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共同体”理念:新时代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探索

2023-01-04 15:22尹晶晶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银山绿水青山共同体

尹晶晶

(西安邮电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0)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人与自然命运与共、和谐共生关系的科学规律总结和时代自信表达。作为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个重要生态理念,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理论逻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态基因的历史逻辑和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态需要的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蕴含着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性、和谐共生性和生态价值性。坚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加快人民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向、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推进共商共建的全球生态治理等,对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现代化格局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的生成逻辑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一个缩影。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绵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态基因,服务于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态需要的实践诉求,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

(一)理论之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新时代的新发展。马克思主义虽没有明确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但在其理论体系中人与自然统一的生态观却始终贯穿其中,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形成提供了本体论依据,奠定了理论之基。

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统一的生态观是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本体论依据。在唯物史观的视野中,虽然自然界具有客观的先在性,但是,自人类社会产生以后,人与自然关系就始终是社会存在的基本关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1]161,人靠自然界生活。而劳动即生产实践活动只不过是联结人与自然关系的中介,因而,只要有人存在,任何一种社会的生产从一开始就必然产生出和表现为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双重关系,并且这两种关系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相互交织着、相互制约着不断发展变化,即使这种关系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以异化的形式存在,但它也始终存在和仍然是社会存在的生态基础和基本条件。所以,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始终坚持从这一基础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因人类的活动而发生的变化出发,并立足于前一代所奠定的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在工业中向来就有那个很著名的‘人和自然的统一’,而且这种统一在每一个时代都随着工业或慢或快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就像人与自然的‘斗争’促进其生产力在相应基础上的发展一样”[2]156的著名论断。这样,马克思主义就从唯物史观的视角创设了人与自然统一的历史命题,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和创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提供了本体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物质变换观是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的理论基础和指导。人与自然之间是一种物质变换的统一关系,这种关系因受社会制度的制约而表现出不同的形式。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和自由人联合体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物质变换关系就是其中的两种典型表现形式。任何一段历史都是在继承既往的生产力及其总和的基础上向前发展的,有的生产力一方面规定着后来历史阶段的分配和社会结构划分,另一方面又受后来历史阶段的制约。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也都是如此。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逻辑居于主导和支配地位,它将原本作为人类生产生活资料依靠和来源的自然力转化为了资本而日益受资本支配,掠夺和支配自然成了资本主义的一种制度性意识形态。这直接导致了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与自然关系的分离、对立、对抗,即人与自然物质变换关系的断裂,也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关系遭到毁灭性破坏。马克思主义指出:“产生这个结果的,并不是这个或那个次要的弊端而是制度本身”,因此,要探寻问题的根源,我们不能停留在繁文缛节的社会弊病中观察,“而应该到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中去寻找”[1]368。这正是自然报复论提出的依据。而为了避免自然报复论所预判的情势发生,马克思主义突出强调了从根本上变革资本主义不合理社会制度及其产生的生产方式根源的化解路径,目标直指人与自然和谐物质变换关系的自由人的联合体。这样,马克思主义就从物质变换关系的唯物史观视角,进一步分析和诠释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基本思想,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提供了理论指导。

(二)文化之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态基因

中华文明的发展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崇尚和敬重自然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特色。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孕育和植根于中华5000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又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生态底蕴和基因的基础上成长成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与自然天人合一观蕴含着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智慧和基因。以春秋战国为例,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科学思想的大发展和大繁荣时期,诸子百家尤其注重自然的作用,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倡导人与自然同源。《礼记·中庸》中强调“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哲学思想,万物都要按照其自身固有的规律运行和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道路与自然演变的道路并不相悖,要遵循事物固有的发展规律。《孟子》中讲:“不违农时,谷物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3]203农民耕作的时候不能违背时令节气,既不能太早,也不能太迟,要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只有这样,农民才能获得丰收,正如北宋《齐民要术》中贾思勰的“顺天时,量地利”[4]的思想。老子作为先秦道家的代表人物,崇尚“道法自然”,在老子看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道所派生出来的,他崇尚“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5]442,表达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老子将天、地、人、自然统一起来。这些诸子百家在生产力尚不发达的社会条件下,能够意识到自然规律的重要性,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代人的智慧与能力。

以制度和法令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思想的又一体现。中国古代社会也十分重视从制度和法律层面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先秦时期,思想家们已经意识到要遵循自然规律,对于财物的使用要坚持取之有时,用之有度的原则,尊崇天人合一。从先秦到秦汉唐宋时期,已将保护自然的观念上升到国家层面,设专门的管理机构,如《周礼》中所记载的山虞、泽虞、林衡,等等;秦汉时曾出现的湖官、林官;唐朝的虞部郎中,其职责主要是掌京城街巷种植,山泽苑囿,草木薪炭供顿、田猎之事。同时,个别朝代还专门制定了尊重和保护自然的法律条令,例如,周朝的《伐崇令》规定:“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6]要求百姓不得砍伐树木,不得杀害牲畜,如有不从者,将受到严重的惩罚。再如秦朝的田律、汉朝的汉律,等等。田律是专门针对农林牧渔的法律,要求对于受到自然灾害的农田要及时上报,要保护鱼虫鸟木,主张“百姓犬入禁苑中而不追兽及捕兽者,勿敢杀;其追兽及捕兽者,杀之。河(呵)禁所杀犬,皆完入公;其他禁苑杀者,食其肉而入皮”[7],要求百姓要保护生态,不乱捕乱杀。

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蕴藏着丰富的生态文化思想,而且包含了构建和保护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生态实践智慧,是新时代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文化之源。

(三)现实归因:人民美好生态需要的时代诉求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社会公共产品和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不仅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个重要任务,更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一个时代诉求。

生态民生短板和短腿问题在新时代日益凸显。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与此同时,因粗放发展方式导致的生态环境破坏,尤其是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人民渴望呼吸上清新的空气,喝上洁净的水,吃上安全放心的食品等基本生态诉求成了美好生活的新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关切和重视生态民生问题,从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布局到入章入宪,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到构建生态文明建设“四梁八柱”,从美丽乡村、美丽城市建设到美丽中国、美丽世界建设等,大力加强和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态需要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但从整体来看,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仍是新时代制约人民幸福美好生活的短板和短腿。如此,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就成了化解生态民生问题的现实之需。

良好生态环境是人民幸福美好生活的增长点和着力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社会公共产品和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良好生态环境已经成了人民美好生活的发力点和增长点。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表现在生态环境方面就是,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良好生态环境需要的失衡、区域生态环境资源禀赋同区域生态治理能力水平的差异等。因此,如何协调处理这些矛盾关系,实现社会生产力同自然生产力协调发展、人民物质文化需要同良好生态环境需要的满足协同共进、区域生态环境改善与整体生态系统优化齐头并进,真正把为人民创造和提供更多优质生态公共产品转化成人民美好生活的增长点,切实让人民享有更多的生态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成了新时代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一项重要任务。这是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形成的时代民生之要。

二、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论内涵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蕴含着丰富的理论内涵,强调了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性、和谐共生性、生态价值性。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人类应该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学会和自然和谐相处。

(一)人与自然是有机统一的生命共同体,具有整体统一性

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是对自然二元对立世界的批判和驳斥。西方近代以来把自然界和人类世界看作是二元对立的世界,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分离、彼此对立的,他们认为自然就是机械运动的世界,是具有物理性质的,不会进化发展的,由此形成了人类中心主义和机械论的自然观。在这种自然观的引导下,西方长期在资本逻辑的统治下,肆意地对大自然进行开发和掠夺,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从而威胁着全球生态环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强调,这种共同体是生机勃勃的、具有生命活力的有机共同体,自然界能够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充足的阳光、丰富的水源,是生命的活力源泉,并非西方近代以来坚持的机械论观点。

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强调了人与自然的相互联系、密不可分。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强调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8]47“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9]“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10]50,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是建立在人与自然整体性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思想摒弃了西方的“人类中心主义”的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发展模式,充分考虑了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性、整体性、内在联系性,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共生共存、休戚与共的生命共同体,而不是人类对自然竭泽而渔式的掠夺。

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的统一的整体,应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马克思曾讲道:“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1]516自然史即自然科学,揭示的是关于地球的形成、地球的运动、宇宙天体的演变、有机生命的进化与发展等,而人类史即自然形成之后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包括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等。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刻地影响着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坚持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自然。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变化,既要满足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的需求,也要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的生态环境的需求。

(二)人与自然是共荣共生的生命共同体,具有和谐共生性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始终。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着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到“人与自然共生共存”,人与自然的内涵得以丰富和彰显,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我党深入把握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人与自然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后的历史性抉择。人类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认识自然、保护自然、利用自然。人类如果破坏自然,必将会伤及人类自身。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所讲到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11]559-560这些都是历史发展留给我们的经验教训,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由于过度追求经济发展利益,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出现了水土流失、水污染、大气污染等问题。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破解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难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离开自然界,人类也将无法生存。

新时代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顺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发展,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变化,既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的需求,还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的生态环境的需求。

(三)人与自然是绿色发展的生命共同体,具有生态和经济价值性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绿色发展最生动的阐释,早在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安吉县考察调研时就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最重要的科学论断之一。2006年,习近平总书记系统论述了关于“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第一阶段是用绿水青山去换取金山银山,第二阶段是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第三阶段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将生态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体现其经济价值性,从而人与自然之间形成和谐统一的关系。

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最重要的价值观。第一,要正确处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关系。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这是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最终目的就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维持生态平衡。第二,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绿水青山就是打造金山银山,这是一种绿色发展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问题。”[12]16转变过去的只要金山银山,不要绿水青山的竭泽而渔式发展模式,把优美的生态环境转变为人们经济生活的着力增长点,增加人民福祉,要坚持在保护中促发展,正确理解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增加自然资源的附加值,提升开发自然产品的能力,使自然在保护中得以增值,大力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实现人口、自然、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落实到决胜脱贫攻坚的进程之中。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村是脱贫攻坚的重点和难点,因此要打造农村的绿水青山,收获农民的金山银山。第一,农村地广人稀,自然资源雄厚,要充分开发和挖掘农村的自然资源优势,将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生态优势和经济优势。第二,探索生态脱贫新路子,激活贫困地区的土地、自然资源、人口等发展要素,“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带动贫困人口增收”[8]30。大力发展绿色养殖、绿色种植、旅游扶贫,助力农民脱贫致富。

三、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实践路径

着力解决生态环境的突出问题,维护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在这关键的时期,要突破非常规性关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力量,加快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推进共商共建的全球生态治理。

(一)加快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是一种将生态环境保护与人们的日常衣、食、住、行融合在一起的新的生产生活方式。较之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更有利于人类自身的发展,有助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它的目的在于使得人与自然的环境承载力相适应,合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这就要求我们要树立绿色价值理念,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第一,树立绿色的发展观和发展理念。首先,推进形成绿色发展理念,是社会生产领域的一次巨大的变革。坚持和贯彻绿色的发展理念,正确处理新时代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坚决摒弃传统的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其次,牢固树立和学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形成正确的绿色发展观。“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是辩证的统一关系,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我们既要保护绿水青山,又要打造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是前提,当二者出现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时,要把保护绿水青山放在首要的、关键的位置,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环境也是为了民生,保护环境就是发展经济。“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13]395

第二,推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首先,在经济发展领域,要加快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变,改变传统的粗放型的生产方式。过去我们的经济发展存在耗能高耗能快等一系列问题,要加快节能型产业的发展,提升人们的创新意识,通过创新驱动引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其次,在人民日常生活领域,要倡导勤俭节约、文明健康、绿色低碳、简单适度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行为。如严格执行垃圾分类规则,坚决禁止涉足野生行业,不购买野生制品,不食用野生动物,要像保护我们的生命一样保护我们的环境。同时要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减少一次性生活用品的使用,提倡环境友好型消费,反对铺张浪费和不合理的消费方式。

第三,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创新绿色活动形式。绿色价值观、绿色知识的学习是不断在开展绿色活动的实践过程中实现的,绿色发展理念也是在实践中不断形成的。作为我们每一个人,可以积极参加环保生态活动,主动发起绿色倡议,制作精美的绿色宣传卡片,可以参加社会绿色公益活动。同时,借助互联网等新兴技术宣传开展绿色活动的意义,既可以增加生活乐趣,同时也可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和环境。可以到学校、商场、医院、社会等公共场所开展绿色活动,提升人们的绿色环保意识,也可以在家庭内部经常组织绿色环保知识竞答,开展生活“零垃圾”的行动。

(二)健全和完善监管机制,防范生态环境风险

新时代,新问题,虽然我国已经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有所成效,但是生态环境风险仍旧存在,因此,社会(国家)要改革和完善生态环保法律制度、健全生态环境监管机制,防范生态环境风险。生态环境的安全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在新时代,要有防范任何风险发生的准备,防患于未然。

第一,改革生态环保管理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首先,要严格实施耕地轮作休耕制度。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着耕地使用过度、地力透支严重、土壤退化等问题。土地是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完善土地轮休制度既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又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可以对轮休的农民进行一定的粮食补偿,着力在土地污染严重的地区率先开展。其次,实行严格的省级和地市以下的垂直管理制度。“市(地)级环保局实行以省级环保厅(局)为主的双重管理体制,县级环保局不再单设而是作为市(地)级环保局的派出机构。”[13]391要将制度优势转化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治理效能,推进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二,建立科学的生态考核评价体系,实行严格的考核问责。首先,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的考核评价机制体制。将环境损害、污染程度、资源消耗等纳入经济发展的考核之中。其次,要严格执法,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奖善和惩恶要相辅相成,古语云,赏善而不罚恶,则乱。对于只注重经济发展而忽视环境保护的行为予以严惩,实行严格的考核评价制度。对于破坏生态环境且造成严重后果的人要追究其法律责任。同时,要发挥党员干部对保护生态环境的领导作用,真正肩负起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

第三,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防范新时代的生态环境风险。首先,合理规划生态文明载体的空间布局。“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14]209,使得人口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与生态效益相统一 ,推进经济社会、农业生产、生态安全的协调发展。其次,提升大气、水、空气污染的防治能力。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实行重点治理。同时,要加大对生态环境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投入,资金投入是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最基础的物质支撑,进行因地制宜的治理和保护,掌握生态发展的前瞻性技术,将理论与实际更好地结合起来。要将生态环境风险的预防常态化,制定有效的风险机制和预防机制。

(三)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生态治理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生命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紧密相连。当前,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不断加剧,生态环境破坏不断发生,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全球性疾病问题偶有发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面对全球性生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全球生态理念,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理应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生态治理观,积极应对各种气候变化,制定发展战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一,要坚决反对国家中心主义,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生态治理观。所谓国家中心主义,主要是以主权与边界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国家中心主义以本国的利益为核心,忽视他国的利益,在面对全球性问题的同时,趋利避害,拒绝参与全球治理。生态环境的建设是全球性的问题,要坚决反对国家中心主义,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生态治理理念,面对全球性生态问题,任何国家和个人都不可能凭借一己之力去应对挑战,处理危机,只有在共商共建共享的基础上,才能解决全球性生态问题。

第二,推动建立公平合理和合作共赢的全球治理体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要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生态安全是新安全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国应共同合作创新经济发展模式,推进全球绿色产业的发展,坚持合作共赢的生态发展观,维护全球的生态平衡。其次,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治理体系,建立绿色的生态体系。各国人民应发扬“伙伴精神”,在生态建设方面应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完善全球生态治理,加强生态监管,提升世界生态治理的抗风险能力,建设持久和平、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三,推广中国生态治理措施和路径,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首先,宣传我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呼吁世界各国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将这一新的发展理念融入世界经济的发展进程当中,深知维护绿水青山就是在打造金山银山。其次,积极推广我国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企业运作的生态治理模式。以防沙治沙为例,我国在治沙领域,积极开展土地荒漠化的治理和修复,封沙育林育草,坚决打击各种破坏防治土地沙漠化的行为,同时加大科技投入。当前,我国的生态环境虽然仍面临着一些问题,但是生态环境治理措施也值得全球借鉴。推广我国的生态治理路径,为全球的发展提供中国智慧,贡献中国力量,这对全球的生态治理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彰显大国形象。

猜你喜欢
银山绿水青山共同体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从“天人合一”到“绿水青山”
爱的共同体
既要GEP也要GDP 普洱的绿水青山正成为金山银山
国外是如何保护“金山银山”的
绿水青山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