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本位教育理念在加拿大何以落地?
——基于加拿大应用技术与职业学院协会主推项目的分析

2023-01-21 02:03康春晓
职业技术教育 2022年36期
关键词:基本技能加拿大学习者

康春晓

能力本位教育(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CBE)是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作为职业技术教育根本目的的教育思想,通过对职业的分析来确定学生学习后所应具备的能力、具体技能和适用的教学方法,强调校企合作,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学习者的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强调学习者能力的培养和教育结果的可评可测。CBE对能力的解释不仅包括必需的综合能力和核心能力,还包括职业要求的相关通识知识、专业知识和工作态度。“二战”后,各国经济从满目疮痍中复苏,需要优先考虑劳动力市场中学徒和工人的职业培训[1]。在这一背景下,CBE理念应运而生,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更多的自由度和参与度。

加拿大是广泛应用CBE的国家之一。源于加拿大的DACUM课程开发模式出现后涌现了大量的能力本位课程,此类课程打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教学,强调就业市场参与,校企合作设计开发课程,根据职业岗位要求的能力确定具体技能,制定教学目标,设定教学任务。CBE包括从阅读、写作和计算方面的基本技能测试项目,到围绕学生预期成果组成的综合系统。这些成果在各种工作角色中发挥功能,掌握的能力和技能让毕业生在现代职场中更有竞争力。此后在经合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大力倡导下,CBE的理念和方法在世界广泛传播,成为世界职业教育改革的主导理念[2]。近年来,加拿大应用技术与职业学院协会作为全国性的非营利组织,借助其民间性和多元化发展的优势,结合当前加拿大经济发展需求大力推动CBE理念在职业教育中的更新与持续应用,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加拿大应用技术与职业学院协会的组建与发展

加拿大属于地方分权教育制度的国家,每个省有各自的教育立法、立项机构,制定教育政策,负责各自教育的组织、实施和评估,职业教育亦是如此。加拿大学生在完成高中阶段学习后,可以选择三条道路:工学结合的传统学徒道路、以学术为主的综合性大学道路和专注应用学习的职业教育院校道路。这三条道路已经打通,形成了加拿大高中后教育的立交桥体系。

加拿大职业教育所属院校包括各种社区学院、专科学院、技术学院、理工学院和普通及专门的职业教育学院。相对于综合性大学,这些学院更加关注社会用人需求,注重校企合作和应用研究,以学习者为中心,定位就业能力培养开设了多样化的、周期灵活的课程来满足社区、行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如:基于学习者需求的学术提升项目、1年的大学升学合作项目、1年的证书项目、2年的技士文凭项目、3年的技师文凭项目、4年的应用学士学位项目、1年的研究生证书或文凭项目[3]。加拿大职业教育所属院校是加拿大高中后教育体系立交桥的核心连接部分,起着互通有无、优势互补的关键作用,确保学习者可以在政策允许范围内自主流动,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未来的发展方向选择成长道路。学徒可以在家门口的社区学院或工会培训中心学习相关课程提升工作能力并获取学历学位,综合性大学的学生也可以通过合作文凭学位项目到职教院校中参与应用研究,提升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

加拿大各职业教育院校种类多样,办学方针政策也各不相同,为便于在共同框架下协调发展,代表加拿大院校在国家和国际层面统一发声,全国性自发组织——加拿大社区学院协会(Association of Canadian Community Colleges,ACCC)于1972年成立。作为一个非营利组织,它对内协调成员单位沟通对话,开展合作研究;对外与加拿大政府部门沟通,确保政府考虑到职教院校的利益和贡献。

在ACCC的统一协调下,加拿大各职业教育院校确定了共同的原则:积极参与当地社区的活动和经济发展;对学习者和求职者开放;以学习者为中心,致力于学生的职业成功;紧密联系雇主,了解雇主需求;注重应用学习和应用研究;面向世界,致力于国际化事业。由此看出,CBE理念已经根植于它们的职教项目推广和实施中,各职教院校根据DACUM课程开发模式设计的能力本位课程全面贴近企业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在教学中尤其重视技能培养和应用研究,在培养就业能力的同时注重职业素养养成,更容易帮助学生找到工作。正是基于这一点,民众对加拿大高中后教育体系中的大职教概念普遍接受,认为职教院校开设的课程培养了学生适应企业工作的能力,对职业院校的重视程度也很高。大职教理念下的加拿大职业教育为加拿大的高中后教育作出了积极贡献,增强了加拿大的国力。随着协会成员单位的增加,2014年加拿大社区学院协会(ACCC)更名为加拿大应用技术与职业学院协会(College and Institute Canada,CICan),以更好地代表其成员的多元化身份。

二、加拿大应用技术与职业学院协会应用能力本位理念推进系列创新项目

CICan对加拿大职教院校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协调和引领作用,影响着各省职教政策的制定和国家层面职教项目的规划。截至2021年,加拿大95%的公立应用技术与职业学院加入了CICan。CICan成员院校每年为加拿大经济增长贡献1900多亿美元,并通过与行业和社区合作伙伴合作,为城市、农村、偏远和北部社区的学生提供10000多个课程,为加拿大的包容性经济增长作出贡献。

CICan关注学习者就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紧密联系本地企业。CICan成员院校为学生提供灵活、创新的学习机会,以适应社区和当地雇主的需求,确保毕业生迅速进入劳动力市场;作为重要的社区中心,CICan成员院校与当地雇主密切合作,根据当地专家和雇主的意见制定项目,确保课程适应当前的最新经济形势;CICan的项目均提供工学结合的机会,让学生在毕业前有实际的工作经验;CICan成员院校通过位于每个省和地区的400多个专业研究中心和实验室促进加拿大的创新,他们还通过课程整合、企业现场孵化器和加速器支持创业。

CICan多年来主推的项目做法中都蕴含着CBE的理念,这些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重要项目帮助加拿大民众,特别是帮助青年获得就业岗位需要的关键能力和实操技能,改善了加拿大的就业状况,促进了加拿大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加强了加拿大与国际伙伴间的合作。

(一)以就业为抓手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提高竞争力

就业教育(Education for Employment)是CICan前身——加拿大社区学院协会(ACCC)建立之初的核心项目,其改变了传统的高等教育中单纯强调学科体系的知识性、学术性和系统性的理念,转而致力于建立促进学生就业的灵活的、便利的教育和培训体系。就业教育区别于传统的教育改革之处,在于它关注经济发展和就业情况,旨在为学生提供切合实际、以需求为导向的学习机会,进而促进本地经济发展。CICan在超过25个国家开展了就业教育项目。

就业教育不但关注学生个体,而且将目标瞄准行业。通过对某些缺乏合格工人和创业者的行业提供培训和支持,促进行业的发展。通过将劳动力市场需求与应用教育相结合,就业教育提供了一个需求驱动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系统,使更多毕业生就业。就业教育为企业和学生带来了双赢的效果。

就业教育以促进就业为人才培养终极目标,立足加拿大,辐射项目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帮助政府、企业、大专院校和学生从项目中受益,特别是为包括我国在内的一些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很多支持。就业教育项目参与国的教育机构与加拿大职教院校合作,通过课程开发和教师培训来促进项目实施。CICan成员院校普遍是国际知名的就业技能培训院校,他们通过国际援助或国际合作的就业教育项目推广了CBE理念,扩大了加拿大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基于CBE理念,企业参与到职业院校就业教育的各个环节,如:提供就业信息、安排实习、课程与职业标准设计与认证、就业技能培训、师资提升、毕业生评估、应用研究和创新,从而刺激职业院校教师和管理人员对迅速变化的劳动力市场和社会需求的挑战做出反应。每一个具体项目都设立了项目咨询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向项目主管和教师提供反馈意见,包括课程应作哪些修改,应届毕业生的工作表现如何等。

实施就业教育的优势作用体现在三个层面[4]:省级层面,提供支持政策改革,使教育培训更好地符合就业实际;校级层面,提升各个院校的自身能力,设计和实施需求驱动的、基于能力的教育培训项目,支持创业和管理技能的发展;国家和国际层面,通过建立有效分享经验、创新方法的网络,实现区域、国家和国际层面的交流。

(二)基本技能成为打通职业岗位、解决技能短缺的利器

基本技能(Essential Skills)能帮助就业者完成职业要求的任务,为学习其他技能提供基础,并增强创新和适应工作场所变化的能力。为了应对竞争和发展,加拿大政府越来越意识到,需要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动力的技能,特别是提高或更新基本技能。基于此,加拿大政府确定了9项工作场所的关键基本技能:阅读、写作、思考、文档应用、口头交流、数字技能、计算、合作和持续学习[5]。基于CBE理念,针对特定职业岗位,每种基本技能从简单到复杂分为若干级别。

在加拿大,1/5的工作年龄成年人缺乏基本的读写和计算技能。1/7的加拿大人没有足够的资质从事目前的工作。为确保民众都能获得必要的能力全面就业,ACCC成员院校提供了以提高基本技能为重点的培训项目。他们帮助加拿大人,特别是弱势群体,获得技能提升,为就业打下必要的基础。基本技能是许多培训项目的基础和共同之处。基本技能对员工提高能力和工作效率往往是最有效的。因此,培训组织方需要跟踪培训结果和影响,并保证学习的结果可评可测。工作提升是帮助员工提高基本技能的一种有效、经济的方式。工作提升是指分配给员工新的职责或任务,使其有机会发展自己的技能或能力。例如,让杂货店的收银员设计每周的工作计划[6]。它可以让员工更好地为升职和工作调动做好准备,帮助解决技能短缺问题。

2016年,CICan与加拿大就业和社会发展部合作,成为加拿大第一个基本技能社会融资项目的中介机构。投资基本技能培训的企业,不但关注员工技能的获得和工作效率的提升,还重视员工工作态度的改变、工作信心的增强和对企业文化的加深理解。

(三)多元合作开展应用研究,提升创新创业水平

加拿大创新、科技及经济发展部下属的小企业厅在2021年12月发布的“关键小企业统计数据2021”报告显示:2014-2018年,中小企业数量以平均每年8000多家的速度递增。截至2020年12月,加拿大共有122万家企业,中小企业占比达99.8%[7]。

加拿大职业院校通过应用研究项目,改进和调整产品、服务、技术和流程,加强加拿大的创新能力。2017-2018年,CICan成员院校参与了超过7300项应用研究项目,产生了超过4400个创新成果,其中约87%的项目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完成。项目合作伙伴中有77%以上是私营企业,其中大多数是中小企业。2019-2020年,CICan成员院校主导各类经济重点领域应用研究项目6400余项,参与的学生达42000人。加拿大职业教育院校通过为中小企业提供必要的研发服务,支持了区域多样化发展,在加拿大的经济增长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应用研究项目给学生提供了运用其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应用研究让更多的教师、企业员工和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感受到更具个性化的“做中学”体验,践行着CBE的校企深度合作理念。自2010年以来,参与应用研究的教职工人数增长了168%,而直接参与应用研究的学生人数从2010-2011年的13000人增加到2017-2018年的25000多人。

凯布莱恩学院智能采矿中心得益于加拿大自然科学与工程研究委员会的技术获取项目的资助,与矿业领域的中小企业合作,通过为它们提供专业设备、师资和实习生等途径,帮助它们降低风险、讲解新技术和行业趋势,引领了加拿大采矿业创新的新时代。为了实现提供有关采矿业新技术趋势的全面的知识来源,凯布莱恩学院智能采矿中心启动了“科技漫谈”活动,邀请下一代技术平台提供商向采矿业的中小企业展示他们的技术,作为连接行业内部技术和施工企业的桥梁,形成了行业内的协调发展。参与应用研究加深了学生的学习体验,是学院课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乔治亚学院长期与行业伙伴合作,制定战略和解决方案,以帮助企业应对商业挑战。例如,帮助位于安大略省的Jayne’s Cottages公司管理数据。Jayne’s Cottages是一家在马斯科考风景区提供豪华别墅租赁的物业管理公司,提供全面的礼宾服务,为客户安排高端的度假体验。该公司与乔治亚学院大数据分析课程的师生合作,创建了一个多功能网络工具,使物业管理、客户关系、日程安排、营销等各项公司事务更高效、更便捷。在大数据项目课程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获得了与企业一起实战的机会。安大略省卓越中心提供了7.5万美元的拨款来资助这个校企合作的应用研究项目[8]。

(四)统一微证书项目定义和原则,助力技能提升

为了应对技术的快速发展变化,所有人都需要进行终身学习。职教院校必须在新环境中支持学习者,提供灵活的教育途径,以适应其不同发展需要。近年来,加拿大的就业市场正面临着技术变革,增加了对具有新能力的员工要求[9]。加之新冠疫情造成的失业率增加,加拿大人提升技能的需求高涨,催生了一种短期课程,即“微证书”,这种课程专注于雇主要求的特定能力。加拿大的职教院校在这类课程培训中发挥着领导作用,CICan成员院校以培养能力为教学目标,紧跟就业市场变化,将能力标准转换为模块化的微证书课程供学生选择,强调CBE理念中学生的自我学习、教学上的灵活多样和管理上的严格科学。例如,2021年国际护理协会与加拿大职教院校合作,推出的支持性护理助理项目,这种全额补贴的微证书项目,用于快速培训新的长期护理人员。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是实施微证书最活跃的国家。两国都对加拿大微证书的发展产生了影响。例如,位于安大略省的汉伯学院与新西兰第一所大学——奥塔哥大学有密切的合作关系,后者是新西兰微证书领域的主要参与者之一。

由于微证书地位和需求的提高,2021年CICan启动构建了微证书国家框架,提供了标准定义和指导原则,帮助教师创建灵活的微证书项目,满足高质量的标准,并对学习者选择微证书项目给予指导。这个新框架将微证书定义为经过评估的能力认证,是正式职业资格的补充、替代或组成部分。它还阐明了为了满足其所在社区雇主的需求,职教院校在提供微证书方面所扮演的领导角色。

三、重视能力本位给加拿大职业教育带来的新变化

(一)以学习者为中心,提升加拿大职业教育影响力

CICan成员院校对内通过就业教育项目推广CBE理念,提供了大量模块化的培训课程,以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学习需求。灵活的课程学习周期、以软硬技能为主的考核方式和专注适应工作能力的特点助力加拿大青年提升就业能力,更好地适应技术变革的工作场所,加拿大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就业率已经超过95%。此外,他们还与雇主合作,提高现有劳动力的技能,并为面临失业和已经失业的人员提供个性化的再培训,增强了加拿大职业教育的竞争力,助力加拿大的经济繁荣。CICan成员对外通过国际援助项目推广职业培训模式,基于国际合作伙伴院校的国家经济和就业环境情况,帮助合作方根据工作岗位要求设置DACUM课程,改进评价方式,提升了加拿大职业教育影响力。

(二)以技能积累和技能提升为切入点,培养学生应对就业环境变化的综合职业能力

技术的迭代更新让未来的工作场景瞬息万变,同一个工作岗位几年后的能力要求可能会和现在有很大差别,这就需要毕业生做好终身学习的准备。为应对这一危机,CICan成员院校采取一系列的改革,培养学生适应工作岗位和就业环境变化的、综合了岗位知识和工作态度的职业能力,以确保毕业生不被技术革新的浪潮淘汰。首先,CICan成员院校注重课程开发和课程更新,与企业和市场的要求挂钩,保持知识和技能的更新走在行业的前列。其次,CICan成员院校重视专业教育中的通识教育课程,这得益于加拿大为通识教育中的基本技能分级分类来适应专业岗位的课程改革模式[10]。基本技能中包括很多可迁移的技能,打好基本技能的基础可以促进毕业生其他技能的提升,便于拓展毕业生的职业生涯和就业领域。特别是在就业形势严峻时期,跨专业跨行业的就业、创业屡见不鲜,基本技能的优势可以帮助加拿大职业院校毕业生更快进入新行业、新岗位。另外,CICan成员院校重视学生数字化学习档案的保存,积极参与“先前学习”认证研究和“微证书”开发工作,让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技能积累和提升变得更有效,学习者灵活地选择需要学习或提升的技能,为他们的可持续成长拓宽了道路。技术工人的跨地区认证,也有利于增加工人流动性,助力加拿大包容性经济增长。

(三)以校企合作项目为抓手,产教融合提升职业教育认同共识

CICan成员院校的校企合作应用研究项目达到了多方共赢的效果,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也获得了民众对职业教育的认同。很多优秀项目除了校企资金外,得到了加拿大各级政府部门的资金支持。加拿大的应用研究项目践行着“研究即学习”的指导思想,所有项目都有学校、企业专家组成的项目咨询委员会的支持,项目骨干中不乏行业的优秀领军人物,不仅服务企业、行业、地方和加拿大国家经济,也让学生在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自身创新能力的同时,审视自己的知识积累是否足够,所学课程是否符合行业发展的方向。同时,应用研究为CICan成员院校的教师提供了实践和自我提升的机会,不断更新调整课程和教学内容,跟上行业的发展潮流。

猜你喜欢
基本技能加拿大学习者
“1+X”课证融通下《飞机维修基本技能实训》的活页式教材开发与设计研究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全媒体记者的基本技能和采访技巧探析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理实一体化在中职《电工基本技能》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我在加拿大留学的第一年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第2讲 “方程(组)与不等式(组)”复习精讲
加拿大看病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