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户外自主体育游戏活动实践

2023-01-20 18:22陕西省西安市西安航天城第一幼儿园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22年12期
关键词:木梯教研区域

陕西省西安市西安航天城第一幼儿园 马 宁 杜 蕊

近年来,我国对健康教育工作高度重视。体育运动是提升幼儿身体素质重要抓手,游戏是学前儿童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体育游戏是开展学前儿童体育运动的重要实施途径。什么样的游戏是幼儿喜欢和乐此不疲的?什么样的游戏能够激发幼儿的运动热情和创造力?在对幼儿的日常观察与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幼儿自主自发的游戏是他们最感兴趣、最投入的,也是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幼儿运动潜能的活动。基于此,我们开展了户外自主体育游戏的实践研究,希望通过教师的有效支持,帮助幼儿提升体育运动发展水平,进而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

创设开放自主的体育游戏环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指南》等学前教育指导性文件中指出,环境是影响幼儿园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幼儿园应创设适宜的户外运动环境,最大限度满足幼儿自主游戏的需要,为幼儿开展各类体育游戏活动提供有力的保障。

一、挖掘园所场地资源优势

借助班级室内区域活动的理念,将幼儿园的户外运动场也划分为专属区域,打造多种不同运动能力锻炼的游戏场地,让孩子们自由、自主、自发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游戏场地开展游戏。我们根据自己园所不同场地的优势和特点,结合学前儿童运动发展三大核心经验及《指南》中的指导和要求,充分考虑幼儿动作全面发展的需要,设置了平衡区、骑行区、玩球区、投掷区、攀爬区、感统训练区、综合区等多种运动区域,满足幼儿开展多种类体育游戏的需要。

二、提供适宜的体育游戏材料

幼儿运动材料可分为大型玩具、中小型体育游戏材料、自制游戏材料,在开展户外自主游戏的过程中,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价值。

1.园所购置的各类大、中型游戏材料

结合户外设置的区域功能,教师需要充实特定的游戏材料。如在平衡区,可提供各种不同高度、材质的平衡木;在骑行区可提供单人、双人、多人骑行小车,交通标志等材料;在玩球区准备篮球、足球、气排球及篮球架、足球门等;在投掷区准备各种投掷架、投掷盘等;在攀爬区可以根据园所的地理位置特点,定做各种攀、钻、爬大型游戏器械;在感觉统合训练区提供滑板、平衡板、独角椅、蹦床、羊角球、大笼球等多种感统训练的材料;在综合区提供各种木梯、追星障碍、呼啦圈、体操垫等。

2.教师自制的各类游戏材料

自制游戏材料是园所购置游戏材料的重要补充,是教师教育智慧的展示,在幼儿园中也非常受幼儿们喜爱。如在平衡区,教师自制的大小沙包、布艺飞盘、各种造型的空矿泉水瓶障碍等为幼儿拓展平衡游戏的玩法、挑战平衡游戏的难度给予了很好的支持;在玩球区,教师用喝完的旺仔牛奶筒与废旧竹竿自制了曲棍球杆,用旧报纸团成大纸球,让幼儿在玩“赶小猪”的游戏时乐此不疲;在综合区,老师为幼儿准备了轮胎、软布条、大沙包、爬行网等,为幼儿创编闯关游戏提供了充分的材料。

与幼儿共同商定游戏的规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意识,制定有效的游戏规则是幼儿户外自主体育游戏的质量保障。

1.不同功能区的游戏规则

针对不同的游戏区,请幼儿进行游戏规则的讨论和商量,教师通过在活动中的观察给予幼儿建议,与幼儿共同制定图文并茂的游戏规则。

如骑行区的规则是:注意避让、爱护玩具,友好合作、互相谦让,玩完的器材请放回原位;平衡区的规则是:一个跟着一个走,友好合作、互相谦让,玩完的器材请放回原位;攀爬区的规则是:踩稳抓牢、注意安全,友好合作、互相谦让,玩完的器材请放回原位等。因为游戏场地、材料和玩法的不同,所以需要有不同的游戏规则作为活动的保障。

2.自主交换场地的规则

户外就像一个大型游乐场,孩子们可以根据各自不同的兴趣爱好随时选择游戏场地,但是在交换场地时要确保每个区域的合适人数、确保幼儿在交换场地过程中的安全。

因此,我们为每个区域设置了专属的手环颜色,教师和幼儿可以通过手环的颜色辨别所在的区域。每个区域里容纳的人数是有限的,教师会根据每个区域所能容纳的人数确定发放手环的数量。当这个区域没有手环时,幼儿就不能选择进入此区域了。当然如果有幼儿想要进入该区域时,可以找在此区域游戏的同伴商量,如果同伴愿意交换手环方可以进入该区域游戏,手环就像不同区域的游戏通行证。

3.使用器材的规则

教师要引导幼儿养成“哪里取哪里还器材”的习惯。因为幼儿年龄小,责任意识、担当意识需要教师有意培养,收放器材也是对幼儿进行相关教育的重要方式。活动前,教师要向幼儿讲清楚游戏规则,告诉幼儿,活动后要将器材放回原处;活动中,教师要帮助和指导这方面能力弱的幼儿完成收放工作;活动后,教师要及时表扬在收放器材中表现好的幼儿,树立榜样,强化典型,鼓励大家向优秀学习。

通过教研提升教师指导策略

户外自主开放式体育游戏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达成的,在组织与实施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问题,开展教研活动便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

1.对场地划分的体验式教研

每所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场地都有其特有的价值,如何挖掘场地优势,需要全体教师的智慧。我们邀请教师们来到户外运动场,对场地的大小、材质、位置、布局等亲身体验深入分析,结合幼儿自主体育游戏内容,以最大限度满足幼儿动作发展需要为目标,对不同游戏场地进行现场评估。如针对园所狭长的砖地,教师们通过体验发现,此处适合创设马路情景,各种骑行类游戏特别适合在此开展。足球、篮球等器械(具)操控类游戏也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游戏内容,通过体验教师们发现球类游戏对场地的面积要求较大,园所操场中间比较空旷的塑胶地面非常适合这些游戏——于是幼儿园的南操场成为足球游戏区,北操场成为篮球游戏区,场地两端可放置足球门和篮球架,一方面可以有效避免不同球类的互相影响,另一方面也能为幼儿提供充足的场地进行游戏创意体验。体验式教研,很好地激发了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见证了教师集体的力量和智慧。

2.对材料投放的头脑风暴教研

材料是幼儿进行体育游戏活动的重要抓手,如何充分挖掘生活中各类材料的重要价值,为不同的区域游戏投放适宜的材料,一场“头脑风暴”下来便能让教师们想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如针对平衡区游戏材料难投放的问题,教师从班级中拿来各类不同的材料,尝试利用这些材料进行平衡木游戏体验。活动中教师们发现,沙包、飞盘、软棒、毽子、废旧矿泉水瓶等体育游戏材料,小水桶、接水管等沙水区的材料,花环、纱巾等表演区的材料,都可以作为幼儿走平衡木的玩具。将不同材料赋予情景故事中,教师们开展了正着走、倒着走、持物走、障碍走等各种平衡区游戏的情景体验。有的教师化身小红帽走独木桥,有的教师化身小动物运粮食等,“头脑风暴+实践”的教研活动帮助教师们打开了视野、拓展了思路。

3.对教师观察指导的诊断教研

教师要细致观察、精准解读幼儿的行为,了解幼儿动作发展的水平,才能为幼儿提供有效的支持。基于此,我们采取了诊断式教研,帮助教师通过实地演练体验观察中的要点,对幼儿运动水平的观察、分析和支持给予指导。如针对梯子组合游戏中,幼儿身体平衡能力发展水平的观察与指导,我们先组织教师集体研读《指南》健康领域中动作发展目标1,接着对影响身体平衡能力发展的因素和指导策略进行学习,然后再来到现场实地观察幼儿在运动中的动作。有了理论的支撑,教师们再观察幼儿爬木梯、走木梯、钻木梯、跳木梯等活动中的表现时观察思路清晰了很多。如教师看到中班幼儿能够以手脚并用、膝盖悬空的方式钻过木梯,或者对搭建的比较低的木梯通过匍匐前进的方式通过,就知道了此年龄幼儿平衡能力发展较好。现场观察后,教师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现场分享讨论,结合所学相关理论再次进行反思和梳理,有针对性地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和水平。

凡是幼儿感兴趣的事情他们才能投入热情,凡是幼儿喜欢的事情才能引发他们的思考和创新。户外自主体育游戏活动是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经验、喜好、能力水平选择的游戏,充分体现幼儿的自主意识。但在组织和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也看到有些幼儿总是重复选择某项游戏活动,因此还需要教师在材料、引导方式及评价方面多给予指导和帮助。户外自主体育游戏是幼儿户外体能训练的一种非常有效方式,如何最大化挖掘资源价值,如何在同龄、混龄等年龄段开展对应游戏,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究和尝试。

猜你喜欢
木梯教研区域
萌芽
好玩的梯子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好玩的梯子
分割区域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区域发展篇
为旧木梯刷漆
区域
教师到底需要怎么样的教研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