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阶作业单”为桥 铺设“写评”融通之路

2023-02-16 00:42张笑笑设计杨玉松评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23年2期
关键词:话单外貌事例

张笑笑设计 杨玉松评析

【教材解读】

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习作以“我的‘自画像”为题,要求学生“学习从多个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

从教材呈现的内容看,习作板块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创设向新班主任介绍自己的情境,体现本次习作的实用价值,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同时通过四个问题展示习作的不同角度,提示学生可以用事例来说明自己的特点。第二部分呈现两个泡泡,进一步启发学生丰富习作内容。第三部分提出修改习作的要求,让学生写完之后读给家人听,听取家人的建议。这样引入他人的客观视角,能强化习作的交际功能,使学生有针对性地修改习作。

综观统编教材,多次安排与人物描写有关的习作训练。学生在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写人的经验,会用一件事或若干行为突出人物的某个特点。本次习作建立在之前多次训练的基础上。通过聚焦一件事或罗列几件事,突出自己的特点,是本次习作的难点,也是重点。

【教学目标】

1.能从外貌、性格、爱好和特长等方面,选择自己最想介绍的内容,完成“自画像”,并能用事例进行说明。

2.联结已有经验,结合评价支架,综合运用已学的方法写出自己的特点,能主动与他人分享习作,根据建议修改习作。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学生填写课前收集单(如图1),教师对其进行整理和分析。

2.课前谈话时,出示学生填写的课前收集单,遮住姓名,引导学生猜一猜。

(设计意图:为避免学生观察无角度、习作无内容,精心设计了课前收集单作为支架,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自我观察与筛选素材,记录自己的特点,张贴凸显特点的照片,为课堂习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板块一:情境导入,明方向

1.创设情境:假如下学期你们有了新班主任,你们怎么介绍自己让老师印象深刻?

2.读题目,理解“自画像”的意思。

3.引入“相似指数”来评价习作内容与作者本人的相似程度(如图2)。

(设计意图:本环节创设向新班主任介绍自己的情境,让学生乐于表达,明确习作内容。“相似指数”的引入,让习作评价可视化,变得有趣,使学生一开始就有抓住主要特点介绍自己的意识。)

板块二:多方面写,写得真

1.对比外貌,突出特点。

(1)出示学生三年级时写同学外貌的片段,引导大家猜一猜。

片段1:她有一头乌黑的头发,一张白白的圆脸,浓浓的眉毛下有一双黑宝石般的眼睛。她的鼻子又小又挺。一张小嘴能说会道,可爱极了。

片段2:他的个子不高不矮,头发是黑的,一双乌黑发亮的眼睛下面是一个小鼻子,鼻子下面还长了一张小嘴巴,笑起来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还是挺帅的。

(2)出示教师写外貌的片段,引导学生猜一猜。

她戴着一副十分特别的眼镜,镜片外并没有厚重的镜框,两边银色的镜腿上还有小钻组成的小花。这让她显得更加文气。发尾微微上翘的三七分斜刘海与利落的马尾辫也是她的标志,搭配着常穿的白色衬衣,真是一位文静的女士。

(3)对比师生写的片段,引导学生发现:写外貌要突出“特点”。(板书:外貌、特点)

2.思考:只有外貌突出特点,够吗?

3.默读教材,发现可以从多方面写。(板书:多方面——性格、特长、爱好……)

4.组织学习活动一“我来写”。

(1)在课前收集单中找到最想介绍的方面,画上“√”。

(2)完成课中写话单(如图3)中“我会写”部分,多方面写自己。

5.展示、评价。

評价要点:①多方面写,先自评,再同桌评,最后全班评。②评“相似指数”。

(设计意图:课中写话单紧紧围绕“多方面写”和“用事例突出特点”进行设计,为学生搭起重要的学习支架。本环节通过片段的对比,让学生明确要抓住人物的特点写。借助课前收集单勾选习作内容,则打开学生思路,使其明晰可以从哪些方面切入来体现自己的特点。写完后,同伴间互评,促进学生思考。)

板块三:用事例写,写得像

1.思考:怎么让老师一下子记住你,让“相似指数”更高呢?

2.再读习作要求,发现写法。

(1)关注教材中的第二个泡泡,发现可以用“事例”突出特点。

(2)引导发现“先说自己的特点,再用事例来说明”。(板书:事例)

3.回顾前一个单元学过的《我们家的男子汉》中的两个片段“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和他出去……我有点儿后悔起来”“‘他吃饭很爽气。……以至前边的嘴唇都有些翘了起来”,明确写法。

(1)默读,思考:标题与事例之间有什么关联?

(2)对比两个片段,思考:同样写事例,两个片段有什么不同?(板书:一件事、几件事)

4.组织学习活动二“我来改”。

(1)自己添一添:加一加事例,记得运用修改符号。

(2)同桌评一评:勾一勾评价要点,评一评相似指数。

5.展示评价。

(1)展示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学生评价:勾“评价要点”中的“突出特点”“运用事例”,评“相似指数”。

(2)根据“评价要点”和“相似指数”,提出修改建议。

(设计意图:本环节巧借范文,导学助教。学生在课中写话单的“修改栏”中进行第二次练笔。先添加事例来突出特点,再借助“评价要点”和“相似指数”进行评价反馈。)

板块四:总结经验,布置作业

1.结合板书小结。

2.布置课后作业。

(1)完成《我的“自画像”》,借助课中写话单的“评价要点”和“相似指数”自改自评。

(2)请家人依据课后评价单(如图4)评一评,再根据评价结果进行修改。

(设计意图:课后评价单从四个方面细分“相似指数”,让家长的评价“可视化”,帮助学生进一步修改习作,及时强化习作要点,巩固习得的方法,建立习作自信,提高习作能力。)

【教学评析】

本次习作是在中年级三次写人习作基础上的再提升,训练要点是从多个方面写出自己的特点。本节课针对习作的难点、重点,借助学习活动和相关作业单,有效搭建“导学助教”的支架,从而让学生顺利达成本次习作目标。

一、介绍特点,凸显多个方面

学生对于多方面表现自己特点这一概念缺少清晰的认识。为了帮助学生从多个方面介绍自己,教师设计预学作业,帮助學生收集素材,逐渐发现自己的特点,初步认识自己。习作时,学生先勾选要写的内容,打开思路,明确要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自己。

写人时,学生通常会运用外貌描写,但他们容易为写而写,并没有树立起“外貌描写是为凸显人物特点而服务的”这一意识。为化解这一难题,教师特地设置“猜猜他是谁”的环节,出示自己的下水文。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了提升,同时对“多方面突出特点”这一要求更加明晰,也清楚了可以通过哪些路径来体现自己最与众不同的特点。

二、运用事例,学习多法并举

本节课还有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习聚焦一件事或罗列几件事来表现自己的特点。四年级学生平时接触到的多是把一件事写清楚,很少会涉及罗列多件事表现一个特点。

教师为突破教学难点,巧借范文,导学助教,呈现《我们家的男子汉》中的不同写法,引导学生发现其表达特点,唤醒学生头脑中沉睡的表达方式,使其思考自己选择的事例,并按照要求尝试组织语言。学生感受到表现人物的特点,可以聚焦一件事,也可以罗列几件事,从而达成本节课运用事例表现人物特点的目标。

三、借助评价,发挥导向功能

习作评价可操作、可视化,是实现“作业·评价一体化”的关键。构建完善的评价系统,充分发挥评价的指导功能,能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否达成目标,哪些方面符合要求,哪些方面还有待改进。

教学时,教师借助课中写话单,搭建起评价系统,不仅指导学生如何写,还明确评价要点:多方面写,突出特点,能用上事例表现特点。作业单里加入了相似指数图,作为评价支架,直观形象。学生在写的时候,结合评价要求,判断习作与自己的相似指数。可视化的评价系统,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也非常有新鲜感,比往常的星级评价更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江滨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猜你喜欢
话单外貌事例
传神写照,意味深长——写人要关注具体事例和细节
河北大名话单元音韵母、单字调及双音节非轻声词连调的实验语音学初探
作文想好,“事例”不能少
外貌描写慎“化妆”
外貌与内在
采用大数据技术的移动DPI关联算法探索及实现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7)
请你们,把我们的外貌还给我们
GSM-R移动交换机ASN.1话单的解码
GPRS按时长计费模块的优化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