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视阈下高职院校就业困难大学生精准帮扶对策分析*

2023-01-08 13:41雷玉梅
智库时代 2022年16期
关键词:困难精准院校

雷玉梅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教育部门针对高职院校就业困难大学生的帮扶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发布了最新通知,学校方面应该考虑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及时制订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案,为就业困难大学生提供精准帮扶,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尽早实现稳定就业。彻底打破传统的帮扶模式,提供精准帮扶服务,利用不同的措施,满足所有学生的就业需求,赢得学生的充分信任,高职院校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教育教学工作、其他方面工作的推进,也将变得异常顺利。

一、高职院校就业困难大学生精准帮扶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就业困难大学生是指学业困难、家庭困难、心理困难、能力困难、身体有残疾的学生。就业困难大学生承受着更多的学习压力、生活压力,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在求职受挫时,更容易产生烦躁情绪,形成严重的自卑心理,加之没有稳定的收入,可能陷入极端思想的泥潭,甚至做出一些危害自己、危害社会的错误行为来。因此,为就业困难大学生提供精准帮扶,引起多方重视,在具体实践过程当中,运用多样化的精准帮扶策略,有效实行针对性的精准帮扶服务,是非常必要且关键的。努力做好精准帮扶工作,可以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并且为社会输送大量的人才,真正满足就业困难大学生的就业需求,使他们树立奉献意识,积极参与社会建设,从而成为社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更好地证明自身价值。

(二)能够达成脱贫攻坚目标

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参差不齐,一部分身体有缺陷、心理有缺陷、综合能力较差的大学生进入校园,他们大多来自边远地区、贫困山区,由于综合素质较差,所以很难在激烈的人才竞争当中“脱颖而出”,相较于城市大学生而言,没有特殊的竞争优势,无法凭借自己的努力,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稳定工作,因此需要高职院校的特殊照顾,需要开展精准帮扶工作,使就业困难大学生拥有同等的竞争机会,通过“读写”改变自己的命运,甚至改变整个家庭的命运。高职院校针对就业困难大学生提供精准帮扶服务,协同视阈下有效融合多方的力量,成功开启职业教育的崭新篇章,深入挖掘更多学生的内在潜能,对于“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顺利达成,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前景势必一片大好。

(三)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率

高职院校就业困难大学生的数量比较多,通过开设就业指导相关课程,及时提供精准帮扶服务,以“一对一”的帮扶方式,让就业困难大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持续增强他们的就业信心,将更好地实现“高质量”就业目标,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的就业率,也使高职院校得以稳健发展和创新发展。

二、高职院校就业困难大学生精准帮扶的现状分析

(一)主体联动性较差

在开展就业困难大学生的精准帮扶工作时,“就业”“教务”“心理教育”等部门工作形成一股合力,实现有效的联动,才能取得最佳的精准帮扶效果,全方位、多角度提升就业困难大学生的精准帮扶服务水平。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各个帮扶主体只能完成自己的目标任务,对于多部门联合工作、多主体精准帮扶缺乏正确的认识,“各自为政”现象时有发生,即使进行了相关工作的联动协调,也常发生联动不到位、协调不全面等问题[1]。如此一来,高职院校就业困难大学生的精准帮扶明显趋于表面化,精准帮扶工作质量亟待改进,浪费了大量的教育资源,阻碍着学生能力的发展。高职院校、政府部门、学生家庭和学生本人的多方联动,综合考量就业困难大学生的发展特点,得以有效地协同配合,在各部门工作的协调推进中,统一目标任务,提升精准服务,并且利用好社会力量,来为就业困难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选择,这样的精准帮扶才有意义,才有益于就业困难大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二)师资力量十分短缺

高职院校就业困难大学生精准帮扶工作内容极其复杂,对于师资力量的专业化要求非常高。组建专业的师资队伍,提供精准的帮扶服务,是满足就业困难大学生就业需求,同时增强学生就业信心、实践积极性的一大关键。具体实践中,为就业困难大学生提供精准帮扶服务的指导教师,应该认真学习心理学知识、经济学知识、管理学知识,同时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组织能力。教师了解就业困难大学生的实际困难,并采取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措施,消减学生的负面情绪,保持学生的心理健康,努力做好精准帮扶工作,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至关重要。但是,许多高校的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仍存在着突出问题,因为师资力量十分短缺,学生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偏低,没有认真学习专业知识,而为学生们提供精准帮扶服务,所以就业困难大学生帮扶工作的实际开展,更难取得理想化效果,与其他工作的联动协调不到位,逐渐失去了特殊优势,容易衍生新的问题。许多教师疲于应对繁杂事务,就业困难大学生的“一对一”精准帮扶成为一种空谈,学生的心理问题随之增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更难走出就业困境,对于自身的发展、今后的就业充满期待。

(三)精准帮扶服务水平低

高职院校就业困难大学生精准帮扶工作能否有效开展,取决于高职院校是否准确识别出帮扶对象,是否制订出科学合理的帮扶方案。目前来看,在国家精准帮扶政策的引导之下,就业困难大学生信息已经实现了全面覆盖,以精准识别的方式,可以采集到就业困难大学生的相关信息[2]。高职院校就业困难大学生的帮扶工作任务大多由辅导员负责,辅导员负责的学生较多,对于学生信息的采集难免有所疏漏,不能对学生做到十分透彻地了解,进行客观有效评价,因此导致就业困难大学生精准帮扶工作的实际开展,质量偏低,效果不佳。有些学生则不愿意呈现自己最真实的一面,辅导员对于学生的关注只停留在“成绩”上,并未按照精准帮扶的标准要求,更好地推进就业困难大学生精准帮扶工作,对象的识别不准确,计划的落实不到位,部门工作以及其他主体的联动协调不及时,综合原因直接导致高职院校就业困难大学生精准帮扶服务水平明显下降。

(四)帮扶手段单一化

选择应用多样化的帮扶手段,才能实现就业困难大学生帮扶工作有效性的提升。采取针对性的精准帮扶措施,实施针对性的精准帮扶策略,帮助高职院校毕业生更好地解决就业问题,尽早走出就业困境,其必要性不言而喻。现阶段,高职院校大多采用经济援助的方式,对于就业困难大学生进行经济方面的帮扶。这种帮扶措施的应用,只适合经济困难的学生,对于其他困难的学生并不适用。有的学生需要心理帮扶,有的学生需要能力培训,有的学生则需要实践机会。单一化的帮扶只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要想解决实际问题,还需付出更多努力。高职院校就业困难大学生的帮扶工作过于简单粗暴,并不算是真正有效的帮扶,教师能力不足,课程设置不合理,联动协调形式化,都将导致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问题的严重化,使得职业教育失去原本的价值,教育效果因此大打折扣。

三、协同视阈下高职院校就业困难大学生精准帮扶的有效策略

高职院校就业困难大学生精准帮扶工作的实际开展,仅仅依靠一方力量是无法取得理想成效的,必须融合多方的力量,包括政府、社会、家庭以及学生的个人力量,应该通过各项工作的有机协调,最大程度提升精准帮扶的实效性,充分发挥精准帮扶作用,为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的妥善解决提供强大助力[3]。协同视阈下,高职院校就业困难大学生精准帮扶的有效策略总结如下:

(一)发挥政府部门的领导作用

首先,政府部门需要完善就业困难大学生的帮扶政策,通过组织联合会议,及时联合宣传部门、教育部门、共青团等部门,制订就业困难大学生的有效帮扶计划,之后选择合适的时机,不断加强宣传,确保各项计划的贯彻落实。此外,应从政府层面出发,进行实事求是的调研,通过听取社会各界提出的不同意见,了解就业困难大学生的真实想法,及时将就业困难大学生的精准帮扶政策纳入帮扶服务体系当中,以此为基础,更好地开展就业服务工作,稳定大局之后,充分体现就业困难大学生精准帮扶政策的执行价值。其次,政府部门应该负责环境建设,为就业困难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通过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就业困难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及时放宽就业困难大学生的落户限制,鼓励人才合理流动,避免地区间的人才竞争失去平衡。最后,政府部门可以出台基层就业优惠政策,鼓励就业困难大学生到基层就业,从事新农村建设工作、社区服务工作等,在基层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持续提升个人竞争力。

(二)实现高校层面的精准指导

首先,高职院校应准确识别帮扶对象,建立动态化的帮扶档案,同时联合就业部门、学工部门、辅导员、专业教师等力量,了解所有学生的就业需求,关注就业困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之后开展“一对一”精准帮扶,使“困难生”先转化为“非困难生”,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发展信心、实践积极性后,拥有越来越多的发展机会。从另一方面来看,学校实行“一对一”精准帮扶,也要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持续改进工作质量,整体优化服务效果,助推精准帮扶工作走向更大的成功。其次,高职院校就业困难大学生的精准帮扶,及时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使学生正确地认识就业市场,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至关重要[4]。强化就业困难大学生的精准帮扶工作,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以整体评价的方式,评价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质量,明确指出学生的认知不足,鼓励学生及时改进、突破自我,从而了解到自身存在的“优缺点”,确定正确的求职目标;第二,以针对性的教学方式,端正就业困难大学生的就业态度,由专业教师为其提供精准就业方面的帮助,期间利用案例教学法,营造出良好的互动氛围,使学生动态分析市场发展的情况,对于自身的职业生涯作出科学的规划,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明确自己的求职目标,之后付出更多的努力,走出就业困境,实现创新发展;第三,以精准管理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就业困难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鼓励他们多多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在实践当中积累社会经验,学会为人处事,调整就业心态;最后,精准推进就业困难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势在必行,要为就业困难大学生解答心理困惑,避免就业困难大学生产生较为悲观的就业心理,甚至树立错误的就业观和发展观。高职院校应该安排专业的指导教师,结合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制订不同的心理疏导方案,帮助一部分学生克服求职受挫心理,帮助一部分学生克服就业悲观心理,帮助一部分学生深入分析市场情况,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找到正确的就业方向。针对不善于交际的就业困难大学生,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应该选择联合沟通方式,持续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关注他们的个人发展情况,在实行“一对一”精准帮扶之后,鼓励学生走出自己的世界,主动参与人际交往,熟练掌握合作技能,调整好就业心态后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

(三)提升精准帮扶专业水平

必须提升高职院校就业困难大学生精准帮扶工作的“专业化”水平,组建一支足够专业的帮扶队伍,来为就业困难大学生提供优质服务。高职院校可以组织帮扶人员的培训活动,并且培养骨干力量,用心打造一只专业知识扎实、专业水平更高、实践经验丰富、责任意识较强的精准帮扶工作者团队,而后采取多元化的精准帮扶措施,真正满足每一名学生的就业需求,帮助就业困难大学生找到合适的工作,进入理想的岗位。

(四)建立就业跟踪及反馈机制

高职院校可将就业困难大学生的相关信息全部输入数据库中,有效建立学生就业情况跟踪和就业问题反馈机制,并与学生家长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加强与社会企业的沟通联系,便于家长深入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就业情况,然后给予孩子语言的鼓励和情感支持,积极引导他们走出就业困境,勇于克服就业问题;也使企业及时关注就业困难大学生的专业能力,从而为学生专门提供合适的岗位参与实习,在实践活动中提升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更好地开阔视野,补充缺失知识,妥善解决就业问题。在就业困难大学生离校之后,学校方面可以为学生持续提供精准的帮扶服务,不断加强群体联系,赢得学生、家长、企业的充分信任,努力地做到精准帮扶、不离不弃。社会企业必须承担起社会责任,主动吸纳就业困难大学生,帮助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完善自己的职业规划,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政府应发放资金补贴,或者通过减免税收,让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动加入就业困难大学生的精准帮扶行动中,真正融合多方力量,不断拓宽就业困难大学生的就业渠道。

(五)发挥家庭和学生主体作用

就业困难大学生必须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增强自主创新意识,掌握专业技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时代新人,作为高素质的毕业生,正确评估自身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工作[5]。就业困难大学生必须积极配合精准帮扶工作,自觉学习更多的知识,提升专业技能水平,在学校组织、教师安排的帮扶活动中积极表现,主动积累丰富经验,快速提升职业素养。学生家长应该通过学校了解最新的就业资讯,学习相关的就业政策,而适当调整自己对于孩子的就业期待,不再对孩子提过高要求,有效缓解就业困难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同时减轻他们的就业压力,潜移默化中提高就业困难大学生的自主就业积极性。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协同视阈下高职院校就业困难大学生精准帮扶策略的有效实施至关重要,必须分析就业困难大学生实际面临的就业问题,进一步提升精准帮扶服务水平,结合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特点,更好地推进帮扶工作,充分体现精准帮扶的价值所在。精准帮扶具有针对性、引导性,高职院校就业困难大学生的就业信心更强,实践积极性高涨,可以把握竞争机会,真正凸显专业优势,助推社会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

猜你喜欢
困难精准院校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选择困难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