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贤文化在建设海南自贸港中的价值研究

2023-03-01 10:08曾婷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22期
关键词:实现路径

【摘 要】历代海南乡贤在海南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都有深远的影响。笔者从海南新乡贤的内涵、海南新乡贤的时代价值、科学发挥海南新乡贤价值对策建议进行探究,自贸港建设纵深发展和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新乡贤意义;新乡贤运用价值;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D4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22—079—03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加快推进现代化全局发展中,海南自贸港是比较重大的一个战略部署,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并且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作为基本依据,可以看出,海南全岛将以此为主要内容,到2025年,将基本建立起一套以投资与贸易为主要内容的自由贸易港政策与制度体系,形成一个既开放“一线”,又控制“二线”,各有特色的、有特色的发展区域,尤其是在21世纪中叶,建成国际影响力较大的一个高水平自由贸易港。自贸港即将进入“封关”运行阶段,正是中西方文化思想交流、碰撞的激烈阶段,自贸港文化既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更是海南地域文化。带有新旧移民独特气质的文化是海南地域文化的血脈,也是海南新乡贤文化的源泉,推动着海南社会的发展。乡贤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一种很重要的优秀传统文化,它由三个基本元素组成,即道德、知名度和地域性,费孝通也曾指出,中国的传统社会,是一种有着漫长农耕文明的“乡土社会”,它蕴含着一种对农村的管理经验和智慧,而乡贤文化,就是这种经验和智慧的一种体现。当前,海南自贸港的发展面临着新的发展契机,需要发挥各类积极的社会资源,特别是“乡贤”,它是中国农村社会管理中的优良传统,在海南自贸港的社会与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新时代背景下,海南自贸港作为对外开放比较重要的一个门户,具有较高的标准、较广的范围以及较大的格局,也是海南发展步入新篇章的一个主要标志。在海南优秀传统文化中,乡贤文化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海南公共治理结构的完善、乡村社会治理效率的提高以及和谐稳定经济环境的创造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引导“新海南人”在对海南乡贤文化价值进行充分挖掘时,“以人为本”为指导思想,以“留物留文留人”为主要手段,处理好“新海南人”与“新资本”的关系,充分发挥新乡贤文化的助推作用,促进海南自贸港更好的建设。

一、建设海南自贸港的重要意义

海南拥有一系列独特的优势,创新发展,解放思想,特别是可以融入到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的“高标准法治化营商环境”中去,让生产要素的流通更加畅通,激发出所有可以激发的动力和潜能,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海南自贸港的“形”是以发展经济为核心的物质文明,“神”是以发展经济为核心的精神文明,而文化是一种内在的力量与根基,因此,必须将“神”与物质“形”相融合,才能更好地推动海南自贸港的健康发展。此外,海南自贸港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基础上,还要充分认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对海南的多个方面如传统乡贤、民俗、“一村一品”、教育等文化进行研究,挖掘其内涵和引导作用,为自贸港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为自贸港新文化和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新乡贤文化在海南自贸港建设中的运用价值

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在今天的经济发展中,地方文化是地方软经济实力的体现,成为衡量地方经济发展和富有地方特色的一种再生力量。

在海南自贸港建设中,文化建设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乡贤文化不仅与历史传统、名人文化以及地方文化等密切相关,还有着特殊的研究价值和内涵,并且在正能量传播、主旋律弘扬、主流思想舆论壮大、民众信心提升、社会力量凝聚以及海南建设水平的提高等多个方面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具体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助于提高海南的影响力

文化建设既是一种文化的全面繁荣和发展,又是一种对文化发展的深入探讨和深化;它不仅是一种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而且是一种文化的持续创新;这是一个持续提高文化发展影响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形成文化自身发展产生有效机制的过程。在建设海南自贸港时,应该崇尚文化的精神、力量和价值,避免出现文化拖后腿的情况,并且融入新乡贤文化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在推动文化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会对海南声誉以及形象的提高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有助于提升海南人民素质

总体而言,海南自贸港的建设,是1100多万海南民众参与的建设,民众文化的创造实力,也是自贸港整体文化形象和外在影响力的展现。而如何继承和发展生态、港口、园区、企业、校园、乡村、社区、城市等多种现代文化类型,并将其融入当地文化特色,特别是吸收海南独特的地方文化形态,将其融入时代主流文化之中,提高人们对各种文化的科学鉴别能力,进而推动海南自贸港人民健康生活方式、现代文明行为、科学精神、时代精神和先进文化价值观的形成。与此同时,运用新乡贤文化进行文化构建,有利于培养新时代对地方文化的需求,也有利于提高地方文化的功能,从而提高地方文化的品味,使地方文化的价值和文化的魅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这既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共享优秀的文化成果,又能够充分激发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隐藏的文化创造性,因此,它有着深刻而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有助于和谐稳定乡村社会环境的构建

将乡贤文化融入到海南自贸港的建设过程中,能够促进乡村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一方面,乡贤文化的内生特征是乡俗文化,另一方面,“乡贤”既是一种内生于乡村的优秀精英,也又是一种国家培育的特殊人才。因此,在海南自贸港的建设过程中,乡贤能够与国家战略相融合,并将其作为一种联系国家与农村社会的纽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国家创建一个安定、和谐的农村的目标。正是因为这种“亲善”的特性,才能使其在海南自贸港的发展过程中,真正起到营造一个安定、和谐的社会氛围的作用。

三、新乡贤文化在海南自贸港建设中的实现路径

(一)对特区精神文化进行塑造,充分发挥创业精神

在海南的文化改革中,“特别行政区”的精神是相对重要的一环,它是海南省建立后经过多年的实践,经过了对“特别行政区”的总结、选择和积累而发展起来的。一般而言,特区的精神文化包括了特区的思维方式、担当使命、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等。在创建经济圈的时候,要把经济圈中的新乡贤文化融入进来,一方面突出其指导性,注重其乡贤文化的大背景,强调其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同一性的同时,突出海南新乡贤特区精神文化;另一方面,要突出时代性,主动地跟上时代的发展需要,跟上社会的发展趋势,迎合海南自贸港的发展需要,建设一种与之相匹配的具有创造性的经济圈,加强经济圈的自觉,以此来彰显经济圈的精神。

(二)营造乡贤文化氛围,激发“乡愁”原动力

“乡”是乡贤文化的特质,“乡愁”是乡贤文化“这里”和“那里”的载体,牵动着乡贤,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发强烈。比如,在扶贫路上,党中央提到乡愁的次数较多,在大理洱海边说要“记得住乡愁”,在考察贵州时说到“一碗牛肉粉的乡愁”。海南的“乡愁”是五指山、是万泉河、是南渡江、是椰风海韵、是海南历史上的华章、是过往海南人的情怀。在自贸港建设中,挖掘乡贤事迹、营造乡贤文化环境,激发“乡愁”原动力,形成人人为家乡建设。比如对故居原貌进行修复以激发家园情思、对地方志进行编写唤起乡贤的历史记忆、利用媒体平台对本土名人事迹进行宣传和弘扬,激发乡贤建设家乡的荣誉感,也在培养年轻学子学有所成,归来建设家乡奠定坚实的情感基础。

(三)把人民情怀融入文化建设中

要用更多有血肉、有道德、有温度的文学和艺术来反映和反映人们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海南自贸港的建设,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本”的理念,能够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要求,因此,自贸港的建设,是海南最大的一项暖心的、人心的项目。在自贸港文化建设中,人民理念是其最大特点,即人民情怀文化,是海南1100多万海南人民通过相互借鉴、交流、学习,及在全球化的思维,国际化的眼光,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的文化,拥有一颗开放的心,吸收一切有用的元素,丰富地域文化,提高海南地域文化质量的文化。

自贸港文化建设是在全球化大背景下进行,永保先进的生产力文化,不仅要汲取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夯实基础,更要汲取海南独特的地域文化的养分,在时代弄潮儿中继续前行,服务自贸港建设。

(四)非遗长精神,共建自贸港

在自贸港建设中,海南本土文化特别是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古有丘浚“南溟之大,中有奇甸”的文化风骨,今有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神造新乡贤文化引领示范,成自贸港建设的源泉动力。目前,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共计有 206项,其中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有 82项,国家级代表性项目32项,世界级非遗急需保护项目1项。在1100多万海南人民中造血,培育各行各业的奇才,塑造新乡贤,以此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跃经济,重现海南乡土文化光芒。例如“更路簿”是风帆时代海南航海人集体智慧的结晶。省对国家级非遗“更路簿”传承人培育,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带动了“更路簿”产业经济的发展。有“更路簿”激励着海南人守护南海人人有责文化精神种子、有“更路簿”学术研究热、“更路簿”非遗旅游热、“更路簿”手工作坊、“更路簿”餐饮业。流行了几百年的艺术瑰宝省级非遗“海口麒麟舞”面临消失的境地,因培育“海口麒麟舞”传承人树标杆,起引领示范,麒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出现“麒麟村”,丰富小学生课余活动、融入旅游消费,孵化出麒麟民俗符号文创设计产业,促进经济的多元发展。各行各业2000人之才和各市县的非遗传承人扶持等措施,促使海南本土文化走出本土,走进国际,新乡贤人士的社会价值得到充分发挥,引领海南人民共同为自贸港建设添砖加瓦。

(五)對多元协同的海南自贸港建设主体进行构建

在海南自贸港建设中,乡村建设也是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尤其是加强对农村社会生活和社会事务的管理与规范,并且当前建设主体已经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在村组织、村干部、党委以及基层乡管理的基础上,涵盖了村民,其中在乡村建设中,乡贤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乡村建设中,组织化程度是乡村建设水平行亮标准之一,也是自贸港文化落地的手段之一。有共同文化认同感的新乡贤是最好的组织者和示范者,在引领和组织乡民落实党和国家各项政策,参与文化组织、社会组织、经济组织以及社区服务组织,自觉或不自觉中成为自贸港建设的主体之一,享受自贸港建设成果,丰富自贸港文化。

乡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组织平台,也是自贸港建设“筑巢引凤”的基础平台。这些相关的平台构建,为乡贤回归起到一定的吸引作用,比如通过各种活动和节庆或者对乡贤论坛进行创办,邀请成功的贤达,分享行业现金理念和打拼的经验,做事的规则,授人予渔。有了“筑巢引凤”的基础平台,激发新乡贤回馈乡土的荣誉感和行动,以产业牵线搭桥为手段,加快技术、资金回流,加快人才、品牌回乡,推动海南自贸港建设深入发展,也促使多元协同的海南自贸港建设主体进行构建更具有独特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加快推进海南自贸港建设,通过融合新乡贤文化重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辟了新的一个发展模式,在新时期背景下,海南自贸港建设应该对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充分了解,并且进行不断的创新和发展,特别是要发挥“新乡贤”所特有的价值与内涵,为海南自贸港的长期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曾婷.乡村振兴视野下海南传统乡贤的内涵和价值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11).

[2]由旸.古丝绸之路语言文化传播的当代启示及现实机遇[J].中国民族博览,2022(17).

基金项目:本文系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自贸港背景下海南新乡贤文化价值研究与应用”(项目编号:722RC725);海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不同版本海南渔民《更路簿》整理与数据库建设”(项目编号:Hnky2021ZD—25);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院级课题“文旅融合背景下‘麒麟文化民俗符号的传承保护及其在文创设计产业孵化建设中的开发”研究成果 (课题编号:hnjmk2022403);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横向课题“岭南‘非遗文化符号融入家居设计有效路径研究”(项目编号:hnjmhx2023001);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院级课题“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hnjmk20210705);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双高计划”海南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研究科研创新团队经费资助(项目编号:HNJMT2022—102)。

作者简介:曾婷(1980—),女,海南澄迈人,硕士,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猜你喜欢
实现路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根基及其路径
以“中国梦”引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研究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必要性及其实现路径研究
基于共生视角的财务战略拓展及实践路径研究
建筑结构设计与隔震技术应用研究
论新疆民族互嵌型社区的建设:现实背景、基本概念和实现路径
经济责任审计发挥国家治理作用的实现路径
论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路径
浅议人民银行金融稳定职能的实现路径
国际私法法典化的挑战与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