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2023-01-11 00:37郑艳婷
当代体育 2022年44期
关键词:游戏体育教师

郑艳婷

随着素质教育工作不断改革,小学体育教育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目前我国小学体育教育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进一步深化改革。文章在此基础上,结合体育实践教学经验,对小学体育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应用体育游戏进行体育教学工作的有效策略,以期切实强化小学体育教学水平。

在新课标背景下,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添加游戏元素,使传统游戏与体育教育内容相互融合,即可提升体育教学娱乐性、趣味性及竞技性。在体育游戏辅助下,体育课堂教学工作效率更高,使学生身体协调能力、身体素质都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在小学体育游戏设计中,应积极收集典型的体育游戏素材,创新体育教学方案,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体育学习活动,从而提高体育教学水平。

1 新课标背景下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作用

1.1 有利于高效地创造愉悦教学环境

小学生正处在身体、思想快速发展时期,思维及性格均较为活跃,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因此,在小学体育教育中,教师应创造较为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这是小学体育教育的一个主要目的。在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进行中,由于受人生经验和身体协调能力限制,导致学生对运动项目存在恐惧心理,从而导致学生的运动学习热情下降。然而,在具体体育教学中,通过“寓教于乐”方式进行体育游戏,便可使学生充分地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

1.2 有利于有效激发学生运动神经

由于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小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大部分小学生缺乏运动能力,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难以达到标准、高效的要求,往往要反复操练,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然而,通过开展有效的体育游戏,可以使学生的中枢神经系统始终处于亢奋状态,对运动神经和耐力进行有效激发,提高学生兴奋点和兴趣,确保学生有效掌握体育技能。

1.3 有利于有效培养学生优良素质

小学体育教学主要目标在于培养学生身体素质、思想素质及品德素质,使学生达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标准,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品德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进行有效的体育游戏教育,可以运用游戏方式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从而丰富小学体育教师德育教学方法。在体育游戏教学中,由教师引导和督促学生遵守游戏规则,即可培养独立自主及团结协作的游戏精神,增强学生人格素质。

2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现状

尽管新一轮教学改革促进了我国小学体育事业发展,但目前我国的小学体育教育仍处于困境之中,小学学生终身体育教育意识目标未实现。有关小学体育教育危机,总结分析主要体现在下面几点:其一,缺乏运动设备及场所。近年来,随着小学生源大量扩张,体育器材、场地、场馆数量已不能适应体育教学的需求,对体育教学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由于运动设备的短缺,导致课间强度和密度严重下降,影响學生运动量,使其无法达到训练目标。另外,因场地不足,导致游泳、网球、拳击及街舞等运动项目无法顺利开展,仅能在很小的范围内进行,这将会对提升学生运动兴趣及潜能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其二,教师质量差异。从目前状况来看,小学体育教师素质和能力与预期还有很大差距,懂得理论与技术的体育教师并不多,而且体育教师整体学历水平也比一般的教师要低。所以,未来若想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水平,必须要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其三,小学体育教学方式不完善。我国小学体育教学模式始终围绕着“教”,学生仅能跟随教师学习思路,模仿教师讲解的动作进行练习,会使学生失去自主思维能力,从而影响到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另外,由于对小学技术教学和体育外在表现的过度关注,把考试作为衡量学生体育成绩的手段,仅仅关注学生的运动成绩,而忽略了体育训练目标达成度,导致学生缺乏终身体育锻炼意识,这是日后体育教学必须改进的一点。

3 新课标背景下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3.1 合理选择体育游戏,加强体育教学效率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需保障体育游戏使用效果,使其适应现实需求。首先,要注意的是如何科学、合理地选择运动游戏,只有合理、高效地应用体育游戏,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体质,从而确保小学体育教学实际效果。其次,教师要对小学生身体素质、学习能力、学习经验及理解能力等进行全面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结合处长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合理地选择体育游戏,使其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得以充分发挥。例如,在小学体育定向跑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学习特点,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出发,科学地选用运动游戏,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运动成绩。在进行定向跑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喊号追人”体育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有关的体育运动知识,从而促进学生体育学习效果和身体素质双提高。

3.2 搜集典型体育游戏,充实体育游戏内容

在设计小学体育游戏时,必须充分考虑到体育游戏与比赛规则之间是否协调,不可忽视了体育游戏对培养学生体质的作用,否则将会导致教学内容的松散,影响到学生体能训练效果。相反,教师过分注重运动项目对身体素质的影响,会使教学活动变得单调乏味,从而使学生产生抗拒心理。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主动地收集成功的游戏素材,合理运用体育游戏教学,以达到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目的。如今,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最受欢迎的体育游戏有三种,分别是任务型、协作型及趣味型游戏,任务型游戏主要是教师在比赛中设置障碍,如智力问答、表演性任务等,只有完成任务,学生才能继续比赛。此种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这些游戏应用到学生体能训练中,让学生在进行简单长距离训练时,也可以进行一些趣味十足的活动。同时,通过运用合作游戏,教师让学生分组进行比赛,有效锻炼身体协调性。又如,组织趣味体育游戏,设计“小兔赛跑”“青蛙跳远”等,学生可以通过跳跃、奔跑来完成比赛,在有趣的游戏中往往会给学生带来诸多乐趣,驱使学生积极学习体育知识及技能。

3.3 教师重视科学监督,提升体育游戏实效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是主体,也是组织者、引导者、监督者。体育与文化课相比,体育教学具有很大的不同之处,体育教学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因此,体育游戏要在体育教学中顺利应用。体育教育必须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使其在体育教学中得到更好地应用效果。此外,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并不需要把整个课堂都留给学生。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合理监控,以确保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此外,在小学体育实际教学中,在使用运动游戏时,要注意把体育教学内容融入到游戏活动中,这样可以更好地缩短师生关系,并能起到监督作用,从而保证学生学习成效。

3.4 注重理论现实融合,防止游戏操作失误

在掌握游戏基本原理和概念之后,教师还需要对游戏基础和规则进行适当修改,根据学生特点以及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在游戏的设计中,充分考虑到学生兴趣,意识到学生对游戏的热爱、对游戏的好奇和对荣誉的渴望心理。同时,教师要结合现有的教学设备和教学场所,设计出具有特色的体育游戏,以确保在体育课堂上合理进行体育游戏。例如,教师可以根据不同主题创新游戏,如在进行趣味类体育游戏和任务类游戏时,教师可以在游戏背景中添加一些小故事,让学生对体育游戏产生亲切之感。例如,结合《松鼠找花生》绘本,教师即可在跑道上划出一块区域,将花生放在指定位置,由学生轮流搬运,每个学生跑到终点便可以得到一颗花生,并将其放入各自队伍的“花生篮”中,比一比哪一小组的花生最多,便可以取得胜利。由此一来,在体育游戏环境下,即可激发学生竞争意识,令学生积极参加小组游戏活动,并且致力于在体育游戏中获胜,从而更努力地完善自身体育知识结构,强化体育技能,为小组的荣誉而战。

3.5 安全开展体育游戏,顺利落实教学任务

一般来讲,体育游戏具有一定危险性,尤其是对小学生而言,学生思维及动作均比较活跃,容易出现安全事故。从近年来的新闻报道中可以看到,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安全问题。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体育游戏的安全问题。例如,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在实施有关体育活动之前,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以明确体育活动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从而防止发生安全事故。同时,教师要建立相应的班级纪律,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严格遵守相关的纪律,并在此基础上对违规的学生进行严厉批评,情节严重的要给予相应惩罚,从而有效地防止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出现安全问题。此外,教师应注意制定运动项目的实施细则,使学生能根据有关规定进行体育游戏,并在某种程度上保障学生安全。

3.6 结合体育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体育潜能

在小学体育短跑项目传统教学中,教师常常让学生做重复动作,使学生感到整个学习过程枯燥乏味,从而影响学生积极性。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可以在短跑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使其在有趣运动中掌握短跑技术。在实践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提线起跑”游戏,从而提高其起步、反应和加速能力。在游戏中,教师把学生分成两组,两组学生在操场上站立,两组学生相对而立,学生后方100米为安全区域。当教师宣布比赛开始时,A组学生伸出腿去测试B组,如果 A组脚踏上了起点,那么B组的学生就会迅速地往安全区跑,而A组的学生会去追B组的学生,如果B组的学生在进入安全区前被 A组的学生抓到,那么A组的学生就会得到分数。反之,则B组学生得分,之后兩队互换位置,积分最高的一组获得胜利。为使比赛顺利进行,教师和体育教师共同作示范,让学生在观察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游戏,使学生在比赛中获得进步。又如,当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氧运动游戏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你动我猜”的简单游戏。在此游戏中,教师向学生展示一张纸牌,让学生两人一组面对面站着,一位学生结合教师拿着的一张纸牌,用自己的肢体来表示纸牌上的动作,小组内另一个学生需要猜出学生用肢体描述的内容。正确率最高的团队,将会获得教师的物质奖励。通过此种活动,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并能促进学生合理控制自己的身体。需要注意的一点,在体育游戏进行时,教师要注意严格指导学生,禁止学生使用文字来描述事物,以确保体育游戏公平性,促进学生综合学习及尽情展现自身体育潜能。

3.7 明确体育教学目标,强化体育教学指导

为了防止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流于形式,必须明确其具体教学目标,从而提高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例如,教师可以把培养学生的敏感度及增强兴奋感等作为体育游戏教学目标。在组织《指鼻子》这一体育游戏时,游戏过程是追击者试图抓住逃犯,逃亡者可以用一只脚站起来,用一只手从膝盖下面伸出,用手指抵住自己的鼻子。在体育游戏中,教师可以更系统地训练学生反应能力。同时,在体育游戏教学中,教师也要注意观察学生游戏行为,尤其是对其反应迟缓的原因进行分析,以便更准确地运用运动游戏来指导学生学习。小学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和目标具有多元化特点,教师可以根据已有教学内容和目标来设计和运用体育游戏。此外,通过合理应用体育游戏目标,使教师对体育游戏的使用状态进行更加系统地评估,从而有利于突出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课堂上的教学作用。为此,体育教师要从多个视角来审视和分析体育游戏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优势,并积极地运用体育游戏。体育游戏在课堂上的运用,常受主观和客观原因影响,使学生在课堂上产生各种问题。所以,教师要对体育游戏的使用情况和使用价值进行全面分析,寻找更适合学生的体育内容,使体育游戏在课堂上的应用价值得到充分发挥。

3.8 重视师生双边互动,点燃学生运动兴趣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交互,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构建民主、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以促进学生高效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以生动有趣、幽默诙谐的语言与学生进行沟通,优化课堂气氛,促进师生互动,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同时,还要根据这些特点,设计出能让学生和自己一起玩的游戏,如“大鱼网”游戏,教师可以把篮球作为一个活动范畴,并参与其中,指导学生怎样才能“网到”“鱼”,最终“一网打尽”,教师的鼓励即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另外,小学体育教师要有效地将体育游戏材料进行有效地整合,坚持“创意改革”设计理念,并运用各种途径,不断充实小学体育课程,提升小学体育教学实效性,使小学体育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得以圆满地实现。在小学体育游戏进行时,教师与学生间进行有效的互动,便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体育能力、兴趣和具体表现进行全面了解,为其提供更为有益的体育学习指导建议,以保证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积累更多体育学习经验,从而提高体育学习有效性。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教学时有效引入体育游戏,可以改变体育教学模式的枯燥现状,让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为此,教师在教学时要重视结合体育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合理选择体育游戏,将体育游戏贯穿至体育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发挥体育游戏有效作用,助益学生高效率学习体育,在体育学习方面实现个性化发展目标。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九峰小学)

猜你喜欢
游戏体育教师
最美教师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2016体育年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我们的“体育梦”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