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精神数字可视化研究

2023-03-01 12:31魏如意阳君杰朱少俊万丹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22期
关键词:红色精神夏明翰可视化

魏如意 阳君杰 朱少俊 万丹

【摘 要】将红色精神文化通过数字动画的方式进行可视化的研究与传播,传承和发扬红色文化,提升人们这方面的精神需求。本篇主要阐释了夏明翰的红色革命文化精神,以夏明翰为例的红色精神可视化的传播方式,当下夏明翰红色革命精神的可视化传播现状与不足以及夏明翰红色革命动画制作及其可视化的研究。运用动画的形式创新,融合线上线下立体式传播更好展现红色文化的内涵,寓教于乐,提升人们对红色文化的关注,提升人们对夏明翰红色革命精神的共鸣和感悟。

【关键词】夏明翰;动画;红色精神;可视化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22—160—03

引言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好红色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创造的,蕴含着丰富红色资源与厚重文化内涵的先进文化形态,是我们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必须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让红色文化在新征程上焕发时代光芒,确保红色江山后继有人、代代相传。

一、夏明翰红色革命精神分析

中国的红色革命精神数不胜数,有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井冈山精神;有听党指挥、勇往直前的大渡河精神;有英勇顽强、坚贞不屈的狼牙山精神等等。夏明翰艰苦奋斗、敢于牺牲的红色革命精神也在其中。夏明翰的红色革命精神是由夏明翰生平三个阶段为主体现出来,第一个阶段青年时期,接受新式教育下思想开明,积极在衡阳参加学生爱国运动。第二个阶段入党后担任我党创办教育学校的教员,之后推动开展了农民运动,投笔从戎,参加北伐革命军。第三个阶段宣传组织秋收起义行动,之后被捕遭到迫害,更是正义凛然地写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就义诗。通过夏明翰生平的三个阶段,从中体现出了夏明翰思想解放,为国为民;从事教育事业,孜孜不倦,解放人们思想;投笔从戎,被捕后宁死不屈的革命精神。夏明翰烈士毕生追求光明,思想开放,坚守信念,敢于赴前线牺牲,是湖湘英雄的杰出代表,是衡阳儿女的光辉榜样。传承夏明翰红色爱国精神,敢于牺牲的革命精神,更是我们青年儿女的责任,我们青年人应在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奋发向上,有所作为。

二、夏明翰红色革命精神数字可视化传播的优势

与传统性质的可视化传播大不相同,夏明翰红色革命精神传统可视化传播内容大多是以书籍,图片,文字等实体为媒介,游客或读者在游览阅读时大多寥寥草草,走马观花,对红色革命精神的认知也不够深刻。将夏明翰红色革命精神以数字可视化的形式表现,使内容更加明了,利用可视化动态视频和动画内容辅助观者了解并记忆红色精神,使其传播更具张力,表现层次更加深刻。将夏明翰革命精神采用动画的形式将复杂冗长的书籍内容、零散的书信遗留文物等梳理成有故事性的条理清晰的叙事完整的动画情节。动态的内容也往往比静态的更容易引起观看者的兴趣,吸引观者的眼球,化被动式为主动式接收,教育实效大幅提升。

据《2023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10.40亿,成为第一大互联网应用。网络视听网民使用率为97.4%,短视频在网络视听产业市场规模占比最高,达2928.3亿,占比40.3%。表明了大众对于短视频的接受度高。随着新媒体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新媒体的出现促进了动画的发展,动畫是数字技术与传统动画的跨界产物,涵盖了广泛的主题和风格,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将夏明翰执着追求的共产主义信念、参加革命、英勇就义百折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实现数字化,将枯燥的文字内容进行可视化处理,更好地展现红色文化的内涵,深化大众对这一时期先辈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的共鸣和感悟。

三、当下夏明翰红色革命精神可视化传播的现状与不足

红色资源记录着中国社会最深刻、最伟大变革的历史足迹,涵括了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领导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历史价值、教育意义、纪念意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只有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内涵,把握好运用红色资源的方向和着力点,才能不断凝聚奋进力量。

(一)优质红色可视化内容不足

促进夏明翰红色文化的传播,首先要深度挖掘夏明翰红色文化事迹,深耕红色思想,所以梳理挖掘夏明翰红色文化的事迹是一项重要工作。在夏明翰生平事迹陈列馆现有的包括复原的夏明翰历史遗留文物内容主要有书籍、信件、家书等信息媒介都是以单一的文字、物质、图片为主,如何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转化和传播其红色内涵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调查,目前夏明翰红色文化的数字可视化内容甚少,传播的范围也十分有限。

(二)夏明翰红色可视化内容传播方式单一

现阶段夏明翰红色文化的传播方式主要是线下展馆,文献资料来进行传播。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将夏明翰红色文化进行数字化传播,再将其制作为时下流行的短视频动画内容在相关平台上进行投放,可使红色精神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三)夏明翰红色文化可视化的创新性不足

目前夏明翰红色文化大多是以文字图片陈列展出为主,由于文字内容枯燥乏味,青年在游览时对其兴趣不高,很难静下心去认真学习领会。如何创新传播内容和形式,提高大众的兴趣度和关注度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四、夏明翰红色革命动画制作及其可视化研究

数字动画的概念已然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动画,数字动画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是集绘画、电影、数字媒体、摄影、音乐、文学等诸多艺术门类于一体的艺术表现形式。夏明翰红色革命动画制作及其可视化研究有以下几点。

(一)将夏明翰的革命事迹进行脚本细节的编排

关于夏明翰的事迹大多只拘泥于书面上的文字介绍,由于历史原因造成资料缺失所以记载事迹的详细内容不足。在文字表达上也很难让人留下深刻的记忆,所以在故事内容的编排上尽可能还原夏明翰当时的状态,例如:此次创作研究重点关注第三阶段,青年时入党后以及参加革命被捕之后,执着追求敢于牺牲为主体体现。在细节上夏明翰被捕入狱之后,敌军严刑逼供,夏明翰遍体鳞伤受尽折磨也拒不开口,最终处以枪决。夏明翰临终前,面对反动派的逼迫,连声高呼革命口号,目光如炬,咬紧牙关提笔写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经过这样的细节编排更能深刻的展现当时人物的心理活动,事件的全貌,感受英雄人物慷慨就义时的一身正气。

(二)场景、人物的绘制

为了重现当时的革命环境,人物特征。了解历史实事,根据记录的文字,图片内容进行创作,再现当时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人物角色和场景造型是以主人公夏明翰的时代背景为参考进行绘制,在服饰上是以长袍马褂为主,颜色为古朴的藏青色,反动派阴暗猥琐的形象。在建筑上,是以武汉汉口租界为地点背景进行绘制。建筑特征为西式的楼房,座西朝东。如图1、图2。

(三)线下线上相结合的传播方式

采用线下线上相结合的传播方式。首先,将制作出来的夏明翰革命视频动画。以短视频的形式在新媒体平台上播放传播,将视频对标到不同的用户来达到更好的宣传目的。采用视频动画的方式进行投放,可以更好的迎合青少年这一群体受众。线下可以将动画内容投放在展览大厅的银幕,或者通过手机终端扫描观看动画,可以使观者驻足了解红色文化故事,体验红色文化内涵。将静态的文字,图片内容转为动态的动画视频,由小见大,将可视化视频动画内容融入到其优秀的红色文化当中,运用这种传播方式可以促进红色文化的全面发展。为了更好的在新媒体推广,创作者要紧跟时政热点,合理的运用一些特定的时间节点进行内容创作,如建党纪念日、红色文化相关活动等。

(四)夏明翰红色革命故事的还原

利用大数据平台信息化资源搜集,将红色的文化资料转化为数字模式,推动夏明翰红色资源的管理与修复。大部分的资源载体主要为文物,图片,文字书籍信件,结合现有的文物资料,以主人公革命工作为主线结合第三视角或生活相关多条辅线支撑的途径构建总体的故事背景,创作出符合时代背景的优秀的文化作品,联合地方现代历史专业研究机构,红色旅游基地等相关部门开展评估审核,确保红色革命故事还原的真实性和权威性。

(五)夏明翰红色革命动画故事创作的技术路线

选定夏明翰作为动画内容的主角,通过夏明翰的三封家书,分析夏明翰的人物性格,丰富夏明翰的人物形象,把夏明翰的《就义诗》作为整个动画的情感基调,在夏明翰参加革命由生到死的故事线中重点突出他英勇就义时百折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场景人物设定上参照影视剧《铁血英雄夏明翰》的部分场景制作分镜头脚本,根据夏明翰,陈云风等人的历史遗留照片,参照动画《花木兰》的人物形象写实风格,突出、辨识度高的特点,进行人物角色设定。

在中间画制作上注意研究运动规律,注意动作连贯性,分析屏幕布局,选取合适的构图大小,根据情节内容选取合适的冷暖色调进行上色。

在后期合成上将分层绘制的场景和人物动态通过AfterEffects软件合成,加上需要的特效处理,选取音效配乐,注重把控剧情节奏,通过快闪快切的手法营造紧张的氛围,在镜头组接时注重调动观众的情绪。

(六)夏明翰红色革命动画故事可视化在实际中应用的可行性

将夏明翰红色革命动画进行投入展馆播放,在其书籍图片的陈列展示中增加了动画的投入播放,可以使人们更加深刻的了解夏明翰当时所经历的革命历程,引发观者驻足从而去体会缅怀英烈。在线上,可以运用短视频平台进行投放。如投放到微信、微博官方号,抖音相关官方号,可实现一键分享,传播速度快,范围广。通过移动终端,使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到夏明翰红色革命精神。

五、结语

重视夏明翰红色文化,弘扬红色文化助于我们提高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通过动画的方式进行可视化展出,将夏明翰红色革命精神进行可视化研究,这也是运用动画可视化的方式与地域红色革命精神相结合的一次尝试,可以将传统的文字,图片,陈列式的文化传播方式,转化为有声有色的动画视频进行传播,增强人们对红色文化的认知,提高人们对红色革命文化的兴趣和关注,可以更好的促进红色文化的传承,更好的提升红色文化的教育价值。以点带面。将可视化内容融入到其他优秀的红色文化当中,从而也更利于红色文化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伟光.让红色文化在新征程上焕发时代光芒(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N].人民日报,2023—01—18.

[2]张蕴.从红色资源中汲取精神滋养和前进力量[N].光明日报,2023—01—18.

[3]王静.视觉重构视域下红色文化网络传播:机遇、挑战与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23(5).

[4]于静,赵璐,史金玉,等.红色文化基因图谱的大数据可视化设计研究[J].装饰,2021(9).

[5]莫灿,许秋仪.近二十年我国红色影视研究的可视化分析[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3(1).

[6]杨淑霞,蒋琤琤.以静态信息图为例的可视化作品评判指标研究[J].包装工程,2023(S1).

[7]曲志华.浅析动态图形知识可视化对知识传播的推动[J].传媒,2023(8).

[8]於水.视觉的奇观构建与风格创新——与《深海》主创谈影片的动画制作[J].电影艺术,2023(2).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华大学创新训练项目《基于“夏明翰党性教育基地”的VR技术互动平台》(项目编号:X202110555333);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虚擬现实技术在红色旅游文化中的应用研究——以衡阳为例》(项目编号:19C1619)。

作者简介:魏如意(2000—),男,汉族,河南平顶山人,本科在读,南华大学,研究方向为数字可视化。

猜你喜欢
红色精神夏明翰可视化
基于CiteSpace的足三里穴研究可视化分析
基于Power BI的油田注水运行动态分析与可视化展示
夏明翰妙对审问
基于CGAL和OpenGL的海底地形三维可视化
陈云凤:夏明翰烈士之母的革命人生
“融评”:党媒评论的可视化创新
关于党员红色精神信仰现状的调研和反思
历史虚无主义冲击下大学生红色精神现状认同研究
红色精神:新常态下培育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素养形成的有效助推器
红色政权的建立对大学生的精神塑造