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首次全血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影响分析

2023-01-23 16:31刘靖斓胡敏
婚育与健康 2022年23期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

刘靖斓 胡敏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首次全血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影响。方法:在流动献血车接受的首次全血献血者中进行样本筛选,样本量为130例,时间区间为2020年1月—2021年12月。按照献血时间进行分组,其中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的65例首次献血者归入传统组,此阶段应用传统护理干预;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的65例首次献血者归入心理组,此阶段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分析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心理组和传统组的情志状态、健康认知水平之间对比后差异无意义(P>0.05);经过干预后,心理组的情志状态、健康认知水平比传统组均好,服务满意度比传统组高,献血反应发生率比传统组低(P<0.05)。结论:将心理护理干预运用在首次全血献血者中,可有效改善其情志状态,提高健康认知水平,降低献血反应发生率,值得借鉴。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首次全血献血者;献血反应发生率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blood donation reaction of first time whole blood donors

LIU Jinglan, HU Min

Hunan Provincial Blood Center Changsha Blood Center, Changsha, Hunan 410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blood donation reaction of first time whole blood donors.Methods:A total of 130 samples were selected from the first-time whole blood donors received by mobile blood donation vehicles,and the time interval was from January 2020 to December 2021.According to the time of blood donation,65 first-time blood donors from January 2020 to December 2020 were included in the traditional group,and traditional nursing intervention was applied at this stage;65 first-time blood donors from January 2021 to December 2021 were included in the psychological group,and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was applied at this stage.The intervention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Results:Before intervention,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emotional state and health cognitive level between the psychological group and the traditional group(P>0.05);After intervention,the emotional state and health cognition level of the psychological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traditional group,the service satisfaction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traditional group,and the incidence of blood donation reaction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traditional group(P<0.05).Conclusion:Applying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to first-time whole blood donor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ir emotional state,improve their health cognition level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blood donation reaction,which is worthy of reference.

【Key?Words】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First time whole blood donor; Incidence of blood donation reaction

獻血是指为拯救他人生命,自愿将自身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的情况[1]。流动献血车是进行献血工作的主要场所,当首次全血献血者在此处献血时,常因对献血的了解不足,出现恐惧情绪,还可受他人谣言影响,存在排斥心理,不利于献血任务顺利完成,故需要对其进行合适的护理干预,减少上述情况,保障献血质量[2-3]。基于此,本文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我院流动献血车接受的首次全血献血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和献血反应进行分析探讨,详细内容见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流动献血车接受的首次全血献血者130例进行研究,遵循其献血时间进行分组,2020年1月—2020年12月应用传统护理干预的首次献血者作为传统组(n=65),2021年1月—2021年12月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首次献血者作为心理组(n=65)。传统组,男33例,女32例,年龄22~56岁,平均年龄(39.07±3.25)岁;心理组,男35例,女30例,年龄23~55岁,平均年龄(38.94±3.28)岁。两组献血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后差异无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1.2.1 传统组65例运用传统护理干预,主要包括记录献血者信息,讲述献血流程,安抚献血者情绪,讲述献血后注意事项等。

1.2.2 心理组65例运用心理护理干预。(1)心理方面干预。工作人员需要保持微笑接待献血者,了解献血者理解能力,耐心讲解献血过程,解答献血者疑问,提高其认知水平,做好心理准备,提高献血配合度;关注情绪状态,针对引起不良情绪的原因(疾病传播、献血疼痛等)展开相应的处理,维持献血者良好心态,提高献血依从性;讲述献血对机体的好处,消除担忧情绪,便于更好地完成献血工作。(2)环境方面干预。维持良好的献血环境,维持献血车内温度湿度适宜,保障献血者的献血舒适性;做好清洁消毒工作,减少车内菌群数量,降低献血过程中的感染风险;合理摆放器械,适当播放舒缓音乐,有助于献血者身心放松;适当进行通风,维持车内空气清新,减少献血者憋闷情况,提高献血舒适度。(3)献血后干预。献血后叮嘱按压穿刺点,时长10min,避免繼续出血;继续观察0.5h,在此期间可为献血者提供糖水,补充机体所需,更快恢复血容量;若出现头晕情况,辅助献血者维持头低脚高体位休息,以此恢复脑部供血,缓解头晕症状;告知其归家后注意事项,注意补水,多摄入富含营养的食物,忌食辛辣、烟酒等食物,不可剧烈运动,最好多休息,利于献血后恢复,降低献血反应发生率。

1.3 观察指标

(1)情志状态:从抑郁状态、焦虑状态两方面进行评价,评价工具依次为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各包括20个项目,值域均为0~100分,最终所获得分越低表示情志状态越好。(2)健康认知水平:运用此次研究自拟标准评估,值域0~100分,最终所获得分越高表示健康认知越好。(3)服务满意度:运用此次研究自拟问卷评估,完全满意: 90~100分;部分满意:70~89分;不满意:0~69分。服务满意度=完全满意率+部分满意率。(4)献血反应发生率:包括头晕、出汗、面色苍白、心悸、胸闷等,献血反应发生率为几者占比之和。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首次全血献血者干预前和干预后的情志状态、健康认知水平

干预前,两组的情志状态、健康认知水平之间对比后差异无意义(P>0.05)。干预后,心理组的情志状态、健康认知水平均好于传统组(P<0.05),见表1。

2.2 对比两组首次全血献血者干预后的服务满意度

干预后,心理组的服务满意度高于传统组(P<0.05),见表2。

2.3 对比两组首次全血献血者干预后的献血反应发生率

干预后,心理组的头晕、出汗、面色苍白、心悸、胸闷各有1例、0例、1例、0例、0例,献血反应发生率为3.08%。

干预后,传统组的头晕、出汗、面色苍白、心悸、胸闷各有3例、1例、3例、1例、2例,献血反应发生率为15.38%。

两组对比后,2χ=5.8757,P=0.0153,心理组献血反应发生率低于传统组(P<0.05)。

3 讨论

献血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是我国血液事业发展的总方向。多数首次全血献血者在献血前,可因对献血过程的未知和对献血疼痛的恐惧,动摇献血决心,同时,还可受到他人献血反应的诱导,对献血有抵触情绪,影响最终献血质量[4-5]。科学的护理干预方式能够有效减轻上述情况,增加献血者献血信心。以往传统护理干预虽可起到一定的护理效果,但献血反应发生风险较高,影响部分献血者再次献血决心。而心理护理干预是一种理想的干预方式,通过心理方面干预,介绍献血流程,提高献血者献血认知,缓解抵触情绪,提高献血配合度;关注情绪状态,排解不良情绪,提高献血者献血依从性;讲述献血的好处,消除献血者担忧情绪。通过环境方面干预,维持良好的献血环境,合理摆放器械,做好清洁消毒工作,适当播放舒缓音乐,增强献血者的献血舒适性,提高其满意度。通过献血后干预,叮嘱按压穿刺点,防止继续出血;为其提供糖水,促进血容量恢复;告知献血者归家后注意事项,促进献血后身体恢复,减少献血反应发生[6-7]。经过上述干预,有效缓解献血者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服务质量,降低献血反应发生率,使用意义较好。

本研究中,两组献血者干预前的情志状态、健康认知水平之间对比后差异无意义(P>0.05);心理组献血者干预后的情志状态、健康认知水平均好于传统组(P<0.05),说明运用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献血者健康认知水平,缓解献血者抑郁情绪,减轻献血焦虑,便于更好地完成献血流程。

心理组献血者干预后的服务满意度高于传统组(P<0.05),说明运用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增强服务效果,保障服务质量,且已经在献血者方面得到一定认可,使用价值较高。

心理组献血者干预后的献血反应发生率低于传统组(P<0.05),说明运用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减轻献血者的头晕、出汗情况,降低献血反应发生风险,保障献血安全性。

综上所述,对首次全血献血者运用心理护理干预方式的效果较好,能够缓解献血者不良情绪,提高服务满意度,减少献血反应发生,保障献血者生命安全,建议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莉,郭玉梅.献血全程心理综合干预对无偿献血者献血反应效果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21,37(22): 3914-3916.

[2] 何亚兰.心理护理对降低首次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有哪些影响[J].家庭生活指南,2021,37(11):39-40.

[3] 高振玲.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对初次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影响[J].系统医学,2021,6(17):175-178.

[4] 王红霞.心理护理对首次献血者出现献血反应发生率影响疗效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1): 112,118.

[5] 苏玮,何博,黎美娜,等.心理护理对首次献血者出现献血反应发生率影响效果评价[J].中国社区医师,2019, 35(15):169-170.

[6] 纪斌,张亚琴.心理护理对减轻首次全血献血者献血反应的效果研究[J].智慧健康,2019,5(7):149-150.

[7] 仇严妹,梁洁贞,陈存意,等.心理护理对减轻首次全血献血者献血反应的效果[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8, 33(12):57-58.

猜你喜欢
心理护理干预
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
64例儿童学校恐怖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心理护理干预
心理护理干预对COPD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心理护理干预对82例门诊静脉采血患儿及家属的影响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成人重度烧伤后焦虑和抑郁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干预
临床心理护理干预在重复人工流产护理中的临床价值
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大面积烧伤患者领悟社会支持影响的临床研究
围生期心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