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活动中实施游戏化教学的价值与途径

2023-01-21 16:27郑宇宁
幸福家庭 2022年12期
关键词:教师应创设幼儿园

■文/郑宇宁 冯 晖

主题活动与游戏是幼儿园开展教育活动的两条重要路径,而如何在主题活动中实施游戏化教学则是值得教师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形式,游戏化教学可以在幼儿园五大领域之间架起桥梁。教师在主题活动中实施游戏化教学可以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促进幼儿认知、创造力和社会性的发展,有助于增强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因此,教师应利用游戏化教学来丰富主题活动,要注重教育环境的创设与活动组织的优化,并建设完善的评价制度,以保证主题活动中游戏化教学的实施,真正将游戏化教学渗透到主题活动中,从而促进游戏化主题活动的开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幼儿园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更加细致的指导,引发了人们对幼儿教育的高度关注,对幼儿教育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顺应幼儿身心的发展特点,探索更适合幼儿的学习方式是每名教师共同期盼解决的问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教师要重视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由此可见,游戏对幼儿的成长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主题活动中实施游戏化教学有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幼儿园主题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主题活动的设计方面

当前,教师对主题活动的价值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对主题活动的教学也产生了一定的认知,但对于主题活动的教育目标与内容设计还停留在书本上,对活动背后的教育价值还有待深究。主题活动内容的设计直接影响幼儿的接受程度,主题活动目标达成的难易程度则决定着活动实施的成败。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主题活动的设计应贴近幼儿的生活。但在主题活动的设计中,部分教师容易忽视幼儿的实际生活,没有充分考虑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使得主题活动书本化。在设计主题活动的目标时,部分教师容易忽略幼儿发展水平的差异,没有设计层次性的活动目标。此外,主题活动的内容缺乏整合性,各领域间缺少融合,这是当前主题活动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主题活动的实施方面

教师是主题活动的实施者,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会影响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积极性。在主题活动的组织和实施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定位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决定着幼儿在活动中的地位。幼儿园主题活动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都应该是幼儿,教师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整体感受有利于活动的顺利开展。但部分教师在活动实施过程中习惯以自己为主导,容易忽视幼儿的感受与体验,没有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此外,幼儿园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为幼儿创设舒适的环境是教师实施主题活动的必要条件。但目前,部分幼儿园主题环境的创设不尽如人意,活动材料的选取与投放方面也有待改进。

(三)主题活动的评价方面

主题活动的评价主要是指教师对主题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过程进行的评价。现阶段,评价主体还是偏重于教师,幼儿的自我评价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实际上,主题活动的评价主体是多元化的,幼儿、家长和教师都可以成为主题活动的评价主体。但现阶段以教师为主的评价方式不利于幼儿的发展。此外,主题活动的评价容易被教师遗忘,其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教师不够重视活动评价;二是幼儿园的评价制度还不够健全。

二、主题活动中实施游戏化教学的价值

游戏化教学旨在通过游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学习知识、积累经验。教师在主题活动中实施游戏化教学有助于促进幼儿的认知、创造力和社会性的发展。

(一)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

游戏是幼儿运用智慧的活动,游戏化教学符合幼儿的兴趣需要,可以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有助于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游戏化教学主张教学活动的内容应是幼儿主动生成的,强调让幼儿真正地成为活动的主人,充分尊重幼儿的主动权与参与权。在游戏化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从领导者转变为引导者,教师只需为幼儿营造一个积极、轻松的学习氛围,支持幼儿的主动探究,从而帮助幼儿轻松获取知识。教师通过创设游戏化的教学环境,增强主题活动的趣味性,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使幼儿积极参与游戏,大胆发现问题并通过主动思考与探究解决问题,这可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

(二)促进幼儿创造力发展

游戏化教学的本质是帮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其最大的特点是教学内容充满趣味性和开放性,为幼儿留有创造和想象的空间,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在游戏化的教学活动中,幼儿可以迁移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相关的游戏情境建构自身的知识体系,这个过程就是增强幼儿创造力的过程。在游戏化的主题活动中,教师要观察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尊重幼儿的意愿,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在主题活动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幼儿进行自评、互评与反思,让幼儿在回顾游戏的过程中增强创造力。

(三)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游戏是幼儿进行社会交往的主要形式,也是他们获得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途径。游戏化教学注重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可以逐渐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学会尊重他人,与他人友好相处。在主题活动中,教师运用游戏化的手段进行教学,为幼儿创设轻松、愉悦的活动氛围,可以促进幼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有助于发展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三、主题活动中实施游戏化教学的途径

正确理解游戏化教学的教育理念可以保证游戏化主题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师应正确把握游戏化教学的方向,促使幼儿对主题活动始终保持兴趣,让幼儿“在玩中学”,以增强主题活动的效果。

(一)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

为幼儿创设游戏化的学习环境是实施游戏化教学的基础条件,创设富有教育性的环境是实施游戏化主题活动的内在要求。因此,教师应立足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创设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促进幼儿的探究性学习,并将教学目标融入活动过程,使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发展。教师还应利用幼儿园的现有资源,不断思考和创新教育教学活动,增加幼儿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拓展主题活动的深度与广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从以下两个方面谈谈教育环境的创设。

在创设物质环境时,教师要保证材料的安全性和适宜性,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投放丰富多样的游戏材料,并分类摆放整齐,方便幼儿在活动时取用,以满足幼儿独立活动的需要。教师还要结合园所特点,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设游戏环境,确保幼儿自主游戏的时间。此外,活动区域的设置要符合幼儿的兴趣与活动组织的原则,活动材料要种类丰富且数量充足,以低结构材料为主,以更好地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创设精神环境时,教师要关注自身与幼儿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和同伴关系,以保证主题活动的顺利实施。具体来说,在开展主题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支持幼儿参与一日生活中与他们有关的决策;二是允许幼儿自主选择游戏材料、游戏同伴和游戏玩法;三是善于发现教育契机,尊重并回应幼儿的想法和问题;四是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促进幼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为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作准备。

(二)优化活动组织

教师应依据幼儿游戏的开展情况,选择恰当的时机介入,充分尊重幼儿的活动意愿,设置与幼儿能力相匹配的活动难度。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应着眼于幼儿的实际生活,从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教师应保证主题活动的深度与广度,加强不同主题活动之间的联系,提升主题活动的高度,保证幼儿自由游戏的时间,将游戏化教学理念渗透到幼儿园的各类课程之中。在主题活动中,教师可以适当增加游戏的比重,设立不同难度的游戏,促使幼儿自主开展游戏,鼓励幼儿自主生成游戏,让不同发展程度的幼儿都能在游戏过程中主动探究与思考,以增强游戏化主题活动的效果。同时,教师应增强自身的活动组织能力,改变传统的指导方式,多开展小组化、个别化指导,以增强教育效果。

在开展主题活动时,教师要选择与幼儿生活经验相契合的内容,拓宽主题活动的广度与深度,设置分层次的游戏活动,以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求,保证主题活动的顺利进行。在开展主题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据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展开小组讨论或集体讨论,鼓励幼儿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提出问题并分析、解决问题,以丰富幼儿的生活和游戏经验。同时,在开展主题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不断激发幼儿的兴趣,鼓励幼儿积极探索,以满足幼儿的探索欲;二是在幼儿探索过程中保持耐心,等待幼儿做出决定,相信幼儿可以自己解决冲突与困难,以增强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根据幼儿的年龄与兴趣特点生成新的活动,投放适宜的活动材料,并对幼儿进行个别化指导,以发展幼儿多方面的能力。此外,在主题活动中,教师要注意使用多种教学方法,设计富有创意的游戏,吸引幼儿主动参与,让幼儿自主开展活动,以达到更好的活动效果。

(三)完善评价制度

在游戏化主题活动结束后,教师应与幼儿共同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评价,以帮助幼儿获得更好的发展。游戏化的主题活动不同于集体教学,其活动内容是幼儿在探索环境的过程中自主生成且不断丰富的,教师应选择较为全面的评价方式,将结果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完善的评价制度是教师开展幼儿园主题活动评价的关键步骤,可以充分体现幼儿园主题活动的价值。教师应不断完善评价制度,将幼儿作为活动评价的主体,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的成长与发展。在主题活动结束后,教师应鼓励幼儿进行自我评价,让幼儿理解主题活动的意义,并根据幼儿的表现及时改进活动方案,为今后主题活动的开展指引方向。此外,活动对幼儿的影响具有及时性与长远性,活动评价不能仅限于活动实施的过程,教师应对活动效果进行发展性的评估,采用多种方法、多维度对幼儿主题活动进行评价,以充分发挥主题活动的价值,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猜你喜欢
教师应创设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欢乐的幼儿园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爱“上”幼儿园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