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痰热扰心证患者应用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对睡眠障碍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效果

2023-02-23 03:41张东辉天津市武清区中医医院天津30170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3年4期
关键词:温胆黄连证候

张东辉 (天津市武清区中医医院,天津 301700)

脑卒中属于临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导致其出现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脑部血流供应中断造成的缺血与缺氧,从而可能使患者出现神经功能损伤、较多的并发症以及后遗症,严重的可能会导致患者认知领域水平的降低,甚至出现痴呆等先兆症状[1]。对于脑卒中患者,其较为常见的一种情况就是睡眠障碍,根据中医辨证分型进行分析后发现,最为常见的就是痰热扰心证。西医方案为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往往以镇静催眠药物的应用作为主要的方式,虽然起效快,但是患者依赖性较强,很容易产生耐药性,并不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而中医治疗则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辨证分型与针对性治疗,可以保证治疗的有效性,不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属于目前前景较好的一种治疗方案[2]。本研究将2021年1月-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不同治疗方案治疗的脑卒中痰热扰心证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分析了在为脑卒中痰热扰心证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的应用对其睡眠障碍以及认知功能产生的影响,现作如下总结。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本次实验研究将2021年1月-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常规药物治疗+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的脑卒中痰热扰心证患者42例作为试验组,将同期在我院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脑卒中痰热扰心证患者42例作为参照组。试验组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最高值74岁,年龄最低值42岁,平均为(56.42±3.51)岁,病程最长的为44天,最短的为5天,平均为(20.31±2.06)天;参照组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最高值73岁,年龄最低值43岁,平均为(57.06±3.47)岁,病程最长的为45天,最短的为7天,平均为(20.62±2.12)天,对两组患者上述资料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试验组患者与参照组患者并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进行组间比较。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纳入标准:符合《脑卒中诊疗手册》中关于脑卒中的相关诊断标准;符合《中医内科学中》关于痰热扰心证的相关诊断标准;患者在确诊为脑卒中前并无睡眠障碍;经过临床诊断并确诊;患者年龄大于18岁;对相关检查、治疗的配合度较好。

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存在心脏、肝脏、肾脏等功能障碍的患者;对本研究所用药物存在过敏情况的患者;合并其他颅脑疾病的患者;合并焦虑症、抑郁症病史的患者;存在脑出血倾向的患者;中途因为其他原因退出本研究的患者。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之后均给予常规治疗,不仅要规范其饮食,让其保持一个相对较为理想的健康状态,同时也要戒烟戒酒,积极参与康复训练,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降压、降血脂以及营养支持、降低颅内压以及抗血小板、扩血管、吸氧等相关对症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两组患者的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1.2.1 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方法为常规药物治疗,所选择的药物为艾司唑仑片,用药的方式为口服,每次的用药剂量为1mg,每天用药1次,用药的时间在睡前,连续用药的时间为3个月。

1.2.2 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方法为常规药物治疗+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其中常规药物治疗所选择的药物类别、用药方式、剂量、时间等均与参照组患者相同,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的基本方剂组成为甘草3g,黄连、半夏、生姜、枳实与陈皮各6g,茯苓10g以及竹茹12g,夜交藤20g,酸枣仁30g。加减方剂组成如下:如果患者存在口黏、胸闷头晕、肢体困乏等相关症状,则需要增加薏苡仁、白豆蔻、砂仁等药物,剂量均为10g;如果患者存在面红目赤、心烦易怒和咽干口苦等症状,则需要添加丹皮、栀子等药材,剂量均为10g;如果患者存在面色萎黄、形体消瘦以及乏力气短等症状,则需要添加黄芪、白术、党参等相关药材,剂量均为15g;如果患者存在惊恐、惧怕等症状,则需要添加生龙骨、生牡蛎,剂量均为10g,将上述中药材加入适量的水中进行煎煮,每天1剂,取药汁400ml并在早晚饭后服用,连续用药的时间为3个月。

1.3 评价指标 本研究评价指标分别为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睡眠障碍、认知功能与中医证候评分。

疗效判定标准[3]: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消失,中医证候评分下降70%以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下降50%以上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改善,中医证候评分下降范围在30%-70%之间,且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下降范围在25%-50%之间为有效;患者治疗后并未达到显效、有效的标准则为无效。

睡眠障碍的评价指标包括睡眠潜伏期、快速动眼睡眠时间、觉醒时间、睡眠总时间与睡眠质量,其中睡眠质量借助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4]进行评价,共包括7个维度的评价内容,每一个维度的评价分值均为0-3分,总分介于0-21分之间,患者睡眠质量与评分之间有着负相关关系。

认知功能借助临床痴呆评定量表[5]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6]进行评价,前者主要通过半定式访谈来获得相关信息,进而实现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记忆力、判断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定向力等内容的评价,根据其严重程度评分介于0-3分之间,得分越高则表示患者痴呆程度越高,认知能力越差。后者包括的评价内容涉及语言理解、注意计算、语言复述等11个方面的问题,最高分为30分,如果其评分低于划界分值则表示其存在认知功能下降。根据文化程度进行划分,初中以上文化、小学文化与文盲的划界分值分别为<24分、20分和17分,具体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评价。

中医证候的主要内容涉及睡眠不安、头晕胸闷、心烦懊恼与痰多口黏,根据证候的无、轻度存在、中度存在、重度存在分别评价为0分、1分、2分与3分,评分越低表示患者证候表现越轻微。

1.4 统计学方法 收集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并将其整理、录入至统计学软件SPSS19.0完成统计学分析,将%与(±s)作为相关数据的表示方法,并借助χ2和t完成数据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以P<0.05作为标准。

2 结果

2.1 试验组有患者42例,其中有23例患者治疗效果为显效,有18例患者治疗效果为有效,有1例患者治疗效果为无效,计算后可知治疗有效率为97.6%;参照组有患者42例,其中有18例患者治疗效果为显效,有16例患者治疗效果为有效,有8例患者治疗效果为无效,计算后可知治疗有效率为81.0%,对比分析后发现,试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χ2=14.073;P=0.036)。

2.2 治疗前两组患者睡眠障碍情况并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睡眠质量更高,与参照组患者相比存在显著优势,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睡眠障碍改善情况比较

2.3 治疗前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并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认知功能恢复更为理想,与参照组患者相比存在显著优势,P<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分析比较

2.4 试验组治疗前睡眠不安、头晕胸闷、心烦懊恼、痰多口黏中医证候积分分别为(2.41±0.32)分、(2.43±0.41)分、(2.48±0.37)分、(2.51±0.32)分,参照组分别为(2.38±0.33)分、(2.40±0.39)分、(2.45±0.41)分、(2.50±0.35)分,试验组治疗后各中医证候积分分别为(0.43±0.12)分、(0.50±0.08)分、(0.52±0.08)分、(0.55±0.11)分,参照组分别为(0.89±0.14)分、(0.92±0.14)分、(0.93±0.10)分、(0.94±0.14)分,在治疗前中医证候评分的比较上,两组患者并无显著差异,P>0.05;而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P<0.05。

3 讨论

脑卒中又被称为中风,中医认为其发病与痰浊内生、气机不利等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中风患者发病后需要久卧,而久卧则伤气,如果有饮食不节的情况就会影响脾胃运化,扰动心神,进而导致不寐,使得患者出现睡眠障碍。从中医的角度进行分析,脑卒中睡眠障碍属于“不寐”的范畴,在病因、病机上与其他的失眠症有着相同之处,但是最为主要的还是风、火、痰、瘀、虚,会因为饮食、环境、情志等诸多因素导致失眠的情况出现。对睡眠障碍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后发现,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其最为常见的就是痰热扰心证,患者会出现胸闷、心烦、多梦、不寐等相关临床症状与表现,患者存在阴虚火旺、痰热内绕、阴阳失调和血气亏虚,因此在为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就要以除烦安神与清热化痰为基本原则[7-9]。

黄连温胆汤属于众多中药汤剂中的一种,其基本的方剂组成包括甘草、黄连、制半夏、生姜、枳实与陈皮、茯苓以及竹茹、夜交藤、酸枣仁,其中黄连为君药,具有理想的化痰和胃、清热除烦之功效;制半夏为臣药,可以降逆和胃、燥湿化痰;其中竹茹可以清热化痰,茯苓、陈皮这两种药物则可以理气安神,加入生姜、夜交藤、酸枣仁等佐药则可以更好地实现宁心安神、祛风通络、滋养心肝和镇静安神的功效,甘草则可以更好地调和诸多药材的药效,所有药材的联合应用可以达到理想的除烦安神、理气和胃、清热化痰的功效[10]。从现代药理角度进行分析后发现,黄连温胆汤中的相关药物可以改善脑部循环、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与神经细胞功能的恢复,同时也具有祛痰、催眠、解热等功效,将其应用于脑卒中痰热扰心证患者的治疗中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本研究显示,试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后睡眠障碍、认知功能、中医证候评分均与参照组患者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在实施脑卒中痰热扰心证患者治疗的过程中,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睡眠障碍与认知功能,在促进患者中医证候减轻的同时获得了相对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对于脑卒中痰热扰心证患者来说,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所获得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改善了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了患者的认知功能,促进了患者相关中医证候的恢复,对患者的更好治疗与康复有着积极的作用和价值,值得予以进一步临床分析与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温胆黄连证候
肥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温胆汤加味治疗失眠的体会
以法统方结合机器学习探索中医温胆治法沿革
痰热扰心型失眠的中医治疗
黄连解毒汤对SAM-P/8小鼠行为学作用及机制初探
黄连和大黄联合头孢他啶体内外抗菌作用
昆明地区儿童OSAHS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华中药库”抢收黄连
基底节区出血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
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味治疗胃癌癌前病变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