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双减”实施后流行音乐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2023-01-11 09:38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流行音乐双减中学生

张 艳

(黄河科技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0 )

国家“双减”政策的出台,提高了学校课堂教学质量,减轻了学生的课余负担,更重要的是强调了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

中学生的年龄阶段,正是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程度比较高的时期,流行音乐因为具有比较高的通俗性、大众性等特点,刚好满足了中学生的心理需求,使得学生对于流行音乐更为喜欢和关注。轻松减压的流行音乐对学生起到美育作用的同时,也给中学生的音乐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发展方向。

一、“双减”后的中学生可以用更轻松的状态学习流行音乐

(一)中学生喜欢流行音乐的原因

中学生对流行音乐比较感兴趣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第一,流行音乐能够让中学生群体的实际精神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创建了比较积极的交流氛围,也被中学生群体看作进行沟通的有效渠道,让广大的中学生可以从精神层面上获取一定的安全感。

第二,由于国内绝大多数的中学生都面临着比较繁重的学习任务,学生从日复一日的学习中得不到心理压力的缓解,因此就将目光放到了周围的社会环境中去。流行音乐正好给中学生群体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精神宣泄途径,能够让学生在精神和心理方面引起共鸣,平衡学习的压力。

第三,流行音乐具有娱乐特点,已日益融入中学生的课余生活。流行音乐通俗性及大众化的特点,使其传唱程度非常高,中学生在完成繁重的学习任务后,通过听、唱流行音乐来获得片刻的放松,有利于劳逸结合,减轻心理负担。

第四,流行音乐的个性化特点也给广大中学生群体提供了一定的展示空间,使青春期的孩子能够更加热情地绽放出自己这个年龄段的个性。

(二)流行音乐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现状分析

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音乐教师在教学观念上比较传统,认为音乐课本身就是副课,并且学生的关注点也不在此。因此,对于音乐课的教学是否能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来引导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进行学习缺乏教学的思路。所以,要想让流行音乐的元素和传统音乐课堂教学相结合,就要转变教师的观点和想法,寻找比较有效的教学模式。

近些年来,人们的观念与时俱进,流行音乐也逐渐出现在课堂教学中,最为显著的例子如S.H.E的《Remember》,里面有很大一部分是基于柴可夫斯基《天鹅湖》的相关片段来进行作曲的;再如周杰伦发表的《夜曲》,其中的钢琴演奏也出现了肖邦的《降E大调夜曲》里面的音乐片段。这种流行音乐和传统古典音乐相融合的作曲手法,拓展了中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同时音乐基础知识也得到了巩固和加深。从目前社会发展的方向来看,流行音乐整体对于音乐的课堂教学还是产生了非常有利的影响,让中学生音乐课堂的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的同时,也推出了很多新型的音乐教学模式。

二、流行音乐可以在“双减”后的课堂发挥有效的作用

(一)放松学生紧张的神经,缓解精神疲劳

美妙的音乐能够让人们的生活氛围更加轻松愉快,对于中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听唱流行音乐能够让中学生在繁重的课业任务之余享受心灵上片刻的宁静和放松,缓解学业上的压力,使大脑得到休息,从而以积极向上的态度来面对日常的学习和生活。

(二)促进师生交流,使学生的音乐情感得以自由发挥

教师从学生感兴趣的流行音乐出发来实现与学生的交流,能够创建一个比较和谐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在中学生的年龄阶段,喜欢的音乐形式体现着他们对新兴事物的看法和心理状态,所以老师跟学生进行课堂互动的时候,要注意音乐内容形式的多元化和丰富性。新颖的教学模式和手段会更加受到中学生的欢迎和认可,从而大大提高实际教学效果。

(三)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态度

人们在面对生活的时候,态度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拥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能够让人们在面临生活中不同的困难和挑战时,进行正确有效的应对和处理。所以,老师在音乐教学时也一定要关注学生心态的变化,以自己为榜样,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健康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选用有正面效应的流行曲目加强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如刘德华的《中国人》,以及传唱程度非常高的周杰伦的《蜗牛》,这些都是比较好的音乐教学题材,能够让学生拥有健康的心态。

(四)间接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

自古以来,艺术对人类文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音乐作为艺术的一个门类,一定会影响到人们的艺术品位和艺术素养。流行音乐虽然是比较通俗化、大众化的音乐形式,但是只要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和教育,不仅能让学生掌握基础音乐知识,还能提高他们的艺术气质和修养。

三、流行音乐的正确运用可以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

(一)流行音乐的教学内容要有选择地引入课堂

音乐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中学生的特点规划学习内容。中学生这个年龄段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需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因此老师在应用流行音乐元素的同时,也要注意对音乐素材进行筛选,一定要以教学大纲为前提,选择出流行度较高并且具备一定教育意义的、积极向上的内容,例如《相信自己》《爱拼才会赢》等。

音乐课本更重视的是基础性理论知识的掌握,因此在趣味性方面比较欠缺。如果能够将一些特定的流行音乐元素较好地应用到音乐课堂教学中,一定会受到学生的认可和欢迎。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发展,现阶段的音乐课本中也适当收录了一些流行音乐的曲目,且基本都具备一个明显的优点,即积极向上并且有利于增强爱国主义的宣传效果,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我爱你中国》《怒放的生命》《隐形的翅膀》等。此外,任课老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在流行音乐方面的兴趣,选择一些优质曲目,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参与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流行音乐

中学生在接触流行音乐的时候,老师也要从侧面进行一定的引导,让他们能够对音乐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和音乐品味,这才是进行音乐教学的最终目的。一定要避免没有方向性的随波逐流,要让学生学会辨识流行音乐的种类,防止这些青春期的孩子由于受到不良网络歌曲、不健康歌词内容的影响而步入误区。

(三)多种音乐交融发展

中学生音乐课堂教学,要注重不同音乐方式的互相结合,不能只侧重于传统型的音乐教学或者是只学习流行音乐,老师要把控教学内容的比例,从而能够让广大的中学生体会到不同类型音乐的魅力。对于流行音乐来说,一定要进行适当的筛选,不能全部予以接收,老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培养,增加学生对各种音乐类型的了解和掌握,全面提高素养。

“双减”政策的目的,是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一定程度上释放了学生的压力、解放了学生的天性,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实践、去学习喜欢的知识。要把音乐美育教育还给课堂,利用好中学生特殊年龄段的喜好,引入正能量的流行音乐,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如何充分利用好流行音乐,建立丰富多彩的音乐课堂,这也是今后中学音乐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猜你喜欢
流行音乐双减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流行音乐里的新国潮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创新精神对流行音乐的作用
多棱镜中的流行音乐——两岸四地“流行音乐文化高层论坛”述略
和流行音乐有个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