病症状趋势,对接属地卫健委、疾控部门了解当地传染病发病情况,研判评估流行态势,向部队发布预警信息,对地域性高发传染病及时提出意见建议。新冠肺炎疫情是当前防控工作重点,但也不能忽视了其他疫情的可能性。冬春季突出以腺病毒、甲流等为重点的呼吸道传染病,夏秋季突出登革热、流行性出血热等虫媒传染病和集体性食物中毒,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2 严格实行报告制度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要做到警钟常鸣,要加强驻地疫情形势动态研判,严格落实按级报告,发现国家法定传染病和军队重点监测的传染病,要通过军队传染病网络监测平台按规定时限上报。尤其是出现当下比较严重的疫情,出现新冠病毒检测阳性及密接、二次接触者,腺病毒检测阳性,同一班排3例以上不明原因发热或腹泻,1 h内电话报告,2 h内书面报告,以确保信息上传下达的通畅,及时遏制疫情传播。

2.3 实施应急响应机制队属医院与联勤医院、军地专科定点医院和疾控部门搞好沟通对接,加强协同。在指挥协调、信息沟通、技术合作等方面建立工作制度,共同做好防治工作,确保部队官兵有需要,第一时间能够得到快速支持[7]。在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如本级技术力量不足时,还要坚持军地联动,向联勤保障部队区域定点收治医院、战区疾控中心、地方医疗疾控机构最大限度寻求力量支援和技术支持。

3 细化疫情防控处置措施

3.1 严格实施分区封控对阳性病例或聚集性发病患者所在区域立即采取封闭管理措施,科学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停止聚集活动、减少人员流动、严格出入管控,严防疫情扩散。第一时间全员佩戴口罩(区分不同防护等级,执行分级防护规范),严格落实手卫生、预防服药、开窗通风、防寒保暖、饮食卫生等预防措施。

3.2 保证流调筛查的精准性防疫人员对患者发病特征、可能致病因素、活动轨迹、密接人群等开展调查,填报《流行病学调查表》。协调本单位业务部门调查本单位人员活动轨迹,排查与患者接触情况。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对近期组训施训、集体活动、外来人员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依据流调研判情况,对患者样本进行多病原检测,确定致病原及分型。按照先涉疫人员、再全员、后环境的顺序,针对性开展病原学筛查。结合致病原类型和潜伏期,对易感人群定期进行检测复查。

3.3 精准消杀隔离后送根据病原传播特点,按照消毒技术规范,呼吸道传染病加强通风和表面擦拭消毒,肠道传染病加强手卫生和餐具的消毒,虫媒传染病加强有害媒介的杀灭和孽生环境的消除。做好医疗垃圾和污水的无害化处理。对所有涉疫人员实施隔离医学观察措施,对除新冠病毒、腺病毒外的其他传染病轻症患者实施隔离治疗。对新冠病毒感染者、腺病毒确诊病例、其他传染病的重症患者立即后送至定点医院进行隔离治疗。医疗后送要定人、定车、定责,后送过程中加强人员防护和车辆消毒。

3.4 进行严密健康监测对于已知病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以做到药到病除,产生的后续影响较小。但类似于近三年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病例,我们对于它的认知还在不断总结中提高,该病毒变异较多,产生的危害也较大,对于痊愈病人经过一个潜伏期的隔离医学观察后,经数次核酸检测阴性方可解除隔离。归队人员需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做好在外防护,在外人员往往是完全暴露在可能与病原体接触的环境中,可能是疫情传播的重要途经[8]。人员归队后加强后续健康监测,根据个人体能情况循序渐进恢复训练。

4 讨 论

4.1 把控重点人群,抓住三个重点当前,德尔塔变异毒株还在扩散,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比德尔塔更狡猾、更凶险,而且已经有了扩散蔓延的趋势。要充分认清严峻形势,杜绝麻痹松懈思想,始终关注重点环节,要加快推进全员加强免疫接种,坚决防止疫情输入。同时要以气温骤变、重大演训、新兵训练为“重点时段”,以发热门诊、餐厅食堂等狭小空间以及驻地发生传染病疫情的营区为“重点部位”,以疫区返回人员、新兵新学员、医务人员、炊管人员、社会化保障人员等为“重点人群”,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和应急处置准备。

4.2 提升综合保障,注重身心健康不仅要注重维护官兵身体健康,也要完善心理服务体系,关注关心官兵心理问题,定期开展心理测查活动,及时发现隐患苗头,跟进搞好疏导回访,切实维护官兵心理健康。尤其要针对性开展健康宣教、组织心理卫生服务,消除官兵恐慌情绪,避免过度焦虑;保障充足供应生活物资,搞好饮食保障,保证营养健康;丰富隔离官兵日常生活,提供必要书、报、广播、电视、运动器材等保障,避免长期单调生活引起情绪波动。

4.3 注重安全管理,健全物资储备对食物中毒事件,要第一时间会同保卫部门排除人为故意;对可能波及地方的重大疫情,在做好保密的前提下,及时与地方相关部门沟通联络,及时通报或获取疫情信息,密切关注舆情动态,防止网络负面炒作,避免引发连锁反应。对于防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物资储备管理可借鉴美国的市场储备机制,与生产或经营卫生应急物资的厂家长期合作,当突发事件发生时,通过网上下单的形式与厂家联系,要求24 h或36 h将物资送达指定地点[9-10],以确保物资供应及时,消除因物资短缺造成的事件持续恶化。

5 小 结

队属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涉及的范围较广,不同种类的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时间有迹可循,如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水痘主要发生于冬春季节,符合呼吸道疾病的流行时间特征,手足口病、细菌性痢疾、霍乱等肠道传染病夏秋季节高发,符合肠道传染性疾病的流行时间特征[11-12]。因此可以有准备的针对不同疾病的发病流行时间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及时的进行疫苗接种以及安全教育工作,将可能发生的公共卫生事件扼杀在摇篮里,从而实现疾病的有效防控[13-14]。最大程度的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人们产生的身心影响,降低各种不利影响维持和谐稳定[15]。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规律研究,对于队属医院做好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建设尤为重要,聚焦队属医院备战打仗属性,卫勤力量建设要从实战化出发,坚持实战实训、联战联训、科技强训、依法治训,着力构建新型卫勤训练体系,着力增强卫勤力量实战化训练质效,全面提升保障打赢能力。按照实战化、体系化、基地化的思路,结合任务实际,认真梳理及时分析、研究和总结新形势下队属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规律、经验教训、不断调整完善现有卫勤保障对策,积极推进应急制度和机制创新,必将对队属医院今后及时高效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部队的各项保障条件相对较为集中,较地方卫生部门而言,部队人员车辆出动迅速、疫情预警反应较为迅速、物资保障由各级统一调配,是保证了疫情防控高效开展的优势,因此,面对区域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建立更为高效的预警机制,必要时联合军地力量,整合优势资源,共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当前和今后军地共同面临的课题。

猜你喜欢
公共卫生传染病应急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哈医大公共卫生学院供暖系统整改方案
情景构建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应急救援要诀“少 快 短”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Dijkstra算法在应急救援中的应用
公共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