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家校互动教育实践活动的研究

2023-01-09 05:57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33期
关键词:家校家长信息

黄 颍

(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芙蓉分校 安徽合肥 231299)

一、新形势下家校互动教育实践活动的内涵

当我们提及教育时,第一印象便是“学校教育”,甚至大多数人认为学校教育就是整个教育的全部。很多老师认为,家长加入学校教育的工作中只会给学校造成负担;大多数家长觉得,孩子一旦在学校内,教育学生的义务就完全在于学校而与家长无关。假如家长和老师之间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交流,时间一长,就会造成恶性循环。大量实践表明,教育应当是科学、立体的完整系统。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校与家庭理当组成一个公共的教育主体,履行共同的教育权利,承担共同的教育职责,以此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是新形势下家校互动教育的基本所在。

一般来说,家校互动体系是以能够有效推动家校互动制度的执行和运转为前提,以监督家校互动制度正常运行为保障,以家校互动制度为基础,由老师、学校与家长等组织起来的专业教育系统。家校互动体系能够在学校和家长间达成有效的平衡,在学校、老师和家长间形成交流沟通、合作互动的形式。在双方的沟通交流中,可以相互了解到每个学生在校或在校外的各种情况,如学生的健康情况、兴趣爱好、学习状态、行为规范、优势特长、思想状况等主要内容。此外,双方应当尽力发挥自身的优势,相互间进行更好的沟通与交流、互动与合作,确保处于推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主体地位。

1899年,杜威就曾经指出,没有学校、家庭及学生家长的积极参与,要真正实现教育学生“自由、圆满地生长”几乎是天方夜谭。这让我们更加体会到家校合作的重要。认识上做到了要办好家长学校,帮助家长更新家教教育观念,掌握一套科学的教育基础知识和教育方法,优化在校学生的学习家庭环境,对家长学校各项教育工作开展有着巨大的促进支撑带动作用;更重要的意义是,通过加强家校互动合作来促使学生家庭、学校、社会在长期沟通协作的基础上,共同营造良好而又完整的健康成长发展环境,由此保障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必须紧密联合行动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家庭教育综合力量,切实为在校学生的健康发展成长奠定坚实的教育基础。家校互动重要性日益充分凸显,班主任更加应该与学生家长共同建立有效的家校沟通协作渠道,形成家校互动教育模式,努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疫情期间,为了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各校都通过线上展开交流,如线上家长会、云课堂等,开启家校合作“网络新纪元”。在此背景下,我们对新形势下家校互动教育实践活动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在家校沟通交流中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二、新形势下家校互动教育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

第一,需要无线网络技术和硬件设备支持,如智能手机、电脑等。家校互动教育实践活动所使用的媒介主要就是无线网络和硬件设备,随着网络覆盖的普及,大多数地区和家长都会使用新的通信设备,如智能手机,但智能手机并没有全面覆盖所有家长,如一些年纪较大和农村地区的家长。在有些地区和某些情况下,无线网络信号不能做到完全覆盖或不稳定,还需要采用传统的通信方式如电话、短信进行沟通。随着无线网络基础设施和5G基站铺设日益完善,微信平台将会有更加广泛的应用。

第二,不能保证所有父母都积极参与。即使以微信平台为基础的家校互动模式存在诸多优点,但其仍存在不足。如以无线通信软件为基础的家校互动模式,在实践探索过程中,大数家长能够积极参与并提出实际可行的建议,为家校互动新模式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但这种新模式仍然存在着信息不能及时被接收到的不足,许多家长不能及时关注到发布的信息;这种新模式能够在即时互动的过程中及时了解到家长的参与度和信息反馈,而对于不能即时互动的家长而言,不能及时接收到所要传递的信息,因此,利用无线通信软件与家长进行互动交流时,学生手写家校联系单等互动方式仍需正常运行,以避免个别家长漏掉或错失学校发布的重要信息。

第三,学生容易形成依赖心理。这种新型的家校互动模式更加迅速、便捷,对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由此带来的学生问题却难以解决。家庭和学校之间利用微信交流,使个别学生产生了依赖性心理。隔三岔五会有家长在微信群里问“今天老师布置的作业是什么,孩子忘了”“明天是不是要提前放学啊?”“哪位家长可以把今天的数学笔记拍下来,小孩没记”之类的问题。这容易导致学生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不愿意做笔记。长此以往,学生和家长都会对老师、学校形成依赖心理,同时也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

三、新形势下家校互动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强化教师家访的全面有效实施

当前,家访是家校互动的基本形式。通过家访,老师不仅能够及时深入了解学生家庭的教育情况、家长对当前学校有关家庭教育管理工作的意见和政策建议、家长对家庭教育的思索与想法、家庭教育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等,并可以对家长进行观念的引导与矫正,对孩子的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也能更好地进行引导。同时,也要把学校自身的一些教育文化、教育特色等内容传递给家长,加强家长对当前科学教育思想方法的认知和认同,从而有效地避免家长对学校教育思想、模式的误解,使科学的教育思想、模式贯穿于家长的头脑和心灵中,影响家长的行为。

(二)强化家校反馈信息精准性提升

在目前的家校互动中,教师与家长沟通交流的信息主要是学习情况,而思想、道德、行为、特长、兴趣等方面的内容却是少之又少,而且家长的注意力同样集中在孩子的学习上,而家长反馈给老师的信息往往效果不佳。对此学校要做到,一方面要加强家长思想观念的转变引导,要不断对家长进行全面素质教育思想的灌输和引导,使家长充分认识到开发道德教育、规范行为、传授专业知识、挖掘兴趣资源等教育信息收集反馈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各级家校教育互动中心对家长教育信息收集反馈的工作全面性和工作有效性。

此外,学校和老师还应向家长传授一些搜集信息的有效措施,如学生在家能否专心做作业,有没有学习障碍等,经过对家长的针对性指点,使家长反馈的内容愈加精准,对教师更好地教育引导起到有效的辅助作用。家校互动中老师反馈教学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也很重要,过去老师反馈给家长的信息多集中在学习上。新课程教学的深入推行,家长对于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情况的反馈要求也越来越高,造成了家长实际需求和老师信息反馈的不平衡,老师也应尽可能了解家长的需求。例如,家长对于孩子在校时的思想道德发展情况、优势特长发展程度,特别是目前家长最关心的孩子的心理状况等内容,提升信息反馈的全面性、多维性,让家长通过老师的信息反馈更好地了解自身想了解的信息。

(三)强化家长和学校互动沟通机制的健全

在有条件的中小学,学校可以设立家校互动的管理机构,并对家校互动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管理机构中应包括学校、教师、家长,还应邀请学生代表参加。对学校层面的部分信息也要及时可靠地发布,坚持一周对家校互动信息进行一次小范围的搜集和统计,对每月、每季度的家校相关互动信息统计数据及时进行分析汇总,对一段时期内家校互动开展情况和效果进行评估。

与此同时,学校有关部门也要认真分工,教务部门可对家校互动管理机构和工作人员进行监督,确保他们按时完成家校互动信息汇总的分析任务,也可通过有效的信息整理向管理机构及时、全面地反馈信息,为家校互动的开展奠定信息数据基础。在家校互动中,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应做好传统家校互动中的部分工作,分别对学生家长进行一些学生信息的反馈,还应对所有家长进行家庭教育辅导;任课教师可借助该系统将学生的家庭作业信息通过网络发送给家长。

四、新形势下家校互动教育的实施方法

(一)利用微信、微博、QQ打造交流平台

基于无线网络的全方位覆盖,各种网络应用得到迅速普及,微信、QQ、钉钉等社交软件作为新兴载体在家校互动中得到广泛应用与普及。学校作为发布信息的主体,以互联网软件为媒介,能够快速、方便、准时地把学生的信息发送给家长,同时积极鼓励家长参加讨论和研究,对学校相关工作发表建议和意见。通过微信公众号,老师还可把班级的课堂图片、音频、视频、课后消息等信息发送给家长,通过微博自媒体平台,向社会公众展示班级文化,吸引其他人参与到班级的建设工作中。

(二)利用家校互动APP方便交流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软件开发的火热发展,更多的家校通信APP不断出现。在家校互动模式的实践探索过程中,我们选择了部分免费且适宜的APP进行尝试,它们本身就包含了大量的教育资源和相关的实践活动。在这些软件中,有一些APP可以将老师上课时讲的重难点知识转为视频,直接发送到家长的手机上。此外,老师能够通过APP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客观题的准确率。这些APP不仅能促进家校互动,还能够为老师提供基于大数据的分析结果,使老师一目了然地了解学生的作业情况,为老师对知识点的复习提供准确的方向,还能让学生家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三)对移动互联技术与探究性学习进行整合

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下,学生的研究性课题和作业形式同样呈现出一定的多样性和开放性。通过网络资料的获取,学生能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体验,掌握丰富的课外知识与实际技能;同时,能够利用家校交流平台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邀请所有家长和老师指导评价。

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智能工具促进家校交流,对于加快学校信息化、网络化进程,提高家长教育水平,提高老师工作技能和工作效率,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意义重大。

(四)强化对传统家访形式的完善

学校作为一个公共机构,不应该也不能回避或拒绝社会和家长的监督和参与,而应以更主动的作为,既积极吸纳建设性的意见以改进工作,同时承担起教育专业机构的引领职责,调动家长和社会了解教育、配合教育,承担起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责任。学校在这两个方面上还应充分发挥家长教育工作引领和协调的两个核心作用,引导家长从局内顾客的教育立场、局外品质批评者的教育立场进行积极转换,共同努力办好家长学校。成立家长学校,制定和研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制订有关家长学校的下一年度教育工作发展计划,并将其纳入调整到家长学校的全年工作发展计划和整体工作安排中;建立固定联系、积极互动的制度;定期召开家长学校工作会议,专题研究相关工作问题。新形势下的推进家校师生互动教育的典型实践案例研究,可以丰富和不断完善家校师生互动教育方式,让学生、家长、教师共赢。每学期举行两次家长学校活动,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和社会教育力量,定期举行家长培训班,旨在提高家长教育理念水平,更新家长教育观念,培训家长教育方法,从而使家庭教育更符合教育规律,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性。

五、总结

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本文阐述了家校互动教育的基本内涵,分析了新形势下家校互动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同时,根据长期的调查研究,本文提出了新形势下家校互动教育的实施策略和实施方法。

在新形势下,学校需要加强家校互动关系管理来推进策略的高效、精准实施。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强化老师家访的有效落实,加强家校反馈信息技术的大幅度提升,继续推进家校互动以及交流沟通工作机制的落实和完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移动互联技术与探究性学习进行整合,可推进家校互动教育的有效实施。

猜你喜欢
家校家长信息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订阅信息
家长请吃药Ⅱ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展会信息
家校合作,让“名著导读”落到实处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