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技、人才引领驱动一体推进”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

2023-02-24 03:17任慧英冀钰坤
关键词:强国科技人才

任慧英,冀钰坤

(西安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21)

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大报告分别从“教育、科技、人才”三方面进行统筹规划,突出强调三者的协调与一体化发展,充分体现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性和一体性的认识。从“教育、科技、人才”三者的内在联系和不可分割的一体性出发,对三者内在逻辑以及在社会主义建设各个阶段所起到的历史作用进行分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合理的理论和实践支持。以“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性为依据,在其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上,以系统性思维分别从三方面进行相应的统筹规划,构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在形成三者合力的基础上统筹规划,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一、“教育、科技、人才”的内在逻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对教育、科技和人才的发展作出了科学完整的规划,以创造性、前瞻性思维提出了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和战略性支撑,提出必须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的论断。[1]教育、科技和人才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它们是相互作用的,并且有着不可分割的逻辑关系。对三者关系的科学认识和理解,对促进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具有建设性意义。

(一)教育是重要基石

教育是科技进步、人才诞生的重要基石。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建设和发展的实践表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过程中必须始终高度重视教育的战略地位,必须始终认识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深刻意义,充分认识到教育对科技力量和人才培育的基础性保障作用,充分认识到科教兴国靠教育、人才强国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中国将始终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始终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高度和战略位置。[2]建设教育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工程,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教育在科技和人才事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面对“两个变局”,中国如何在世界之林中始终屹立不倒,如何谋求民族的复兴与国家的发展,需要充分发挥教育对国家发展的支撑性和基础性作用。

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和导向性作用,高质量教育体系是科技力量可持续发展和创新要素可持续供给的保障,是源源不断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基础,是破解“钱学森之问”的关键。[1]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设离不开各个学段的教育高质量发展。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教育部积极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使得每年以百万计的优秀生源进入高等学府。高等教育承载着国家基础科研项目和国家重大课题研究任务等科技创新领域和教育领域的基础性工作,是教育资源转换为科技创新资源和高质量人才资源的主阵地。高等教育体系的高质量发展为培养无数在各个领域发光发热、攻坚克难的科技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职业教育根植于科学技术发展,是服务于实体经济产业的实用主义型教育,是我国实体经济产业发展的关键。各学段教育体系的高质量发展共同促成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完善。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不懈奋进、砥砺前行,攻破了一大批关键核心技术,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技能人才,为实现国家自主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力军。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和发展以及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完善,持续为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支撑和坚实的基础。

(二)科技是强国之基

科技是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充分涌现的强国之基。“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当今中国正在经历世界未有之变局,处于竞争之中的中国如何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始终屹立不倒,最主要的就是掌握核心技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科技创新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是国家发展和繁荣兴盛的“强国之基”,科技的发展带动教育的进步,激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为人才培养和诞生提供了不竭动力,从源头上提升了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来源于教育生产和人才创造,科技创新对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具有强大的反作用力。

科技发展靠创新,创新需要人才去实现,人才的培养又离不开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不断强化基础研究,制订了基础研究十年规划以增强原始创新能力,破除科技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避免科技创新这个“国之重器”变成“国之命门”。此外,国家批准高校成立国家级实验室和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持续发挥教育的基础性作用,为各类人才发挥专业优势提供了科技创新高地,造就了一大批青年科技人才,从源头上突破了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了保障。随着科技的发展,优质教育资源得以在全国各类中小学流动,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依托,使重大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成为现实。VR和AR以及各类数字化教学的出现也大大增强了教育的成效,使得各类教育教学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质增效,成为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充满活力的人才队伍的动力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始终为加快推进科技的自立自强而不断奋进,全社会研究和开发项目的经费支出从1万亿元增加到2.8万亿元,经费支出居世界第二位,研发人员数量居世界首位,[1]足以说明科技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所处的重要地位。

(三)人才是战略资源

人才是教育持续发展、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资源。人才的主体性支撑作用是推动教育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和战略资源,教育强国的实现以人才为主体,科技强国的实现需要人才来完成。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是实现自主创新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上统筹谋划,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高度上高瞻远瞩地进行了一系列人才事业布局,为全面深入推进人才强国战略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创新,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人才强国;怎样建设人才强国”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在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上不断奋力前进。新时代新征程,无论是国家的发展还是民族的振兴,都迫切需要一批为国家和民族服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顶尖人才。

对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奋斗的历史过程的回顾,也是在回顾一部汇集人才、培育人才和发展壮大人才的革命历史进程。得益于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和各学段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我国劳动力素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接受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人口不断增加,已经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德才兼备的人才,涌现出一批为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服务的顶尖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不断优化、作用日益突出的人才队伍正在加速建成。这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持续在科技创新领域攻坚克难,加快我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步伐,为实现教育强国和科技强国源源不断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3]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门类最全的人才资源大国,人才资源总量达到2.2亿人,比2012年增加了一亿人。新时代十年,我国教育、科技、人才事业的蓬勃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不同历史时期教育、科技、人才与社会发展的联动

教育、科技和人才历来都是国家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的关键一环,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历届领导人在充分认识到三者的重要性前提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制定了符合国情的相关政策,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为我国顺利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注入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活力和科技支撑。量变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正是因为长期以来对教育、科技和人才的重视和投入,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才能涌现出一大批人才和科技成果,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重要支撑,为在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教育、科技、人才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提供不竭动力。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教育方面的重要改革就是扫除文盲、大力推广普通话,并大力发展小学、中学和高等教育。此外,中国还向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派遣留学生和进修生学习先进技术,使得新中国初期我国各项事业迅猛发展。1977年冬季高考制度恢复,大批人才进入高等学府,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大量的人才,成为国家发展的拐点。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使我国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得到很大提高。[4]166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与各方面技术人才的不懈努力下,我国在核技术、人造地球卫星和运载火箭等尖端科技领域,取得“两弹一星”等一批重要成果,陈景润、杨乐、张广厚等科技工作者成为全社会崇尚的明星。这些成果都得益于新中国成立后的一系列举措,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为一定时期内中国的发展与进步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这一时期涌现出诸如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中南大学第一任校长黄伯云等杰出科技人才,拒绝美国高薪、毅然选择回国为祖国建设做贡献的“导弹之父”钱学森带领中国掌握核技术,黄伯云带领团队发明碳复合材料技术,保障了我国航空航天安全,这些成就都满足了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教育、科技、人才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正是由于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对教育、科技和人才的重视,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国才得以涌现出大量高层次人才和科技成果。随着义务教育的实施,我国文盲率降至历史最低,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力军。教育体制改革激发了地方和社会办教育的积极性,九年制义务教育得到有计划、分步骤实施,各级各类教育都得到发展,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类人才不断涌现,教育事业的辉煌发展带动科技和人才事业的长足发展。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进行和“归国潮”的到来,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等一大批海外著名科学家在党中央的关怀下担任国内教师和名誉教授,这些海内外著名科学家的拳拳报国之心又召唤一大批海外人员回归祖国、建设祖国。在国家的号召下,大批人才参与启动实施“星火计划”“863计划”“火炬计划”等重大科技计划,使科技事业得到快速发展,银河计算机系统、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离子加速器、运载火箭发射卫星等一批高科技成果达到世界科技先进水平,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教育、科技、人才促进新时代各项事业发展勇攀高峰。在“十四五”时期,高等教育将由普及化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将使得更多的社会人才接受更加精细化、专业化的教育。教育事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发了人力资源,国民素质大幅度提高的同时也为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国际竞争力的加强贡献了巨大的力量。我国人才资源总量正在快速壮大,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专业技术人才数量已经从2010年的5 550.4万人稳步增长至2019年的7 839.8万人,研发人员总量连续八年稳居世界首位,拥有全球规模最宏大、门类最齐全的人才队伍。[5]人才队伍的壮大使得各类成果不断涌现,经过六年筹备、九年建设的港珠澳大桥的顺利通车,标志着中国从桥梁大国进步为桥梁强国;由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北斗导航系统在2018年开始为全球服务,标志着我国迈入了航天强国;5G智能互联的发展,标志着我国从曾经的网络通信空白走到了世界前列;随着“悟空”“实践十号”“墨子”“慧眼”等卫星的发射成功,我国也已迈入了空间科技强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最新报告指出,2022年中国仍然是国际专利体系(《专利合作条约》PCT)国际专利申请量最大的来源国,占申请总量的1/4以上,这些数据表明,中国的创新体系充满活力,科技的创新与发展腾跃激昂,中国迈入科技强国的步伐铿锵有力。

三、加快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建设的路径

教育、科技、人才历来都是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教育、科技、人才内在逻辑的分析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作用分析,更能深刻体悟到其重要性。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以教育的支撑作用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为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和人才引领驱动提供支撑。中华民族得以繁荣发展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认清了改革、发展和稳定之间的关系,并制定了相应的战略计划。立足于新时代新征程,在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基础上,稳中向好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正确认识教育、科技、人才三者的协同关系,发挥教育、科技和人才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功能,以此为依据制定相应的政策,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一)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1.加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007年,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是党的政治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思想。缩小义务教育城乡和校际差距,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全社会的心声。在5G智能时代和“互联网+”的助力下,以更加精准、个性和多样的教育体系营造多种教学条件,提供多种形式的在线辅导使得教育生态更加平衡。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成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创新性举措,发挥名校的引领、指导和辐射作用,通过兼并、重组和合作等多重形式实现资源共享、抱团发展,形成以名校为核心的集团化学校,从而使更多偏远地区、薄弱学校的学生能享受名校的优质教育资源。[6]基础教育作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基础部分具有奠基性作用,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土壤。“双减”政策的落地整合了各方教育资源,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使得科学的教育体系更加完善,更加充分发挥出学校育人的主阵地作用,深化了学校科学教育体制改革,以更好支撑教育、科技、人才的一体化发展。

2.推进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

教育是大国之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需要发挥教育的基础性作用。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1],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意味着要以系统性、全局性思维统筹推进三者建设,在相互协调、相互支持的格局下形成更大合力,接续义务教育的发展。在职业教育领域,要坚持产教融合、工学结合,优化职业教育体系,强化职业教育办学质量,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更多高素质劳动者,培养更多“大国工匠”。高等教育要继续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更多一流学科。继续教育要发挥互联网优势,使得教育环境更加灵活开放,教育资源充分流通。“三教”协同发展也需要建立协同发展的教育体系,为学生在三者之间的良性流动创造条件,同时也需要转变错误的歧视观念,促进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发展更加完善。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协同创新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时代命题,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更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基础力量。

3.加强完善师资队伍建设

教育者先受教育,实现更高水平的教育供给和教育均衡关键在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为了提升教师队伍质量,教育部深入实施“优师计划”,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近年来,通过完善教师培训体系、全面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教师素质得到普遍提升,教育“软实力”不断增强,“润物细无声”的育人环境正在形成。充分发挥政府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从政策和经费上给予支持,在资源配置上不断优化和吸引人才,通过免费师范生的计划补充一大批高质量人才建设家乡,推进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改革。对师资队伍的建设可以多渠道、有针对性进行,不仅要强化教师专业能力,对教师的职业操守、思想政治和人文底蕴也应进一步强化。定期开展教师培训可以大幅度提升教师素质,培训要以发展性为根本,符合教师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完成合格教师向卓越教师的转变。除理论培训以外,还应注重实践性培训,为教师的教学实践搭建平台,提供和组织各种活动进行实践交流。此外,尊师重教是发展教育事业的必然要求,当今社会“知识改变命运”已成为社会共识,教师更是被全社会寄予厚望,尊师重教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国家必定朝气蓬勃,社会必定充满希望。

(二)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1.加快核心科技的掌握

科学技术是国防建设和国家富强最活跃、最具有变革性的因素,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需要我们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从物质层面看,科学技术作为人的感官的延伸,可以极大地模拟、取代人体机能,科技的发展甚至可以强化人体机能、超越人体极限,不仅可以为国防提供新型武器装备,也可以为国家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添砖加瓦。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必须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而科技的自立自强,离不开对核心技术的掌握,更离不开各类优秀人才的支撑。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需要提升企业基础创新能力,进行产、学、研深度融合,以教育为依托培养丰富的人才,以创新为驱动推出创意产品。要开展持续性的员工技能培训工作和再教育工作,提高企业员工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促进新理念与新科技相互融合而发挥出更大的价值,加大对科技前沿项目的资金支持、政策扶持。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和自立自强的源头,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对高校社科项目进行资金和人才扶持,在人才队伍上不断壮大,发挥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加快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的步伐。

2.扩大国际间科技交流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发展进入新时代,面临新挑战,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球视角上思考,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推进“一带一路”等国际合作以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中国的对外援助也顺应时代发展要求,走向国际合作新形态。科技的发展具有世界性和时代性,科学技术的发展也要有全球化视野。自主创新是一个开放的过程,需要汇集全世界的智慧和力量而非闭门造车。[7]在《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科技国际合作的重要性,提出要深化国际间的科技合作与交流,站在更高的起点上促进自主创新。2023年,主题为“聚天下英才,创时代伟业”的“聚英论坛暨环球英才峰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中国日趋成为各国人才实现梦想、成就未来的热土。国际化的公益性论坛等交流合作项目推动科技创新发展,也更好地统筹全球人才资源反哺教育。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国际人才在我国建设和发展中也起着很大的作用。2020年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教育机构共有外籍教师6.71万人,外籍教师遍布传统高校和各类教育机构,为我国学子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加大国际间的交流合作,不仅推动了我国的科技创新,也为人才组织建设和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机遇和平台。

3.弘扬伟大科学家精神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召唤伟大科学家精神,应对国际竞争、实现科技自立自强需要伟大科学家精神。在党的领导下,广大科技工作者投身祖国事业,形成了以“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永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严谨治学、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8]等为内涵的科学家精神,为我国掌握科技主动权奠定了精神基础。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的支撑,爱国是科学家精神的第一要义。从李四光、钱学森、邓稼先等一大批老一辈科学家到陈景润等新中国成立后的杰出科学家,无一不是爱国科学家的典范和楷模。他们都将个人梦想和家国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将祖国和人民的召唤牢记心间,迸发出了惊人的力量,激发出了不竭的动力。用科学家精神影响、感召和引领青年,激发广大青年学子的报国情怀,为科技事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肥沃土壤和有利保障是当下育人工作的重点。聚焦时代要求,将伟大科学家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发挥教育的基础性作用,让青年一代继承科学家精神,使他们能够走向“树爱国之心,筑报国之志”的人生道路。

(三)坚持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人才强国

1.优化识才用才管理方略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优化识才用才管理方略是把好人才“入口关”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科学确定人才培养规模,优化结构布局,在选拔、培养、评价、使用、保障等方面进行体系化、链条式设计,大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国家创新发展急需的基础研究人才”[9]。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来看,合理公正选拔人才,做到选拔合适的人、真正需要的人,是当前用人制度的重中之重。要全面考察人才的政治素质、品行和能力,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提高岗位专业匹配度,严格落实人才分类管理制度,把合适的人才放在合适的岗位上,防止主观片面考察评价。在近代科技史研究中,我国著名科学家赵红洲通过对从1500年到1960年间全球1 249位著名的自然科学家以及1 928件重要科研成果的统计分析,得出结论:25岁到45岁之间是自然科学领域发现、发明创造的最佳年龄区间,其中37岁是实现自然科学领域发现、发明的峰值。用当其时,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人才聪明才智和潜力,确保人才发挥最大效能以及反哺教育事业发展和科学技术创新。

2.建立科学的人才激励制度

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深刻理解人才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稳步向前之间的辩证关系,建立科学人才激励制度才能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才能实现科技的创新与自立自强,为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奠定科技和人才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了激励政策不断细化、受众愈加全面、力度不断加大、资源供给不断丰富的良好局面,激发了人才创造活力,满足了人才发展需求。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出台首个技能人才薪酬激励文件,激励技能人才技术创新,形成了多要素、多形式参与分配的激励制度。不挫有为之才,不赏无功之士,科学的人才激励制度,不仅要注重物质层面也应注重精神层面,引导精神层面的价值追求,让各类人才享有荣誉和社会地位。2022年长沙市委、市政府出台16条政策激励六类技能人才,为其颁发“长沙工匠”证书并优先推荐各级党代会代表、群团组织代表的人选。除此之外,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完善科技激励机制的意见》将进一步完善科技激励机制,以有效的激励制度引导各类人才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事业当中,最大程度激发其创新活力,进而实现对人才的价值引领和激励。“真心爱才、细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求贤若渴,不拘一格,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1],迫切需要科学的人才激励制度作为保障。

3.完善人才战略布局结构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提出“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10]。科学合理的人才战略布局结构是最大化发挥人才资源效能、推进建设科技创新高地、以人才资源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和流通的关键。发挥人才战略布局的聚集效应、头雁效应,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让各类人才聚集在一起相互交流学习是完善人才战略布局结构的目标。被赋予“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历史重任的北京、上海和粤港澳大湾区在雁阵格局中扮演领头雁角色,无论在经济基础还是科教资源上都起着带头作用。其他省市根据中央部署,结合自身优势特点,找准自己在雁阵格局中的功能定位。2020年北京市召开的第十五届人代会第三次会议指出,到2025年末在怀柔工作的各类中科院人才将不断扩大至三个“万人量级”规模,这三个“万人量级”人才布局怀柔科学城,将支撑怀柔科学城成为科研和人才高地,以聚集效应吸引更多人才。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四川省委、省政府推动构建以“1+3+N”为模式的人才雁阵,以成都作为“头雁”引领其他三个地区多点支撑,加快形成四川省创新人才聚集高地,通过建设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人才高地,消除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

四、结束语

在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发展的道路上,需要统筹教育、科技、人才战略布局,站在全局的高度上理顺三者关系,实现统筹规划一体发展,在实现三者相互促进的前提下以最小的力量发挥最大的价值,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新思想、新理念,也是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应一以贯之的行为准则。政贵有恒,在一个拥有十四亿人口的大国,如何统筹协调教育、科技和人才之间的关系,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教育的“重要基石”作用、科技的“强国之基”作用和人才的“战略资源”作用,如何实现三者的相互促进,需要审时度势地进行前瞻性布局和谋划。基于三者的基础战略性地位以及在我国发展不同历史时期发挥的重要作用,应深刻体会其重要意义,以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根本遵循,在理清三者内在逻辑和基本关系的基础上制定一系列方针政策,不断探索和规划,从而实现教育、科技和人才的一体化驱动,探索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最终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添砖加瓦。

猜你喜欢
强国科技人才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人才云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强国有我
秦晋争霸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