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外合作办学时代境遇、逻辑内涵与路径选择

2023-01-05 21:17谈沪东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优质办学高质量

谈沪东

(西南大学 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重庆 400715)

新时代我国中外合作办学面临着发展逻辑和实践选择的更新,要求立足现阶段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特质,努力正视新变化、理清新思路、实现新作为,寻求其与新时代同向而行,以开放合作推进教育国际化新发展,务实创新增强教育治理新动能,优塑转型打造教育发展新模式为重点,有效促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高校国际化发展与人才培养,以此推进我国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

1 我国中外合作办学时代境遇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统领国家社会发展全局的视角出发,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随着教育改革理论的持续发展与实践探索的逐步深化,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教育模式逐渐成为我国教育国际化的关键一环。作为教育全球化、国家化、时代化的必然要求,中外合作办学呈现新发展特质及时代境遇。

1.1 教育国际化持续深化,国际教育合作日趋成熟

当今国际社会正处于深刻变化时期,在新挑战层出不穷的同时,新机遇也正在不断涌现。从教育新机遇看,教育国际化持续深化,探索教育合作原则、理念与路径成为国际间教育参与行为体共同的价值期许。就我国高等教育而言,如何推进可持续有效发展,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全面人才,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关键问题。与此同时,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普及,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更多、更广、更深的国际教育交往需求也正在不断攀升。主要体现在国际教育合作项目数量正在不断增多,合作项目质量稳步提升。国际教育合作价值不仅突出了促进国家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目标要素,同时也正在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突出全人类发展的方向聚焦。跨境的教育合作与发展,已成为全球教育国际化水平稳步提升的重要助推力。

1.2 我国教育对外开放扩大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对外开放扩大发展,品牌建设效果显著、建设规划清晰明确,形成了全方位高水平的教育对外开放新局面。着眼于国际社会未来发展,中国教育发挥其独特沟通桥梁的功能作用,配合大国外交新思想、新战略,立足中国,面向世界,以积极构建教育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重要遵循。我国更加重视推进教育对外开放的进程,例如:“一带一路”战略持续推进,积极打造“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升级版,倡议沿线各国建立健全教育合作与交流机制,积极扩大国际教育公共产品供给,为全球教育治理与教育发展贡献力量。不仅如此,随着教育对外开放深入,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方式被有效引入,为助力中国教育现代化、提升国家软实力提供了重要支持。

1.3 新时代我国中外合作办学更加突出高质量发展诉求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重要转变,这不仅拓展了美好生活与发展新的内涵与外延,同时也表明各领域突显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教育是民生之本,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途径和目标。如何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优质化、多样化的需求已然成为新时代教育发展的理路。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规模持续扩大、教育质量显著增强、教育体制改革卓有成效、教育国际化水平逐步提升。中外合作办学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既要把握如何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同时,也要把准如何培养高质量发展人才,卓有成效地与其它教育模式形成有效互补、相互借力、共同发展的合作新局面,以契合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期许,做到新时代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守正创新。

2 我国中外合作办学逻辑内涵

新时代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继承并发扬了国际教育合作的有益经验,在突出时代特征的基础上,以聚焦质量发展,助力“双一流”建设;明晰政策目标,深化“以生为本”理念;紧抓时代机遇,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其发展的逻辑内涵,形成了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新要求、新规范、新思路。

2.1 聚焦质量发展,助力“双一流”建设

推进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扩大教育开放的关键因素和战略考量,也是探索提升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所面临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随着高质量办学已经成为国际跨境教育的基本诉求,科学把握我国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建设成为新时代发展的逻辑内涵之一。质量是中外合作办学的生命线。[1]在跨境教育不断丰富活跃的整体大背景下,中外合作办学已经转向并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与此同时,“双一流”建设方案的提出与实施引领着中国高等教育步入新阶段。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和表现力,构建我国在国际社会的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当前“双一流”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外合作办学需要适应并把握高等教育新发展契机,增强各要素间的耦合性,提升各要素间的聚合性,以自身高质量发展推动“双一流”建设。

2.2 明晰政策目标,深化“以生为本”理念

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具有明确的政策目标: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提升教育国际竞争力,建设教育强国。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扩大教育开放,同世界一流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2]这进一步指明了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要求。在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经历了“依附吸收”阶段后,其更加呈现出“引领创新”的主动态势。十八大以来,中外合作办学进入深入发展期,需要全面展现育人过程的人文性,关注引进优质资源的有效性,促进我国教育整体水平提高,加快教育强国建设。展现育人过程的人文性必须坚持服务于学生成长发展的基本遵循,深化“以生为本”理念,切实关注学生的所急所需,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培养一批拥有核心竞争力的综合性人才。引进优质资源的有效性应将引进外国优质教育资源作为核心,并加以消化吸收,发挥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主动性,促进各类资源的科学布局与有效聚合。

2.3 紧抓时代机遇,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进入21世纪,随着国际体系复合性相互依赖不断加深,全球治理格局深度调整。无论从技术层面还是从价值层面,西方中心主义的全球化以不适应现有国际体系的持续发展,而作为构建推动人类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正积极致力于参与全球性交往的实践行动,推动建设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新型国际关系。因此,推动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发展能够成为国际社会行为体的普遍共识,并借此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基本目标就是以国际的、全球化的视野推动经济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文明互鉴和世界共同进步,这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强调的“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赢”理念是高度契合的。[3]因此,我国应抓住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契机,突出教育参与各项议题和引领部分议题的能力,扩大中国高等教育对外交流,聚焦中外合作办学内涵式发展,为国家整体战略的发展提供软实力支撑,为全球教育治理提供智力支撑,以此更好地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3 我国中外合作办学路径选择

新时代,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在目标发展及逻辑更新的基础上,明确将高质量编制制度规划、有效扩充并合理利用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聚焦内涵式建设作为其路径选择,对于进一步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3.1 高质量编制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制度规划

中外合作办学的制度设计不仅是其发展推进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服务国家教育整体发展、密切国家规划战略的重要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制度建设的规范性与权威性持续加强,深刻地反映了时代变化与人民诉求。进入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更需要立足于发展实际,着力提升制度设计的意愿和能力,为建设更高质量的办学项目提供支持,实现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转变。因此,针对我国中外合作办学,一方面,要“务实求新”,加强整体顶层设计与制度规划,通过研判梳理、提炼总结,进一步提升办学规范和办学质量,以依法依规、治理有效、科学严谨的理念为中外合作办学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要着力关注政策制定的阶段性、整体性、有效性和继承性,力求通过政策引导促进我国中外合作办学优化布局,挖掘拓宽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功能作用与丰富内涵。另一方面,要“善于借势”,主动衔接国家重大发展规划。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外合作办学的教育地位不断提升。例如: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深入展开的大背景下,通过中外合作办学,促进我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教育互动和人文交流,培养一批适应“一带一路”倡议建设所需的人才。可以说,中外合作办学在紧跟国家政策发展教育的基础上,在协同推动、树立品牌、提升能力、促成合力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收获。不仅如此,近年来中外合作办学的成功经验在全球教育治理和教育规则制定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中外合作办学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得到一些国家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关注和借鉴。[4]所以,现阶段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可结合国家政策需求,内嵌于国家政策与发展方略,以开放、合作、交流、共享为理念,积极推动地区间教育合作与交流,紧跟国际教育发展新动向,深入推动全球教育治理,提升我国教育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

3.2 有效扩充并合理利用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

我国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目标之一就是高效、科学、精准地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我国中外合作办学通过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合作,培植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创新的教学方式与多样的管理方法,这些高水平教育资源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国内高等教育资源供给,实现高等教育资源多元化,促使教育改革深入持续推进,为培养国际型、创新型、综合型人才献智献力。可以说,中外合作办学是一条国外优质资源同我国教育实际相结合的道路。随着中外合作办学的蓬勃发展,我国加强了教育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了国外办学理念与方式,探索了多种办学模式,为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贡献了有益力量。因此,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在新时代也必须肩负起符合自身发展要求、地区经济发展实际、国家教育体系建设以及优质国际教育资源的重任。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首先,需要加强优质资源引进的保障措施,不仅突出政策保障和资金保障,也需要给予更多的舆论支持与人才支持。例如:完善有效利用国内外优质资源的政策法规和健全管理体制,更好地做到“以我为主、实事求是”引进相适应、相匹配的优质资源。其次,要确保优质资源合理引用与有效利用相结合,密切关注优质资源引入标准和引入方式等关键问题。结合时代和学校特色,针对性地将引进的优质资源进行本土化和可持续化利用,促进资源的合理分配与高效布局。再次,要丰富优质资源流动和共享的渠道,进而加强教育合作,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教育成效,可联合建立资源库,供学生获取学术资源、学习资料,将学习资源开源化,开阔学生眼界,开发学生思维,使学习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健康、规范、有序引进是新时代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建设的抓手之一,为中外合作办学内涵式建设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3 聚焦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内涵式建设

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5]随着中国教育对外开放逐步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我国中外合作办学亦迈向了内涵建设、转型优化的新台阶。教育内涵式发展涉及教育理念、制度、内容、体系、方式、目标等,是党和国家根据时代境遇与要求,对高等教育价值理念与实践路径所做的顶层设计与规划。我国中外合作办学作为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把握办学方向,提升办学质量,努力实现内涵式发展。中外合作办学要实现内涵式发展,必须始终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工作都需要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需要从以下几个方向着力:一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2017年,我国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重视中外合作办学的党建和思想政治条件,探索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6]因此,需要加强党建引领中外合作办学发展,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推动其发展的关键力量,努力完成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重大使命。二是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呈现出“提质增效、服务大局、增强能力”新发展特质,要求中外合作办学不仅要真正回归其本身,还要明确“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价值追求,促进教育本位价值的发展。在中外合作办学发展进程中,需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行为养成教育等各环节融入其中,坚持做到立德树人,利用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契机,更加有力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三是要持续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在立足现有的发展基础上,全面把握信息化的时代契机,利用信息科技手段着力打造互动性、体验感更强的高质量教学方式;构建公平性、一体性更强的高质量教育资源;形塑特色鲜明、多种多样的高质量培养模式,以教育信息化赋能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以教育信息化引领中外合作办学现代化,进一步建设新时代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4 结语

新时代我国中外合作办学进一步明确了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理论和实践领域都取得了重要发展。在新条件和新要求下,中外合作办学要扎根中国大地,结合自身发展的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和行之有效的发展举措,打造办学主体核心竞争力,推动教育事业行稳致远。

猜你喜欢
优质办学高质量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