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校长文化领导力与高等学校文化的共生互促*

2023-01-08 13:41邱丽华
智库时代 2022年16期
关键词:领导力校长师生

邱丽华

(1.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湖南城市学院人文学院)

学校文化是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形式(郑金洲,2000)。其广义指学校作为一种社会组织所具有的各种文化特征的复合体,狭义指一所学校内部所形成的为其成员所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行为(叶澜,2002)。

自古以来,学校都是承载、传播和创生多元先进教育文化的智库。而校长作为学校灵魂,审视和考察一所高校,首先要看校内外对一校之长的评议,可见校长对学校文化建设所实施的导向性影响力是极为重要的。放眼中外名校的知名校长,其文化领导的经典魅力之所以得到世人的怀念,主要在于他们所承担的文化领导力能够帮助其超越校长这一权力职位角色的限制,进而成为学校厚重文化符号的永恒象征。比如:北大校长蔡元培是自由兼容的象征、复旦校长陈望道成为好学力行的象征、清华校长梅贻琦是大师文化的象征、中山大学校长徐崇新则是治师崇真的象征、哈佛的博南特成为通识文化的象征、北师大的陈垣是学术抗日的象征、南开大学张伯苓校长成为公能教育的象征等等。高等学校文化的创建与重塑往往源于自身教育文化的变革,而教育文化的变革又始源于学校领导者文化领导力创新与渗透性引导,实现学校的可持续高质量的内涵发展。

一、校长文化领导力的内涵及时代意蕴

(一)校长文化领导力的内涵

萨乔万尼说:“领导是一种态度,而不只是技术的运用;道德领导处于领导之中心位置,学校的领导者根据道德权威,利用各种可行的领导方法,激发人的潜力,使其部属成为追随者,进而共同建立有品德的学校的一种领导方式。[3]”在“以人为本”为教育指导思想的新时代,校长应把高等学校当作一个具有共同道德价值观的文化组织去建设、服务和奉献。而其中文化领导力是大学校长领导力的核心要素,更是高等教育领导本质的要求和体现。校长的文化领导力体现的是校长的一种综合文化修养和领导才能。校长只有从理性上对校长文化领导力·有所认知和把控,方可在学校文化继承与创新中获得自信和自觉,才能在学校文化品位升华建构与重塑上有所建树。构建积极的校园文化共同体,从而对广大师生和学校的发展产生深远而重要的影响。

通常来说,校长文化领导力所展示的是继承性与发展性统一、全面性与特色性统一、示范性与引领性统一以及外显性与内涵性统一。而其在对推动高等学校发展的主要功能在于,第一,校长文化领导力的导向功能。即学校领导者通过校园文化价值理念的创新重塑,引导和规范师生坚持和共享正确的价值取向,自愿追随以实现奋斗目标。第二,校长文化领导力的规范功能。校长文化领导力是一种具有渗透力,能潜移默化影响持久的软约束力,它能促发学校师生通过自省以一种自律姿态围绕共同认可的价值理念来自我管控。第三,校长文化领导力的激励功能[4]。这主要指的是校长以先进独特的文化价值理念主导经营学校发展,能够点燃师生的工作学习激情。第四,校长文化领导力的凝聚功能。文化的凝聚功能可以将学校师生粘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强大的校园文化向心力,让他们对学校精神文化的身份属性有一种自豪感和认同感。第五,校长文化领导力的协调功能。文化的协调功能能有效减少教师与管理者以及师生间的误解与摩擦,加强学校内组织机构和人员群体间的沟通与交流。第六,校长文化领导力的辐射功能。校长通过文化领导力将先进文化根植渗透到校园环境中,使得师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并且在社会上产生一种文化品牌形象的辐射作用,从而扩大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校长文化领导力的时代意蕴

新时代学校文化发展面临的时代变化要求和注重内涵式发展的意蕴也变得更为重要。首先,新时代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安排需要学校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价值取向,在建设和争创一流学科建设的过程中,要深入挖掘专业学科的德育内涵要素,在传道授业中关注价值引领[5]。其次,学校作为重要的社会组织要不断提升自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水平。最后,学校作为教学科研基地,要打造教学科研能力卓越的名师团队,做好课程育人、科研兴校。这三大方面是校长文化领导力要素建构中核心关注的时代发展意蕴,具体来说校长的文化领导力的建构涵括了校长的文化自觉力、整合力、价值引导力和践行力。

第一,从校长的文化自觉力来看,是其在对学校办学发展历程及制度行为方式的反思、对国内外先进办学文化经验总结以及自身从事学校管理实践积累基础上,重新确立的办学观念和行为指导体系,并由此拓展与之相应的物质、精神及制度文化的能力[6]。第二,从校长的文化整合力来看,这是校长在新时期校园共享的办学价值理念统摄和凝聚下,将师生内部存在多元文化进行规范和整合,寻求一种校内先进文化上的趋同、协调和适应能力。第三,校长的文化价值引导力是校长走在时代先进文化发展的前列,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标杆,把握时代主流文化的脉搏后,以共享的办学理念来传承学校历史发展文化精髓,拓展学校文化的时代创新内涵。第四,校长的文化践行力是校长将学校文化办学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内化为全体师生自觉践行学校文化的一种能力,这也是将学校文化从抽象观念显现和物化为师生言行举止以及办学特色的一种领导能力。总之,富有时代意蕴的校长文化领导力的建构必须扎根于悠久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在时代先进教育理念环境里创造适合自身实际的学校文化。

二、校长文化领导力与学校文化建设的共生

学校文化对学校组织来说既是文化核心价值观及其指导下的行为方式和物质制度形式的综合,也是一种教育组织机构性格及其师生成员的身份认同。进一步说,学校文化会通过共有的规范指导约束全体师生的言行。

(一)校长文化领导力是学校文化的核心

学校在历史动态的发展和传承中,总会形成自己特定的风气、传统和发展特色,形成稳定的学校文化生态,而学校文化指的就是全体师生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固化形成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其体现的是广大师生的共同教育信念和教育追求[7]。而以制度文化、学术文化、教育文化、校园文化和环境文化为主要构成的学校文化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全体师生共同努力积淀传承的结果,也是校长文化领导力现实运作的重要结果,可以说,校长良好的文化领导力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优质品牌学校的建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文化的完善和重塑,学校文化不仅赋予学校育人科研工作以特定的意义,而且有助于全体师生从理念和实践层面感悟学校的办学发展目标,主动与学校的发展同呼吸共命运,朝向更高的层次迈进。而所有关于组织文化效能提升研究都证明,领导者在保持学校文化价值理论朝向正确方向发展的重要性,而学校领导集团中校长无疑是文化力最重要的供给者,其决定着学校文化价值理念的发展内容、发展趋向和发展流程。因此,学校文化的塑造与创新依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校长的有效文化领导,校长在学校文化建构中对学校历史发展的文化积淀理解得越透彻,对时代发展的文化需求趋向越明晰,就越能主导学校的办学理念、道德价值理念和学校治理文化。因此,校长推动主导的文化领导是学校文化提质的原动力,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础[8]。

(二)学校文化建设呼唤校长的文化领导力

不同的时代赋予学校人才培养的不同要求,时代和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又推动校长主动思考关于学校办学文化价值的建设性主张,因此,树立“师生本位”的理念,强化人才培养是校长文化治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9]。科学公正是校长文化治校的重要价值追求,这里面主要涉及和谐的校院关系,人尽其才的科学用人观,摒弃科学研究的趋利性思想,名师打造和一流专业学科的建构等都是校长文化领导需要思考的重要内容。注重和精准把握办学定位及发展规律,决策学校特色优势学科战略布局等等关于校长优化布局治校能力,同样是学校文化建设中对校长文化领导力所指的核心内容[10]。所以,校长文化领导力的建构需要校长突破学校文化的和传统文化保守性,克服校长领导角色中可能存在的知识局限、心态浮躁、随大流赶时尚等文化浅薄现象,建构好属于校长自身的理念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及制度文化。总之,校长作为学校文化引领者,其文化领导力既是其结合学校发展历程、优良传统以及时代发展的需求,整合提炼,创新发展出能影响师生价值观、信念与行为的文化理念,也是校长以身示范学校文化魅力,进行制度设计和活动设计的能力,更是全体师生对其身体力行学校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

三、校长文化领导力与学校文化建设的互促

学校文化是如何被创建和植入的?又是如何约束和稳定学校成员并向他们提供结构和意义的?从学校文化的形成过程来看,有三种机制发挥了作用:(1)强加—共享机制。强加—共享机制指校长强加价值观、假设和形成团体共享行为的发生机制。第一任校长的信念、价值观和假设是学校文化创建的来源,创建者的影响最为重要。(2)根植—强化机制。根植—强化机制指作为文化创建者的校长及其领导团队不断植入和反复传递其价值观和假设的过程,学校成员运用大量信息解析校长的想法后得到进一步强化的文化发生机制。(3)声明—提醒机制。声明—提醒机制是校长对学校教育哲学、信条、章程的正式声明—明确陈述和表达承载其价值观和假设的学校的核心价值体系,是对不能被遗忘的假设的不断和正式提醒。学校文化的建设和重构是一种历史动态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多任校长的持续努力,也需要广大师生的配合与践行。

(一)充分发挥校长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核心作用

学校领导者最重要的才能就是其影响学校文化建设的领导才能。校长对学校文化影响是巨大的,我们经常能看见,校长的更替往往能够在现实推动学校办学理念、学科建设、规章制度、空间环境等发生重大的变化。众所周知,学校的文化发展建设离不开领导的决策,加之学校作为传播和创造优秀文化的组织,育人树德、科教兴校是校长的核心工作,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拥有组织赋予的法定权力,其能够在既定的制度环境中对学校各类文化要素进行整合,将自己对学校文化建构的想法施加在组织成员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引领学校的发展。学校不是一个领导者凭借权力运作就可以实现文化领导的场域,它更趋向于校长通过文化价值理念的倡导、灌输和践行来实现内涵式的主动发展。校长不是单纯依靠硬性的管理就能实现对学校的领导的。其重要的职能要有很强文化领导力创建一套被共享认同的价值观和办学发展理念来实现对师生的文化吸附。此外,校长作为学校领导者在学校文化的创建和引导中不但起到关键性的核心作用,而且主要依靠根植和强化两种方式来实现自身的文化领导力。

(二)提升校长文化领导力以促进学校文化发展

校长需要其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进行完善和提升校长文化领导力,以此来促进学校文化建设,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第一,内外兼修,提高学识修养水平。校长要形成强大的文化领导力,需要内外兼修,既注重儒雅健谈的外在形象塑造,也要苦练内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合理借鉴国际先进教育文化发展理念,全面掌握教育管理学、教育心理学和文化领导的艺术等综合性知识,增强自身的文化底蕴,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文化领导力。第二,价值引领,增强文化选择能力。学校文化建设必须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着力营造立德育人、敬业爱生、干事创业、奋发进取的文化氛围,增强学校主流价值文化的吸附效应,用柔性化方式给广大师生以自由发展的价值引领。第三,发挥优势,有效传播学校文化。校长对内拥有强大的文化领导力,对外则要利用自己的社会身份,有效传播学校文化精髓,形成学校文化共同体,提高学校的美誉度。第四,与时俱进,推动学校文化创新。学校文化建设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而校长要能在现有的学校文化体系中发现创新点,或者赋予学校文化特定的地域或时代内涵,勇于破除学校的文化痼疾,在校园治理上寻求和推动思路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第五,系统布局,科学开展文化评估。校长要努力提升自身文化战略思维、文化系统思维、文化辩证思维、文化法治思维能力,着眼学校的跨越式、内涵式发展,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塑优化布局,健全学校文化体系的整体评估。

校长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创建者、引领者和治理者,如果校长缺乏强大文化领导力,那么其必然理不清学校治理的头绪,学校文化建设的发展也会缺少源头活水。学校文化建设需要校长充分发挥文化领导力,通过有特色的办学理念、治理模式、价值观念等来浸润师生群体,形成对他们价值、思维及行为方式的引导和影响,由此形成的校园文化共同体才能得到更多组织成员和社会认可。新任校长在介入和领导学校文化建设的时候,切不可急功近利,更不可标新立异,一定要在仔细研究学校发展历程,承继学校优秀的传统教育文化生态,汇聚和发挥全体教职员工的智慧,寻找介入重塑和推动学校文化创新升华的最佳契机,以独特的精神文化追求和领导影响力引领学校的教学科研发展,形成师生和谐共进的文化激励。

猜你喜欢
领导力校长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企业创新变革中的领导力研究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领导力愿望清单
《领导力21法则》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校长给力“九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