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视角的地方医学院校课堂教学改革效果评价研究

2023-01-11 13:35莫智雯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改革评价

莫智雯,李 颀,杨 莉,柳 亮

(广西医科大学,广西 南宁 530021)

课堂教学质量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2018年10月,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提出“推动课堂教学革命”[1]。本研究基于学生视角,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广西医科大学课堂教学改革进行评估,从学生的角度分析教学效果和存在问题,为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依据。

一、对象和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研究选取广西医科大学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的课程作为研究案例,将参与教改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共计发放1398份问卷,回收1398份,有效问卷1398份,有效率为100%。

(二)调查方法。

在各年级公共课及专业课中选取9门课程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后,对参与教改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根据研究目的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学生课堂参与情况、教师教学情况、课堂教学满意度等19个条目;另设1个开放式问题,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意见或建议。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描述。

二、研究结果

(一)调查对象基本状况。

被调查的1398名学生中,2017级1026人、占73.39%,2016级273人、占19.53%,2015级76人、占5.44%,2014级23人、占1.65%;男生373人、占26.68%,女生1025人、占73.32%。

(二)课堂教学改革效果。

1.课堂教学情况。74.03%的学生认为教师与学生交流互动情况良好,64.66%的学生认为课堂氛围活跃,32.26%认为课堂氛围一般;教师的教学方法以讲授+讨论(53.72%)为主,87.77%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持肯定态度。

2.学生课堂参与情况。41.49%的学生表示偶尔参与课堂和课后讨论,16.09%表示一直积极参与讨论,5.58%的学生保持沉默。当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时,自己解决及求助同学的应答人次比例超过79%,求助教师为47.71%,得过且过为2.37%。56.22%的学生表示每学期与教师的交流频率为1~5次,18.6%的学生表示从未与教师交流。43.28%学生表示每学期参与小组学习的次数为5~10次,31.55%的学生表示每学期参与小组学习次数为1~5次。

3.课堂改革效果评价。80.75%的学生认为课堂教学改革能够使知识和能力得到发展。在课堂教学改革有助于提升学生哪方面能力的调查中,沟通交流能力为83.33%,团队协助意识为81.19%,批判性思维为64.38%,终身学习能力为53.22%。

4.课堂教改影响因素。认为教师的学识素养对课堂教改有影响的为80.04%、教师的教学态度为78.47%、教学方法为76.97%、教学内容为70.24%。在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因素的自我认知中,自我管理能力为88.91%、学习态度为86.70%。在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中,教学方法为87.34%、学生的学习能力为75.68%、教师的教学能力为73.82%。

5.课堂教改认知。在是否愿意继续参与堂课教改的调查中,88.63%的学生表示愿意参与、11.37%的学生表示不愿意。不愿意继续参与的原因中,学习压力太大占61.64%、帮助不大占48.43%、小组合作太麻烦占47.80%。

三、讨 论

(一)学生对课堂教改的总体感知比较满意。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旨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在课堂上与学生形成良性互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结果显示,教师与学生交流互动情况良好,课堂氛围比较活跃,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持肯定态度,学生知识和能力都得到发展,沟通交流能力与团队协助意识有所提高,批判性思维与终身学习能力也得到提升,学生对课堂教改的总体评价较高。

(二)学生课堂参与程度有待提高。

学生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主体,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参与,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2]。结果显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及学习小组学习次数较少,学生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时,主要是自己解决或求助同学,与教师的交流较少,说明学生具有一定的学习意识和学习目标,但自我管理能力不足,课堂参与度不高。此外,学习态度也是影响学生课堂参与程度的重要因素,有的学生对课堂学习态度不端正,学生不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就容易出现沉默式教学,不利于学生活跃思维的发展,教师不易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阻碍师生良好关系的形成。

(三)教师教学工作有待改善。

高校教师队伍素质建设是学校提高教育水平与质量的重点。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水平、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对课堂教学效果具有直接影响[3]。在教师教学对学生影响因素的调查中,教师的学识素养的应答比例最高,其次是教师的教学态度;而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中,教师教学方法应答比例最高。但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很少寻求教师的帮助,教师支持水平较低,师生彼此缺乏深入的交流。另外,以大班额的讲授+讨论为主的授课方式,虽然增加了学生课堂讨论环节,但由于课堂时间和学生人数制约,难以产生高质量的师生互动。

四、建 议

(一)加强教师激励,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一流教师队伍是一流本科教育的重要保障,高校目前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仍普遍存在,医学院校教师医教兼顾,投入教学及教学研究的时间和精力相对不足[4]。因此,高校应该建立多维度、多渠道的一线教师教学激励与发展机制,建设高质量的师资队伍;鼓励高层次人才积极参与本科教学,优化教师配置,形成结构多元与配置优化的良性梯队。同时,建立健全教师培养长效机制,提升教师高等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育教学改革的认知和实践能力;完善教学奖励和人事管理等制度,保障教师潜心研究教育教学。

(二)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

高质量互动式教学离不开教师主体作用的发挥[5]。教师应以教学目标和内容为依据,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为抓手,通过教与学的共同协作来分析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同时,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从以知识传授为主转变为以思维与能力的提升为主,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建立学生学习效果考核体系,将学生的出勤情况、参与课堂互动、积极发言、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及创新性成果等量化考核,促使外在学业考核评价压力内化为学生学习动力[6]。通过过程性、发展性评价不断深化学生对自身学习情况的认知,让学生转换思维,变被动为主动积极配合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改革。

(三)建立多元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质量监控是教学常规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课堂教学改革上,将学生评价、督导专家评价、教师评价、领导评价、教学管理部门评价等纳入体系,进行全过程、全方位信息化实时监测。通过多主体联动,共同检查、监督、咨询和指导课堂教学工作,实现教、管、学相结合的多元监控体系,提高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改革评价
简析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瞧,那些改革推手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