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有抗和无抗养殖技术论述

2023-02-24 14:44王兴礼王效国李守现徐新杰谢瑞海
畜牧兽医杂志 2023年6期
关键词:低聚糖替代品抗菌肽

王兴礼,王效国,李守现,徐新杰,谢瑞海

(山东省临沭县畜牧发展促进中心,山东 临沂 276700)

本论述旨在推广当前先进的肉鸡养殖技术和理念,指导肉鸡养殖业向绿色化、现代化方向升级和发展,实现肉鸡养殖的最佳经济和社会效益。

1 肉鸡有抗养殖和无抗养殖的利弊分析

1.1 肉鸡有抗养殖的弊端

1.1.1 抗生素可能伤害肉鸡 有抗养殖肉鸡,抗生素的毒副作用会不同程度降低肉鸡抵抗力,导致耐药菌、病毒及其他对抗生素不敏感的有害微生物泛滥、体内有益微生物被抑制,导致机体微生态平衡失调,反而使肉鸡更易感染发病,最终可能导致肉鸡养殖发生重大损失。

1.1.2 抗生素危害公共卫生安全 使用抗生素养殖肉鸡,会产生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的耐药病原体;鸡肉中的抗生素残留,也会被人和其它动物食用,并对食用者产生不同程度的毒害;人和动物机体内如有抗生素的存在,则更利于病毒等有害微生物的感染和传播;养殖投入的抗生素最终将以原型或代谢物向环境排放,造成环境污染和自然生态失调。

1.1.3 抗生素降低产品价值 有抗养殖的肉鸡,即使检测不出药物残留,消费者也难以接受其产品,进而影响该产品价格;如出现药物残留或使用违禁药物的现象,更会给养殖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和法律制裁。

1.2 肉鸡无抗养殖的弊端

1.2.1 肉鸡病死率增加 不用抗生素养殖肉鸡将直接导致对抗生素敏感的病原微生物对肉鸡感染率升高、病死率增加,尤其育雏早期更加明显。

1.2.2 降低饲料利用率 不用抗生素养殖肉鸡将增高肉鸡腹泻、消化不良等多种症状,影响肉鸡生长发育,且部分抗生素具有促生长作用,不用将失去其促生长的利好(在中国境内所有抗生素被禁止用于畜禽的促生长)。

1.2.3 养殖及管理成本升高 不投入抗生素养殖肉鸡,可能需要投入更昂贵的养殖设施设备,且对日常饲养管理的要求也更为严苛,使用的抗生素替代品的成本更可能高于使用抗生素的成本。

1.3 肉鸡无抗养殖与有抗养殖的利弊

对比肉鸡的有抗和无抗养殖,存在弊中有利,利中有弊的现实,养殖场要权衡利弊,依据自身条件做出最佳选择,如果养殖场的物质及技术条件能够开展无抗养殖,就实行无抗养殖,如果主客观条件达不到无抗养殖要求,则不应过于强求,但必须严格遵守用药规范,合法使用抗生素。

2 肉鸡有抗养殖的基本要求

2.1 禁止滥用抗生素

2.1.1 禁止非必要使用抗生素 非必要使用抗生素通常表现为不确诊、随意或无目标使用抗生素,后果是不仅疗效不稳定,更会延误治疗时机。

2.1.2 禁止不规范使用抗生素 不规范使用抗生素通常表现为违反配伍禁忌、不遵守用药疗程,任意或频繁换药,给药途径不正确等。

2.1.3 禁止超出必要限度使用抗生素 对于肉鸡疾病的防治,用窄谱药物即可的不用广谱药物,正常用量即可的不加大用量,单一用药或少数品种配伍即可的不多药联用,用普通传统药物即可的不用较新代的药物等。

2.1.4 禁止使用抗生素取代必要的饲养管理 需要用加强饲养管理来配合防治的疾病就不要单纯地用抗生素来防治,例如防治肉鸡呼吸道疾病应重视通风的积极作用,防治雏鸡白痢应重视保温的积极作用,不要消极地把用药放在防治首位而忽视管理的良好作用,仅需要加强饲养管理就达到防治目的疾病不得使用抗生素。

2.1.5 禁止非法使用抗生素 法律法规明确禁用于养殖的抗生素,在肉鸡养殖全过程都不得使用。养鸡场应依据国家相关规定,对养殖业禁用抗生素建立黑名单。禁止所有抗生素用于促生长。合法使用抗生素时需严格遵守休药期规定。

2.2 .正确使用抗生素

2.2.1 精准选药 用药前要求对鸡病做出正确诊断,确需用药应依据药敏实验结论和药物吸收代谢规律选用最适药物。对来不及确诊或做药敏实验的急性疾病,也可以暂时凭经验选用抗生素,待确诊或药敏实验筛选出最适药物时及时调整。如需联合用药,要突出各种抗生素之间的协同作用。

2.2.2 与疾病防治目标相适应 慎用广谱药、联合药、最新代药,禁用超量药。

2.2.3 使用方法要正确 所用抗生素要依据其抗菌谱、体内分布及半衰期等特点,进行综合评判后,选用合理的剂量、疗程、给药途径。

2.2.4 非抗生素敏感的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疾病尽量不用抗生素 必要时根据原发病可能引起的继发细菌性等感染做出预判,来选用恰当的、预防剂量的抗生素,同时加强饲养管理,积极治疗原发病。

2.2.5 绿色优先选用抗生素 相近疗效下优先选用低毒和休药期、半衰期短的抗生素品种,尽量降低和杜绝抗生素对肉鸡带来的危害和鸡肉中的药物残留。

3 肉鸡无抗养殖的分类和可行性分析

3.1 肉鸡无抗养殖的分类

3.1.1 肉鸡无任何添加的养殖方式 在肉鸡养殖过程中,除了不添加抗生素以外,也不添加抗生素替代品及其他药物性投入品。这种养殖方式是建立在对所有投入品包括抗生素替代品在内都存在使用效果存疑且难以达到完全无毒、无害、无残留的认识之上。

3.1.2 肉鸡无抗生素添加的养殖方式 在肉鸡养殖过程中,以投入抗生素替代品取代抗生素来防治肉鸡疾病或促进肉鸡生长甚至改善鸡肉品质。

3.2 肉鸡无抗养殖可行性分析

3.2.1 生物学方面 抗生素并非肉鸡抵抗感染的必需物质。对比只有数十年的使用历史的抗生素,肉鸡进化过程经过漫长的无抗生素时代且能够生生不息,由此证明,肉鸡养殖完全不用依赖抗生素。

3.2.2 养殖技术及物资支撑能力方面 现代畜牧兽医科技理论的建立和发展,尤其是抗生素替代产品、智慧化设备的应用等,能够为肉鸡无抗养殖提供坚实的技术和物资保障。

4 抗生素替代品的概念及其种类和功能

4.1 抗生素替代品的概念和作用

抗生素替代品是肉鸡养殖过程中取代抗生素的投入品。其作用是使肉鸡在抗感染及促生长等多方面达到与使用抗生素相同或相近的目的,部分作用甚至超越抗生素,且在改善鸡肉品质方面比投入抗生素更有突出优势。

4.2 抗生素替代品的种类和功能

4.2.1 益生菌类 益生菌包括大部分乳酸菌类、双歧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部分酵母菌类等。益生菌在肉鸡体内能竞争性或通过产生抗生素、乳酸等代谢产物或刺激机体产生抗菌肽等多种途径来抑制有害微生物,清除有害微生物产生的毒素,合成重要的有益或营养物质,激活并增强肉鸡的免疫等多系统功能,直接达到抑杀病原微生物、增强肉鸡抗病力的目的。益生菌对肉鸡还有促生长的作用。

4.2.2 低聚糖类 低聚糖类是指由2~10个糖苷键聚合而成的多种化合物的总称。肉鸡养殖常用的低聚糖类有果寡糖、低聚异麦芽糖、甘露寡糖、低聚木糖等。低聚糖类在肉鸡的消化道内能够被肠道有益菌利用,促进有益菌生长增殖,并抑制有害微生物,进一步改善消化道功能,增强肉鸡免疫功能,促进肉鸡生长发育。

4.2.3 中药制剂类 传统的兽用中药制剂是把不同种类的中药材按君臣佐使原则配伍而成的方剂。传统的兽用中药制剂是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防治肉鸡疾病。现代中药制剂还包括各种中药材(大多为天然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物或提纯物、现代工艺加工的中药材原料的超微粉等。选用适当的中药制剂能够有针对性地调节肉鸡机体功能,综合性改善机体状态,增强肉鸡特异性或非特异性抗病能力。另外,很多种类中药材的有效成分提取物具有现代药物的抑杀病原微生物、降低炎性因子、提高机体免疫力和促生长等功用,因此,中药制剂具有广泛用途,科学利用完全可以达到对肉鸡疾病包括感染性疾病的防治、提高生产性能和胴体屠宰率甚至改善肉品品质目的。

4.2.4 酶制剂类 肉鸡常用的酶制剂有溶菌酶、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果胶酶、纤维素酶等。特定酶制对肉鸡可以分别起到抗菌、抗病毒、消炎、改善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减轻消化系统负担、改善新陈代谢以及促生长等多种作用。杨欢等研究了不同活性复合酶制剂对肉鸡生长性能、血液和免疫指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发现添加不同活性复合酶制剂均能提高肉鸡生长性能及血清蛋白、Ca、P等营养指标,提高免疫指数和有益菌数量。

4.2.5 营养类物质类 营养类物质有氨基酸类、维生素类、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类、短链脂肪酸、葡萄糖等,在肉鸡疫病防治中尤其在抗应激、抗毒素、抗氧化、抗炎症、调节和加强生理尤其是免疫功能、促生长、改善鸡肉品质和风味等方面等方面,各种营养类物质能分别起到相应的作用。

4.2.6 酸化剂类 酸化剂包括有机酸、无机酸,其中有机酸有延胡索酸、柠檬酸、酒石酸、山梨酸、苹果酸、苯甲酸、L-乳酸、部分短链脂肪酸等,无机酸有磷酸、盐酸。按照常温常压下的形态还可分为为固体和液体酸化剂。酸化剂通过降低胃肠道pH值,促进嗜酸性有益菌增长,并抑制消化道有害微生物,达到改善胃肠道有益菌群结构的目的。在机体代谢方面,酸化剂还有提高多种消化道酶的活性,部分酸化剂也是机体的重要营养因子,柠檬酸、延胡索酸直接参与机体三羧酸循环等重要作用。酸化剂还有增强肉鸡免疫机能,缓解应激等作用。

4.2.7 抗菌肽类 抗菌肽类(antimicrobial peptides,AMPs)是由生物体产生的一类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碱性多肽物质。抗菌肽是生物体免疫系统中的一类小分子多肽,为机体先天防御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养鸡业常用的抗菌肽有天蚕素(cecropins)、防御素(defensins)、抗菌肽buforinⅡ衍生物、抗菌肽A3和P5、抗菌肽Sublancin及复合肽等。抗菌肽在抑杀病原微生物时不伤及有益菌,不产生耐药性,且能够调节和修复肉鸡机体免疫系统、降低消化道PH值等特点,因此在提高肉鸡抵抗力和免疫力、调节肉鸡肠道微生态平衡、改善营养物质消化吸收、提高饲料利用率、预防由热应激引起的组织细胞损害和促进生长等方面可获得良好效果。同时抗菌肽具有高效、稳定、无污染、无残留等特点,因此在肉鸡养殖上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5 正确应用抗生素替代品

5.1 抗生素替代品应规范使用

抗生素替代品并非完全无毒、无害、无禁忌、无残留,如果用法不当、违反适应症、超疗程或剂量使用等也会产生疗效低下、微生态平衡失调、机体功能损害、营养代谢紊乱、有害物质残留等问题,因此使用抗生素替代品前要充分了解该产品的适应症、性能、用法、用量以及禁忌等相关信息,并严格遵守使用规范。

5.2 中药类制剂的应用

原则上,使用中药类制剂要突出辨证施治的原则,兼顾有效成分对病原体的抑杀和增强机体免疫等作用。通常是治疗肉鸡疾病时突出辨证施治,预防疾病或促生长时应强调中药有效成分如精油类、多糖类、生物碱类、有机酸类等对病原体的抑杀作用和对机体各项生理功能的正向调节作用。禁止使用含有有毒有害成分(如Hg、As、Pb等)的中药材,防止对肉鸡产生毒性作用和鸡肉中出现有害成分残留。

5.3 益生菌、低聚糖类的应用

益生菌作为活菌,对抗生素、有抑杀菌作用的中药材类、消毒剂等有不同程度的敏感性,因此不得与其合并使用,必要时可间隔使用。为达到最佳效果,益生菌通常多菌种复合使用。益生菌要低温避光存储。低聚糖作为“化学益生菌”,应用方面类似益生菌。

5.4 酶制剂的正确应用

由于酶制剂作用单一,因此使用时应根据需要有目的的单独、多种酶复合或联合其他投入品使用,才能达到满意疗效。另外,环境因对素酶制剂的存储使用都有较大影响,存储使用中要避免高温、强酸、强碱和重金属对酶制剂的破坏。大部分酶制剂在温度35~40℃和pH6.5~8.0(胃蛋白酶pH1.5)时活性最强,使用时应予以注意。

5.5 酸化剂的正确使用

酸化剂在肉鸡生长发育的早期使用效果较好。酸化剂在饲料中添加的比例通常为全价饲料的0.1%~0.3%,饮水中添加量通常为0.1%。饮水中添加酸化剂可改善水质且进一步减少输水管网和饮水器的污染附着物,降低饮水中大肠杆菌数量。在肉鸡生长性能和肠道发育的改善方面,酸化剂在饲料中添加优于在饮水中添加。

5.6 抗菌肽的正确应用

抗菌肽在饲料中添加量为0.1%,饮水添加量为每吨饮水0.05%。抗菌肽易吸潮,应干燥密封存储。

5.7 不同种类抗生素替代品的联合应用

不同种类的抗生素替代品大多数有良好的协同作用。例如朱随亮等试验证明,抗菌肽、酸化剂和功能性寡糖联合添加能够提高肉仔鸡的生长性能和免疫性能,改善小肠形态结构、盲肠微生物多样性及菌群丰度,促进肉仔鸡肠道健康,其中抗菌肽分别与酸化剂和功能性寡糖组合添加在免疫性能方面效果较好。抗菌肽和中药材在抗菌方面协同作用不明显,大多表现为相加作用。苦寒类中药材对肠道益生菌类有抑制作用,因此长期使用苦寒类中药材结束后,使用益生菌、低聚糖可改善肠道微生态平衡。

6 抗生素和抗生素替代品的联合应用

抗生素和抗生素替代品联合应用,目的是通过增强各投入品之间的协同等正向作用达到降低抗生素投入比例,或利用抗生素替代品预防、修复甚至治愈抗生素对肉鸡机体造成的损害。

6.1 肉鸡在不同生长阶段抗生素和抗生素替代品的投入原则

肉鸡饲养早期防治疾病可以抗生素为主,中期要以抗生素替代品为主,后期尽量停用一切投入品。肉鸡早期使用抗生素,不仅投入少且疗效稳定可靠,也能最大限度避免以后鸡肉的药物残留。在肉鸡早期易发的部分疾病,如果使用抗生素替代品就可以达到可靠防治效果的,就不要使用抗生素。在饲养中期,肉鸡体内的病原微生物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已不同程度产生,使用抗生素替代品既能规避病原微生物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又能消除或治愈前期抗生素对肉鸡的各种损害。在肉鸡生长后期,由于大部分投入品对其作用降低甚至消失,继续使用除了产生毒副作用和鸡肉有害物残留外,对于防治疾病和促生长的作用效果有限。

6.2 抗生素和抗生素替代品的配伍使用

大部分抗生素与酶制剂、中药制剂、营养类物质、抗菌肽联合使用,可取得较好的协同作用。抗生素不得和益生菌类、低聚糖类合用。少部分抗生素与部分中药制剂、酸化剂、营养类物质互相有拮抗或其他不良作用,联合使用时应当谨慎配伍,如青霉素不得与有抑菌作用的中药制剂合用,磺胺类药物不得与酸性营养类物质、酸化剂合用等。

6.3 肉鸡微生态平衡的恢复

使用抗生素满疗程或达到防治目标后,最好使用低聚糖、益生素类快速恢复肉鸡微生态平衡。使用抗生素满疗程后,如不使用低聚糖、益生素类投入品,则肉鸡微生态平衡的恢复期会延长,期间再次感染几率也会升高。

7 无抗养殖及有抗养殖替代品在肉鸡生产中意义和趋势

文章分析了关于肉鸡有抗和无抗养殖的利弊,总结了抗生素替代品的主要种类、功能、适应症、使用方法以及与抗生素的配伍应用等,综述了国内同行对抗生素替代品在肉鸡疾病防治、促生长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以期为肉鸡养殖特别是无抗养殖提供借鉴。

猜你喜欢
低聚糖替代品抗菌肽
4种哺乳动物乳中低聚糖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进展
抗菌肽的生物学特性及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
论养殖业“减抗”背景下无抗替代品与畜产品安全
集环保、长效、多效、无害等众多优点于一身的化肥替代品——微生物肥料
新型抗菌肽菌丝霉素纯化工艺研究
抗菌肽修饰方法与抗菌机制的研究进展
大豆低聚糖——多功能的抗癌物质
果胶低聚糖的制备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MSL抗菌肽对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的预防作用
燕麦糊精脂肪替代品在低脂奶油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