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自主游戏探究思与行

2023-01-20 18:22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第一实验幼儿园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22年12期
关键词:幼教教研游戏

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第一实验幼儿园 李 艳

目前,幼儿园都在开展自主游戏活动。如何正确定义幼儿的自主游戏?幼儿自由自在地玩就是自主游戏吗?如何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游戏环境?如何为幼儿的自主游戏提供适宜的支持?……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开始了幼儿自主游戏的探究之旅。

勤学善思,奠定自主游戏理论基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园引领教师坚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丰富知识结构,增强自主游戏理论底蕴。

1.研学大教育知识

树立大教育观,跳出幼教看幼教。我园利用“学习强国”APP“读书”栏目,组织教师观看《正面管教》《反脆弱》《终身成长》等书籍的讲解,并组织开展了“刷新思维读书会”活动,在教师眼前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原来我们还可以换一种思维、换一种眼光去看待同一件事情;原来我们惯有的思维方式有时反而会限制我们更好地发展……专业素质是提升业务能力的基础,但是,综合素养的培养更能让教师脱胎换骨地成长。

2.深学幼教专业书籍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拥有了一个超长寒假,在此期间开放的学习平台“享学吧”,邀请全国知名幼教专家在线上平台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做了详尽解读。我园抓住学习契机,组织教师认真聆听专家解析,撰写学习心得和体会。每次听完讲座,各年级组通过学习强国视频会议、钉钉视频等形式及时组织线上专题教研,把平时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综合起来研讨,并制定解决策略。另外,教们还深入学习了《给幼儿园教师的101条建议》等幼教专业书籍,进一步夯实自己的专业理论基础。

集思广益,创设自主游戏适宜环境

一、根据幼儿需要规划活动场地

1.室内

将所有玩具橱及材料贴墙摆放,幼儿可以根据需要自己拼摆桌子和玩具橱,自取游戏材料,实现游戏材料利用的自由自主。

2.室外

本着“让每一寸土地都成为幼儿游戏场所”的原则,我园增添大量可自由组合的材料:钻洞玩具打破拆分,幼儿可自由重组,增加低结构游戏材料的种类;拓宽野战区中的土战壕,增加游戏的挑战性;重建园所院墙,增加可供幼儿自由创作的“快乐涂鸦”和“小剧场”。

二、根据幼儿需要改变游戏时间

以前,我园下午的户外游戏时间分为两段,一段40分钟,中间间隔20分钟休息。但随着幼儿自主游戏水平的不断提升,游戏时间不够用了,比如大型积木搭建游戏,之前幼儿需要先把积木从储物架上搬运出来再进行搭建,最后收整,基本是搭建活动还没尽兴,时间就到了。为此,我们把玩游戏时间长短的决定权交还给幼儿,由他们自由支配游戏开始和结束时间,此番改进大大促进了幼儿的游戏质量。

三、根据幼儿需要更换游戏区域

通过集体教研活动,我们制定出户外游戏区域轮流表——各班根据安排合理组织幼儿开展活动,避免出现活动预设不充分或幼儿长期在一个区域玩的现象。同时我们还将几个特殊区域的轮流时间交给了幼儿,由他们自己决定玩多长时间、怎么玩,并且规定每周五为自由选区日,由每个班的幼儿自己决定玩哪个区——这种弹性的设置,保证了幼儿自主游戏的持续性和深入性。

凝心聚力,力促自主游戏开花结果

我们将自主游戏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进而迎来了一系列可喜的变化。

一、观念的转变让幼儿园“活”起来

1.深入活动现场

如今,园长采取的是深入现场嵌入式观察的方法。在一个班一待就是半天,从活动开始一直到活动结束,对教师的组织方式、幼儿的行为表现等都有了更加深入具体的了解,因此园长也能提出更具实效性的指导意见和建议。

2.退到教师身后

活动现场,园长扮演的是一个观察者而非管理者的角色——不做干涉让现场自然呈现。在园所建设和管理等方面,园长鼓励教师大胆建言献策,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凸显,妙点子层出不穷,针对幼儿园的各项建设思路也随之拓宽。

二、教师的转变促自主游戏长足发展

1.幼儿在前,教师在后

之前,教师面对幼儿游戏的拖沓现象,忍不住催促、包办代替。现在,当幼儿玩沙包、沙包挂在树上求助老师无果时,就能看见旁边有竹竿、凳子之类的物品可以利用,其实那是教师之前就准备好的预设材料;在沙土区,幼儿用干沙怎么也拓不出完整的作品,教师就会悄悄把灌满水的小水桶放在一边……教师适时的放手,让幼儿能够更加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索,从而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再比如,木工区一名幼儿指着自己的作品说:“这个很像小汽车。”下一次,一筐瓶盖就出现了,幼儿喜不自禁,用钉子把四个瓶盖钉到木板边上——就这样,一辆小汽车诞生了。教师站在幼儿身侧或身后及时引领,使得幼儿的游戏水平不断获得提升。

2.科学观察,跟随幼儿

通过不断学习,教师对幼儿的观察方式越来越科学,由刚开始无目的观察、不知道观察什么,到现在能运用科学的观察方法去观察幼儿,如使用定人观察、定点观察、追踪观察等观摩方式对重点观察幼儿进行准确定位,记录分析有理有据,为下一步幼儿的自主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撑。

3.及时介入、适时指导

教师对幼儿行为的解读和游戏介入时机更加精准。比如,在之前的游戏过程中,教师频繁地介入指导,因为在他们的意识里,光看不指导是不负责任的表现;现在,教师知道了通过观察来判断是否需要介入、什么时间介入、以何种方式介入才是对幼儿最有益的。

4.热情研究推进园本教研

我园除了每周的教师集体教研,还专门成立了自主游戏教研小组。每周四晚上,教研小组成员准时召开视频会议,带班老师会对当天幼儿的活动情况进行梳理,比如成功点是什么、欠缺的是什么、投放的材料是否合理、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准备如何解决等,并对这些问题事无巨细地进行探讨总结。教研视频会议往往会持续两三个小时,期间教研小组成员畅所欲言,集思广益,直至把问题解决。这种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教研思路,在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同时,也让我园的自主游戏进一步纵深发展。

以人为本,保障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教师做的所有工作的最终落脚点是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自主游戏的有序开展促进了幼儿各方面能力的有效提升。

1.更加积极主动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体验自主游戏带来的快乐和智慧。幼儿在游戏中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模仿成人的语言和动作,感受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学会合作与分享,进而做事更加积极主动、有毅力、更勇敢、能担当……自此,自主游戏活动成为幼儿表达情感、合作交往、反映思想、认知社会的有效途径。

2.乐于想象和创造

自主游戏是一种内在的动机性行为,幼儿在游戏情境中能够自由使用各种行为和方法。以幼儿玩七巧板为例,七巧板是一种开发幼儿智力的游戏材料,它可拼摆、易操作,能够加深幼儿对图形的认识。在玩七巧板的过程中,幼儿把听过的故事、看过的图画、经历的事情等已有的生活经验融入自己的作品中,拓展了想象空间,锻炼了思维能力,审美能力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3.敢于探究和尝试

自主游戏不仅能引导幼儿探索自我的意义,还可以促进幼儿个性发展。在不断地尝试、冒险之后,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增强,自我价值得到了体现,自信心、意志力、沟通能力等个性化学习品质也得到了完善和发展。

通过一系列举措,自主游戏在我园真正落地生根。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尽情体验自主游戏带来的无穷快乐和智慧……

猜你喜欢
幼教教研游戏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幼教产业复苏在即,2020年CPE中国幼教展 助企业打好翻身仗
CPE中国幼教展365云展会启动,足不出户采购幼教新品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教师到底需要怎么样的教研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