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域下英语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探索
——以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本科层次英语课程为例

2023-01-14 00:38赵佳娜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价值观思政

赵佳娜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1231)

习总书记近期对职教工作做出重要指示:“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1]。高职英语作为职业教育中一门语言教育学科,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作为“课程思政”在人文教育中的切入点。本文笔者将从文化自信角度探究英语课程应如何开展教学设计,从而培养职业学院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学生文化自信。

一、课程思政实施的意义

英语课程思政是教师利用教材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通过一系列知识讲授实践教学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从而树立立德树人的情感目标的完整体系。简言之,教师将课程知识与思政元素融会贯通,讲课的同时对其进行思政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的过程。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既培养学生爱国敬业、锐意进取的民族精神,实现高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产生民族竞争优势,又满足时代和国家发展,顺应历史和国际要求。

二、国内课程思政研究述评

目前,课程思政已成为新形势下的新课题,外语界学者给予高度关注。文秋芳教授(2021)[2]认为课程思政以教师为主导,致力于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肖琼、黄国文(2021)[3]指出课程思政就是在课堂中把价值观培养目标作为首要任务。杜刚跃和孙瑞娟等人(2019)[4]也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做过“课程思政”相关性策略研究。阮韦伟、张如(2019)[5]则是从文化自信视角关注学生文化自觉的认知提升等。基于以上背景,结合我校高职本科外语人才培养方案,本文立足立德树人的基本目标和育人目标,科学地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把职业英语教学和课程思政目标引领统一起来,优化教学体系,并充分运用线上线下平台,融入教学前后环节,全面提升文化自信。

三、传统思政元素融入课程设计与实践

(一)学情分析

本文研究对象为本校土木21-1班和21-2班的全体学生。作为高职本科层次的学生,由于高中阶段英语基础薄弱,文化素养欠缺,两极分化严重。

(二)教材分析

本课程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通用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二版)》第一册,由赵雯编写。此套教材模块主题清晰,分成lesson1和lesson2,适合不同层次学生学习。同时,知识性、趣味性和文化性并重,适合高职本科层次学生学习。本研究节选10 个单元内容为例探究思政元素的融入模式。

(三)课程设计与实践

基于《新通用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的单元主题,本科层次英语课程设计分为课前准备、课中活动实施和课后评价建构三个环节。

1.课前准备

教师在课前学习平台中发布一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8]例如歌赋诗曲、名人演讲、中国传统儒家学说等,加强对学生价值观等方面的引导。同时,教师在课前在云课堂上准备一些网络优质英语资源让学生进行预习,既弥补了课本视听说资源的不足,又拓展和延伸了相关的教学内容,丰富了课程的文化内涵,提升和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课前设计如图1所示。

图1 课前设计图

思政元素的融入方式

2.课堂活动实施

英语教学是一门外语研究的课程,每个单元都有一个独立的主题,教师在英语教学中采用对比的方法,挖掘英文内相对应的中国文化,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深刻理解外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异同,有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比如在“Time Value”这一单元中,中国传统文化中时间以过去为主。“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从一而终”“后古薄今”等古语都表明过去的经验教训对后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西方文化却极少回顾过去,一切着眼于未来。西方人喜欢打破规则,推陈出新。[9]教师应该提高业务素养,在润物细无声中将中国文化有机结合进教学中,有效地传播中国文化。

其次,教师还可以创设第二课堂文化。[10]鼓励学生倾听线上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慕课(MOOC),或举办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和讲座,或就中国文化相关主题要求学生通过查阅相关材料后进行观点评述等等。课中设计如图2所示。

图2 课中设计图

3.课后评价建构

为保证课程教学评价的客观性,传统思政元素融入英语课程教学模式应是多元的,由原来课程教学评价的基础上增加了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等一些评价维度。[11]以多元化和多维度评价方式跟踪和反馈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效果。例如,在每个单元学结束之后让学生撰写英文感悟描述对本单元的学习收获,这种方式既能锻炼学生的英文表达能力,又能让学生通过自我评价更好地反思自身在融合传统文化等方面后取得的进步。其次,采取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形成性评价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考核:从学生的情感目标、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三方面进行评价。以传统的期末考试为例,在阅读和写作类题型的选材方面应体现出文化价值元素,考核学生英语知识掌握情况的同时兼顾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学习效果检验,促进学生对文化内化和吸收。另一方面,还可以引入中国文化讲座、在线制作小视频的新型考核方式,鼓励学生用英语来表达对主题新的见解和思想认识,教师也可以利用在线教学平台记录每次学生参与的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任务,对该阶段学生的学习做一个阶段性评估,并探寻能够更好地实施课程思政设计的新路径。课后设计如图3所示。

图3 课后设计图

四、结语

本文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课前、课中和课后教学环节中。在英语课程中挖掘思政元素不仅可以洗涤学生心灵,还能帮助学生孕育文化自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能在价值引领中凝炼知识,在知识技能的传授中实现思想提升,在中西文化的对撞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在不断探索中拓宽学生国际视野。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价值观思政
我的价值观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针对岗位需求的高职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